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別相信任何人》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F(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別相信任何人》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別相信任何人》讀后感1
“如果你懷疑,身邊最親近的人為你虛構了一個人生,你還能相信誰?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實的,更何況是別人要你看的,別相信任何人!
小說是以第一人稱寫的,她是一個近50歲的女人。她叫克麗絲。她失憶了。她不但失去了以往的記憶,就連昨天發(fā)生的事她在第二天早上醒來都會絲毫的不記得。她每天醒來的第一眼都會對所在的屋子感到陌生。她會在一個很老的男人旁邊醒來。她會問他,她自己是誰,這是哪里。這個男人每天都會重復告訴她,他是她的丈夫,他叫本,他們很恩愛。直到一天一個叫納德的醫(yī)生打來電話,當然她也不會記得他。這個醫(yī)生應該也是每天都重復同樣的話來獲得她的信任。那一天她和這個醫(yī)生見了面,這個醫(yī)生交給了克麗絲一本日記,這是她自己的日記。這是納德建議她這么做的。與其說每天都會不記得自己是誰,那不如把每一天都記下來。這樣第二天醒來先看一下日記,也許會對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或是恢復記憶有所幫助。納德醫(yī)生說,他每天都會告訴她日記的存在。她已經記了有些日子了,并且這樣做對她恢復記憶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她已經能夠回憶起很多過去的事情。她把它們都記了下來。是她自己要把日記拿給納德看的。今天他是來還日記的。
她回到家里,這時本還沒有下班,她開始讀自己寫過的日記。日記的第一頁寫著“不要相信本”。
在日記里,本告訴她,她的失憶是一次車禍意外造成了。她曾親口問過本是否他們有過孩子。本告訴她沒有。但是后來的某一天,她回憶起了自己有過小孩的片斷。她那時還不確定是自己的想象還是真實的`過去。她問了本,后來本告訴她,他們的確有個孩子。他叫亞當。但是他死了。從那以后她不再相信本。她想本每天都會面對一個不記得自己的人做為妻子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他是亞當的父親,而且因為她失去了記憶,他不得不重復告訴她,他們的孩子死了。她知道本是為她好。不想讓她想起那次意外和亞當的死。日記里還有她的一個好朋友,她們見過面,通過電話。她一字一字的讀著,仿佛在讀別人的故事。
日記里還記著,她不是因為車禍才失去的記憶,她從來都沒有遇到過車禍。是一次襲擊。一次酒店里的襲擊。她想起過一些零碎的片斷。是的,是的。她的好朋友證實了一切。她是一個作家,她寫過一本小說,她在生下亞當兩年后有了外遇。那時她為寫不出來第二本小說而痛苦。因為她每天不得不照顧孩子。這些本都沒有告訴她。她看完了所有的日記。她更加不信任本。本說今天讓她在家里收拾行李準備帶她出去散心。因為明天是周末。她給她的好朋友打了電話,這次通話讓她更加恐懼,她不知道她應該相信誰,因為她失去了記憶。所有的一切都是別人告訴她的。她能相信誰?本?納德醫(yī)生?還是她的好朋友?她最后選擇相信了她。因為她說她的孩子亞當沒有死。沒有時間了。本要回來了。她說明天還會跟她聯(lián)系。她的朋友告訴她,她現(xiàn)在可能很危險。她正準備趕過來。
一切都晚了,本帶著她和行李走了。開車去了一個海邊的酒店。本說要去拿些紅酒,留她一個人在酒店里。她在本的包里找到了日記。確切的說是日記的紙張,那是她寫過的日記。她又查看了一下自己的日記本,她發(fā)現(xiàn)日記的最后被人用手術刀割去了幾頁。應該就是她手里的日記紙張。她讀完了剩下的日記。這個男人不是本。那他究竟是誰,她感覺到他愛她,很愛她?伤烤故钦l?她環(huán)顧了這個房間。她有印象。這里是她被襲擊的酒店。是同一個房間。他叫邁克。是她出軌的男人。上次是他襲擊了她,奪走了她的一切。還有記憶。這次她又一次受到了傷害。。。。。。
當她再睜開眼睛的時候,她在醫(yī)院里。她看到了她的好朋友,還有她的兒子,沒錯就是她的兒子。亞當說爸爸正在趕來的路上。她的好朋友告訴她,邁克死了。她想起來了,想起了邁克又一次綁住了她,他說他愛她,她不能失去她。她想起了酒店的大火。她想起了亞當小的時候,她想起了好朋友上次見面時戴的耳環(huán)顏色。她的記憶恢復了,真正的恢復了。。。。。。
這就是結尾。太多的細節(jié)我沒辦法一一記錄。說說我的記憶吧。我也不是一個好記性的人。這也是我為什么要把我讀過的小說要記下來的原因。因為我怕,不,不是怕。因為我想在多年以后,甚至是一年以后,我都不會記得我讀過哪些小說。哪怕是我看到書架上的這些書,我想我會很難記起小說里面都講了些什么。所以我要記來了。留給以后的自己。讓自己感嘆一下,!原來我讀過這本書!
記憶是一個很奇妙的事物。他不能看,不能聽,不能聞,只能想。但是它卻是只屬于我們一個人的東西?墒遣恢滥奶焖蜁鋈婚g丟失。我們沒辦法給它上鎖,沒辦法失而復得。我不想失去它?墒俏覜]有把握。。。。。。
信任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一件很特別很重要的東西。我很想問一下自己,愿意活在一個善意的謊言里,還是愿意活在一個殘酷的事實里?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傻傻的只愿意相信美好的東西。卻總是忽略一些不好的現(xiàn)實。但是,如果我發(fā)現(xiàn)我愛的人對我撒謊,我會怎么辦呢?歇斯底里?還是保持冷靜?我不知道。人與人如果沒有了信任那還怎么去溝通呢?我不知道。我害怕去想。。。。。。
《別相信任何人》讀后感2
看完這本小說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雖說文中構建的事件并不多,但因瑣事煩躁也沒懶得做下記錄。今日回想起,作者對于失憶患者豐富的內心從頭到尾描寫出扣人心弦的氛圍。小說采用普遍的日記體手法記錄這碎片似的記憶生活,但給你初次涉略此類心理讀物,還是極其的震撼,一氣呵成讀完也豁然明了,所以也沒有必要再去做具體闡述。
關于人類本身記憶缺乏來講,也是關于精神方面的障礙。查閱作者,原來有著英國伯明翰大學物理學的背景,難怪對這方面確有研究,而且還帶著那么敏感剖析一個人的角度。作者構建第一人稱女主角克里絲身上,一個失憶達20年少見類型的失憶癥患者,用她的視角一步一步重拾自己生活的軌跡故事。
克麗絲一覺醒來,不知道身邊裸睡的男子是誰,甚至驚慌跑到浴室里鏡子中看到自己臉上的皺紋,要不是看到掛著的幾張從前的照片,還以為自己還做著離奇的夢,這樣的日子或許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關于了解自己又重復著自我?他惤z通過納什醫(yī)生的幫助下,再之前做過一些方式治療效果也不好,后面建議她寫下日記形式記錄的,或許因這樣對她閱讀過她的日記之后,記憶時間也漸漸有了好轉。慢慢的,當某一天,克麗絲在外看到游樂場的小朋友,突然懷疑到自己有過孩子時,這更讓她心里受到打擊。這不關乎倫理問題,克麗絲知道身為母親如果都不記得自己的孩子模樣,那對自己來講也是極其崩潰的。她身邊跟他最親近的男人本,一直描述是他的丈夫,可是每當克麗絲向丈夫本提起時,就對他說沒有過孩子,后來說孩子各種理由被火燒死等。克麗絲的日記寫的越來越多時,通過閱讀記憶時間也有了改善。發(fā)現(xiàn)身邊的男人“本”對自己明顯的撒了謊。克麗絲只能瞞著自稱“本”的男人,偷偷的重拾自己生活軌跡。通過后面一系列的掙扎,后面知道了以為對她非常疼愛的這個男人,有著很大的暴力傾向,關于自己記憶丟失的原因也慢慢的一切真相浮現(xiàn)在眼前。最終克麗絲真正的丈夫本,孩子亞當也回到了身邊。
如果你懷疑身邊最親近的人為你虛構了一個人生,你還能相信誰?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實的,更何況是別人要你看到的。如果記憶缺乏,是現(xiàn)實還是虛幻,可能導致世界觀都會變化,所以即使現(xiàn)實里這樣患者瘋掉也很常見。文章其實描寫了克麗絲的情人邁克那令人變態(tài)的愛,文章并沒去描寫愛的定義,只是構建了這段豐富的內心歷程,無論是母愛,倫理,親情,愛情都讓讀者從驚奇中再慢慢感悟。
看完這本小說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雖說文中構建的事件并不多,但因瑣事煩躁也沒懶得做下記錄。今日回想起,作者對于失憶患者豐富的內心從頭到尾描寫出扣人心弦的氛圍。小說采用普遍的日記體手法記錄這碎片似的記憶生活,但給你初次涉略此類心理讀物,還是極其的震撼,一氣呵成讀完也豁然明了,所以也沒有必要再去做具體闡述。
關于人類本身記憶缺乏來講,也是關于精神方面的障礙。查閱作者,原來有著英國伯明翰大學物理學的背景,難怪對這方面確有研究,而且還帶著那么敏感剖析一個人的角度。作者構建第一人稱女主角克里絲身上,一個失憶達20年少見類型的失憶癥患者,用她的視角一步一步重拾自己生活的軌跡故事。
克麗絲一覺醒來,不知道身邊裸睡的男子是誰,甚至驚慌跑到浴室里鏡子中看到自己臉上的皺紋,要不是看到掛著的幾張從前的'照片,還以為自己還做著離奇的夢,這樣的日子或許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關于了解自己又重復著自我?他惤z通過納什醫(yī)生的幫助下,再之前做過一些方式治療效果也不好,后面建議她寫下日記形式記錄的,或許因這樣對她閱讀過她的日記之后,記憶時間也漸漸有了好轉。慢慢的,當某一天,克麗絲在外看到游樂場的小朋友,突然懷疑到自己有過孩子時,這更讓她心里受到打擊。這不關乎倫理問題,克麗絲知道身為母親如果都不記得自己的孩子模樣,那對自己來講也是極其崩潰的。她身邊跟他最親近的男人本,一直描述是他的丈夫,可是每當克麗絲向丈夫本提起時,就對他說沒有過孩子,后來說孩子各種理由被火燒死等?他惤z的日記寫的越來越多時,通過閱讀記憶時間也有了改善。發(fā)現(xiàn)身邊的男人“本”對自己明顯的撒了謊?他惤z只能瞞著自稱“本”的男人,偷偷的重拾自己生活軌跡。通過后面一系列的掙扎,后面知道了以為對她非常疼愛的這個男人,有著很大的暴力傾向,關于自己記憶丟失的原因也慢慢的一切真相浮現(xiàn)在眼前。最終克麗絲真正的丈夫本,孩子亞當也回到了身邊。
如果你懷疑身邊最親近的人為你虛構了一個人生,你還能相信誰?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實的,更何況是別人要你看到的。如果記憶缺乏,是現(xiàn)實還是虛幻,可能導致世界觀都會變化,所以即使現(xiàn)實里這樣患者瘋掉也很常見。文章其實描寫了克麗絲的情人邁克那令人變態(tài)的愛,文章并沒去描寫愛的定義,只是構建了這段豐富的內心歷程,無論是母愛,倫理,親情,愛情都讓讀者從驚奇中再慢慢感悟。
《別相信任何人》讀后感3
英國作家S.J.沃森的《別相信任何人》是在一種急速的狀態(tài)中讀完的,對于我的內心來說,真的是有一種一下子就想明白真相而不可得的感覺,一方面,感覺上這個失憶的人本身真的有問題,一方面感覺這個納什醫(yī)生另有所圖,還有一方面就是總覺得這個本不是真的本,在這種猶疑中,在這種與主人公一起迷茫與無助中,一步一步地艱難地走向真像,也或許曾經聽過這個故事,但卻從來沒有這么切近地知道故事的每一個具體的細節(jié),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我們是無法用我們的手筆來描摹出如此復雜的過程的,這也正是我們無法真正達到名家的水準的原因。236千字的篇幅,讓你無法知道它需要多么大的容量,而正是由于這種細到微處的描寫與展開,讓我們感悟到了人性中的善惡交錯的復雜性,更看到了對于自己感情的追求,我們的無力和無耐之感,在復雜而貌似單一的生活面前我們常常顯得束手無策。
原來我們每一個在面對這個世界時,有多么無助,我從來不知道,因為我們有愛。
我們生下來就有爸爸媽媽,雖然他們常常嘮叨地讓我們心煩,可因為我們在愛的包裹中,我們總是任性而胡為,甚至常愿意沖出這種愛的包裹,可當我們獨立面對世界時,當我們身邊沒有愛我們的人時,那種無助那種無力,真的是徹骨的寒冷,正如作品中的主人公克麗絲一樣,當她身處一個陌生人的房間里,什么都不知道時,她內心的驚懼和內心的怕該有多大,只有身臨其中的人才會知道,把我們自己這樣拋開,不也一樣就是一個無助的孤獨的靈魂嗎?當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我們才會感受到自己原來如此孤獨。
我們思想和行為總是處于不斷地變化與動搖之中,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會偏離自己的軌道,可我們依然恣情胡為,這難道也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我們總是想讓自己的生活充滿變化性,可對于別人來說,我們常羨慕那些隨心所欲的人,我們更喜歡那些在社交中左右逢圓的人,可對于我們的親近的人,我們總是教育他們要嚴格遵守些什么,而對于自己的一言一行呢?卻一定要符合自己的要求,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我們總是覺得遠處的東西更好,我們總是覺得別人更亮,而自己所擁有的卻一無是處,自己擁有的總不及別人,那種不滿足總是發(fā)自于內心而不能自拔,我不知道我們還沒有什么,可我知道我已經擁有了什么,擁有了這些我已經很足夠,我已經在人生的旅途中感受到一種莫的感謝之情,用一顆感恩的心靈來對待我所擁有的一切就是當下我要做的,如果誰違反了這種人生的規(guī)則,我想我寧愿不再擁有一無是處的它。
對于我們愛的人和愛我們的人,我們常常熟視無睹,因為太過于現(xiàn)成,我們從不覺得它存在的重要性,可當我們失去它時,一切又都已經晚了,人難道就是這樣喜新厭舊的動物?
總是看到別人的配偶能夠做的很多,能夠做的很到位,而總覺得自己的配偶為什么就不能做到呢?總是覺得自己因為配偶的過多管束而無所作為,總是覺得自己的因為配偶的.原因而一事無成,可就是不知道你自己永遠是你自己,為什么把一切責任推給別人呢?無能的人的借口罷了,如果總是把借口推給別人,那一定是也有了不用行動的責任人了,這種人指望它什么呢?作品的克麗絲的不幸福是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直接結果,如果沒有她的婚外情,一切都不會發(fā)生,生活仍然如平常一樣幸福而平淡,可她偏偏要拿不平淡來給自己開了一個無法承受的玩笑,這難道不是個人的悲劇的原因嗎?
當人們無力做一些事的時候,我們都會試圖抓住一些什么?難道我們缺少的就是精神的支柱嗎?
我們不能做的事,我們常常找借口要做一做,我們明知沒有的事,卻拿它來推到別人的身上,我們明明對自己沒有信心,卻偏偏對別人提出要求,我們明明一無所能,卻認為是別人妨害了自己,我們不能娛樂,于是找理由推到最親近的人身上,我們無力改變把一切責任都推給了別人,其實我們就是無法面對自己的軟弱罷了!
也許一時的拖延和迷失就會使我們失去一切,可我們何時又能警醒呢?
我們永遠都是懶惰的動物,卻不肯承認自己,比如作品中的邁克,對于別人的有夫之婦,他偏偏用一種不良的心態(tài)去面對,因為開始的不良,導致了此后的更多的不好事情的發(fā)生,直接導致了他人和自己的不幸福,可他永遠也不會明白,一切的不幸福緣于他自身,他從開始就已經走錯了。
幸好,有那么多善良而理性的人們,醫(yī)生納什、密友克萊爾、真正的丈夫本,正是這些善良而堅持的人讓主人公得以有一個良好的結局,我想種什么因就會結什么果,一切都不過是自己在做罷了!
掩卷,雖然它是一篇小說,但帶給我們的思考卻久久不能想透,我們永遠都不能在生活中游戲自己,更不要誤以為自己的人生掌控在別人的手中,理性與不理性只在一念之差,否則你將不堪回首!
《別相信任何人》讀后感4
《別相信任何人》這本書剛出版的時候,在書店“暢銷書”書架上看到它的封面:一只有些許血絲帶著莫名的恐懼又仿若天真無邪的眼睛,黝黑的睫毛又長又翹。少有書籍的封面選用如此特殊的圖片,一眼看上去讓人會有些害怕的大眼睛,似乎帶著疲憊、恐懼,又夾雜著對未知的期待,流溢著滿滿的疑惑,這樣封面的書籍放在床頭,估計半夜醒來一瞅,會心驚肉跳睡意全無吧。翻了一下封面背后的書評,眾多名人推薦,說故事十分精彩,又忍不住好奇:怎么個精彩法?于是將書籍買下,一探究竟。
故事的主人公克麗絲是一個從二十幾歲如花美麗的年齡開始意外喪失記憶的中年女子,她的記憶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以為自己還是二十幾歲的樣子,可是朝朝醒來面對身體一夜之間變老的,面對躺在身邊一無所知的枕邊人:本,面對陌生的房子陌生的世界,她驚恐、無助,不知道該相信誰。她想要去發(fā)掘“真相”,這股動力促使她不得不信任一個神秘的醫(yī)生,并聽取他的建議:趁著當天記憶沒有消失的時候將一天發(fā)生的事情記錄下來并藏好日記本,而他的醫(yī)生會每天打電話給她提醒她在哪里找出這能夠讓她接近真相的本子。 在這段記憶逐漸蘇醒的時期,主人公克麗絲的腦海有時會浮現(xiàn)出一幕幕似回憶又似想象的畫面,她都想盡辦法在不讓她丈夫發(fā)現(xiàn)的情況下一一記錄下來。她不信任她的丈夫,雖然每天本是她最親近的人,每天都表現(xiàn)出對她的無盡憐愛,她也努力讓自己放下對他的戒備,放下對他的不信任,說服自己也同樣愛他,但是潛意識里她還是沒辦法完全信任他,特別是在得知她曾經有一個名叫亞當的`孩子,而她丈夫卻對他閉口不提之后。甚至,她的丈夫告訴她之所以會喪失記憶,是因為一次車禍,而最后克麗絲卻記起她是在酒店里遭遇了一場可怕的謀殺。為什么會在酒店里遭遇謀殺?與丈夫約會?不是。和情人偷情?情人?情人會是誰?克麗絲有種直覺,認為是自己的情人意圖謀殺自己。而回想,為什么本要騙她?謊話,成為克麗絲內心最大的疑惑,難道是因為解釋得厭煩?或許是因為害怕她每天都沉浸在對已故骨肉的悲痛思念和謀殺現(xiàn)場的恐懼當中,想減輕她的痛苦?這些疑惑中也夾雜著克麗絲對丈夫的無盡愧疚。疑惑,也在故事情節(jié)一步步的發(fā)展中逐漸得到解答。
克麗絲有一個叫布萊爾的朋友,十分要好的朋友,但是她們失去了聯(lián)系,有一段時間克麗絲會猜疑,覺得自己的丈夫和布萊爾之間有過不正當的關系。但是克萊爾是克麗絲記起過往的很重要的渠道,她終于鼓起勇氣找到了布萊爾,在布萊爾口中確認了事實:克萊爾和本很多年前確實有過一段相互安慰的時光,但是因為對克麗絲的內疚后面兩人再沒有來往,而
克麗絲確實有過一段外遇,更重要的是得知了克麗絲的孩子亞當并沒有死亡,而是生活在另一個遙遠的城市并已經成婚,有了自己幸福美滿的家庭。在看過本多年前寄存在布萊爾手中等待克麗絲翻閱的信件之后,克麗絲終于確認自己的丈夫是多么深愛自己,為了彌補自己內心巨大的虧欠感,于是在布萊爾的建議下終于將自己在寫日記、和醫(yī)生保持聯(lián)絡的事情告訴本。
在告訴本這些她想跟他說的事情之后,后來克麗絲沒有再寫日記,但是她真的沒寫嗎?不,她寫了。那被企圖銷毀的幾頁日記在被克麗絲發(fā)現(xiàn)的時候,克麗絲已經身處酒店,那個她有著她垂死掙扎、奄奄一息的記憶的酒店房間,那個讓她恐懼萬分的房間。為什么本會帶克麗絲來這里?本想讓克麗絲盡快恢復所有的記憶嗎?是的,但那不是本!那是克麗絲曾經的情人邁克!那是曾經想謀殺他的人,邁克!原來一直以來的枕邊人不是真正的本,而是那個喪心病狂的殺人惡魔!那個聽克麗絲說了她記起的事情之后用盤子砸克麗絲腦袋、面目猙獰的惡魔!邁克想讓克麗絲恢復記憶,讓她想起她曾經和邁克多么相愛,以為記起所有往事后克麗絲不會離開他。甚至最后,邁克認為得不到的就要摧毀,他想摧毀克麗絲,也想把自己摧毀,制造雙雙殉情的結局。在激烈的爭斗中,邁克受了傷,克麗絲在房間里縱了火,最后邁克死了,克麗絲獲救了,她真正的丈夫本、她的兒子亞當,她的好朋友布萊爾都回到了她身邊。
作者在整個故事中不斷地向讀者拋出疑問,抓住此時讀者的心情和女主角一樣,一切未知盡是疑惑,想要進一步了解事情的真相。跟著故事一點點往下讀,讀者的內心和女主角一樣對周遭人物充滿懷疑,但隨之而來的又是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身邊的一切都是虛構的,你所知道的也不一定是真實的。整本小說通過敘事、倒敘結合插敘的寫法,運用寫日記的形式,為讀者一段段鋪敘女主角身邊每天的新發(fā)現(xiàn),展現(xiàn)了女主角內心激烈的掙扎與豐富的思想斗爭。個人認為,日記是一種私密的東西,除了主人,他人沒有翻看的權力,而此小說運用這種形式來營造整個故事的氛圍,恰讓讀者有種窺覬秘密的快感,更能夠與讀者產生共鳴,緊扣讀者內心。盡管故事的結局有點潦草,但從小說的精彩性與連貫性來看,這不失為一本情節(jié)波瀾起伏的佳作。而從文學鑒賞的角度看,個人認為此小說沒有第二遍閱讀的價值,實為可惜。
【《別相信任何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信任》讀后感04-23
高中英語作文:信任——讀信任有感02-25
信任小學作文09-23
信任話題作文02-04
信任高中作文03-20
信任初中作文07-01
友誼信任作文07-05
讀《信任》有感01-13
《信任》讀書心得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