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巴爾扎克《高老頭》讀后感
認(rèn)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巴爾扎克《高老頭》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巴爾扎克《高老頭》讀后感1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最杰出的作品。被稱為近代的《李爾王》。但在社會觀點上,它比莎翁的名劇意義更有代表性,意義也更為深廣。
《高老頭》反映的是法國波旁王朝復(fù)辟時期的事情。高老頭是一個靠戰(zhàn)爭發(fā)財?shù)拿娣凵倘,為了兩個女兒幸福,他花了近乎大半的家產(chǎn)而將女兒都嫁入了豪門,以為女兒由此將得到幸福。他真誠的愛女兒,但只懂得用金錢培養(yǎng)女兒對父親的愛,用金錢維系父女之間的感情使她們成為自私自利的拜金主義者,使自己成為拜金主義的犧牲品。
小說的主人公歐也納。拉斯蒂涅不僅僅是一個人物,他是整個時代的典型。直到現(xiàn)在他也是各種滿懷希望的青年在大城市打拼的一個縮影。小說的悲劇因素也不限于個人的性情氣質(zhì),而在于整個社會環(huán)境。小說圍繞了兩條線索糾纏,一個是外鄉(xiāng)的青年拉斯蒂涅的見聞,一個是高老頭對女兒的愛,最終也由于拉斯蒂涅與高老頭小女兒的相愛而歸為一體。
拉斯蒂涅是一個到巴黎上大學(xué)的青年,想通過勤奮努力,刻苦攻讀當(dāng)一名法官。但是經(jīng)不起上流社會的誘惑。3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會的本質(zhì):法律和道德對有錢人無效,財產(chǎn)才是金科玉律。于是他決定走另一條道路:往上爬!不顧一切地往上爬。在尋求進(jìn)入上流社會門檻的時刻,他發(fā)現(xiàn)自己是個沒落的貴族,他找到了遠(yuǎn)方的親戚表姐——鮑賽昂夫人。教授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觀,傳授他以牙還牙對付社會和個人的伎倆。
但是,畢竟經(jīng)驗需要積累,拉斯蒂涅面對上流社會各種棘手的問題也會感到束手無冊,這個時刻,小說里最冷酷的一個人出現(xiàn)了——伏脫冷。一個紅頭發(fā)的撒旦似的人物。
伏脫冷教拉斯蒂涅和貴族小姐談戀愛,而自己跑去殺死小姐的哥哥,方便拉斯蒂涅獲得巨額遺產(chǎn),他還赤裸裸的語言剖析社會的本質(zhì),令便拉斯蒂膽戰(zhàn)心驚。但最后,拉斯蒂涅還是無法忘記高老頭的女兒,離開了貴族小姐維多莉,失去了他夢寐以求的財產(chǎn)。
最后,伏脫冷被別人出賣。拉斯底涅進(jìn)一步了相信伏脫冷利己主義社會本質(zhì)的剖析,性情也大變,變的冷酷無情。但是仍然有一個人在喚醒著他的`良知,他就是高老頭,拉斯蒂涅一直觀望著高老頭對女兒無私而無窮的愛,看著高老頭由一個精神奕奕的貴族老頭轉(zhuǎn)變成為一個被折磨死的憔悴老人。
最后,高老頭死在了拉斯蒂涅的身邊,一個美麗的青年終于面臨了心靈上崩潰,高老頭一死,他最后的一點人性美好的希望似乎也破滅了。他失落的埋葬了高老頭后,埋掉了最后一點人性。從心疼母親和妹妹的青年終于轉(zhuǎn)變成了一個野心十足的混蛋。
鮑賽昂夫人說:“你越?jīng)]有心肝,就越高升的快,你毫不留情的打擊他人,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dāng)作你是馬,把他們騎的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達(dá)到欲望的頂峰!
高老頭臨死前說到:“有錢可以買到一切,買到女兒!薄疤热粑矣绣X,倘若我留著家私,沒有把財產(chǎn)給他們,他們就會來了,會拿他們的親吻來舔我的臉。”
這些言論,這些社會活動活脫脫是我這個時代的再現(xiàn)。我不想承認(rèn),但是現(xiàn)在的上流社會污濁腐化卻是與這一般如此。讀完《高老頭》那時候,我覺得拉斯蒂涅尚有可取之處,現(xiàn)在想來,當(dāng)時的我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思想呢?或者,那時候就已經(jīng)不再相信人間尚有美好?
不,不是的。當(dāng)看到高老頭哀傷的死去的時候,我是落了淚的。偉大的父親死去了,一個青年也失去了支撐自己理想主義精神世界的大樹。至今為止,高老頭還讓我震撼著,或許它是一部放到每個時代都能讓人反省的書。
在高老頭之后,我又看了許多外國文學(xué),發(fā)現(xiàn)很多作品和《高老頭》有驚人的相似,是巧合?是故作?不得而知,但是,高老頭在我心中的地位,是遠(yuǎn)遠(yuǎn)高于他們的。
巴爾扎克《高老頭》讀后感2
最近,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我一直想看的一本書——《高老頭》。我拿到書,就迫不及待的翻開來,津津有味的品味著。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的作品,故事發(fā)生在一座破舊的付蓋公寓的的七個房客身上。揭露、批判了金錢對社會的控制和罪惡。高老頭曾經(jīng)是一位家產(chǎn)千萬、十分富有的面粉商。過度疼愛女兒,極力滿足女兒的需要。然而當(dāng)他兩個女兒進(jìn)入上流社會,分別成為貴族太太銀行家太太時,卻榨干父親所有的財產(chǎn),使父親從一個富有的商人變成一個沒有人憐憫的窮光蛋。還將父親遺棄在付蓋公寓里。高老頭最終在“錢能買到一切,買不到女兒”的呼號聲中,凄慘的死去了。
高老頭過度的寵溺女兒,到頭來卻讓自己落下了這樣的下常我們生活中也不是有許多被家長寵壞的小孩嗎?很多孩子上小學(xué)五六年級了,連馬路都不會自己過。在家里過著“小公主”、“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家里凡事都順著他們。愛,當(dāng)然是偉大的,但愛的不當(dāng),往往會結(jié)出苦果。高老頭也不就是因為溺愛自己的女兒,而在死后差點連棺材都沒有。父母愛自己的子女,自然是人之常情。但愛絕不是隨他所欲,而是有原則的滿足他的要求。
“愛孩子們,這是母雞也會的。但是要善于教育他們,這卻是需要才能和廣博的生活知識的偉大的國家事業(yè)!备郀柣脑捠嵌嗝瓷羁。愿天下的父母仔細(xì)領(lǐng)會高爾基的話,不要再盲目的寵溺孩子了。
像是“誰偷了我的奶酪?”的問題一般,《高老頭》的將近二十幾萬字,最直覺的給我這個疑問“誰弄臟了愛?”?雌饋砦鍌字簡單的問題,在書中高老頭和青年拉斯蒂涅兩個平行又交叉的故事的開展中愈漸清晰,在寒酸的公寓和豪華的貴族沙龍這兩個不斷交替的舞臺上愈漸嚴(yán)肅。
習(xí)慣溫情主義的人,看巴爾扎克的文字需要足夠的勇氣。他的現(xiàn)實主義的寫作風(fēng)格總是能指示筆下的'文字,踏破溫情的保護網(wǎng),做迎面揭露的法!陡呃项^》里依附的1819年底到1820年初時候的城市巴黎,漸漸翻轉(zhuǎn)印象里現(xiàn)代巴黎浪漫的印象,人欲物欲橫流的景象,暴露了社會變革時期(波旁王朝復(fù)辟)在金錢勢力支配下資產(chǎn)階級的道德淪喪和人與人的冷酷無情。不管是在世界的那個國家,社會變革一定帶來的震動延宕總是能社會關(guān)系的各個角落,愛總是在社會需要拯救的時候被反復(fù)提及,然而它卻是在變革的時期最清晰的坐標(biāo)。
高里奧老頭,在大革命時期依靠大饑荒成為暴發(fā)戶的精明商人,在動蕩的年代執(zhí)著的把對亡妻和兩個女兒的愛大膽的置于金錢之上,然而從小就被金錢豢養(yǎng)充饑的兩個女兒長大以后,仍是被高老頭給她們置備的高額的嫁妝捧進(jìn)了上層社會,得到了受人遵從的名號。然而高老頭卻開始漸漸得到金錢和名號的報復(fù),兩個女兒忽略了他的父愛,只是仍然不放棄以憐憫的名義去日漸潦倒的父親懷里搜刮金錢。
高老頭之死是這幕家庭丑劇的高潮的來臨,讓高老頭癡迷的愛女兒的信仰冰凍。臨死前的高老頭凄涼的一句“錢可以買到一切,買到女兒。”讓人突然有做堂吉訶德的聯(lián)想,在靈魂熄滅的前夕,幾乎用盡全力推翻自己單純的信仰,但愿是真正能解救自己的安慰。不同的只是堂吉訶德在自己主動去“混淆”時代,而高老頭卻是被動的讓時代打斷了不合適宜的停留。
他是一個資產(chǎn)階級爆發(fā)戶,通曉資本主義經(jīng)濟規(guī)律,生財有道;他是一個"父愛的基督",無限地溺愛婦兒。以金錢作基礎(chǔ)和手段,滿足她們一切欲望。但養(yǎng)成了她們自私自利的人生觀。最后成為父愛的犧牲品;他是金錢關(guān)系的受害者。實施者與受害者的統(tǒng)一,通曉經(jīng)濟規(guī)則的同時,卻不懂得人生哲學(xué)。
作為父愛悲劇的典型,我們在客觀分析之余,也深深震撼在這付出與回報的嚴(yán)重失衡里,也許親情的付出方式失當(dāng),但是愛是真的,從小的養(yǎng)育是真的。不管社會怎樣變化,一個連親情都不顧的人,是不能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和信任的。父母不是金錢和名號的符號,而是永遠(yuǎn)都不能舍棄的港灣。
巴爾扎克《高老頭》讀后感3
讀完《高老頭》,不禁讓人感嘆當(dāng)時巴黎上流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淡漠的關(guān)系。父母兒女間的親情,本是世界上最純潔美好的感情。然而在那個時代,連親情都被金錢所玷污,實在是一種悲哀。
《高老頭》這本書是巴爾扎克對拜金主義最深刻的描述及抨擊,亦為《人間喜劇》系列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以十九世紀(jì)初的巴黎為背景,揭露批判了資本主義世界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guān)系。小說主人公高老頭是巴爾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資產(chǎn)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所戰(zhàn)勝的歷史悲劇的一個縮影。
他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喪妻,他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兩個女兒身上,對女兒的任何要求都一一滿足。他給了兩個女兒每人八十萬做嫁妝,讓她們嫁入豪門。然而他還是被女兒趕出了家門,最終悲慘地死在伏蓋公寓。
在《高老頭》中,巴爾扎克無情地批判了那個道德淪喪,物欲橫流的社會。金錢和物欲膨脹帶來的人性異化和種種社會問題,都在這部作品中得到體現(xiàn)。
高老頭最初在兩個女兒家受到尊重,“我受到好款待:好爸爸,上這兒來;好爸爸,往那兒去。她們家永遠(yuǎn)有我的一份刀叉。我同她們的丈夫一塊兒吃飯,他們對我很恭敬!睘槭裁?“因為我生意的底細(xì),我一句沒提。一個給了女兒八十萬的人是應(yīng)該奉承的!备呃项^自己這樣說到。不久兩個女兒便嫌這樣的父親有損她們的面子,狠心將父親趕出了家門。
高老頭對女兒的愛是一種溺愛,是一種病態(tài)的愛。他為女兒可以付出一切。他無比珍惜妻子的遺物,然而卻因女兒需要用錢而不得不變賣掉;他花掉身上的最后一點錢,只為女兒能有一件漂亮的禮服去參加舞會;他為了女兒的體面不再做生意,但得知女兒缺錢時又想著重操舊業(yè),甚至去“偷”、去“搶”、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賣命”、“殺人放火”。
而兩個女兒對父親的愛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他有錢時她們假裝愛他,偶爾還會去看他,說一些甜言蜜語哄他開心。但在外面她們不愿承認(rèn)自己有一個丟臉的父親,一個做父親的竟要偷偷地去看女兒!她們?nèi)タ锤赣H,同他說話也全都是為了錢。臨死前高老頭已經(jīng)沒有錢了,于是她們?nèi)螒{父親在病床上受苦,請也請不來。高老頭死前終于醒悟過來,“一切都是我的錯,是我縱容她們把我踩在腳下的!彼袊@到:“錢可以買到一切,甚至能買到女兒!备呃项^在病床上說的那些話,是對那個社會最猛烈最無情的批判。
在那個時代,金錢取代一切成為人們的上帝,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變得淡漠、虛偽。不止是高老頭的女兒,其他人都是一樣。泰伊番小姐的父親為了保全財產(chǎn),將全部財產(chǎn)傳給兒子,而將女兒趕走;特·阿瞿達(dá)侯爵為了二十萬法郎的陪嫁拋棄了高貴的鮑賽昂夫人;而鮑賽昂夫人與特·朗日公爵夫人看似情同姐妹,其實一見面就互相譏諷。
鮑賽昂夫人這樣對拉斯蒂涅說到:“這社會不過是傻子和騙子的集團,要以牙還牙來對付這個社會。你越?jīng)]心肝就越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擊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dāng)做驛馬。把他們騎得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到達(dá)欲望的最高峰。”
金錢這樣影響著人們,整個社會陷入道德淪喪的泥潭中。高老頭的悲劇不僅是他一個人的悲哀,更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本是寶貴的,也正因有了感情,人類才不同與飛禽走獸。但在金錢和物欲的刺激下,人性變得扭曲,親情、愛情、友情都因此被玷污了。在小說的最后,拉斯蒂涅埋葬了高老頭,也埋葬了最后一滴溫情的眼淚。在高老頭的那個時代,是沒有溫情可言的,幸而我們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我們也更應(yīng)該珍惜、保護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高老頭的錢雖然讓他買到了女兒偶爾的看望,但最終沒有買到女兒的愛。金錢確實可以買到很多東西,但它并不是世上最珍貴的,畢竟它永遠(yuǎn)也買不到真情。
【巴爾扎克《高老頭》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高老頭》讀后感05-17
《高老頭》讀后感02-02
高老頭讀后感12-18
高老頭的讀后感03-03
高老頭讀后感10-22
《高老頭》的讀后感02-13
高老頭讀后感08-17
《高老頭》讀后感[精選]08-22
《高老頭》讀后感【精】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