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腹語師的女兒》讀后感
認(rèn)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腹語師的女兒》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腹語師的女兒》讀后感1
假期里,我拜讀了《腹語師的女兒》這本書。這是臺灣金鼎獎獲獎作家林滿秋的最新奇幻力作,是一本懸念叢生卻又深蘊(yùn)溫暖的成長小說。
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小主人公柳兒的爸爸因為自責(zé)柳兒媽媽的'死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加上家族對爸爸的種種期望和壓力,讓懦弱的他無法面對,于是選擇了逃避,離家出走流浪到很遠(yuǎn)的地方,但還是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女兒,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給柳兒寄去一張明信片。柳兒也因為自責(zé)媽媽的死和自己有關(guān),導(dǎo)致內(nèi)心的愧疚與糾結(jié)。
后來,爸爸終因牽掛女兒,以“腹語師”的身份回到了柳兒身邊,但還是無法面對家庭,柳兒內(nèi)心深處的傷痛,圍繞爸爸帶來的腹語娃娃,發(fā)生了一些虛與實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最終父女之間解開心結(jié),消除心魔,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故事背景穿梭于南美洲與亞洲之間,奇詭的安第斯山脈,陌生的印第安文化,帶我們領(lǐng)略了神秘的異國風(fēng)情。
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柳兒父女之間相互牽掛卻又不知如何溝通與表達(dá)的痛苦。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和父母之間其實也存在這種溝通的鴻溝,明明父母是關(guān)心愛護(hù)我們的,但是他們說出的話卻讓我們難以接受,于是讓我們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通過讀這本書讓我明白,溝通和理解都很重要,我們要學(xué)會換位思考,多站在父母的立場上想想,就能讀懂他們對我的愛,相互理解,生活才能越來越美好!
《腹語師的女兒》讀后感2
故事的關(guān)鍵角色是一對父女。他們同時,面對失去至親的痛苦,也同時因為一個古墓里的陪葬布偶改變了人生。
父親失去摯愛的妻子后,逃離了日常扮演的角色,他開始在南美洲流浪,行尸走肉般的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直到有一天,他走入安斯山脈的一個荒村,在生命最低落的那一刻,意外的擁有了布偶奇莉,他的人生因此出現(xiàn)轉(zhuǎn)機(jī)。他舍棄原本的名字,拋棄醫(yī)生身份變成街頭藝人奇莉。
奇莉和奇里自比成為一體,帶著魔幻的色彩,游走在南美洲的大街小鎮(zhèn)。
女兒柳兒在母親去世,父親遠(yuǎn)離后,跟著奶奶生活在深幽大宅中。她的生活如一潭死水,唯一的活源泉是一張張從南美洲寄來的明信片。
幾年后,突然如她所期盼的,父親回來了并帶回了她期待中的布娃娃,只是她做夢也沒想到,那個腹語娃娃竟將她的生命帶向黑暗深淵。
她期待父親的.愛,父親也因掛念她而返回。他們渴望彼此的溫暖?墒钱(dāng)兩個人在一起時,非但不能相互取暖,反而讓彼此的距離愈開愈遠(yuǎn)。
一場月夜祭奠,讓柳兒毛骨悚然,也證實了她的猜測:奇莉是個有魔法的布偶。她需要人支持,可是沒人相信她。在一次車禍中,柳兒受了傷,那個布偶娃娃也因此消失不見了。
布偶娃娃消失后,柳兒的爸爸向柳兒許諾,要和柳兒一起旅游。誰知,柳兒上完大學(xué),父親已經(jīng)因病去世了,而柳兒則自己去旅游了,直到要像爸爸一樣走到“路的盡頭”……
【《腹語師的女兒》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海女兒讀后感05-01
《女兒的故事》讀后感02-22
《海女兒》讀后感02-07
《海的女兒》讀后感11-17
海的女兒的讀后感02-13
女兒的故事讀后感04-05
《海的女兒》讀后感11-14
海的女兒讀后感11-27
《女兒的故事》讀后感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