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白巖松《幸福了嗎》有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白巖松《幸福了嗎》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白巖松《幸福了嗎》有感1
白巖松,不僅是一個央視著名主持人、新聞記者、評論員,還是一個同我一樣即豪邁又感性的北方人。對于這個央視不茍言笑的資深新聞人,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在2008年金鷹獎頒獎典禮獲得“最佳電視主持人”時說的這樣一番獲獎感言:“2008年,一片寂靜的北川和萬眾歡騰的鳥巢,或許也是這一年中國人喜悅與悲傷的兩個極致。他對于一個主持人的提醒就是,萬眾歡騰的時候要學會聆聽,沉默的時候要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心聲!鼻安痪猛ㄟ^媒體得知他的新作問世,我便以第一時間購買了這本《幸福了嗎?》,閱讀后也深有感觸,在這里就與大家分享一下對書中提到的很多社會現(xiàn)象的心得體會。
提到現(xiàn)今的諸多社會現(xiàn)象,這也是白巖松在書中表達的許多觀點我都相當贊同的原因。首先就要說說最近在自家小區(qū)內(nèi)看到的一幕:就在前幾天下班回家的時候,接連兩三天都會看到那一對中學生。三次遇見他們,兩次都是看到兩個面容稚嫩的孩子緊緊抱在一起,他們還背著書包、穿著校服,直到我走進樓內(nèi)他們還是保持著那個動作久久沒有分開。對于這樣的兩個中學生我真不知道該用怎樣的一個詞來形容他們的關系~但我知道這種畫面在很多人青春萌動的時候都曾是一種向往和好奇,這或許也是很多人在成熟前都會經(jīng)歷的一小段路。看著現(xiàn)在的許多孩子背著阿迪的包、穿著耐克的鞋……也許他們會認為在這個特殊的年代,他們是“不走尋常路”的一撥,會覺得“一切皆有可能”,也會時常有“飛一般的感覺”;甚至在還不懂得什么是享樂的時候,就頻繁出入各類酒吧迪廳及娛樂場所,在我還是學生時代與同學去江邊春游的.時候,他們就已經(jīng)三兩個結(jié)伴走出了家鄉(xiāng)的這片土地領略過各地風光了。這些都無疑顯現(xiàn)出社會和時代的變革,但對于他們來說這樣的“青春”似乎來得有點早~而這些過早的“認識”也只會使他們的童年、青春時光縮減的一短在短。這也正是我不愿看到的~因為即使現(xiàn)在,很多事情還是需要從小做起、需要從根本上改變、需要打好基礎的!
在我感嘆現(xiàn)在的學生生活環(huán)境越來越好的時候,卻看到好多孩子在他們的青春時期做著非青春的事;在我感嘆現(xiàn)在的飯店服務質(zhì)量越來越好的時候,卻看到在一起吃飯的朋友從佳肴中夾出一只煮熟的蒼蠅……是什么讓十八九歲的青年變得只要穿上一身品牌服裝就可以趾高氣昂的走在人群中?是什么讓身強力壯的男人拋棄尊嚴跪在街邊叩頭乞討?我想問,難道生活好了,是錯嗎?但事實說明,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可許多人的素質(zhì)和良知卻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從步入社會的那天起身邊就不知有多少人說過:咱們改變不了現(xiàn)實、改變不了社會,只能去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所以大家都選擇了適應、選擇了順從,即使曾經(jīng)有的人奮力掙扎過,但后來因為種種原因也就隨波逐流了,所以這些人變了。正如白巖松說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邊在升騰一邊在墜落……岸,在哪里?”可能也正是因為這些種種因素,上天怒了,它讓大自然懲罰了人類。2008年,汶川的一場地震,中國在一天之內(nèi)失去了八萬人。對于今天來說,它已是被載入歷史的一段沉重往事;但也正是因為這一天,加之近兩年全球性的環(huán)境問題,接踵而來的自然災害讓許多人似乎感覺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所以在那以后,坐公交車就時常能看到給老人孩子讓座的人。因此,在當下社會中的很多現(xiàn)象,人們的很多生活觀、價值觀,不僅體現(xiàn)在我們的言行,更多的是出于一種心態(tài)和一種信念!
我一直都認為古人的聰明和才智都是純粹的。所以人類有了發(fā)展,所以現(xiàn)在的中國人理智了、現(xiàn)實了、世故了……但人們在不斷進步的同時卻把先人留下的那些真、善、美,那些德、那些儒拋到了腦后。然后就有人把“改革”和“變化”這樣的詞放在了先人身上去體現(xiàn)其更大的價值。
二十出頭的人就想擁有一份輕松的工作“養(yǎng)心靜性”,大家開始追求“簡”,避開“繁”。成天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掛在嘴邊。這到底是因為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大,大家都累了?還是因為科技發(fā)達了、房子變大了、生活好了,大家都懶了?那又為什么很多人要不停的奔波,不惜一切代價,沒日沒夜、拋家棄子的掙錢呢?所以我想最終就像現(xiàn)在這樣,大家累了身,也懶了心!再想想,人人都說社會復雜,可真正復雜的應該是社會中的人吧~
最后再引用一句白巖松書中的話來總結(jié):“如果走得太遠,那么會不會忘了當初為什么出發(fā)?”
讀白巖松《幸福了嗎》有感2
一直很崇拜白巖松,因為白巖松的言論一向以有勇氣、有價值著稱,前不久有幸讀到他的作品《幸福了嗎》,感受頗深。
讀著這本書,內(nèi)心的崇敬不能言語,邊讀我也在思考,自己幸福嗎?從白巖松的書中讓我們理解了幸福的真正含義,幸福不是單純的為了錢能賺多少,房子能有多大,為了地位能有多高,一己私利實現(xiàn)的快感并不是幸福,因為欲望永無止境。只有從心底想著“付出”才是幸福,靠真本事努力,并享受著努力的過程才是幸福。
文字泛濫的年代,一位名人和幾本書似乎不足為奇,然而白巖松以及他的《幸福了嗎》帶給了我長久的震撼。我心緒難寧,長時間的回首、長時間的反思、長時間的暢想。我問自己:我幸福嗎?
懷著兒時的夢想,我滿腔熱忱的踏上了三尺講臺,又毅然絕然的從千里之外的北國來到江南?v使青春不再,縱使清貧孤獨,也無怨無悔。
我也曾沉浸在書香之中,在一杯香茗中品嘗著知識的.甘甜;我也曾不計得失的一頭扎進工作之中,循循善誘,潛心鉆研;我也曾毫無保留的奉獻著我對學生全部的愛。我快樂著他們的快樂,也悲傷著他們的痛苦。我把學生的每一點滴進步當做我生活的動力,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
是的,那時的我很幸福!
課堂上,傾聽著他們深情的朗讀,分享著他們對問題的獨到見解,感受著他們思想的日益深刻,我陶醉了,就好像農(nóng)民陶醉于芬芳的稻谷。課下,他們團座在我的周圍,小鳥一樣,嘰嘰喳喳的,雀躍著,我陶醉了,就好像牧人陶醉于健壯的牛犢。當高考結(jié)束,捷報頻傳的時候,當大學畢業(yè)的學子又返回母?赐业臅r候,我陶醉了。我怎么能不陶醉呢,那是屬于我的金色收割啊。
是的,那時的我真的很幸福!那是一位老師精神上的喜悅,心靈上的富足。
然而,當我再一次反觀我的生活時,我真的幸福嗎?
我感到很煩躁,日益激烈的競爭絲毫沒有刺激到學生的進取心,依然有人我行我素的厭學,依然有人旁若無人的違紀,依然有人正大光明的早戀,我想不通,孩子們怎么了?中國的教育怎么了?
我感到很彷徨:每天行色匆匆的往返于學校與家之間,無暇照料父母,無暇陪伴孩子,甚至無暇看一眼每天都經(jīng)過的街道。我很無奈,這就是我所向往的幸福生活?
我感到很無助,傾盡全部在這個城市蝸居下來之后,卻背上了兩個時代才能還上的巨額債務,我的意義在哪里?我很迷茫,甚至有些喪失了生活的方向。
讀白巖松《幸福了嗎》有感3
他是一位記者,一位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一直給我的感覺是很穩(wěn)重,但讀完這本書后讓我有了不同的感受。
在本書的封面有這樣一行字“一個人,和一個時代的成長與困惑,這個人也是你。”
文章采用回憶加論述的方式像我們呈現(xiàn)了白巖松這個真實的人以及他自己獨特的思考。我很喜歡這本書,也很喜歡這個將來想成為一個好玩的老頭的中年男人。
毫不避諱的說出自己的四十而不惑,毫不遮掩的說出自己對社會,對未來的擔憂,他所說的話沒有官腔,實在,更有著敢說敢怒的真實觀點,這樣的書讓我覺得就像一位兄長在娓娓道來他內(nèi)心的一切思考與獨白,其中讓我思考的有這些內(nèi)容:
第一、有著對當代年輕人由于整個社會的所謂規(guī)則,生存之道壓抑著年輕人敢想?yún)s不能言的思考,他沒有把問題統(tǒng)統(tǒng)歸結(jié)于年輕人,而是問了社會一個問題:“本應該充滿朝氣,充滿理想的年輕人在如此的社會環(huán)境中不能談理想,只求生存,那我們的未來會是怎樣?這個社會的未來會是怎樣?”看到這里,一個字——爽!是呀,因為怕我們犯錯,因為我們的想法稚拙就讓我們必須像啞巴一樣渾渾噩噩的過日子,這是一種犯錯,剝奪了我們青春犯錯誤的權利,這更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悲哀,而這種悲哀更大的是來源于年輕的我們無力改變的這個社會。
第二、中屢次提及到“信仰”這個詞。有可能是我自己正在尋找一種信仰,所以我深有感觸。我作為一個女人也認為一個人沒有找到自己的信仰就結(jié)婚生子是對人生的'一種褻瀆,自己都沒有活明白就指望與別人共同完成生命之旅是否太匆忙?當然,這只是我的一種觀點。
第三、“好玩的老頭子”讓我對年齡充滿了敬畏。我現(xiàn)在時常覺得年齡讓我充滿了危機與躁動,想想著名主持人既然希望未來成為好玩的老頭子時我不禁莞爾一笑,是呀!歲月總會把我們帶到該去的地方的,何不坦然。
第四、書中有一句話激勵了我“有些事情,十年,已經(jīng)讓它們滄海桑田;而有些夢想,十年,也只是邁出了一小步,甚至這一小步,你都會擔心,它會退回去!边@句話在一定程度上安撫了我焦急的心靈。有些時候我也提醒自己,人生不僅僅是把大目標放在遠方召喚自己,而更應該走好眼前的每一步,一步一步,穩(wěn)穩(wěn)地走向自己的夢想。但總是一被現(xiàn)實沖擊就會焦郁?赐赀@本書后,我一遍遍提醒自己要越來越有勇氣,越來越寧靜。
最后,插一小句,對目前的教育我認可他的那句話“擇校不如擇師”,這其中的玩味,身為教育者的我感同身受。
我喜歡一切能到給我思考與心靈慰藉的人與事物,偶爾的思考與停留讓我感到幸福與美好!
【讀白巖松《幸福了嗎》有感】相關文章:
幸福,理性天下——走進白巖松05-04
幸福降臨了嗎04-08
讀《幸福的鴨子》有感04-19
讀幸福的鴨子有感04-19
報紙、雜志過時了嗎?06-14
讀幸福是什么有感04-27
讀美麗中國幸福起航有感04-20
讀《幸福的鴨子》有感15篇04-27
幸福讀后感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