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讀后感經(jīng)典2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蘇東坡傳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東坡傳讀后感1
從小就讀蘇東坡的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憂愁,大江東去浪濤盡的氣勢無不流露出詩人的豪邁奔放。可我對蘇東坡的.了解甚少,直至讀了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傳》,才知道蘇東坡原來是千古奇人。
蘇東坡既是虔誠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長者,他始終富有青春活力。蘇東坡的背后,幾度升遷的辛酸只有他自己品嘗。他一生為官,一生清廉,與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他熱愛生活,在美食方面留下了東坡肉東坡壺以傳后世。東坡情感豐富,對其亡妻寄以青絲,在《朝云墓志銘》和《悼朝云》一詩中表達了自己的傷痛。蘇東坡是剛直的,盡管有過數(shù)次因詩而被捕受審,但他仍不改犀利的詞風。他寫詩諷刺群鳥未可辨雌雄,后又寫猶誦賣青春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他知己無數(shù),兄弟情深,蘇東坡又是幸福的。
蘇東坡有一身浩然之氣,王安石變法出現(xiàn)了種種弊端,蘇東坡寫出了上神宗皇帝萬言書,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學,也表現(xiàn)出他個人的氣質(zhì)與風格,機智學問與大無畏精神。蘇東坡反對變法失敗被貶至杭州,他遠離了塵世的喧囂,回歸與清純與空靈。他習慣了淡泊,他明白了如何應對困難。蘇東坡具備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超凡脫俗,剛正不阿,坦坦蕩蕩,使他任何環(huán)境中處之泰然,寵辱不驚。
蘇東坡的一生坎坷,但也是豁達的一生。身處逆境也不覺痛苦,腳踏荊棘也不覺悲涼,始終保持樂觀,像他的詩詞一樣千載有余情。
細讀大江東去浪淘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原來這些都是蘇東坡樂觀的態(tài)度和別樣的人生哲理。
蘇東坡傳讀后感2
我讀了《蘇東坡傳》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蘇東坡的童年到流放歲月的事。我給你們說說我最喜歡的一章吧!我最喜歡《蘇東坡傳》第一卷第三章《童年與青年》。
《童年與青年》大體內(nèi)容是以前的學生要把整本書背下來,背書時不僅要背書的內(nèi)容、知識,連措辭也不可忽略。讀書刻苦的蘇東坡把整本書都抄了一遍,而且書沒加標點符號,要學生自己根據(jù)課文的意思加標點。我覺的如果想學的'知識有用,把它學透就可以了,沒必要把整本書背下來,那個時代的教育方法有點不對,不過接下來幾條我很贊同,學東西就要學透,不能半懂不懂,糊里糊涂的學過去。而且最后一條我非常贊同:讓學生自己加標點,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讀懂書,讀透書,更好的學以致用。
我還喜歡《王安石變法》這一章,這一章講到王安石定了一條青苗法,對窮人不利,而對朝廷很有利。蘇東坡為了不讓老百姓受苦受難,他和司馬光等人一起阻止王安石變法,更讓皇帝禁用了這一法,蘇東坡讓老百姓受了益。我覺得蘇東坡很顧全大局,不僅顧著自己,還關照著老百姓,我很支持蘇東坡這種顧全大局的品質(zhì)。同時我對王安石新定的法律很不贊同,為了讓朝廷受益而不顧老百姓的安危。
蘇東坡這個大江東去,浪濤不盡的千古風流人物會永遠流傳在人們中間。
【蘇東坡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蘇東坡傳》讀后感11-30
蘇東坡傳讀后感02-12
蘇東坡傳的讀后感06-12
《蘇東坡傳》讀后感感02-15
關于《蘇東坡傳》讀后感02-15
蘇東坡傳讀后感范文04-27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02-13
《蘇東坡傳》讀后感(15篇)02-12
《蘇東坡傳》讀后感精選15篇03-13
《蘇東坡傳》讀后感13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