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語文作文指導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吹阶魑牡纳碛鞍,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作文指導,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語文作文指導1
確立主題、選擇材料是寫作過程中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立意
立意,就是確立主題。什么叫主題?主題是作者通過文章的全部資料和表現(xiàn)形式所表達的基本思想!拔囊砸鉃橹鳌,一篇文章的材料如何取舍,結構如何安排,語言如何遣用,表現(xiàn)手法如何選擇,以至標題如何制定,都要根據(jù)主題表現(xiàn)的需要來加以酌定。古人云: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這就十分清楚地說明了主題在文章中的核心地位和統(tǒng)帥作用。
由于主題是文章的統(tǒng)帥,在文章的構建中起主導作用,因此在寫作時就要做到“意在筆先”,即在沒有揮筆行文之前,先要確定好主題。
二、立意的要求
。ㄒ唬┮_鮮明。正確是對立意的基本要求。所謂正確,是指所確立的主題反映了自然的本質和規(guī)律,反映了生活的本質和主流,符合自然和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立意正確,文章就有價值;否則,文章就沒價值。所謂鮮明,是指所確立的主題能旗幟鮮明地表示愛什么,憎什么,贊成什么,反對什么。我們所學的課文,或是通過描摹萬物,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或是對人生的敘述,謳歌理想,闡述信念,論說人生修養(yǎng);或是贊揚母愛,激揚愛國之情;或是倫理、道德、情感等主題。朱自清的《背影》主題是通過父親背影的描寫,體現(xiàn)了父親疼愛兒子,兒子懷念父親的主題。都德《最后一課》的主題是通過最后一堂法語課的情景,表現(xiàn)了法國阿爾薩斯人在被分割的悲痛及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魯迅《故鄉(xiāng)》則是我回故鄉(xiāng)的見聞及閏土的變化,痛斥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對農民的經濟剝削、政治壓迫及思想統(tǒng)治,進而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則是通過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車的痛苦表現(xiàn)了舊中國北京城市車夫的悲慘生活;王安石《傷仲永》的主題也是表現(xiàn)了一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的學習,即使是天賦也會成為平庸之人。正因為這些文章主題正確,反映了生活的本質,所以它有強大的生命力。
有些同學在寫作中不事先立意,不確定有生命力的主題,甚至出現(xiàn)不正確的主題。如有學生寫《我最敬佩的人》竟然是希特勒。
再如有同學寫《難忘的一件事》??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對社會主義國家還有乞丐的不滿。
。ǘ┮羁獭⑿路f。所謂深刻是指所確定的主題能反映生活的本質及內部規(guī)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義。所謂新穎是指所確定的主題是作者的新認識,新感受,給人以新的啟示。深刻與新穎,二者關系密切。
要做到立意深刻,一是要掌握思想武器,獨具慧眼,對事物觀察得精細,能見人之所未
見;二是要善于思考,將問題想深想透。寫敘事類文章,要認真思考,努力探究能反映人物和事件本質特征的閃光點,寫議論文,要努力尋求問題的主要矛盾及要言處。例如《變色龍》這篇小說。再如《范進中舉》。
初中生寫作文很難做到深刻,但只要把握武器,認真思考,善于思考,文章的立意就會達到一定高度,主題也會相對深刻。
選材
選材就是為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所選擇的材料。材料有主次、深淺、輕重、大小、精粗、文野、不能“撿到籃子里就是菜”。要根據(jù)文章的具體要求,對材料進行嚴格的挑選,選取最合用的精當材料,才能把文章寫好。一般地說,選擇材料的原則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條。
(一)要圍繞主題選擇材料
無論寫什么文章,都不能不顧主題和材料的關系,都不能離開主題的支配而去任意地、片面地選擇材料。必須對與主題相應的材料做全面的把握,在主題思想的范圍內進行選擇。這是選擇材料首先應當遵循的原則。
選擇材料主要目的是為了用精當?shù)牟牧习阎黝}表現(xiàn)得充分、突出、深刻,是為了使材料更好地為主題服務。因此,必須根據(jù)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決定材料的取舍、主次和詳略。凡是能夠有力地表現(xiàn)、說明、烘托主題的材料,就要選用。而那些與主題無關,不能表現(xiàn)、說明、烘托特定主題的材料,就要堅決舍棄。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在這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經驗。
作文要根據(jù)自己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選擇相應的材料。若寫母愛主題,就應該選擇母愛方面的材料。若表現(xiàn)母親愛勞動的品質,就選擇母親勤勞的事;若表現(xiàn)同學刻苦學習的精神,就表現(xiàn)他學習的事;若表現(xiàn)同學助人為樂的好思想,他刻苦學習的事就不寫;若寫初中生活二事,就既包括學習中的時也包括團結、友誼、寬容、競爭、成長等方面的材料!段矣幸粋“壞”媽媽》就要選擇媽媽“壞”的材料:如何讓你徒步上學;風雨中讓你干一件事;代媽媽去超市購物不準坐車回來;媽媽去外婆家讓你自己做飯;平時的衣服自己洗等等。寫這些事情,充分表現(xiàn)了媽媽的“壞”,后來篇末寫出媽媽的這些“壞”恰恰是好,它使自己受益匪淺。欲揚先抑,現(xiàn)出廬山真面目,原來媽媽的這種“壞”正是一種更深遠永恒的愛。
若寫《發(fā)生在我身邊的一件小事》中的小事就不可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為了表現(xiàn)主題,這件小事也不可能真是毫無意義的小事。選擇什么樣的材料為佳?應選擇那些以小見大,透過小事折射時代風貌,展示人物內心,符合事物規(guī)律的事情。
(二)要選擇真實可靠的材料
文章的生命在于真實。所謂真實,就是說要符合客觀實際情況,還要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和主流,這主要是指議論文、說明文而言。寫記敘文本來就應該選擇真實可靠的材料,但真實可靠并不是原封不動地照搬不變,也可以適當?shù)剡M行藝術加工,特別是文學作品,作者筆下的人物命運是則雜糅的人物。
材料真實并不是實事的翻版,而是要在原始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將毛皮的東西去掉,留下最本質最能反映人物內心世界的東西。如《我怦然心動的時刻》一定要在捕捉到這一場面后加大鋪敘描寫渲染的力度去擴大化地寫。還如《月是中秋明》。
寫議論文更要遵循材料真實的原則,該是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來不得半點虛假,更不能憑空臆造,議論文之所以有說服力,就在于事實堅實可信。
(二)要選擇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就是能夠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質,具有廣泛代表性和強大說服力的材料。典型材料,可能是一個典型人物,一樁典型事件,一個典型場面,一個典型故事,也可能是人物的典型語言或典型動作。凡是典型材料,不論大小都具有普遍意義,用到文章中有助于使主題深化,使文章精粹有力,能夠以一當十,以少勝多,達到“窺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讀后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善于寫作的人,都很重視根據(jù)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根據(jù)表達情感、描寫人物和景物的需要,去嚴格而巧妙地精選典型的材料。
例如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作者就是從千百個志愿軍戰(zhàn)士的英雄事跡中選取了三個典型材料,分別從英雄主義氣概、國際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思想的不同側面表現(xiàn)志愿軍戰(zhàn)士是最可愛的人。
在寫作中要視主題的需要注意精選典型材料。如寫《在中成長》,所填內容一定要有適合補填內容的典型材料。例一次挫折,一場困難的磨礪,一次社會責任,一次誤解的消除??再如寫母愛的文章。
。ㄋ模┮x擇新穎的材料
新穎的材料就是新鮮、活潑、生動、有趣,具有時代精神和特色的材料!拔恼伦罴砂偌乙隆保x擇材料貴在新穎。所謂新,不外是指新發(fā)現(xiàn),新產生,別人尚未寫過的材料。別人都寫老掉牙的材料,你卻寫了新發(fā)生的材料;別人都說“雪,我愛你”,你卻寫“雪,我恨你”;別人都說“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你卻說“良藥未必苦口,忠言也無須一定要逆耳”。這種逆向思維只要理論得合理,述說得合轍,也往往能獲得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五、要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材料
熟悉的材料,是指了解得最清楚和感受最深刻的材料。選擇熟悉的材料就能找到最佳
的反映角度,寫起來也就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寫出別人看不見、想不到、沒有體會到的東西。這樣文章才能顯出鮮明的個性特點,而且深刻動人。
【寫作訓練】
一、培養(yǎng)立意的能力是學好寫作的重要一環(huán)。請根據(jù)下面兩組材料,各確定一個最佳的主題并說明其原因。
。ㄒ唬┤藗兿矏劬G樹,因為綠樹使大地充滿生機,為自然調節(jié)氣候,給人類帶來幸福。然而,綠樹為了這一切,必須深深扎根于土壤中,不斷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有人曾做過試驗,一棵不大的白楊,一晝夜吸收的水分竟達5公斤之多。
。ǘ50年代美國海軍次長金波爾阻撓錢學森回中國。他給美國移民局的電報中聲稱:“我寧可把這個家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那些對我們來說至為寶貴的情況,他知道的太多了。無論在哪里,他都抵得上5個師!
二、從事物的相互聯(lián)系說,不同事物可以顯示相同的意義。請認真分析下面兩組材料,從相同的角度歸納出一個主題,寫出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議論文。
。ㄒ唬┙煺叱啵吆
。ǘ╅偕茨蟿t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三、下面兩題,任選作一個
。ㄒ唬⿲懸粋熟悉而有意義的小故事,題目自擬。
。ǘ┮浴段抑饾u了解了他(她)》為題,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記敘文。要求:
1.根據(jù)掌握的材料提煉主題。
2.再根據(jù)表達主題的需要嚴格挑選材料。
3.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描寫。
4.恰當?shù)剡\用一些人物描寫手法。
初中語文作文指導2
【—必讀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是一部兒童小說,是一部人間最偉大的愛的著作。
愛的教育
。ㄔ鸆uore,直譯為心)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說。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以一個四年級男孩恩利科的眼光,從4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記載了小學生恩利科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里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丑、善與惡,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全書共100篇文章,包括發(fā)生在恩里科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fā)性的文章,以及10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例話。自1886年該書誕生到1904年的短短20年里,就印刷了300多版。100年來,始終暢銷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編成動畫片、電影、連環(huán)畫、影響遍布全世界。
總結: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我們必須熟讀愛的教育這篇文章,現(xiàn)在老師先來給同學們總結一下。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技巧:看要求
【—閱讀理解技巧:看要求】所謂“看要求”,就是要求學生再審視語文閱讀理解所要求回答的問題要求,關鍵的關鍵字、詞或句子也要讓學生用筆圈下來,作為扣題作答的要點,也是學生回答問題的可能的得分點
看要求
看要求,要做到細讀文章的內容,機智從容答題。第二遍讀文章要求考生帶著問題細讀全文。在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一般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要認準關鍵詞句,把握其基本意義,認清它們在句子中的具體含義,根據(jù)上下文琢磨它們的升華意義,學生特別是要學會在閱讀文字材料中發(fā)現(xiàn)有效信息,即是對回答閱讀材料要求所的提問題的文字和內容。
二要排除生詞的障礙,遇到生詞要通過上下文,大膽地對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個別詞義、語義和句義進行推測、推理和推斷,還可以通過構詞常識大膽猜測。
三是原文中有明顯的準確答案,要善于利用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斷作答。對于一般不影響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詞,可以放過去,不必務求理解。遇到重要生詞時,不要著急,也不要輕易放棄,我們可以采取根據(jù)上下文來猜詞或根據(jù)構詞法來猜詞等方法來猜出這個詞的大致意思。
解題時不要邊看閱讀理解的問題邊從閱讀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為用這種方法難以提高閱讀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對于深層理解閱讀理解的文章。首先應瀏覽閱讀理解的全文,了解閱讀理解全文的概貌?赐旰,應記住閱讀理解文章的要點,閱讀理解重要的結論以及閱讀理解中的一些關鍵性的人名、地點、定義和數(shù)字(不同的人名、地點可用鉛筆在試卷上分別打上不同的記號,以便查找)。同時我們一定要掌握好閱讀理解的解題速度,有效地控制閱讀理解的考試時間,先易后難是閱讀理解的考試時答題的一般方法。碰到閱讀理解的難題時,千萬不要鉆牛角尖,耽誤太多時間。
一時做不出的閱讀理解的題,要果斷舍棄,以免影響解別的較有把握的閱讀理解題。待全部閱讀理解題解完后,如有剩余時間再回來做放棄的閱讀理解題。
初三文言文復習資料:中考文言虛詞復習(者)
2.者
①結構助詞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诮Y構助詞,的下者飄轉沉塘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壑溉、物、事、時、地等。"……的","……的(人、東西、事情)"。
宜多應者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也《孟子二章》
④放在主語后面,引出判斷,不必譯出。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⑤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的原因)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抻迷跀(shù)詞后面,譯為"……個方面""&hellip初中化學;…樣東西""……件事情"。
或異于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⑦語氣詞,不譯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之說明方法
【—之說明方法】,常見的說明方法:為了把事物特征說清楚,或者把事理闡釋明白,就要使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如下
1.舉例子:為了說明事物的情況或事理有時光從道理上講,人們不太理解,這就需要舉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來加以說明。如(中國石拱橋)把古代的趙州橋和盧溝橋作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對我國建設石拱橋歷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說明。
2.分類別:要說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從單方面往往不容易說清楚,可以根據(jù)形狀、性質、成因、功能等方面的異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標準分成若干類,然后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如《向沙漠進軍》一文將沙漠進攻的方式分成“游擊戰(zhàn)”和“陣地戰(zhàn)”兩類。
3.列數(shù)據(jù):數(shù)字是從數(shù)量上說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確、最科學、最又說服力的依據(jù)。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的數(shù)字說明死海之所以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
4.作比較:為了把事物或事理說得通俗易懂,有時可以從人們已有的感性知識出發(fā),利用人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較,從而喚起讀者的想象,獲得一個深刻的印象。如《人類的語言》一文將鸚鵡、猩猩的“語言”與“人類的語言”作比較,得出“只有人類才有真正的語言”的結論。
5.下定義: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內容或主要問題,常常用簡明扼要的語言給事物下定義。如《統(tǒng)籌方法》一文,開頭就給“統(tǒng)籌方法”下了定義:“統(tǒng)籌方法,是一種安排下作進程的數(shù)學方法”。這樣,就把統(tǒng)籌方法和其他的數(shù)學方法區(qū)別開來了。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辭方法中的比喻。在說明文中運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們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變得具體、生動、形象。如《中國石拱橋》中“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讓讀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橋的特點。
總結: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xiàn)出來。使用作比較這種說明方法,能更好地突出被說明對象的特征,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強說明的效果。
九年級語文基礎知識之成語
【—】成語知識大放送:尋章摘句:搜尋、摘取文章的片斷詞句。指讀書局限于文字的推求。接下來為大家?guī)淼氖浅踔姓Z文基礎知識之成語。
九(上)
66、紅裝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的壯麗景色
67、敬業(yè)樂群:對自己的事業(yè)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68、不二法門: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69、理至易明:道理極容易明白
70、心無旁騖:形容專心致志
71、斷章取義: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72、強聒不舍:嘮嘮叨叨說個沒完
73、方枘圓鑿:二者合不到一起,比喻兩個不相容
74、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處居處
75、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動搖
76、孜孜不倦: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77、不言而喻: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78、文采藻飾:修飾文詞,使之富有文采
79、尋章摘句:搜尋、摘取文章的片斷詞句。指讀書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80、味同嚼蠟:形容寫文章或說話枯燥無味
81、吹毛求疵:多故意挑毛病、找差錯
82、恃才放曠: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
初二語文詩詞五首測試題及答案
第25課《詩詞五首》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有錯的一項是( )
A.掛?(juàn)塘坳(ào)羌管(qiāng)千嶂里(zhàng)
B.怒號(hào)再少(shǎo)雞豚(tún)三重茅(chóng)
C.蘄水(qí)突兀(wù)雞黍(shǔ)俄頃(é)
D.喪亂(sāng)大庇(bì)布衾(qīn)場圃(pǔ)
解析:此題考查字形及注音。B項中“號”應讀“háo”,“少”應讀“shào”。
答案:B
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還來就菊花
把酒話桑麻
燕然未勒歸無計
秋天漠漠向昏黑
解析:此題考查詞語的積累。
答案:靠近端著刻漸近,靠近
3.用“/”畫出下列詩句的朗讀節(jié)奏。
(1)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2)誰道人生無再少
(3)塞下秋來風景異
(4)邀我至田家
解析:劃分節(jié)奏應按詩句的意思。
答案:(1)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2)誰道人生/無再少
(3)塞下秋來/風景異
(4)邀我/至田家
4.在橫線上填寫名句。
(1)《漁家傲》中作者描寫抒發(fā)守邊將士們的建功之志和思鄉(xiāng)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初一,__________。
(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達詩人博大胸襟和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過故人莊》中描寫農村美景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山西村》中給我們留下的富有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漁家傲》中有一句是從王維的詩“長河落日圓”中衍化而來的,這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中抒發(fā)作者老當益壯、奮發(fā)進取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對名句的考查。在背誦的基礎上準確,不能和別的名句混淆,也不能寫錯字和別字。
答案:(1)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3)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4)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我綜合我發(fā)展
一、閱讀理解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5.填寫橫線上的詩句。
解析:此題考查默寫。注意柳暗花明的“暗”不能寫成“岸”。
參考答案: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描寫農家什么時候的什么情景?表達了農家怎樣的性格和感情?
解析:此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
參考答案:農家豐收之后過節(jié)時的情景。表達了農家樸實、厚道和殷勤好客的性格。
7.“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解析:此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要聯(lián)系詩人特定的環(huán)境和特定的思想來回答。
參考答案:表達了詩人對主人殷勤招待的留戀,人還沒有離開,就惦記著以后還要來,真是情誼綿綿。
(二)(20xx南京模擬,1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渡桑干
劉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
8.詩中的“霜”有哪些含義?
解析:本題的解答要結合詩歌所表現(xiàn)出的情感去理解。
參考答案:①是“年”的代稱,“十霜”表明作者客居時間之長。②點明誘發(fā)作者思鄉(xiāng)之情的季節(jié)。③以秋霜的冷清、肅殺象征著作者久客并州的孤寂和壓抑。
9.前人認為“此詩曲寫其客中懷抱”。作者的“客中懷抱”是什么?又是如何“曲寫”的?請作簡要分析。
解析:此題考查對詩歌語句的理解和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鑒賞。對“客中懷抱”一句的理解要抓住“客”字理解,詩人久居在外,必定有返鄉(xiāng)之念,以此為答題思路即可。
參考答案:①渴望能早日回到故鄉(xiāng)咸陽。②就在作者歸心似箭之時,卻又無緣無故渡過桑于河,要到離家鄉(xiāng)更遠的地方去。此時作者回望來路,竟然覺得久客的并州好像是自己的故鄉(xiāng)。這就曲折地表現(xiàn)了作者對家鄉(xiāng)刻骨銘心的思念。(或:如果把“更渡”理解成作者的回鄉(xiāng)之“渡”,只要扣住作者回鄉(xiāng)途中竟覺得客居十年的并州就像故鄉(xiāng)一樣讓人留戀這一感情上的矛盾作答,亦可。)
二、語言運用
10.(20xx龍巖模擬,3)請根據(jù)語境,續(xù)寫一個句子。
教室的周圍飄著粉筆屑,不,那不是粉筆屑,它是撒出的智慧的花朵;教室的前面掛著黑板,不,那不是黑板,那是播種的沃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解析:續(xù)寫句子要根據(jù)前后語句的內容及句型特點,與它們保持一致才能達到整個語段的連貫。本題的前面兩個句子的基本結構特點是,先介紹教師中的某個事物,然后詮釋這個事物與教師辛勤授課之間的關系。符合這個要求即可。
答案示例:教室的墻上貼著獎狀,不,那不是獎狀,是同學們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初一語文知識點總結之記敘文補充
【—初一語文總結之記敘文補充】,初中課文中,記敘文所占比例最大初三。訓練記敘文的閱讀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補充:
寫童話常用的表達方式是記敘,但也可以輔之以其他表達方式來寫。
記敘文的閱讀,要明確有關的知識點,把握其文體特征。
一、記敘文的概念: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文章。中學階段,為了教學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訊、人物傳記、回憶錄、寓言、童話、小說等,都劃歸到記敘文教學中。
二、記敘文的分類:從寫作內容與方式看,可分為兩類:簡單的記敘文和復雜的記敘文。從寫作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四類:1.寫人的記敘文;2.敘事的記敘文;3.寫景的記敘文(即散文);4.狀物的記敘文。
三、記敘的要素:記敘文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四、記敘的順序:常用的有三種——順敘、倒敘、插敘。
五、記敘的線索:一般有以下幾種——人線、物線、情線、事線、時線、地線。
六、記敘的人稱:一般采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個別時候使用第二人稱。
七、記敘的中心與詳略:整體感知,準確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與中心的關系,理解材料的詳略安排。
八、記敘文所用的表達方式:常見的是五種——記敘、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比較復雜的記敘文,往往幾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
總結:記敘文閱讀題也是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題中最為廣泛,設計角度最為豐富的題型。
初中語文作文指導3
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切實加強對學生的寫作指導呢?我認為,關鍵是指導學生在審題構思、選材取料、寫作角度、修改潤色上下功夫。
1.審準題眼好下筆――指導學生從審題與構思入手作文
審題立意是決定作文成敗的關鍵一步。
審題就是用敏銳的眼睛,精深的思想,仔細分析,推敲辨析給定的作文題目,從而正確地理解題目要求我們寫什么或怎么寫。審題不清,往往可能會“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嚴重偏離題意的,即使文字功底再好,也會大打折扣。而要想準確無誤地審清題目,就要掌握一些審題的方法,這樣才能為順利成文打好基礎。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題目的關鍵性詞語(即“題眼”),審準題目,確定好中心及立意,選擇好材料及寫作角度,安排好文章結構。同時,要指導學生反復閱讀題目所提供的材料或引言,領會其內涵,并看清楚題目在字數(shù)、體裁等方面有哪些要求,有哪些附加條件,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構思、列提綱的習慣,克服題目都未看清、要求都未弄明白就倉促動筆寫作的毛病。
同時,在審題時還要做到“三定”。
一是定體裁。
審題要思考這個題目適宜哪種文體、本人長于哪些文體、材料宜于哪種文體,從這三者中去尋找相一致的、最善于表現(xiàn)文章思想內容的文體。
二是定立意。
作文要“意在筆先”,文章的結構是根據(jù)“意” (即中心思想)來安排的。確定了中心后,寫作時所有的事件都要圍繞這個中心展開。先要確定好中心思想再動筆,不要想到哪兒寫到哪兒。
三是定人稱。
審題時,必須弄清人稱,否則,文章的語氣、角度和內容,就有可能出現(xiàn)混亂。在審題中一旦確定了人稱,作文時,就要按照一定的人稱去寫,做到前后一致,文章才能角度一致,前后連貫。
2.匠心獨具選好材――指導學生慧眼選取寫作材料
人們常說,寫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選材。選材如何,決定作文的高低成敗。因此,每次的作文練習,都應該注重作文選材的指導,引導同學們善于獨立觀察,勤于思考,精于表達,鼓勵他們從小養(yǎng)成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純凈的童心、天真的語言來描繪心中的世界。而在寫作中,不少學生存在選材單一、范圍狹窄的弊端。因此,教師應盡量避免只限于學校生活的作文題目,引導學生突破校園樊籬,自覺走出校園這個圈子,深入到社會中去,用自己手中的筆去寫社會上的人,敘社會上的事,讓作文的內容鮮活起來。同時,應注意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并指導他們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從平凡之中看出它的不平凡,使之成為自己的寫作素材。此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突破思維定勢,即使是寫自己十分熟悉的學校生活,也要學會選擇那些別人看不到的典型畫面,給人以新鮮感和真實美。
學生的寫作材料大多來源于平時的積累。因此,在教學中,還應切實加強對學生進行積累材料方面的指導。一是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例如,如何觀察人物、動物、靜物,如何確定觀察的角度,如何撰寫觀察記錄等等。此外,還要采取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觀察方面的訓練。如讓學生在不同場合,根據(jù)不同的'訓練要求進行觀察,以積累寫作素材。二是要教育學生注意收集。如組織學生根據(jù)寫作訓練的要求,到圖書室、網(wǎng)上查找、篩選、分析材料,并制成卡片,使收集的材料為己所用。三是要開展多種活動讓學生積累材料。如通過社會調查、參觀訪問、課外活動等,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變化,關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動態(tài),關注人的生命與人生的價值,并就這些現(xiàn)象進行分析、研究和提煉,以豐富學生的表象儲備和寫作素材。
3.立象以盡意――指導學生找準寫作角度和情感傾向
在教學中,應切實加強對學生進行寫作角度的指導,引導他們在精心選材的基礎上,認真思考,選好、找準寫作角度,安排好寫作結構,做到寫作角度新穎獨特,結構形式有所創(chuàng)新。選擇最佳的寫作角度,有兩個要點:
一是要從自我出發(fā),選擇能深刻揭示題意、有社會價值、自己有真切體會并能給人以啟迪的寫作角度。
所謂“從自我出發(fā)”,就是選擇的寫作角度一定是自己有話可說,有理可論的。
二是要符合“小”和“新”兩個要求。
角度要小,選擇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廣,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談,角度小,集中一點,走筆成文,效果就好;角度要新,就是不落俗套,我們說,對同一個問題和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闡述,見解也就不同,有些文章,寫出來一看面孔就很熟,似乎在哪兒見過,這除了材料陳舊之外,主要是寫作角度不新,無法議論出新意來。只有從新的角度觀察事物,才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新的特點,從新的角度分析事物,才能獲得對事理的新的認識。寫作角度的選擇和確定也要運用眼力,“獨辟蹊徑”。
4.文章不怕改――指導學生掌握修改潤色習作的技巧
俗話常說:“文章不厭百遍改!敝笇W生對習作進行修改、潤色,應把握好以下幾個要點。
一是端正修改的態(tài)度。
老師經常向學生介紹文學大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讓學生明白,作品與草稿的差別就在于――作品是反復修改之作。
二是提供修改的范例。
學生完成試寫后,就指名學生朗讀習作,師生傾聽。根據(jù)本次習作的要求,教師指出不妥的地方及原因,提出修改的意見,讓學生根據(jù)要求自己進行修改,久而久之,使學生明白怎樣修改文章。
三是提供修改要求。
作文修改是作文修改的一把尺子,即文章的一般要求和各次習作的要求。要以此對照各自所寫的文章,使修改后的文章努力達到感情真摯、中心明確、詳略得當、條理清楚、語言表達正確、沒有錯別字的好文章。四是教給學生修改的方法。默讀,修改文章的內容和結構;輕讀,修改文章的詞句;朗讀,全面修改提高。自讀自聽,發(fā)現(xiàn)拗口、不自在的地方,就得考慮修改,這叫三讀三改。還可以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修改。
初中語文作文指導4
平時注重積累
寫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單靠你一朝一夕的努力是無法寫出優(yōu)美的文章。所以學習寫作需要從小做起,只有打好基礎,你才能厚積薄發(fā)。如果你是初學,你無須顧慮太多,首先,你該做到的是,寫夠字數(shù)。
找一個標題,給自己限定字數(shù),如第一次,可以是三百字,那么你就寫一篇三百字以上的文章;再找一個標題,再寫一篇三百字的文章。每天堅持至少寫一篇。下一周,則給自己限定到五百字(依照那些三百字文章的標題)。當你覺得寫夠五百字的文章已經不是問題的時候,那么你在行文中必定有了你自己的主見。
隨時隨地記下你的靈感
隨身帶一本小筆記本(納博科夫身上裝滿了小卡片),當你對你構思的小說,文章,或是小說里的人物有什么靈感的時候,馬上記下來。當你聽別人談話時的只言片語而所有頓悟時。
或看到一段散文詩或是一句歌詞讓你很感動時,都可以馬上當他們記下來。靈感總是轉瞬即逝,你及時的記錄下來,便可以成為你寫作的素材。我的習慣是,為我的`博客要寫的文章列一個清單,不斷的補充它。
下筆之前要提綱
提綱要確實反映自己的思路,即在頭腦中要有一個你這篇文章的大概寫作思路。寫之前要考慮好三點:選用哪些材料,怎樣組織材料,和怎樣連貫全文。提綱不需要細寫,要畫個層次即可。做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簡明扼要、突出文章每一部分的要求。至于文章細部的安排,可在寫作過程中進一步落實。編寫提綱沒有固定格式。
開頭結尾要精彩
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比較忌諱出現(xiàn)套話、空話,作文的開頭可以感情色彩適當濃一些,或者是開門見山地直接表達感情、立場,并為下文做鋪墊。
有的同學在開頭設置懸念,采用倒敘的寫作手法,以達到引人注意的,這些都是可以嘗試的。需要提醒的是,與文章并不相關的語句一定不要貿然用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處。
初中語文作文指導5
我們根據(jù)上下文意思,用一些關聯(lián)詞詞銜接上下文,常見的關聯(lián)詞有因為、所以、以及、但是、可是、固然、其實等。我們也可以用與后文描寫相關的詞語過渡。比如:梁實秋《雅舍》。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馬路約有七八十層的土階。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遠望過去是幾抹蔥翠的遠山,旁邊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糞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說地點荒涼,則月明之夕,或風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遠,路遠乃見情誼。客來則先爬幾十級的土階,進得屋來仍須上坡,因為屋內地板乃依山勢而鋪,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來無不驚嘆,我則久而安之,每日由書房走到飯廳是上坡,飯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覺有大不便處。
“雅舍”共是六間,我居其二。篦墻不固,門窗不嚴,故我與鄰人彼此均可互通聲息。鄰人轟飲作樂,咿唔詩章,喁喁細語,以及鼾聲,噴嚏聲,吮湯聲,撕紙聲,脫皮鞋聲,均隨時由門窗戶壁的隙處蕩漾而來,破我岑寂。入夜則鼠子瞰燈,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動,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順坡而下,或吸燈油而推翻燭臺,或攀援而上帳頂,或在門框桌腳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對于鼠子,我很慚愧的承認,我“沒有法子”!皼]有法子”一語是被外國人常常引用著的,以為這話最足代表中國人的懶惰隱忍的態(tài)度。其實我的對付鼠子并不懶惰。窗上糊紙,紙一戳就破;門戶關緊,而相鼠有牙,一陣咬便是一個洞洞。試問還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沒有法子”?比鼠子更騷擾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見的!熬畚贸衫住闭嬗衅涫!每當黃昏時候,滿屋里磕頭碰腦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別處蚊子早已肅清的時候,在“雅舍”則格外猖獗,來客偶不留心,則兩腿傷處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絕跡,明年夏天——誰知道我還是住在“雅舍”!
整篇文章分為七段,有四段開頭用了雅舍。文章也是圍繞雅舍而寫。這樣文章不但思路清晰,而且連接非常順暢。
初中語文作文指導6
如何做到文從字順
文從字順”是人們對書面表達的基本要求。怎樣才能做到“文從字順”呢?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對作文用語進行推敲。
第一,準確
準確,是作文用語最起碼的標準。
法國作家福樓拜有一段經常被人引用的名言:“我們無論描寫什么事物,要表現(xiàn)它,唯有一個名詞;要賦予它運動,唯有一個動詞;要得到它的性質,唯有一個形容詞。我們必須繼續(xù)不斷地苦心思索,非發(fā)現(xiàn)這個唯一的名詞、動詞與形容詞不可。僅僅發(fā)現(xiàn)與這些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相類似的詞語是不行的,不能因為思索困難而去用類似的詞語敷衍了事!
前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進入大反攻時,一位將軍向斯大林報告說:“敵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糾正道:“不是敵人撤退了,而是敵人在逃跑!”??斯大林把“撤退”換成“逃跑”,準確地點明了戰(zhàn)況。
電影《風雨下鐘山》里,有這樣一個鏡頭: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共產黨
要做到用語準確,應注意的是:
1.在關鍵的地方盡量不用“歧義”語。
在表達中,凡屬關鍵的地方,為避免誤解,盡量不要用容易產生“歧義”的言辭。比如“驕傲”一詞,就有兩種“歧義”,一為“看不起別人”,一為“自豪”,前者含有貶義,后者則不含貶義。這樣的詞語如果直接運用說:“他因此很驕傲!边@就不知道是在“褒”他還是“貶”他。
2.運用多義詞時,一定要加上限制性詞語,以消“歧義”。
漢語中有不少多義詞,完全不用是不可能的。我們應注意的是,在使用時加上消除“歧義”的限制性詞語。比如“大方”一詞,有時表示“花錢不吝惜”,有時表示“看上去很耐看”。如果光用“大方”一詞來形容對方,便有產生“歧義”的可能。這時,我們可以將前一種含義使用時加上“慷慨”一詞,組成“慷慨大方”一語;將后一種含義使用時加上“美觀”一詞。組成“美觀大方”一語??這時,“歧義”便消除了。
第二,連貫
連貫,指句與句之間要連接得上。文章要連貫,應做到:
l.人稱清楚。一般地講,一篇文章所使用的人稱是固定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人稱。因為第一、第二人稱的所指只有一個人,比較清楚,第三人稱的“他”可指的人就多了,所以,行文中一定要搞清“他”是誰!八钡乃覆磺澹蜁绊懮舷挛牡摹斑B貫”。
2.立足點清楚。立足點就是說話、寫文章的人所占的位置。這包括時間和空間兩方面的內容。這兩方面的內容如果在一段話或一篇文章中沒有表達清楚,也會影響文章的“連貫”。
第三,分寸
如果一種見聞,一種心思,說出口或寫成文,只能有一種形式,那么,人們的口頭或書面的交際便不會如此豐富多彩了。
所幸的`是,同樣一種見聞,同樣一種心思,常?梢杂萌舾煞N不同的方式來表達。
請看明人馮夢龍輯《笑府》中的一個棋手的妙語:
有個自負的棋手,與別人較量,連輸了三局。后來,人們問他:“你與某人賽了幾局棋啊?”棋手說:“三局!
人們又問:“勝負如何?”
棋手說道:“第一局我不曾贏,第二局他不曾輸,第三局我要和,他不肯,罷了!
在上述話中,這位棋手挖空心思回避“輸棋”二字,可謂口頭表達的妙例。
能掌握好用語的“分寸”,是語言運用能力強的表現(xiàn)!胺执纭敝饕w現(xiàn)在:
1.褒貶恰當。
漢語中,許多詞語都具有明顯的感情色彩,在作文時,應注意恰當選用褒義貶義,來表達不同的感情色彩。如果該用“貶義詞”時用了“褒義詞”或該用“褒義詞”時用了“貶義詞”,不僅表達不準確,鬧出笑話,還會產生料想不到的嚴重后果。
比如作作文中寫到某個朋友的親人去世了,你該用什么詞呢?用“去世”、“病故”或“辭世”等都可以,這里有一種莊重、崇敬的心情在里面,用語是準確的。而如果改用“沒命了”“斷氣了”“進棺材了”等詞語,就會有一種幸災樂禍的味道。所以“褒貶”二字,千萬小視不得。
2.得體。
得體,就是講話、寫文章因時、因地、因對方情況的不同而變化,使之與環(huán)境相適合,更好地達到交際的目的。
初中語文作文指導7
根據(jù)文章表達的主題,在一個段落的末尾,或者下一段開頭,用一個句子把兩個段落銜接起來,讓文章不生硬。比如:老舍《秋天的況味》。
待要再劃一根洋火,再點起那已點過三四次的雪茄,卻因白灰已積得太多,點不著,乃輕輕的一彈,煙灰靜悄悄的落在銅爐上,其靜寂如同我此時用毛筆寫在中紙上一樣,一點的聲息也沒有。于是再點起來,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露,香氣撲鼻,宛如偎紅倚翠溫香在抱情調。于是想到煙,想到這煙一股溫煦的熱氣,想到室中繚繞暗淡的煙霞,想到秋天的意味。這時才想起,向來詩文上秋的含義,并不是這樣的,使人聯(lián)想的是蕭殺,是凄涼,是秋扇,是紅葉,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確有另一意味,沒有春天的陽氣勃勃,也沒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愛的是秋林古氣磅礴氣象。
有人以老氣橫秋罵人,可見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時中,我于秋是有偏愛的,所以不妨說說。秋是代表成熟,對于春天之明媚嬌艷,夏日之茂密濃深,都是過來人,不足為奇了,所以其色淡,葉多黃,有古色蒼蘢之慨,不單以蔥翠爭榮了。這是我所謂秋的意味。大概我所愛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懔烈蕭瑟氣態(tài),這是最值得賞樂的。那時的溫和,如我煙上的紅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溫香罷了;蛉缥娜艘雅琶撓鹿P驚人的格調,而漸趨純熟煉達,宏毅堅實,其文讀來有深長意味。這就是莊子所謂“正得秋而萬寶成”結實的意義。在人生上最享樂的就是這一類的事。
文中“我所愛的是秋林古氣磅礴氣象”,就是一個過渡句,非常好的銜接下文作者要表達秋天的景況。如果沒有這一句,上下之間就會別扭,不舒服。
我們學習寫作必須多看名家,學習他們的方法,學習他們的表達方式。我們站在巨人肩膀上看風景肯定能夠看得遠一些。
初中語文作文指導8
一、什么是話題作文
1、什么是話題
所謂話題,就是談話的中心,談話的內容,談話的由頭。
2、什么是話題作文
圍繞著所給話題,也就是圍繞著所給談話中心、談話內容、談話的由頭寫成的文章,便是話題作文。
3、舉例
A 、樹,與人類相生相伴的樹,各種各樣的樹;有形的樹,無形的樹。有人栽樹,有人毀樹。人們?yōu)闃涠Y贊,又為樹而嘆息。樹,寄托著人類熱切的希望;樹,蘊涵著人類豐富的感悟。提起樹,會有說不完的話題,會有自由飛翔的遐思……
請以"樹"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記敘,可描寫,可議論,可抒情;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在上述例題中,"樹"就是談話的中心,談話的內容,談話的由頭,只要考生所寫作文與"樹"有關,都算切題。再看以下例子:
B 、有一則寓言,在文學家、科學家、企業(yè)家和哲學家聚會時有人提出用一句話描述、贊美世界。
文學家贊嘆說:這世界真是太美了!
科學家認真地說:這世界最珍貴的是探索。
企業(yè)家興奮地說:這世界充滿了商機。
哲學家沒說話,沉思后在紙上畫了個"?"的"!" 。
請以上面的寓言或其中某個人的話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C 、以"申奧"為話題,寫一篇文章。以上二例也是話題作文
二、話題作文的特點
1、相關性。話題作文必須與話題相關,一般情況下,話題作文的要求只規(guī)定話題的范圍,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2、自由性。這是話題作文最大的特點?忌陬}目、選材、文體、想象空間上有極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
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1)題目自由。所給話題可以不作題目,考生可以自擬題目。但所擬之題最好能體現(xiàn)文體的特點。
(2)選材自由。只要是選擇與話題相關的寫,都有效。
(3)文體自由。話題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詩歌外,考生可自由選擇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或戲劇等文體。
(4)想象自由。話題作文在題目、選材、文體等所賦予考生廣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但要注意想象深度?傊,話題作文縮小了對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余地和想象空間?忌梢栽谧魑闹凶畲笙薅劝l(fā)揚自己的長處,寫出自己的個性,體現(xiàn)出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
三、話題作文和命題作文的'區(qū)別:
①話題作文提供一個寫作范圍,所供題目僅僅起提示內容指向的作用。而命題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寫作內容的中心(當然命題本身是話題的除外)②話題要求所寫內容與之相關即可,而命題作文一般要求緊扣標題。 ③話題作文的寫作范圍一般來說遠遠大于某些命題作文。
④話題作文作者可以自擬文題,而命題作文作者當然不能另命文題。
四、寫作訓練
“燈”話題作文寫作指引與范文示例
【話題展示】
燈,是人類生活的實用品,也是點綴生活的裝飾品。
在科學家眼里,燈是科技的產物,進步的象征;在詩人那里,燈是精神的航標,人生的動力????
生活中,我們與“燈”相伴;生命中,我們與“燈”同行!
請以“燈”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字數(shù)不少于500,題材自選,體裁不限。
【思路指引】
話題作文之所以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所給話題的“多義性”便于我們從不同的側面去理解、去構思、去表達。
就“燈”這個話題而言,總體思路可分為“實寫”和“虛寫”兩大角度。
。ㄒ唬皩崒憽薄褪菄@真實意義上的“燈”做文章。比如:
1。以“燈”為描寫或者說明對象,可以介紹燈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描繪燈會的美景。
2。以“燈”為道具線索編故事、劇本等。
。ǘ疤搶憽薄褪菄@想象世界里的“燈”做文章。比如:
1。以“燈”為抒情對象,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
2。以“燈”為虛擬素材,編寫童話、寓言等,通過富于情趣的故事來抒發(fā)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當然,可供你構思的角度絕不止這些;你還可以以上面的示例為借鑒,構思出更加巧妙的有特點的思路呢。
【構思點撥】
假如你是一位旅游者,來到一處風景勝地,你一定渴望獲得這樣一條游覽路線——首先它是新鮮的,不是我們所走慣了的舊路,不會使人感覺厭倦;其次,它應該還是便捷的,盡管它曲折,或艱難,然而曲折中有佳境,艱難中有趣味。不論道長道短,都不是白花力氣的冤枉路;再次,它是自然的,它的起伏或曲折,都是自自然然、順勢而成的,當我們沿著它信步而行的時候,便會有一種輕松自然,無拘無束的適意感。
這個例子其實和話題作文的構思是完全相同的。
話題作文的特點就在于其對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激發(fā)。它可以讓我們在閱讀體味題目和材料之后有許多的觸發(fā)和感慨,激起我們的寫作沖動。但,這同時也會造成一些同學“舉棋不定”,難以盡快決定立意的角度,似乎是花里挑花挑花了眼。這時候,就需要冷靜下來,仔細整理思路,按照“新穎”“獨特”的標準從中篩選一個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角度來確定寫作的角度。
不客氣地說吧,我們的很多同學在作文時老是對題目匆匆一瞥,在紊亂思維狀態(tài)中,就信筆寫去,結果常常是像擠牙膏似的,“擠”一點,寫一點;或像溜冰似的,“滑”到哪里算哪里。這根本就沒有完成在動筆之前的構思。
就“燈”這個話題而言,需要我們在動筆前完成如下構思過程:
1。沙里淘金定中心:打開記憶的大門,搜尋出平時生活中積累的各種關于“燈”的信息(包括生活經歷、見聞、知識、情感等),借助聯(lián)想和想像,初步確定中心與題材。
2。選取角度定文體:要根據(jù)自己確定的中心和題材,結合自己擅長的表達方式確定好體裁。盡管近年來中考作文在逐步淡化文體的限制,但在具體的一篇作文中,表達方式還是要相對集中的,這樣才能使自己的主題思想得以充分的表現(xiàn)。
3。先來后到定提綱:現(xiàn)在要對全文的布局做點研究了,先寫什么,后寫什么,詳寫什么,略寫什么都應該想清楚,做到有序、有旨、有特點,并力求新穎、精巧。
有了以上充分的準備,然后再動筆作文,勝算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素材卡片】
●生查子·元夕[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青衫袖。
●理想作者: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
●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宋·晏殊)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濕干(唐·李商隱)
●八角樓的燈(散文詩)
你,裝訂在紅色歷史書的某一頁,照亮了黑暗的長夜。
一個以八角天窗命名的樓宅,深入到我們的生活深處;一根燈芯的故事,點燃了我們樸素而又崇高的信仰。
在八角樓上的竹筒鐵盞清油燈下,常常映襯著一位巨人的影子到深夜。
從此,《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在燈光下誕生了;《井岡山的斗爭》在燈光
下燎原了神州的星星之火。
于是,到處都在流傳著一首這樣的紅色歌謠:
“天上的北斗亮晶晶,八角樓的燈光通通明;毛委員就是那掌燈的人,照亮了中國革命的萬里程!
初中語文作文指導9
(一)要明確短評的文體性質短評,顧名思義就是簡短的評論。
少則幾十字,多則千字為限,故稱評論文中的“輕武器”。它評論的對象很廣泛,可以評人物、事件、文章、繪畫、戲劇、影視,也可評一種觀點、一種思想、一種現(xiàn)象、一種辦法、一種行為。常見的短評是報紙上配合新聞報道發(fā)表的小文章。短評是議論文的一種,練習短評同樣是訓練寫議論文的能力,能為今后寫比較復雜的議論文打好基礎也可以鍛煉自己的思維,使視野開闊、思想敏銳、頭腦靈活。
(二)要把握短評的文體特點
1.篇幅短小,內容卻充實、豐富。
短評要針對事實剖析原由,挖掘它所蘊含的深層含義。篇幅雖然有限,但所評論的事情不一定簡單。因此,評論不能簡單化,必須對所評論的事情進行認真、細致、具體的分析,對其中最有深刻意義的一兩點加以評論,觀點鮮明,說理透徹,才能給人以啟發(fā)和教育。尤其要學會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評論點”,適當滲入自己的獨到見解,否則,評論就無價值可言。如本冊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列傳》,雖然是駁論文,但以現(xiàn)代觀點來看,確實又是一篇典范的短評。全文共四句,僅九十幾個字,第一句概述事實,第二句提出自己的論點,第三句用假定事實駁斥對方論點,第四句正面作結。篇幅短小精悍,內容充實集中,分析具體、深刻,文思嚴密,見解獨到,說服力極強。
2.引述精劣,重在評析。
既然是“評”,就必然要引述評論對象,但引述和評析不能平分秋色。引述是手段,評析是目的,故而引述須簡潔扼要、概括明快,三言兩語介紹清楚便可,絕不可以敘代議。短評貴在以事論理,以小見大,要把評析作為文章的主要內容。抓住評論對象的某一側面,提出自己的觀點,給以具體、細致的分析,或評出事物蘊含的道理,或發(fā)掘事物內涵的價值,或揭示值得記取的`教訓。就此而言,短評和讀后感是有區(qū)別的。前者重在“評”,是分析、評價某一問題,強調客觀性,一般用第三人稱寫;后者重在“感”,以個人種種感受為主發(fā)表議論,談思想認識和體會,是帶有主觀性的借題發(fā)揮,寫法上用第一人稱。
3.角度要小,觀點要新。
短評因其篇幅小,對評論對象就不可能作全面分析,所以選取評論角度一定要小,一般只抓住評論對象的某一點、某一側面,內容集中,深入剖析,說深說透。大海萬頃只取一瓢飲,廣廈千間唯用七尺眠。切忌談論面過寬、過多,做“蜻蜓點水”式評論。例如,我們可常見到銷售“中國社會福利有獎募捐券”的地方,有些父母拉著孩子讓其摸獎。就此事,你可贊其獎券銷售有方,全家老少都能被吸引來;也可說小孩抽獎可免去大人猶豫、欲望、患得患失等矛盾心理的煎熬;也可指出,讓孩子抽獎會滋長他們的僥幸心理和不肯發(fā)奮努力的惰性等等。但在短評中,只能側重一個見解,談深談透。至于究竟選擇哪一個話題,則要根據(jù)解決社會生活問題的表達需要而定。短評的觀點要新,寫自己在某一點上,從某個角度生發(fā)所得到的獨特見解和認識,不可人云亦云,依葫蘆畫瓢。如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列傳》,作者從“制秦”的高度立論,否定傳統(tǒng)看法、可謂立意新穎、見解精辟。
(三)要掌握短評的寫作要點
1.總體把握材料,明確評論對象。
動筆之前必須對評論對象及材料全面、深刻地分析、領會,把握其精神實質,從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事件(或現(xiàn)象)要實事求是,科學合理,好處說好,壞處說壞,掌握分寸,不要憑個人好惡妄加吹捧或求全責備。
2.要注意結構的完整。
短評雖然篇幅不長,但也要注意結構的完整,“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能因為篇幅短小,就可有頭無尾或者可以少講道理。一定要想好先講什么,再談什么,最后說什么,做到思路清晰、論證合理、邏輯嚴密,像一篇小議論文。短評的結構一般由下面三部分構成:
首先交代所要評論的對象,列出要表達的中心論點(一般是開門見山地提出,但也可因文不同而在評析中或評析后水到渠成地得出)。其次引材料、講道理,闡述中心論點。第三做好小結。
其中第三部分是主體,即決定短評好壞的關鍵。只有這部分多下功夫,認真思考,引用材料,講好道理,才能證明中心論點的正確性。
3.語言要簡潔、流暢,生動活潑。
短評的“短斜,重要的還表現(xiàn)在語言的簡潔上。寫作時要注意:
(1)篇首開門見山,點明觀點或進入中心,僅對評論之點交代明白清楚就行了。因此要求切題快、直接了當。
。2)對語言的基本功要求高。語言必須流暢,不能重復嗦、拖泥帶水。同時切忌板著面孔訓人,要給人以親切感。
【初中語文作文指導】相關文章:
小升初作文指導04-02
小學作文指導07-30
中考作文指導05-15
小學作文指導經典01-16
語文作文指導09-24
寫景作文指導06-03
初中語文作文11-09
初中語文作文【精選】05-13
初中語文作文01-16
中考材料作文指導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