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初二作文 推薦度:
- 年味初二作文 推薦度:
- 年味初二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年味初二作文
內(nèi)容簡介:為什么現(xiàn)在年味少了,因為小時候過年還有一個星期爸媽就會給你買一身新衣服,只有過年那天才許穿,而現(xiàn)在你... 如果覺得不錯,就繼續(xù)查看以下內(nèi)容吧!
以下是由作文網(wǎng)小編推薦的《年味初二作文》,歡迎大家閱讀交流!
第一篇:年味(初二作文/1000字)
為什么現(xiàn)在年味少了,因為小時候過年還有一個星期爸媽就會給你買一身新衣服,只有過年那天才許穿,而現(xiàn)在你天天淘寶天天拆貨,過年只不過又多了幾筆訂單。以前過年爸爸牽你手上單位轉(zhuǎn)一圈,兜里就會塞滿糖果和壓歲錢,而現(xiàn)在這種不大不小的年紀,吃膩了糖果,少了壓歲錢,以前過年你是奶奶爺爺輩得寶貝孫兒,現(xiàn)在不知你身邊的親人還剩幾位,又多了幾個不懂事的小屁孩要你看管。以前過年放煙花看春晚,現(xiàn)在過年坐在電腦前聊天玩游戲在。以前過年家人包餃子你偷偷拿下一塊在底下玩弄,F(xiàn)在過年飯店的菜越來越好看卻越來越不可口。以前過年你困了還強撐著守歲,現(xiàn)在過年過了點卻還沒有睡的意思。年味漸漸少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年味呢?是物質(zhì)上還是精神上的呢?我認為年味是精神上的東西,其實年味蘊含著的是文化,它不應(yīng)該只是物質(zhì)的盛宴,更應(yīng)該是文化的盛宴,可是隨著生活的進步,本來濃濃的年味卻被我們的無知所埋沒掉了。
我們?nèi)钡牟⒉皇菍δ甑那楦校俏覀儜?yīng)該把年從生活之中融入到文化之中去。為什么過年一家人需要團聚,為什么我們要吃年夜飯,為什么要守歲,為什么又要放鞭炮等等,相信很多人早已忘記這些東西的內(nèi)涵了吧,我們每次都在想要過年了,又可以玩很多很多的鞭炮,又可以收很多很多的紅包了,精神上的東西似乎都是可有可無的,而物質(zhì)似乎才是真正不可或缺的。其實我們都錯了,物質(zhì)生活天天在我們身邊,而年味卻只在一年中的幾天才有,是我們應(yīng)該好好珍惜的味道。只要在收紅包時候說句恭喜發(fā)財,在守歲是少玩幾小時手機,也許這才是我們對過年的尊重,對年味的珍惜吧。
我認為,年味雖然淡了,并沒有傷到元氣,更不可能消失。舉兩個現(xiàn)象。你看每年春節(jié)前的半個月,在各個地方的火車站、長途汽車站,都能看到成千上萬的人擁擠著,要在大年三十前趕回家,和全家人團圓在一起。全國上下有上億的人,在同一時刻拼命地往家趕。這樣壯觀的場面在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很少見的。我們對家、對故土有著這樣強烈的眷戀。這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從骨子里涌出的對家的情感。第二個現(xiàn)象,就是人們的抱怨“現(xiàn)在年味兒越來越淡了”。我喜歡聽到這樣的抱怨。并不是因為年味越來越淡的事實,而是因為,人們抱怨年味兒淡,一定是心里非常想過年但找不著年味兒。這一聲聲抱怨從另一方面說明了,人們對年的需求、對年的情感,是存在著的,只是找不到載體,找不著可以把內(nèi)心的情感表達出來的方式。雖然現(xiàn)在有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但是卻越來也不是人們想要看到的那樣了,就連聊天也只是在手機上了,要不就是搶紅包,這些新花樣取代了原來的模式了,人們也越來越對年沒有感覺了。
所以我們應(yīng)該行動起來,去放下手機,多陪我們的家人聊聊天,多送上我們問候,我們應(yīng)要多去享受鞭炮所帶來的新年的氣息,去尋找不一樣的年味。
第二篇:年味(初二作文/800字)
一抹瀲冽的艷陽映入窗臺,將我朦朧的睡意抹去,我隨之才反應(yīng)過來今夜就是除夕,于是春節(jié)的序幕就這樣被拉開了。
年味,不僅僅是味蕾上的一種刺激,更是與家人團聚的喜悅,濃郁的氣氛間,同家人之間的零碎細語都是令游子最感動的瞬間,興許這就是---年味。
走出大門,看著暖日的光輝灑落在大地上,片片光暈使得這個節(jié)日里又添了一絲生氣。打開手機看到有人早上起來在空間里分享今天這少見的好天氣,我嘴角莫名揚起了一個弧度。街道上掛起了燈籠,又添入了些許紅色的物件,讓年味愈顯得濃厚。來往的人臉上溢出了微笑,向過往的人點頭表示禮貌,看著微信里早早發(fā)來的祝福語,我不禁有了一絲快樂涌上心頭的感覺。
逛了一圈往家里走去,看到家人早已經(jīng)做好準備,開始往家里置辦一些事物,樓上樓下都被紅色喜慶的氛圍環(huán)繞。就這樣,一直到傍晚,一家人開始準備年夜飯,下午就腌好的肉開始派上用場。先是魚,一整條魚被放入盛著熱油的鍋中,隨著“噗滋噗滋”的聲音,魚肉變得焦黃,氨基酸在空去中散發(fā)著香味,將煎好的魚鏟出,開始制作底料,熱好的油被放入干辣椒和蒜爆香,再放入各種調(diào)料增香,最后加水,把原來煎好的魚放入,醬汁隨“咕嘟咕嘟”聲與魚肉交融,許久后,這道紅燒魚就出鍋了,夾一塊魚肉,蘸少許醬汁,抿一口,細嫩的肉釋放著氨基酸帶來鮮味,復(fù)雜的醬汁又升華了這個味道,我嘴巴“砸吧砸吧”的聲音表示著我對這道菜的喜愛,吃完后想著這個味道,只能抿一口口水,等待下次與這個味道的重逢。除了魚,廚房里的雞腿,肉排等,及山上新鮮的菌類都是今夜年夜飯被垂涎的對象。我想,這就是味覺上的年味吧。
年夜飯上,一桌美味的飯菜沒讓大家失望,一桌人談笑著新鮮趣事,等待著午夜過去,隨后陸陸續(xù)續(xù)地回房上樓休息,仿佛之前的辛苦勞作都不算什么,我想,為了一家人能有一個好的團聚,不辭辛苦,這也是一種年味。
初一,人們就開始起身拜年了,早已經(jīng)準備好的紅包現(xiàn)在派上了用處。鞭炮肆意地燃放著自己,人們熙熙攘攘間,不乏親朋好友的噓寒問暖,但這幅場面平時我卻難見到,我心中不禁一顫,這種局面是多么的陌生?仿佛也只有去年的這個時候才經(jīng)歷過這些了,此時此刻,別人索問的一些繁瑣小事讓我感到了絲絲暖意,沒有厭煩。人們許久才能經(jīng)歷一次的這種熱情,也是一種年味吧。
年味雖然會淡化,但是回憶帶來的沉重感卻難以淡化,你若有心,千帆過盡后,年味仍在原地守望,不曾改變。
第三篇:年味(初二作文/800字)
油津津的臘肉用小鐵鉤晾掛在陽臺通風(fēng)處,用竹條編制的簸箕上鋪開一張泛黃的報紙,上面整齊地排放著黑溜溜的豬血丸子。幾抹微風(fēng)一掠,臘味四溢。
一談到年味,一幅場景涌動著。微黃的燈光下,我趴在桌子上,拿著筆,敲著頭,面前放的是一本寒假作業(yè)。奶奶在一旁拿著一把小水果刀不緊不慢地削著荸薺塞到我嘴里,絲絲涼滋滋的甜味沁入我的味蕾。我指著一道題,含糊不清地問奶奶。奶奶,憨憨地笑著說不知道,手上的動作并沒有停止。
那時我仍在上小學(xué),轉(zhuǎn)眼間我已升入初中,過年時,奶奶的菜式仍舊未變,她發(fā)間卻留下了歲月的星星點點。爸爸總是勸她休息一會兒,但是她一口就回絕了,似乎她總有著做不完的事,為這個家默默地奉獻著。她是一個很不錯的勞動者,但她隨著年紀的增長,已經(jīng)稱不上一個很好的廚師,盡管她對于做菜有著濃厚的興趣。有時菜咸了,有時又淡了,她總拿捏不準,味覺也不靈敏了,大多數(shù)菜都試不出口味,總是要媽媽幫著嘗味道。但是看著她很認真地做出來,又緊張兮兮像孩子一般抓著圍裙小心翼翼地問我味道如何,所有的鋒利的話語被我咽下,換上了“嗯,不錯,挺好吃的!”全家人都用包容來面對她的老去,誰也不愿意傷害她。
過年時,老家的雞很暢銷,每家每戶都至少有四五只雞,燉雞在我們那兒就叫作煮年羹肉,這是一道必不可缺的菜肴。雞肉先用料酒去除腥味,再切成一大塊一大塊的,佐料啊,只用上了幾只紅辣椒,幾片生姜,幾片大蔥,反復(fù)地?zé),這是老家傳統(tǒng)的做法,比不上城市的爽口,甚至味道有點寡淡。但是簡簡單單的幾碗燉雞肉卻耗上了奶奶幾個下午的時光。到菜場挑選雞,殺雞,取雞血,燙雞毛。全是奶奶一手操作。但是隨著奶奶年紀大了,煮的年羹肉也一年不如一年。
當外面燃起爆竹時,奶奶小心翼翼地端出了兩三碗燉雞。白生生的肉裸露在雞皮外,清湯上浮起幾塊辣椒皮兒,幾塊大雞肉堆在碗里。奶奶夾起白白的雞肉塞到我碗里,我嚼了嚼吞了下去,抑制住臉上僵硬的表情,和爸爸媽媽相視一笑,向奶奶稱贊她的手藝,奶奶摸著頭憨憨地笑著。她說:“孫女喜歡就好!”頓時掩飾不住的笑容在皺紋間快樂地洋溢著。沒有人戳破這個善意的謊言,保護著這個可愛的老人,這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
雞湯的清香和親情的暖流氤氳著,構(gòu)成了充滿暖意的年味兒。
第四篇:年味(初二作文/800字)
在晚餐的燈下,同樣熱氣騰騰的飯菜,洋溢著整個餐廳;同樣的廚房,飄來同樣的菜香;同樣的客廳,響著同樣的娛樂節(jié)目。同樣的人依舊地坐在那同樣的座位,依舊的人談?wù)撝瑯拥脑掝}:都是學(xué)校,都是工作,都是兒女,還有那一年的收獲。
呼風(fēng)喚雨的21世紀,有著干凈整潔的廚房,卻少了點年的氣息。它沒有年的熱鬧,沒有年的鬧騰,沒有年的轟轟烈烈。只有那按部就班的程序:回到家,打開燈,走進那有條不紊的廚房,打開冰箱,取出菜,放在鍋子旁,打開煤氣灶,用鏟子翻來覆去地炒,美味佳肴就這樣接二連三地出爐,然后呢?吃飽了。
是不是少了點什么?
在鄉(xiāng)下,用的是灶臺,回歸的是本色,是天然,同時也要鄰里配合。還記得,即使在寒酸的人家,也要在自己的廚房里大顯身手。過年了,每家每戶的煙囟升起裊裊炊煙。熱火朝天的廚房里,人們忙得樂不開支:你“燒柴”,灶堂里的火是有靈性的,旺旺的火映紅了整個廚房;我炒菜,瀟灑地揮舞著手里的鍋鏟,利索地添加著必備的佐料。那炒菜倒油時的陣陣滋聲,吸引了在外玩耍的小孩子們。小孩子想幫忙,大人覺得礙事;小孩子也很煩,覺得大人啰嗦。就這樣,兩者互不相讓,就在這場火光的大混戰(zhàn)中,熱騰騰的霧氣飄散在廚房的上空,小孩的調(diào)皮搗蛋與大人們的嘖嘖搖頭卻在那一瞬間,定格于此。大家都在忙碌,這不充滿著過年的氣息嗎?
最充滿那年味的就是亮愰愰的壓歲錢。在大年初一時,小孩子們都穿著新衣,結(jié)幫結(jié)伙的由大人領(lǐng)著。到戶門近的去拜年,一般都輩分小的給輩分大的去送吉祥。
一進門,“恭喜發(fā)財”“新年快樂”“到屋里坐下”“xxx,去泡點茶給客人”等這種聲音起此彼伏。而成群結(jié)隊地去拜年就成了我們的一種可慣。一大幫親戚,約好時間,挨家挨戶。一般都是在別人家里聊幾句家常,臨走時送上幾句祝福就向下一家前進。甚至有些調(diào)皮的小孩,得到了壓歲錢就直嚷嚷往屋外跑。主客人之間的相莞一笑,鄰友之間的相互問候與關(guān)愛。時間雖短,但增進了彼此的友誼,也送去了自己最真摯的祝福。過年不就是把那意外忽略的親情,友情給重新拾起。這不充滿著濃濃的年味嗎?
正是因為有了過年,才會有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橋梁和那溫馨的祝福。
但在現(xiàn)代先進的社會,年味在慢慢地淡去。在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中,從不動搖的何嘗不是那濃濃的親情與友情呢?
第五篇:年味(初二作文/800字)
天剛剛晌亮,我也正趴在被窩里,流著口水和周公約會。一串響亮的爆竹聲打破了院子里的沉靜,為年的到來拉開了序幕。不一會兒,爆竹聲越來越密集越來越響亮,而我也終于被吵醒,擦擦口水,打著哈欠,抻個懶腰來迎接新年的到來。向窗外望去,滿地鋪著火紅的爆竹碎屑,仿佛春日里大地上開的串串鮮紅的杜鵑,把這隆冬也打造的鮮活閃亮,或許這就是過年所特有的”年味兒“吧。
“過年了,你有點精氣神行不行?”門突然打開,母親走進來對我輕輕地說。我不語,過年,這個中國人最盛大的節(jié)日,什么時候開始變得陌生,變得索然無味了。
記得以前,每次過年都數(shù)我們小孩子最高興了。四處都彌漫著喜慶歡樂的氣息。屋檐上都掛滿了紅通通的燈籠,門前是紅紙黑字的對聯(lián),窗上是各種各樣精美絕倫的剪紙圖案。啪啪的鞭炮聲,大人們的談笑聲,孩子們奔跑時歡快的喊叫聲,還有家家戶戶飄來的飯菜香,這才是一個中國人真正的的傳統(tǒng)新年。
拜年時,孩子們隨著父母走親訪友,這會子突然變得乖順起來,一口一個“叔叔”“阿姨”的,“新年好”的祝福說的十分順溜了。然后眼巴巴地望著對方,直到裝著壓歲錢的紅包遞到手上才喜笑顏開。偷偷抓了一把糖塞進口袋后,孩子們早就不知跑到哪里瘋玩去了。嘎吱嘎吱地踩著新雪。他們在潔白的雪地里肆意丟著雪球,堆起不成樣子的雪人,嘴里哈出一股白氣,手和小臉早被凍得紅紅的,也依舊揮霍著這難得一見的南方的白雪。
當吃過一頓美美的團圓飯,夜幕降臨,放煙花便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事。一邊在心里害怕著,一邊又大膽地點燃了煙花,帶著一點點激動和欣喜,仰頭觀望那簇?zé)熁ǜZ上偌大的夜空,綻放出五彩斑斕的花紋。這一刻,煙花在孩子們的眼眸里流光溢彩,充滿希冀,火光映照著一張張童稚的面龐。在幼小的心里許下美好的愿望。
而現(xiàn)如今,好不容易聚一聚的親朋好友坐在一塊,卻都不約而同地掏出了手機,所謂的春晚擺在那里播放著卻無人觀看。好像我們都忘了這個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節(jié)日到底占有著一份怎樣的地位。陌生地過著我們早已熟悉的節(jié)日,手機里滿是新年祝福的信息和紅包的消息,然后等待時間一點點流逝,看不見的是長輩們斑白的鬢角和孩子們失望的臉龐。不禁想問,年味都去哪了?是否還有人會真誠地對待每一個新年?
走在夜晚的大街上,天空煙花還在綻放,我撿起地上遺落的爆竹,用火點燃,想小時候一樣拋向空中,“蹦”,一陣響亮的爆炸聲散著濃濃的兒時年味。
好了,這就是作文網(wǎng)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年味初二作文》,感謝閱讀!更多精選內(nèi)容請關(guān)注作文網(wǎng)!
【年味初二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初二年味作文01-14
家鄉(xiāng)的年味初二作文12-23
年味初二作文(精選32篇)05-06
年味初二作文(15篇)01-31
年味初二作文15篇01-29
我心中的年味初二作文01-27
年味初二作文(通用53篇)07-19
年味初二作文(集錦15篇)02-01
年味初二作文(集合15篇)01-10
咀嚼生活真味初二作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