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昆蟲記》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昆蟲記》讀后感 篇1
蟲子也會自殺嗎?當人感到痛苦、絕望時,他們便決意自我了斷,這劇毒的蝎子也有絕望到自盡的時候?可若沒有,這自殺的謠言從何而起?
于是法布爾便親自做實驗,像傳聞說的那樣,把蝎子困在火圈中,驚慌失措的蝎子左沖右撞,被火一燙,又轉向另一邊被燙……終于,蝎子被燙的瘋狂了,豎起尾巴,旋轉著對著空氣亂刺,把尾巴舞的跟劍似的,正眼花繚亂之時,火網(wǎng)中的囚徒卻倒下了,僵直了身體,一動不動。真的是死了嗎?法布爾十分疑惑,于是把火場中僵直的蝎子取出,放在涼爽的`沙地上,自己在一旁看著。一個小時后,那被火逼得瘋狂而“自盡”的囚徒悠悠醒轉,又恢復了活力。這就說明,蝎子并沒有自殺,但這一只說明不了,有可能它只是沒把自己刺死罷了,于是又捉了幾只白蝎,然而他們與第一只一樣,在涼爽的沙地上僵硬了一小時后,都“復活”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既然蝎子們并沒有刺死自己,那么就是最初看到這件事、傳出蝎子自殺的人被蝎子的假象所欺騙,沒有在蝎子被烤焦前,把蝎子取出,直到蝎子被烤熟。
蝎子一事,再次強調了一件事:這種公眾權威不一定是正確的,要勇于挑戰(zhàn)權威。
《昆蟲記》讀后感 篇2
對于《昆蟲記》,我是早有耳聞,劉老師在課上不遺余力的推薦,讓我早就心向往之了。只是因為被瑣事擱置,一直沒能翻開。在網(wǎng)上書店搜尋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被書的封面給深深吸引了。
藍色占了一半,是花中仙子的藍,給書本更增添了幾分神秘。
昆蟲,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幾乎沒有人會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觀察一些小蟲子,而且一點報酬都得不到。但法布爾會。
他不僅觀察了,還把他觀察所得詳細記錄了下來。他利用業(yè)余時間壘起了《昆蟲記》這座高墻,各種各樣的昆蟲在他的`筆下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他竟然可以把這么微小的蟲子觀察得如此清楚,描繪得如此生動。
這一本書,真是一本好書!
不知你們認為食糞蟲怎樣,在我看來,嗯……可能有些辣眼睛,但自從看了這本書,我真的覺得妙趣橫生。
不得不夸的是這一本書的細節(jié),這怕不是比一根頭發(fā)還要細了吧!舉個例子,在寫小闊紋蝶的那章,把蝴蝶來回尋覓這什么寫得詳細極了,這不像是從客觀角度寫,完全寫的就是蝴蝶的心聲!小闊紋蝶在求偶時,會散發(fā)出一極微弱的香味,旁人都聞不到,法布爾卻聞得到。
還有寫蟬的那篇。他寫了蟬脫殼的整個過程,蟬即將脫殼、正在脫殼、脫殼脫了三分之一、完全脫殼、脫殼后都被他記錄得清清楚楚,卻一句廢話也沒有。這是,路邊的蟬都會問一句:“到底是你脫殼還是我脫殼?”
法布爾的文字代入感十分強,不說了,我已經(jīng)在蟬鳴嘰嘰的夏天里,趴在一棵大樹下,仔細觀察蟬的脫殼了。
《昆蟲記》讀后感 篇3
我在暑假期間讀完了《昆蟲記》!独ハx記》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這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創(chuàng)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是一部不朽著作。
這本書是一部概括昆蟲種類,特征,習性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的真實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出的靈性。作者將昆蟲多彩的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這本書描繪了各種各樣的昆蟲生活,這給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xiàn)代文明。
法布爾出身農(nóng)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一貧如洗,后來勉強溫飽。但是他對學習有這極大的興趣靠自學取得多個學位,他勤于自修,精心選擇研究的方向堅持不懈的研究昆蟲和植物不斷取得新的成果。對于法布爾來說,最大的樂趣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fā)現(xiàn)自然世界的科學道理。他因為熱愛真理所以寫成了《昆蟲記》。
通過讀昆蟲記,我感受到了《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更蘊含著追求真理,探索真像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示,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追求真理的實踐精神,而且還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去奮斗。
《昆蟲記》讀后感 篇4
昆蟲記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昆蟲共和國的歷史法布爾,在這里把所有的昆蟲都邀請起來,在宏大的自然舞臺上,把他們盛大舞會展現(xiàn)給世人,他們在這里自由地飛舞,平等的競爭,充滿愛意的繁衍生息,在昆蟲記里,昆蟲的世界沒有君主,也沒有中心,眾多的生命共同處于平等的位置上,各有各的生存權力,自然法就是他們的法律,正如十七八世紀西方許多杰出的思想家所宣傳的,民主思念。
昆蟲記共20卷,全書共400余萬字,作者用詩意而又充滿溫情的語言,記錄了百多種昆蟲的勞動婚戀繁衍以及死亡的過程,在對這些昆蟲的一生經(jīng)歷記錄的時候,法布爾始終以一種無法遏制的激情在贊美著,咱沒這這些他終身為伴的生靈們,從第一張開始就是關于食糞蟲的勞動描寫,在這里,法布爾不但仔細的.觀察食糞蟲勞動的全過程,而且靈愛的稱他們這些食糞蟲為貪吃的家伙。
昆蟲記以他獨特的視角自然平抑深奧感情的語言,具體而又生動地向人們介紹了,昆蟲科學既是一部嚴謹?shù)目茖W著作又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經(jīng)典因此它成為世界上一部永不垂的名著。
《昆蟲記》讀后感 篇5
今天,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終于讀完了法布爾的動物學巨著—《昆蟲記》,回想起來,我還會沉浸在法布爾所描述的動物世界中,并為法布爾對昆蟲記的熱愛和細心觀察而欽佩。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寫黑腹狼蛛和蝎子的.章節(jié):
黑腹狼蛛是一位恐怖的獵人、勤勞的勞動者、天生的紡織家?墒,不管它戴著什么美名,人們只要一看見它猙獰的外表和劇毒的牙齒,就望而生畏。黑腹狼蛛的腹部長著黑色的絨毛,并有褐色的人形條紋,腿部則有一圈圈的灰色和白色相間。黑腹狼蛛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家,它的挖洞能力非常出色。既知道怎么挖舒適,又知道怎么挖安全,這些是它天生就掌握的。它同時也是一位獵人,“一招制勝”是它的標準。
蝎子其貌不揚,生活極度隱蔽。但它尾巴上的毒液幾乎沒人可以幸免。雌蝎子在捕獵時異常兇狠,但卻是一位稱職的好母親,一直保護著自己的孩子,不讓孩子受到一丁點傷害。
法布爾寫的這本《昆蟲記》,著實讓我嚇了一跳:這本書內(nèi)容豐富多彩,動物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一定花費了不少心血吧?法布爾的細心觀察和對昆蟲的熱愛,讓我們敬佩,也正因如此,使他成為了著名的昆蟲學家。如果換成我來寫,我一定會半途而廢,失去耐心,怎么會寫出像法布爾一樣的世界名著《昆蟲記》呢?
這本《昆蟲記》,真是一本好書,因為這是法布爾心血的結晶,希望大家都來讀一讀,讀完這本書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昆蟲記》讀后感 篇6
最開始看《昆蟲記》是小學的時候在課本上學到過的一些章節(jié),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什么印象了。這部作品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一部作品作品。這部作品記錄了作者觀察昆蟲的行為。這部作品也被一些人叫做昆蟲界的《荷馬史詩》。讀完這本書以后我非常佩服作者的觀察能力和超凡的想象力。
作者一直從事昆蟲的研究,創(chuàng)作這個作品花費了自己一生的心血。
他放棄了很多次獲功名利祿的`機會。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后半生勉強維持溫飽。他為了完成這本書做了很大的犧牲。他用散文的形式將昆蟲的行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記錄下來。在文章的描寫方面法布爾也是下足了功夫,比如蟬和螞蟻在乞討糧食的時候的狼狽情景。
“螞蟻站在門檻上,身邊擺放著大袋大袋的麥粒,正調過去臉去背對前來乞討的蟬。那蟬則伸著爪子,不是伸著手”,看到這里不得不佩服法布爾觀察的細心,如果是我們普通人,對這些行為根本就不會注意,讀到這里我深深的感受到法布爾觀察的仔細。
讀完《昆蟲記》我不禁感受到法布爾觀察的細心,和他給我們帶來的驚喜。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要好好面對生活,做一個對得起自己的人。還有一定要堅持自己,對于知識方面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不懂的問題一定要虛心請教和認真去查資料。
在這本《昆蟲記》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昆蟲的大千世界,更應該領略到的是法布爾“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
《昆蟲記》讀后感 篇7
剛放假,我的妹妹就為我推薦了一本《昆蟲記》,妹妹知道我對小動物十分感興趣,但是對蟲子卻敬而遠之。她想借此機會讓我好好了解一下昆蟲。我半信半疑,但還是讀了起來,果不其然,里面的內(nèi)容使我受益匪淺!独ハx記》是法布爾用一生的時間嘔心瀝血寫作而成的,這本書記錄了生物界的各種昆蟲,如蜜蜂、螞蟻、蝴蝶等等。它們在如此大的地球上是如何覓食、生存、繁衍、棲息呢?它們在大自然的所作所為,可能和你想的一樣,也可能剛好相反,或是你根本想不到的,真是令人嘆為觀止。這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螢火蟲了。我一直以為螢火蟲不用進食,卻沒想到,螢火蟲卻是兇殘的食肉動物!螢火蟲的.首選食物便是蝸牛了,每次獵殺獵物時,都會扮裝畢恭畢敬的樣子給蝸!鞍茨Α,其實,螢火蟲這是在給蝸牛注入毒液,使其麻痹。當蝸牛被毒倒后,螢火蟲再注射另外一種毒液,這種毒液使蝸牛的肉變成液體,再用吸管般的嘴喝掉它,過程十分地簡單流利!独ハx記》這本書讓我從中學習到了許多知識,更讓我了解了法布爾,他有十分嚴謹?shù)目茖W精神,勇于探索,敢于追求。我們也要和他一樣,要將法布爾精神銘記于心。
《昆蟲記》讀后感 篇8
有多少人陶醉在法布爾的昆蟲世界里,有多少人欣賞有趣的文學經(jīng)典,我獨自欣賞費伯的高貴靈魂。
昆蟲鮮為人知的生活習性和特征被描述得淋漓盡致,使作者的研究成果和生活感受到了爐子中多少人的無限樂趣。 在這個成功的背后,法布爾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艱苦的'努力。他花了一整天和晚上與昆蟲默默地交流,譜寫了一個昆蟲世界的運動。 創(chuàng)造一個只屬于他和昆蟲的世界。他比任何人都有傳說。 收獲與收獲成正比,堅持使收獲更大,使你更接近成功。 生命中有多少成功可以堅持多少次,也許生命就是堅持。 沒有什么是絕對的。沒有必要。如果你為此努力,那就不是奇跡了。 一個人一生都在花時間觀察昆蟲是一個奇跡。一個人為昆蟲寫了十本書,更不用說奇跡了。 Fabur研究昆蟲的動機來自于作者對昆蟲的熱愛。 興趣通常會導致一個人進入另一個美妙的世界,只要你喜歡它的任何優(yōu)雅的興趣。 法布爾喜歡昆蟲學。他是昆蟲世界的人,因為他喜歡和昆蟲默默地交流。 一個人對生活的熱愛源于他對生活的尊重。一個人對一生的熱愛源于他對每一個生命的尊重。
Faber在人類的視野中與自然融合是非常和諧的。 他熱愛生命,尊重生命,因為他能品味生命的美。他尊重每一個生命,因為他知道生命的價值。他尊重每一條生命。 因為他知道生命的意義。 這時,我看到一個高尚的靈魂在我面前徘徊。
《昆蟲記》讀后感 篇9
在暑假期間,我閱讀了法布爾的一部作品———昆蟲記,在其中我學到了作者的種種寫作方法,而且我還深入了解了一些昆蟲的習性,天敵習慣等。
當我一翻開書,我就背有趣的題目所吸引大自然的清潔工,行為詭秘隱士,接著往下看,才發(fā)現(xiàn)那是為我們所熟悉的糞金龜,螳螂等昆蟲。
同時,書中還對近30余種的昆蟲特點進行了描述,細致的描寫,還有對他們的習性,本能,勞動等描寫在作者的筆下,原本我認為無色的.昆蟲世界變得有趣起來。
我認為昆蟲記絕不只是一本簡簡單單的記錄,在其中,有作者細致觀察所得,如果作者不那么用心的去觀察,我相信除了昆蟲,自己沒有人能寫出這么好的文章。
而且在這本書中,我學到很多蝎子,蟋蟀,黃蜂,螞蟻等諸多昆蟲的生活習性群居習慣,飲食習慣等,相對于了解昆蟲而言,我獲得到更多的是作者的堅持不懈,他的堅持觀察,認真思考,寫出了諸多文明于世的巨作,從而讓人們對他尊重和喜愛。
這是我讀完昆蟲記的感受,你呢?
《昆蟲記》讀后感 篇10
暑假,班主任給我們推薦了《昆蟲記》這一本書。書的作者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專家法布爾,他是一個愛觀察和發(fā)現(xiàn)的人,花費了將近20年的時間寫成了這一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些昆蟲的家庭生活、捕獵技巧和外貌特征等。
就說那可怕的狼蛛的生產(chǎn)和母愛吧!狼蛛是節(jié)技動物,身體主要分頭、腹兩大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之一。狼蛛有一個又小又圓的頭,頭上長著八只眼睛和恐怖的毒牙,還有八只長毛的長腿;腹是產(chǎn)卵用的,狼蛛真令人望而生畏!一年夏季的一天,法布爾在一叢迷迭香的花下見到一只挺著巨大肚了的狼蛛,這表明它將臨產(chǎn)。法布爾見了馬上用捏子小心翼翼地把狼蛛夾起,輕輕地放入,一個既透明,底部又放著泥土的大瓶子里,留作觀察。幾天后,狼蛛又開始產(chǎn)卵了。只見它先在地上織了一張網(wǎng),大小相當于一只手掌。蜘蛛網(wǎng)很粗糙,也不成形,卻相當穩(wěn)固,接著,母狼蛛吐出一些更結實的絲,織成一個圓形的白色球體。上面留了個小口子;,再把胎部對準小口子,產(chǎn)下一粒粒金黃的卵。產(chǎn)完后,狼蛛把口子封上,最后,它把那張不成形的'網(wǎng)用腳踹到一邊,把卵袋往身上一背,卵帶就成了它的一無價之寶。狼蛛媽媽把他的“寶貝丸子”保護得嚴嚴實實的,無論行路、休息、捕獵、逃跑,狼蛛媽媽與它的卵袋每分每秒都不離開。如果卵袋意外脫落了,狼蛛也會飛速地拾起卵袋。狼蛛的母愛真深。
我讀了這本書,學了很多關于昆蟲的知識,我也推薦給小朋友們讀讀這本有趣的書。
《昆蟲記》讀后感 篇11
作者法布爾用人性化的方式觀察蟲子,向我們展現(xiàn)了昆蟲的生活。這本書讓我們知道人類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蝎子”“象鼻蟲”在內(nèi),都在同一個緊密聯(lián)系的系統(tǒng)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昆蟲的生命也應當?shù)玫阶鹬亍?/p>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是作者細心觀察的結果,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后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盀槭椎.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致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里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致描寫,使整本書顯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xiàn)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只捕小的,這樣每只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么樣?聰明吧!
《昆蟲記》讀后感 篇12
暑假,我讀了一本著名作家法布爾所寫的《昆蟲記》,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一口氣就讀了3遍。它主要介紹了四種有趣的昆蟲,分別是:金布甲、天牛、蜜蜂和蜻蜓。在這四種昆蟲中,我最喜歡蜻蜓,因為他的善良和勇敢。
在《閃電飛行員——蜻蜓》這個故事中,有一只叫千目的蜻蜓,他參加了蜻蜓一生中只有一次機會的飛行比賽。在比賽中,他發(fā)現(xiàn)一只蜻蜓被扎在了淤泥里,為了救她,千目得了最后一名。
忽然,一群食蟲虻飛了過來,食蟲虻要吃掉這些蜻蜓,千目見了,馬上飛快地向田里跑去,通知大家快點兒跑,不要被那些自以為了不起的家伙給吃了!終于,蜻蜓們?nèi)〉昧藙倮?/p>
我要向千目學習他的善良和勇敢,因為千目為了救他的同伴,放棄了自己生命中僅有的一次比賽機會,他再也沒有機會參加閃電飛行員比賽了!多么讓人感動!
我也很佩服他的勇氣,要是我能有像千目一樣的'勇氣,我就可以打敗欺負自己的人,并且可以幫助弱小的人。
《昆蟲記》這本書給我?guī)砗芏鄻啡ず蛦l(fā),我認為這本書是非常值得我去閱讀的好書。
《昆蟲記》讀后感 篇13
我嘆服法布爾為摸索大自然付出的精力,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huán)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觸到了筆者的獨具匠心!独ハx記》讀后感
假期期間我讀完了法布爾的《昆蟲記》,說實話讀《昆蟲記》這本書,與老師布置的寒假讀書筆記也有一定的關系,但主要是因為這本書非常有趣,使我十分著迷,我從中學到了許多知識:蟬是怎樣脫殼的;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螟蛉之子”是不對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yǎng),而是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我還知道了一些有趣的事,如: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
我嘆服法布爾的精神,《昆蟲記》不但讓我感受到了昆蟲勞苦和艱辛,而且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細心,知道了法布爾一生最大興趣,盡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fā)現(xiàn)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
我嘆服法布爾為摸索大自然付出的精力,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huán)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觸到了筆者的獨具匠心。
《昆蟲記》不是作家創(chuàng)造出來的世界,它不是小說,而是昆蟲們的真實生活。
《昆蟲記》讀后感 篇14
在這個暑假里,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
這本書是法布爾寫的,他以散文式的文筆,向大家講述了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昆蟲的狀況。其中有關于昆蟲得進食、保護自己、養(yǎng)育后代等等,都做了詳盡的描述。讓我們真實地領略昆蟲的世界和生活。法布爾懷著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五十余年深入到昆蟲世界中,用畢生的`精力對昆蟲進行了大量的觀查,詳實的記錄了昆蟲的本能特征,用第一手資料將紛繁復雜的昆蟲世界真實而形象的展示在世人面前。
整本書介紹了勤勞的蜜蜂,愚笨的毛蟲,漂亮的蛾,可怕的蜘蛛。其中,我對《狼蛛》這一篇最感興趣,每個動物都會有自己的“殺手锏”,狼蛛的“殺手锏”是它的兩顆毒牙,十分兇猛,可以立刻致它的獵物于死地。狼蛛的腹部長著黑色的絨毛和褐色的條紋,腿部有一圈圈灰色和白色的斑紋,長著四只可怕的眼睛,最喜歡住在長著百里香的干燥沙地上,每天都會吃新鮮的食物,它殺敵的方法就是撲在敵人身上,將毒牙刺入敵人致命的地方才能將它徹底殺死,成為自己豐盛的晚餐。
看了《昆蟲記》,我才發(fā)現(xiàn)昆蟲的世界也是如此豐富多彩,在昆蟲的身上其實也能看到人類的身影,盡管他們不會像人類一樣用言語表達,但它們的每一個動作定有它的深刻含義。
【《昆蟲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昆蟲記讀后感【精選】07-07
《昆蟲記》讀后感(精選)07-07
《昆蟲記》讀后感(精選)07-08
昆蟲記讀后感(精選)07-07
(經(jīng)典)昆蟲記讀后感07-24
(經(jīng)典)昆蟲記讀后感07-25
昆蟲記讀后感[精選]08-14
《昆蟲記》讀后感【經(jīng)典】09-12
[經(jīng)典]昆蟲記讀后感08-23
昆蟲記讀后感(經(jīng)典)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