- 相關推薦
有關端午節(jié)的作文800字集錦8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800字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的作文800字 篇1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湖北武漢人特別重視的一個節(jié)日——端午節(jié)。為什么武漢人會如此看重這個節(jié)日呢?因為愛國詩人屈原就是在自己的家鄉(xiāng)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這一天就是農歷五月初五。楚國人民永遠記住了他,每年的這一天都會投一些米粽到汨羅江里,喂魚吃,不想讓屈原的軀體遭到任何傷害。于是,這便有了一個習俗——包粽子。
買一些新鮮的竹葉,糯米,再配上一些豆沙,棗,燒雞,蛋黃,綠豆等,就可以開始動手了。通常,全家人都會像過年似的圍坐在一起包。首先,把竹葉裹成一個三角體,有點像漏斗的形狀,然后放一小把糯米到“漏斗”里,再塞上一個紅紅的蜜棗,最后用扎藤把三角體結實的繞上幾圈,就完成了。別看這粽子步驟不多,真正做起來,還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初學者不是扎不牢就是“漏斗”會漏米出來,要想包的好看還真要下一番功夫。將包好的粽子小心翼翼地放到鍋里煮,過不多久就會聞到一股濃郁的竹葉交雜著米的清香,香味彌漫了整個廚房。外婆召集大家圍坐在餐桌旁,然后解開粽子的扎藤,剝開粽葉,那一顆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在燈光下晶瑩剔透。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滿嘴的甘甜和清香。自己做的,果然味道不一樣,感覺比外面賣的更香一些。
“加油!加油!”“嘿呦!嘿呦!”這不是在進行賽龍舟的活動嗎?咱們武漢每年的端午,社區(qū)都會組織一些身強力壯的男人們比賽劃龍舟。在我的記憶中,天蒙蒙亮時,石橋上就人頭攢動,街坊鄰里早早地就等著給賽龍舟的隊員們喊加油了,哪怕站上幾個小時都不嫌累?,龍舟劃過來了。第一支龍舟向我們飛快地劃來,船上個個都是皮膚黝黑的大漢,他們動作整齊劃一,平靜的水面頃刻間被他們的船槳濺的水花四起,每個隊員都是汗如雨下,和身上的'河水混在一起,分不清是水還是汗。我在一旁驚嘆他們的劃槳技術,來不及加油助威,龍舟瞬間就駛過了石橋,奔向遠方了……
當然,武漢過端午的習俗可不止這些:有的人家會把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當早餐吃;有的人家會給小孩子佩香囊,傳說有辟邪去瘟之意;有的會掛荷包與拴吉祥五色絲線……這樣的習俗數(shù)不勝數(shù)。
粽葉的清香在我鼻間飄散,賽龍舟的吶喊聲縈繞我的耳旁,五色絲線裝點了我的色彩生活,武漢端午傳統(tǒng)文化將這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端午節(jié)的作文800字 篇2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姥姥念起這些歌謠,我就知道端午節(jié)快到了。
每年端午節(jié)前后我們小孩子便會挎上籃子和姥姥、姥爺一起上山去采艾草。到了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jù)說艾草會鎮(zhèn)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聞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和采集艾草的過程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和伙伴們都爭著到山上去采集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樂,并且把快樂分享給大家。
包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之一,今年端午這一天姥姥、姥爺早就準備了粽葉、糯米、大棗、豆沙和草繩……一些材料來包粽子,糯米要用涼水泡一泡,包出來的粽子才會粘。等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我和姥姥便會坐下來包粽子,先拿出一片粽葉把它卷成三角錐體形狀,往里面裝入糯米和大棗,再將多出的粽葉折回包好,再用草繩一捆一個立體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不長時間我們就包出了滿滿一盆形態(tài)各異的粽子?梢韵洛佒罅耍灰娎牙寻寻玫聂兆酉褛s鴨子似地倒入鍋里,和粽子一起入鍋的還有圓溜溜的雞蛋,一小時過去了,終于可以出鍋了,姥姥和媽媽一起把粽子和雞蛋從鍋里撈出來,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粽子、吃雞蛋。
吃完了粽子我又和姥姥學起了縫香包,姥姥一邊縫一邊對我說:“以前香包一是避邪,二是為討吉利。傳說屈原投江的時候正是夏天,蚊蟲四飛,老百姓唯恐屈原遺體遭叮咬,就紛紛用艾草點燃,用艾草煙熏蚊蟲,后來有人建議,可以用布來包裹檀香……延續(xù)到后來人們用針線縫好香包后,再串上一根布繩,掛到脖子上,每人一串,預示著蚊蟲污物不敢靠近,慢慢地流傳下來,端午做香包就成了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邊說邊縫,一個漂亮的香包做好了,帶在脖子上一絲淡淡的香氣散發(fā)出來。
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著電視,這時電視正在播映的`節(jié)目是“賽龍舟”,只見每支龍舟上都有好多的人奮力的揮舞著小槳整齊地劃著,我們被節(jié)目中緊張的氣氛和壯觀的場面吸引著,姥爺告訴我:“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候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卻不見屈原的蹤跡。從那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用劃龍舟,借劃龍舟驅散江中的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延續(xù)到現(xiàn)在端午賽龍舟就成了一種習俗”。
今年是我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很有意義,我參與了采集艾草、包粽子、縫香包還了解了賽龍舟的典故。
和家人在一起過節(jié)很幸福!
端午節(jié)的作文800字 篇3
幾千年前,見逐而作《離騷》的屈原先生,懷著一腔愛國熱情,懷抱對祖國沉淪的悲痛,跳進了滾滾江水之中,小學生作文《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風俗作文》。人們?yōu)榧o念這位為人敬仰的愛國志士,每年的農歷5月初5(屈原跳江的日子)都會向江中投擲粽子(葉包飯,飯夾棗)。久而久之,這便成為一個習俗,而這天也被命名為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不僅是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激發(fā)人們愛國熱情的契機,每每打開粽子,眼前就會情不自禁地浮現(xiàn)一份流傳千古的愛國忠魂……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端午節(jié)已不再屬于中國,在不久前的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頒布的新一批文化遺產中,端午節(jié)堂而皇之地成為韓國的文化遺產,不禁讓眾多華夏子孫大跌眼鏡。我們在得知這條消息之后該做些什么呢?抱怨聯(lián)合國相關機構處事的不嚴謹?批判韓國對歷史的歪曲?或是為“粽子”的專利移交而感到惋惜?我想都不是,應該反思……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泱泱大國,在這期間,有許多值得沿襲的傳統(tǒng)和文化。當然,我們的思維不能一成不變,要進行適當?shù)暮Y選,適當?shù)母倪M。但將它們統(tǒng)統(tǒng)淡忘是萬萬不可的,有人會說:我們每年也都在過端午節(jié),不能算淡忘。這話聽起來不錯,可是仔細想想,我們除了在“過”端午節(jié)之外我們還做了些什么,還因為節(jié)日有過什么樣的心靈觸動嗎?節(jié)日總歸是要過去:庸庸碌碌,平平常常和往日一樣消磨一天的時間,只是食譜變換,增加了一道“粽子”,還要被挑三揀四。這就是中國的端午節(jié),也許人人都會在那天想起屈原的投江,但不知能有多少人真正為他投入江水時飛濺的愛國情緒所震動?我們正在腐化歷史的精髓,壓縮古人的情操,折斷傳統(tǒng)的'翅膀。
反觀韓國,不論端午節(jié)的起源是非,先看看他們對傳統(tǒng)的尊敬:孔子所宣揚的禮儀在很久之前傳入韓國之后再也沒有中斷過,韓國人對禮儀的遵循超過了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他們對孔子的崇敬也超過了中國人,我們只會死記硬背那論語,而韓國人早就將論語付諸于行動。在10年動亂期間,中國人批判孔子精神的年代,他們卻對者這為禮儀之父頂禮膜拜,也真正將孔子的精髓拜入信仰之中。我們辨證多年之后,才發(fā)現(xiàn)孔子精神需要取舍地保留,而黃海彼岸的國度卻將其日益完善。近年來韓流之風刮得國產電視劇站不住腳,從他們的電視劇中,很多中國人驚嘆那里的禮儀,要去學習,效仿,但那其實是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設的傳統(tǒng)!那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批判端午節(jié)的歸屬呢?自己不珍惜傳統(tǒng),把傳統(tǒng)的歸宿交給尊重崇敬它的民族真是理所應當。
引用一句論語:“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蔽以陬}目中寫下“我家鄉(xiāng)的…”就是想讓大家明白,傳統(tǒng)不能丟,不能全盤否定。因為,端午節(jié)永遠是我們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是每個中國人懂得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作文800字 篇4
盡管記憶的匣子鎖的時候多,但兒時的餅干糖果的樣子仍溫馨如舊。
媽媽的摸樣從年輕到衰老,從黑發(fā)到白發(fā),清晰得如大淀子的芨芨草綠綠黃黃。
我記痕滑刻的是深是淺猶如沒了腿腳的家鄉(xiāng)的小河是深是淺。小時侯的事,天說。地說。你說。我說。一縷柔風襲面,仿佛回到了童年。聽慣了屋檐的雨,羊群的過往的吆喝聲,街巷的馬掌釘鋪的喧嘩。還有老張家小鋪的鞭炮蠟燭的誘惑,替大爺大娘提樓的油鹽醬醋的足音,那水溝紙船木艦的漂泊的笑聲,黃昏房山頭草堆迷藏的影蹤,北方雪大的時候冰劃子雪爬犁歌詠的世界等等。這筆筆刻進我血液的東西灌滿了年輪的乳漿,無論何時何地就會噴發(fā)沸騰出來。一日,異地婚后的女兒端午節(jié)從京城打電話問候,一陣嬌柔的親昵聲讓我想起了自我,想起了奔跑在母親懷里的童趣,想起了家鄉(xiāng)的黑龍江烏浴爾河的汛章。
在媽媽還是黑發(fā)的日子,那年雨下得很驟很急。
端午是個雨后晴日。我與妹妹到車站附近采艾蒿,水汪汪的一片澤園鄙俚,讓大家望而卻步。白亮亮的世界隨處都是雨腳?康牡胤。枕木漂泊橫七豎八的架著浮橋,我們踩住它忽高忽低尋覓可見的高草稞。再往前,車站軌道的南側原本是一洼水泊,水小的季節(jié)水蔥和蒲草有一人多高,趕上這火候飄曳的枕木黑糊糊的一層。我們絕不敢涉足,那里有淹死的鬼魂在找替身。這是大人常常數(shù)叨的嗑。只能就近尋覓,露珠和水漬趟濕了褲腳,赤腳涼涼的在泥水里跋涉為了一把艾蒿這個平日隨處可見的東西,然而日子不同意義則不同。誰都知道端午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想那楚國的汨羅江也是一片汪洋。終于,我們在苗圃下面的小花園落足,一隅籬笆墻處弄到了艾蒿,演繹了渾身的泥水滿手的污漬。
掬一捧露水洗臉洗眼睛,然后舉著太陽和艾蒿回家去,懷揣著興致跟著母親將艾蒿一根根插進茅草屋的房檐,感覺很棒很新鮮很特別。五彩線吊起的紙葫蘆飄曳吉日的氛圍,家家的屋檐都是這樣張揚喜慶。最熱鬧的還是我們這些孩子,手脖是媽媽給系的一圈五彩線,嘴里吃的是黃米的綜子,還有煮熟的雞蛋。小鎮(zhèn)的街巷一家一戶都這樣過活。
那時窮的沒什么卻有生活的波彎。但江米奇缺百姓家很難品茗。
現(xiàn)居高樓深處,擷一枝淺淺的.綠,掂起腳輕輕別于塵世的窗前,怕是驚了室內一時盛開的曇花。媽媽你黑發(fā)依依的蹤影抽身離去,輕云絲絲浮身而過,一片繚亂的癡纏在眼前,像是看不透兒女的后世的情思。也許你藏匿在白云深處,故攬了這一山群樓的霧,想要迷了我追你去的腳步吧。最后的最后,還是在心底向你道聲往昔的再逢。如今茅草屋沒了。媽媽沒了。剩下的我獨自搬動我人生第55個春天的梯子了,感覺似乎有點兒笨拙。但只記得樓的陽臺的頂檐上在五月節(jié)仍要掛著紙葫蘆,也弄把蒿草插插,算是一種什么情愫我說不明白。
端午節(jié)的作文800字 篇5
在我的家鄉(xiāng),人們都喜歡春節(jié),大人們喜歡春節(jié)的熱鬧,小孩子喜歡吃餃子、收紅包,但我不這么認為。在我的印象中,中秋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都不是什么特別的節(jié)日,而端午給我的印象最深。
端午最有趣。吃粽子是端午的一項習俗。說到粽子,我特別興奮。在我的家鄉(xiāng),粽子是用泡好的黏大米包在竹葉里,然后放入鍋里蒸。這樣,大米中有了竹葉的味道,吃起來就特別的美味了。
在端午這天,人們不僅會吃粽子,還會插艾蒿。天還沒亮,爸爸就把我從睡夢中喊起來,說是要帶我去割艾蒿。我隨著爸爸來到小河邊,看到已經(jīng)有好幾位鄰居的叔叔在割艾蒿了。爸爸一邊跟他們打著招呼,一邊也割起艾蒿來。我學著爸爸的樣子,也割了幾棵。艾蒿上沾著露珠,聞起來有一點淡淡的清香。不一會兒,就割了一小捆。回到家,爸爸把艾蒿插到房檐上,密密麻麻的的一排,像一隊士兵在為我們家站崗。我問爸爸為什么要插艾蒿,爸爸說這里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呢。傳說古時候,有一個村子的人都特別壞,上天派一個神仙來調查,決定要懲罰他們。神仙駕著祥云來到村子的上空,突然看到一個婦女帶著倆個孩子往村里走,她懷里抱著一個大孩子,地上卻領著一個小的孩子。神仙感到非常奇怪,就落下云頭,來到婦女面前,問她為什么。婦女回答說,因為小的孩子是自己的,大的.孩子是鄰居托她照管的,所以她要把大孩子照管好。神仙聽完,覺得這個婦女是個特別善良的的人,決定要救她,就對她說:“大姐你好,您是個善良的人,請您把這些艾蒿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天亮前插到你家的房檐上,就會保佑你家平安無事了。”說完,神仙就化作一股青煙回上天去匯報去了。婦女回到家,按照神仙的指示插好艾蒿,想到插艾蒿能保平安,就把事情的經(jīng)過告訴了全村人,全村人都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插好了艾蒿。端午的早晨,神仙再次來到這個村子的上空,決定放火燒掉這個村子,可定睛一看,村子里家家戶戶都插著艾蒿,不知哪一家是那位善良的婦女的家。神仙知道是善良的婦女想救全村人,于是成全了她的美意。從那以后,人們就在端午這天起早插艾蒿,以此保佑全家幸福平安。
端午不但有粽子這種美食,還有“插艾蒿保平安”這么美好的傳說,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要傳承與人為善的傳統(tǒng)美德。我愛端午!
端午節(jié)的作文800字 篇6
轉眼間又到了端午節(jié),大街上響起了兒童們的歌謠聲:“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今天,我和我媽媽來到了外婆家包粽子。包粽子前,外婆告訴我說:“傳說曾經(jīng)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包粽子了!”媽媽叫了一聲。外婆趕緊帶我走進了廚房,我看到地上擺著蘆葉、肉、米粒等材料,媽媽已經(jīng)有模有樣的包起來了,外婆也開始教我包粽子了:“將兩葉粽葉折成漏斗狀,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咸蛋黃、板粟諸種餡料后,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后以粽繩扎緊。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就好了。”外婆繪聲繪色地邊說邊給我演示。我也聚精會神地聽著,生怕錯過某個細節(jié)。聽完,我也認認真真地做了起來。我第一個粽子剛放米粒的時候,下面漏了一條縫。第二個粽子剛綁線時炸了開來米粒撒了一地。媽媽瞪了我一眼,對我說:“去去去,你真是大呆子幫忙——越幫越忙!蔽也缓靡馑嫉赝铝送律囝^。不久之后,種子包好了,我急切地說:“快燒吧,為了吃粽子,我早飯還沒吃呢!”不久之后終于好了,我拿起一個粽子,“燙燙!”趕緊放下
我只好用筷子夾道房間,吹著空調,開著風扇,粽子很快涼了,我小心翼翼地撥開粽子,輕輕地咬了一口,味道有點咸,粘在嘴里,很有韌性,慢慢咽下去,感覺棒極了。接著我大口大口地吧第一個
端午節(jié)還有很多習俗,如插茱萸、佩香囊……其中最受小孩喜愛的是斗蛋游戲,我也玩過很多次,記得有一次我偷偷吧石頭畫成雞蛋耍賴,當然別人被我打得遍體鱗傷,后來被發(fā)現(xiàn)了。還有一次我的手指被雞蛋撞得烏青烏青地,痛得眼淚直流。可我還是樂此不疲地玩著。
真希望下次端午節(jié)來得快一些。
端午節(jié)的作文800字 篇7
有一首民謠:“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蔽以诠枢l(xiāng)過端午節(jié)時,常常能品味出舊時的味道。那是千百年傳承已久的鄉(xiāng)風民俗,每當此時,小鎮(zhèn)的上空飄蕩著粽子和艾草的清香,交融著親人們相聚時刻的溫情。
南朝梁文學家吳均的《續(xù)齊諧記》云:“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五月初五)投汩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賽龍舟,我的故鄉(xiāng)沒有這種習俗。只在清明節(jié)期間,里下河地區(qū)四鄉(xiāng)八鎮(zhèn)數(shù)以千計的的會船云集溱湖,舉辦規(guī)模浩大的“溱潼會船節(jié)”。最近幾年,在煙波浩渺的溱湖上也有了女子用槳劃船的比賽,那是會船盛會后的延續(xù),吸引游子歸來的鄉(xiāng)音鄉(xiāng)情。
端午節(jié)不同于過年,也是故鄉(xiāng)人忙的時節(jié)。除了去看劃船賽外,門口不忘插上菖蒲和艾草,配備中午吃“六紅”的美味佳肴,大有一種“舉玉箸遍嘗美味,約春風共聚雅舍”的興致。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都要回家,親口品嘗母親做的“六紅”菜。家里的午宴吃“六紅”很講究,六個碟子是醬油燒紅、拌紅或自然紅的菜肴,如炒莧菜、燒黃魚、紅燒肉、燒龍蝦、炒鮮河蝦、用刀拍碎的糖醋蘿卜、切開冒出紅油的咸鴨蛋……有時候在節(jié)日那天,還能看到鄉(xiāng)下有幾個農人上街扮演判官的模樣,到各個商家門前跳判官舞,收點小錢或香煙。看見大人帶著蹦跳的孩子去浴室洗“百草湯”,我心中竟有一份悵然若失的.感覺,人到中年,胸口空蕩蕩的,少了兒時頸上掛著一個用五色絲線編織成的蛋,少了胸前晃動著一個碩大雙黃咸鴨蛋的自豪。
好在母親包裹的粽子還有從前原汁原味的模樣。浩瀚的溱湖有茂密的蘆葦蕩,有縱橫交錯的河汊水港。鄉(xiāng)人蕩著一條搖櫓小船,從湖蕩里精心采摘碧綠的葦葉蒲草,到古鎮(zhèn)的小巷中或溱湖的大街上叫賣。母親包的粽子奇形怪狀,有草把頭、菱米子、斧頭狀、小腳形、腳爪形、小長方形……象是用粽葉包扎成的工藝品,精美絕倫。包粽子時,糯米中加入的餡料有紅豆、蠶豆、蜜棗、紅棗、蛋黃、火腿片等,用蒲草或棉繩扎緊粽子,放進鍋里煮,看一眼青油油、水靈靈的粽子,十分惹人喜愛。出鍋時,空氣中彌漫著撲鼻的粽香,常常能喚醒口中的饞蟲翩翩起舞。
過完端午節(jié),我又要回江南。母親在我行李中擱上幾包沉沉的粽子,不須關照,不用解釋,粽子里藏著舊時的情懷。我從小到大一直喜歡吃的光粽子和蜜棗粽子,母親對我們早有一個約定俗成。草把頭是光粽子,菱米子是蜜棗粽子,斧頭狀是蠶豆瓣粽子,小腳形是紅豆粽子……從母親的滿意的神態(tài)里,我覺察到“兒行千里母不憂”。粽子里包含著恒古不變的母愛,深沉的親情給予我前行的力量,無論我何時何地闖蕩天涯,胸中要常懷一顆感恩回報的心!
端午節(jié)的作文800字 篇8
春節(jié)、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三大節(jié)日,我唯獨對端午節(jié)記憶深刻點。
可能因為春節(jié)大一歲老一歲壓力又加一點,因為中秋節(jié)沒有春季勃然的感覺,只有冷風蕭瑟,人難聚齊。
記得小時候一到端午節(jié)就快要放暑假了,童年時刻的端午節(jié)尤為記憶深刻,用毛線繩編個絡子選上最大的咸鴨蛋拿去得瑟、帶上自己拮據(jù)的零花錢去圩堤賣玻璃瓶的飲料看賽龍舟,快到端午之前節(jié)爺爺就會開始包很多粽子,雖然我不喜歡吃,但是我喜歡看爺爺包,青青的粽葉,白白的米,我不會包卻喜歡亂包,現(xiàn)在我還是不會包,我也不知道現(xiàn)在我家還會不會再有人包粽子了,雖然也不知道爺爺喜不喜歡吃,但是我知道粽子包好了可以長時間放一下,爺爺大清早去地里干活就可以帶上幾個粽子,有時候粽子包多了,我和哥哥也不怎么吃,爺爺奶奶也舍不得扔掉,爺爺奶奶經(jīng)歷過飯都吃不上的日子,有些東西就算再不好吃他們也舍不得扔掉。
雖然我初一開始就沒跟著爺爺奶奶了,對于更多的接觸以后的記憶也沒什么了,但是一想到童年、小學我就只記得爺爺,爺爺手藝很好,一塊錢的豬肺也能做成山珍海味,再苦的日子也能過得簡簡單單,歡笑滿堂,一到夏天爺爺就喜歡買西瓜,喝點小酒,夏天吃不完的'菜用水做著吊起來放在高處,小時候在家里基本自給自足,小院自己種點茄子,豆角,辣椒,老家的田里種芝麻、花生,夏天種香瓜,西瓜。冬天爺爺就喜歡買一條大魚做起來,魚便宜又下飯,做起來慢慢一大碗,結成凍凍狀的可以吃好幾天。雖然爺爺會自己去裝黃鱔,卻從來舍不得自己吃,在我的印象里爺爺沒有缺點,勤勞,勇敢,善良,團結,正直,為他人著想。我想爺爺是很害怕自己拖累別人的那種人,所以一直活的一直有骨氣。就像我一直看駱駝祥子一樣,最怕自己最終還是會敗給現(xiàn)實。
很多時候很多感情都是在的時候不知道珍惜,等沒有了才后悔,所以我想我當時沒有對爺爺好,沒有讓爺爺過的更好一點,現(xiàn)在卻懷念是不是很假惺惺。人生就是這樣,父母、長輩永遠在為兒女、晚輩們付出。人生無常,且行且珍惜,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卻是做起來那么的難。
如果有來生 要做一棵樹
站成永恒 沒有悲傷的姿勢
一半在土里安詳 一半在空中飛揚
一半灑落陰涼 一半沐浴陽光
非常沉默 非常驕傲
從不驕傲 從不尋找
【端午節(jié)的作文800字】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有感作文06-02
小學作文:端午節(jié)08-09
端午節(jié)的小學作文08-04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06-03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04-11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05-15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06-29
小學端午節(jié)作文01-04
端午節(jié)話題作文11-09
端午節(jié)的高中作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