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游隼》讀后感
當(dāng)閱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游隼》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游隼》一本永遠令人感動的書,景物空靈飄渺,文字克制悠揚。這本書既是貝克寫給游隼的挽歌,更是寫給自己的挽歌。他行走在荒野上,看著觸礁沉沒的象牙船,一遍又一遍的見證著墓碑一樣冰冷卻白皙的死亡。
10月1日到4月4日,從秋天到春天,我看著一個純凈透徹的人追逐著初升的太陽和隱入黑暗的夕陽,緊緊跟隨著游隼,一邊記錄一邊觀察,時而奔跑時而靜止,獨自行走在蘇格蘭的曠野、河谷、叢林、灘涂、海邊和每一個日落里?粗鵁o數(shù)的生命一次次在追逐下譜寫一首首無法復(fù)制的挽歌,曲調(diào)高昂。
我總會一遍又一遍驚嘆作者對于景物的描寫,更會感嘆李斯本對于作者的理解和信任。他們跨越時空,彼此認同。我沒有去過書中的埃塞克斯,沒有看到那些璀璨的風(fēng)景,但書里活靈活現(xiàn)的那些景物卻一直浮現(xiàn)在我眼前。我緊緊的跟在貝克的身后,他奔跑我也奔跑,他靜止我也靜止,仿佛做了一個長長的夢一般,冰冷現(xiàn)實,卻又無所適從。
無數(shù)次我都覺得作者就是一只高傲的游隼,他冷靜克制,又優(yōu)雅飄揚。他追尋的一直就是自己而已,他的目光也變成了它的目光,他和它一樣孤獨,又一樣羽翼鋒芒。只是他無比的渴望逃出人世桎梏,無比的渴望與最自由的生靈融為一體。既然無法逃避死亡,那么就以一種寂靜主義者的心態(tài)去面對和接受。我想有一天我會再次打開《游隼》,跟在貝克身后,再一次奔跑在埃塞克斯海岸邊,在夕陽里追逐隱入黑暗里的最后一點微茫。
譯者李斯本在后記里這樣寫道:“或許只有這樣的一個人才能寫出這樣一本書。他寫20世紀60年代的冬天,一對遷徙至英格蘭東南沿海過冬的游年,寫自己日復(fù)一日的追逐和毫無節(jié)制的沉迷,寫每一場驚心動魄,每一次稍縱即逝。寫他目光所及所有的恐懼難耐和滿懷柔情,寫他桎梏人生無法排遣的羨慕與哀愁!
也就像書里一開始的一樣,貝克在十年里一直書寫著不屬于他想逃離人類的渴望,從始至終都在重復(fù)自由與向往。
“但這次,赫然是一只游隼。他越過南方林地,翱翔在一片森林環(huán)繞的開闊地域上空,翱翔在那上升的暖空氣里。陽光下,他如此清晰、金亮,他游蕩向上穿過暖空氣,翅膀揮動有力,仿佛魚鰭在波浪中輕快地搖曳。他法漾著,猶如一小塊銀色的鱗片飄落在光滑湛藍的天空表面。他將翅膀收緊,向后攏起,慢慢滑向東方,又似一把深色的刀刃緩緩切割過藍冰。他向下穿透陽光,像秋天的葉子般變幻著顏色,從耀眼的金到黯淡的黃,從茶色到褐色,然后突然,在地平線的反村下驟閃出一道黑光!
值得一提的是,在閱讀這本觀鳥的書時,我的兩只伴讀鴿子“咕咕和唧唧”,在闊別四個月后,終于在春天的尾巴里安然無恙的回來了。兩口子依舊的圓滾滾、胖乎乎,依舊的無憂無慮、無所哀愁。
讀完這本書的時候窗外是三月最后的傍晚,暮色昏沉,悠長遲緩。行走在明遠湖畔,耳邊忽然響起一聲長長的呼鳴,我仿佛看到一道金色閃電從蘆葦叢中暴起,直直的插入云層最深處,劃開天空中最后一朵孤寂的云,一次又一次飛翔騰轉(zhuǎn),直到打散了這個陰郁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