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讀后感 推薦度:
- 論語讀后感800字 推薦度:
- 最新論語讀后感 推薦度:
- 論語譯注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集合)論語讀后感14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讀后感 篇1
女兒的讀后感《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論的語錄,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輯錄而成?鬃,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他創(chuàng)立了儒家教派,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偉大的教育家。《論語》內(nèi)容廣泛,記載了關(guān)于哲學、藝術(shù)、倫理、文學、政治、教育等幾個方面的言論,是儒家學派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國文化絕對不可不讀的作品。《論語》是一本“老古董”。年輕人很少由喜歡它的。他們多半認為,
都21世紀了,誰還去看古文!盡管這樣,還是有人喜歡它的。我就是其中一位。孔夫子是我的偶像,我愛屋及烏才喜歡《論語》的,就決定讀讀它。讀后覺得,他的言論很有道理,可以知道我們?yōu)槿颂幨馈N易钚蕾p的是他“以仁為本”的思想,他的胸懷和他的學問一樣大。我認為,沉迷于漫畫書的朋友們,偶爾看看古書,體會一下前人留下的精華,是大有益處的。母親的讀后感作為當今的父母大多認為,子女的教育是自己最大的課題。我也不能脫俗,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快樂健康地長大,總怕自己沒有教育好她。女兒11歲了,開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了。我不想把我的強加給她,因此,我買了一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叢書,希望她會從中有所啟發(fā)!墩撜Z》是十本之一,也是她認真閱讀的.
第一本。我以前沒有系統(tǒng)地讀過《論語》,和女兒一起讀時才發(fā)現(xiàn),我許多為人處世的原則原來都可以在書中找到依據(jù)。我很遺憾,以前沒有認真的閱讀過《論語》,更希望女兒能夠從中有所“悟”,如愿的話,女兒會從中大獲裨益的。孔子的學習觀,我十分欣賞。他提倡學習不僅限于書本,更重要的是學習做人和做事,強調(diào)在實踐中學習。這與當今社會對孩子們的要求是很一致的。如今的孩子,不僅要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注重能力和人際交往的培養(yǎng)。而這些,孔子在許多許多年前就用一句句精辟的經(jīng)典格言告訴了我們應(yīng)該怎樣去完成。我不認為女兒學了“見賢思齊”就能立志成為圣人,學了“事父母,必竭其力”就能極孝,學了“學而時習之”就能學會學習,她的領(lǐng)悟需要時間,閱讀《論語》只是對她的思想道德的一個啟蒙。
論語讀后感 篇2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蔽覍@句話頗有感觸。
記得在我剛上小學時,根本沒有什么時間概念可言。每到星期天,我都會將大把大把的時間都浪費在玩樂上。一旦到了該寫作業(yè)的時候,心里總會想著:再玩五分鐘吧!再玩五分鐘吧!五分鐘過到了,我卻絲毫沒有半點動靜。因為我又想著:反正時間還很長,再玩一會兒吧!就這樣,一拖再拖。終于,在太陽落山之際,我的作業(yè)本上一片空白,比那初開的梅花還要白凈。周末我依舊重蹈覆轍。于是,我每周末都會通宵寫作業(yè),導致睡眠時間嚴重不足,星期一頂著雙“熊貓眼”就去上課了,不過,好在我在家人和老師的幫助下改正了這個壞毛病。
長大后,我再憶起自己曾經(jīng)因為玩樂而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時,總是心如刀絞,忍不住感嘆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溫故知新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睖亓曋皩W過的知識,可以使我們得到新的體會。
曾經(jīng)有這樣一篇文章,寫著:“羊吃草,總要吃很多次。第一次,將草吞入腹中。吸收草內(nèi)的部分營養(yǎng),那些未被吸收的草就會被羊吐出來,再一次被羊吃掉,再一次……直至營養(yǎng)被它完全消化,它才會停止這個看似惡心,滑稽的舉動!
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每次吃飯時,都要將口中的飯菜咀嚼成碎粒后吐出,然后吃掉,再一次吐出,然后吃掉……這樣反復重復三次。他每本看過的書都會定時重溫,這樣他所學的知識才不會“流失”。
連尚未開發(fā)靈智的動物和幾千年的古人都懂得的道理,我們哪有理由不明白?我每年除了看新書,也會在閑暇時看一看之前讀過的書,這能使我讀起來更方便,并且可以順便鞏固我之前學過的知識。
如果你有時間,可以放下手中的游戲機,溫習一下是之前學過的舊知識,這樣可以使你的自身修養(yǎng)更進一步,在知識方面奠定牢固的基礎(chǔ)。
論語讀后感 篇3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斷斷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匯集片酬,后來就成了《論語》。中國歷史上從漢武帝開始,尊儒學為統(tǒng)治思想,《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中發(fā)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它的推崇。
大家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像一座大雪山,只有那些專業(yè)人士才能攀上去,其實不然。在我看來,《論語》更像一碗熱騰騰的雞湯,喝下去后讓心靈得到一次洗滌,不,應(yīng)該用一次升華。孔子的.《論語》很少由長篇大論,每一則都很簡練。因為無言也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這句短語就是最好的敘述。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是一路跌跌撞撞,一身傷痕闖過來的。全世界都驚嘆于我們,因為我們的一種信念,孔夫子就是一個很叫信念的人。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明信子矣!弊迂曉唬罕夭坏靡讯,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比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先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是!兵、食物都是護生的,人都有一死,還不如信念重要了。對待生活,孔子最愛顏回,他曾夸獎道:“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論語》像一位智慧老人,給我指引人生。在處世方面,子曰:“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子曰:內(nèi)省不疚,夫何優(yōu)何懼。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交友需要謹慎。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損矣。子曰:“三軍可多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弊屛颐靼字鞠蛑匾。
論語讀后感 篇4
《論語》的真諦是告訴大家如何過上心靈所需要的幸福生活。教我們?nèi)绾卧诂F(xiàn)代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快樂,適應(yīng)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墩撜Z》最終傳達了一種簡單而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眾所周知,孔子弟子3000,其中有72位賢人?鬃右赃@種簡單溫和的生活態(tài)度影響弟子。他的弟子是種子,廣泛傳播生活態(tài)度和智慧。
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我進一步加深了對學而不思則忽而不學則危的理解和感悟。
這句話,我們可以看作是孔子提倡的學習方法。盲目閱讀而不思考,只能被書牽著鼻子走,就會被書累,從而被書的表象所迷惑。所謂信書不如無書。只是盲目地努力思考而不積累必要的書本知識,然后研究知識,只能是幻想,問題仍然不會解決,會產(chǎn)生更多的懷疑和更危險。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jié)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識。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結(jié)合學習和思考,成為一名學習型教師和反思型教師,才能不斷進步。
孔子說:我一整天都不吃東西,一整夜都不睡覺,思考,沒用,不如學。
子夏說:博學而堅定,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
這些都強調(diào)了學習與思維相結(jié)合的重要性。
西方哲學家康德曾說過,情感無知是盲目的,情感無知是空的?鬃拥倪@句話可以說是驚人的'一致性,而不是思考,而不是學習?梢钥闯,人類在知識的認知和獲取方面,無論地區(qū)和種族如何不同,其基本原則往往是一致的。學習聽別人解釋,但也想自己思考,不要盲目地聽別人。
如果你只學習而不思考,你會感到困惑;如果你只憑空思考而不學習,你會感到困惑。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人為了學習而學習,缺乏必要的思考,只是盲目地學習,大腦是空白的,學習只是為了追求數(shù)量,而不是關(guān)心質(zhì)量,結(jié)果是可以想象的。學習在于思考,但也在于吸收。
也有很多人為了思考而思考,缺乏必要的學習。只是盲目思考,沒有必要的學習指導,結(jié)果思考進入死胡同,不可避免地是非。
因為學習而思考,并感到充實。因為思考而學習,并感到明智?梢钥闯觯瑢W習和思考是緊密結(jié)合的。這些都強調(diào)了學習和思考相結(jié)合的重要性。
論語讀后感 篇5
論語讀后感《論語》是我國儒家思想的前年經(jīng)典絕學,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們的提問后所做的記錄;有一部分是回答諸侯國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問題;還有一部分沒有問題,只是記錄孔子的一些言論。因此,《論語》中記載的言論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對我們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例如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中,孔子告訴我們?nèi)绾握_對待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在“學而不思則罔,而不學則殆”這句話中,我們知道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空想而不讀書就必然會產(chǎn)生疑惑等等。然而,如果我們仔細閱讀《論語》,除了那些我們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們還會找到一些能夠反映時代背景的語句。
例如:“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嘗無誨焉。”它的意思是:學生主動帶一束肉干來見我,我是不會不教他的。我認為,當今社會的師生關(guān)系融洽,學生尊敬老師,老師愛護學生,這些都不需要物質(zhì)來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個年代,學生要送禮才可以得到老師的賜教,這足以反映出當時封建社會的腐朽。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币馑际钦f,孔子上朝的時候,與下大夫說話,侃侃而談,從容不迫;與上大夫說話,態(tài)度和悅;君子在場時,說話局促不安。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級的人說話態(tài)度明顯不同,他的做法與當今以人為本、和諧社會是不相符的`,充分說明孔子所處時代是一個等級分明的時代。此外,從“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保ㄒ馑际钦f朋友送的禮物如果只有車馬,沒有祭肉,孔子也不會行拜禮)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當時的人們很重視祭祀祖先,即使別人送再多的東西,如果沒有祭肉,主人也不會高興等。當然,雖然在《論語》中,我們看到了一些帶有明顯時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會的腐敗氣息的言論,但從整體上看,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則、治家治國道理,使我們受益匪淺。因此,它仍是一本好書,孔子也毫無疑問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論語讀后感 篇6
于丹老師講授《論語》心得別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圣賢,《論語》猶如高山上一顆勁松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觸及。而于丹老師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yǎng)品。他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圣人引領(lǐng)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
孔子沒有圣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里。他說:“孔子沒有溫度,只有色彩”。
面對人生的遺憾,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接收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為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座寺廟里供著一個花崗巖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巖砌成,臺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么人們采著我們?nèi)ツぐ菽悖磕阌惺裁戳瞬黄穑糠鹣竦卣f,因為你只經(jīng)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jīng)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
我們知道,西方國家以宗教立國,中國長期以儒學立國?鬃犹岢蕫,但他并不認為應(yīng)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墩撜Z》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歡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不奪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么,還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養(yǎng)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回。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tài)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tài),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nèi)心的安寧。
論語讀后感 篇7
作為儒家經(jīng)典,《論語》宣傳仁。在《論語》中,孝道有著不可動搖的低位。自古以來,中國人認為孝是第一位的,孝是道德的基礎(chǔ)。
子游問孝道,子說:今孝者,就是能養(yǎng)。至于犬馬,可以養(yǎng),不敬,為什么不呢?年輕學德的子游問什么是孝。孔子說,對于現(xiàn)在的你來說,你一定認為孝順只要能養(yǎng)父母孩子吃飯,但是狗、馬等動物都會喂幼崽。如果人們不能堅持照顧老人和孩子,他們和動物有區(qū)別嗎?人與其他動物的區(qū)別之一是探索他人的心理,孝順父母不僅是物質(zhì)支持,而且是精神和心理關(guān)懷。
孟武伯問孝。子說:‘父母只有疾之憂。意思是孩子孝敬父母,不能讓父母為自己難過。只有當他們生病時,父母才會擔心自己,其余的都不能讓父母擔心。事父母能盡力。一個人可以通過努力做很多事情,讓父母高興。只有生老病死,這是人力無法控制的,父母也無法擔心。除了這些人力無法控制的事情,其余的都做好了,不讓父母擔心,這就是孝順。
兒子說:父在,觀其志;父不,觀其行;三年不改于父之道,可謂孝順。孔子說:當他父親還活著的時候,觀察他的抱負;父親死后,檢查他的行為;如果他對父親的教導長期沒有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孝順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強,品德好,這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出發(fā)點。因此,為父母提供豐富的物質(zhì)并不是孝道的基礎(chǔ)。如果你能按照父母的意愿和教導行事,真正的孝道是值得的。
子說:事父母幾勸,見志不從,尊不違,勞而不怨。這句話告訴我們:為父母服務(wù),如果有過錯,要婉言勸告。說清楚了,卻沒有被接受,依然尊重他們,不違反對抗,繼續(xù)努力而不怨恨。這句話明確表明,為父母服務(wù)不能順從。孔子絕對反對愚蠢和孝順。他應(yīng)該以道德為標準,客觀地對待父母的對錯;如果父母做錯了什么,但不聽從自己的建議,他們也應(yīng)該履行孝道,永遠不要怨恨父母。
《論語》告訴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都是思想的寶庫。如何做人是一門終身課程。
論語讀后感 篇8
于丹對《論語》的解讀能夠贏得民眾的掌聲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沒有把重點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論語的教導直接針對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講解的心靈之道、處事之道都是幫助人的內(nèi)心需要,這就是當今許多現(xiàn)代中國人的實際需要,人們從于丹的講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論語》中的一些教導,以幫助自己求得心靈的平安,幫助自己為人處事、幫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當今忙忙碌碌、競爭激烈以及精神相對空虛的情況下,人們更有對內(nèi)心平安的追求,當然孔子不能給當代中國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論語》中的一些內(nèi)容的'確能給人某種心靈安慰,也可以讓人從中學到一些處事之道。
于丹《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jié),她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她可以映射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yǎng)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中國傳統(tǒng)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nèi)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待自內(nèi)心修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為人處事。感覺最深的是能啟發(fā)我們的心智,觸動我們的心靈,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guī)矩、道理,讓人在不經(jīng)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碼,給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樂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細膩意境。
《論語》讓我體會到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和諧,什么是無畏。在于丹對《論語》通俗化的解讀中,無論是"心靈之道"還是"處世之道",無論是"君子之道"還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種大氣的胸懷,獨到的眼神,加以審視、領(lǐng)悟,并用輕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來!@就是《論語》的力量,這就是《論語》帶給人的美麗!
論語讀后感 篇9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是《論語》中非常膾炙人口的一則名言,大意是說:懂得學問和事業(yè)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它為快樂的人。
正如孔子所說,我們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首先應(yīng)該做到的就是對我們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對于初學者來說,帶著興趣去接觸新知識從而去學習掌握,這就是"知之者"吧!接下來如果我們繼續(xù)努力,用一顆好學不倦的心去更深層次地學習和面對,把初學時的被動變?yōu)橹鲃,那么這個時候是不是就是孔子所說的'"好之者"了呢?我們做到了有興趣學習,愛學習,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識點之后,會不會再產(chǎn)生一種更深更濃的喜愛與探索精神呢?我覺得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一定是"樂之者"了!
就拿我學揚琴來說吧!六歲那年,我還什么都不懂,便稀里糊涂地被媽媽和老師拉到揚琴面前,用好奇的小手彈出了第一個音符。就是這清脆的一聲響,打開了我的好奇心,讓我對面前這粗粗細細的琴弦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我?guī)е@一份新奇,日復一日地學習練習,漸漸地從"知之者"邁向了"好知者"境地。隨著年齡的增長,再加上對我所學到的音樂知識的豐富積累,我在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便真正地愛上了揚琴的彈奏,我在每一首動聽的曲子當中自由徜徉著,去領(lǐng)略不同的人生境界。而揚琴演奏也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侶",我視之為驕傲,并決心努力深造,演奏出更動人心弦的樂曲。
其實,在學習過程中,要想成為"樂之者"并非難事,只需你用心地去對一件事情表過你的喜愛之情,不要讓自己的學習停留在表面,要懂得熱愛和鉆研。也許你不是最好的,但你一定可以做到更好!只要用心用愛去做,就沒有做不到的,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如此。
由衷的希望我們都會成為學習的"樂之者"!
論語讀后感 篇10
最是書香能致遠,常吟清詞愈馨香。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讀書,能吸取幾千年的知識。閱讀經(jīng)典,接受傳統(tǒng)美德和人文精神熏陶。對人的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nèi)说囊簧<倨谘凶x的《論語》,讓我領(lǐng)會許多道理。
《論語》是一份珍貴的遺產(chǎn),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而成,它以語錄和對話文體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孔子提出的“仁政“德治”“道義”“禮敬”“信實”“忠孝”“友善”,“勤儉”“廉恥”,“慎獨”等傳統(tǒng)美德的內(nèi)涵,深深植根于華夏沃土之中,是處事和安身立命的標準。
《論語》中語言的.樸素和溫暖就在于里面,不僅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他永遠不失去腳下樸素的起點。孝敬之道就是這樣樸素的起點,于丹在本書開頭就倡導了這樣一種樸素而又現(xiàn)實的思想?鬃拥膶W生有若就以前解釋過孝悌的重要性,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在古代不乏有盡孝道之人:儒商吳展,他十幾年來如一日細心照看著自己的雙親,在古時候就有臥冰求鯉的王祥,恣蚊飽血的吳猛,刻木求親的丁蘭等,而現(xiàn)如今的人們卻漸漸將這種品質(zhì)淡忘了。常聽人們說:小時候總想著沒有經(jīng)濟實力,等將來獨立了,再賺錢,贍養(yǎng)父母;長大了,又忙著為工作打拼,為生活奔波,想賺了大錢在盡孝也不遲;到個人成就有成生活美滿時,再想給父母更多物質(zhì)享受,卻再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有道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孝是陪伴,是長輩寂寞時的一通電話,一次旅行;孝是用心,是留心長輩的愿望并為之實現(xiàn);孝是成長的,是努力成長去成為更令人驕傲的人,孝是愛。所以啊,當我們乘風破浪時,別忘了為我們造就船艙的人;當我們扶搖而上時,別忘了為我們梳理翅膀的人;當你發(fā)現(xiàn)或感受到助你而行的風時,不要理所當然告訴自己那是長輩天經(jīng)地義的愛,別忘了,你也應(yīng)該予長輩同等的愛,即是孝。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做人的根本,《論語》教會我的道理,終身受益。
論語讀后感 篇11
想找出一本影響了中國的書并不難,從《詩經(jīng)》到《易經(jīng)》從《左傳》到《史記》都影響了中國,但要找到一本能夠長遠地影響中國發(fā)展進程并且對中國人的精神品性影響深遠的書,恐怕也僅有儒家的經(jīng)典之作——《論語》。
每個星期的星期五午時,最終兩節(jié)課是信息和《論語》閱讀課,我覺得算是最放松的課了吧。信息課上完后,《論語》閱讀課并不會讓我感到有壓力,教師帶著我們讀論語,釋論語,析論語,并且結(jié)合日常生活。論語中大多都十分貼近生活,做人也好做事也罷,都適用至今。
李榮浩的一首歌《年少有為》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懂得什么是珍貴。”是啊!假如我年少有為…相信有很多和我差不多大的人,關(guān)于這句話都有自我深刻的感受吧。在這碩大的宇宙,我什么也算不上,我很平凡,很脆弱也很頑強!墩撜Z》中有一則是孔子對自我人生的規(guī)劃,“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隨心所欲,不逾矩!边@是孔子對自我的規(guī)劃,可我們一介凡人有幾個能做到這樣的。但我們在風華正茂的年代應(yīng)當根據(jù)自身情景確立自我的夢想,平凡中亦可活出偉大。
未來好像十分遙遠,但作為一名高中生,眼下我們每一天不得不應(yīng)對繁重的學習任務(wù),正如孔子的那些弟子一樣,他們每一天也像我們一樣。只是他們是拜孔子為師,主動向?qū)W;而我們此刻大多是被動學習,疲于奔命?鬃佑泻芏嗟茏佣际值那趭^,而顏回是最勤奮的那個,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币馑际,孔子說:“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啊!”每次讀到那里,我都會覺得汗顏,那么惡劣的環(huán)境,能樂觀相學。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有顏回一半刻苦勤奮好學,我相信給我們肯定不會差,我想告訴那些和我一樣正在努力的同學們,眾生皆苦,你也不能輸啊。
《論語》在中國甚至世界都是一本極具影響力的書,教會我們很人生的道理,多期望每個人在閑暇之余都能閱讀閱讀《論語》,學習學習前人的經(jīng)驗,這樣或許就會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論語讀后感 篇12
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文學典籍不計其數(shù),他們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論語》就是對人們影響最深的書籍之一。
學習《論語》內(nèi)容,繼承和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是每一位華夏子孫的本分。本學期我們的教材中就列出了《論語》十句經(jīng)典,讓我感慨最深的就是這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這一句是孔圣人在河流邊感嘆的,他告誡我們:時間就像河水一樣不停的流逝,要珍惜寶貴的時間。是。r間飛速流逝,一去不復返。有一句名言:請珍惜時間吧!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只有抓住了時間,充分利用時間,我們才會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讓生命在有限的時間里延長,出彩。
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許多青少年沉迷于網(wǎng)絡(luò)游戲,崇拜"游戲英雄",整天抑郁不振,導致學業(yè)荒廢,這是非常可惜的。如此美妙的花樣年華,卻被白白浪費在虛擬的游戲中,被白白浪費在渾渾噩噩中。年輕時代,時間不能太隨性去支配,要讓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過得有意義,有價值,過得踏踏實實。
我國現(xiàn)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時間就像是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還是有的。"魯迅的'成功,有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珍惜時間。魯迅確實惜時如命,他把別人喝咖啡、談天的時間都用在工作和學習上。魯迅以各種形式來鞭策自己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和工作。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惜時如命的精神,魯迅在他56歲的生命旅途中,廣泛涉及自然、社會科學的許多領(lǐng)域,一生著、譯一千多萬字,留給后人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縱觀古今,沒有哪一位對國家,對社會做出卓越貢獻的偉人不是珍惜時間,忘我勤奮的楷模。時下,不少中學生缺乏的就是時間觀念,他們沒有人生理想,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一上課就萎靡不振,無心聽講;镜膶W習時間都不能保證,更談不上用業(yè)余時間讓自己有所作為。長此以往,豈不是毀了自己的一生。
年輕的朋友們,為了自己光明的未來,為了自己充實的人生,讓我們攜手,一起珍惜時間,一道務(wù)實奮進。來展現(xiàn)自己靚麗的青春,實現(xiàn)自己成功的人生。
論語讀后感 篇13
寒假中,我在爸爸的要求下,背完了《論語》,使我對孔子的思想有了初步的體會。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論語》是語錄體著作,涵蓋了哲學、政治、文學、道德等諸多方面,內(nèi)容十分廣泛,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纂而成。
通過對《論語》的背誦,使我了解到孔子對各個方面的深入理解?鬃幼鳛閭ゴ蟮慕逃遥瑢嵭小坝薪虩o類”,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他教育學生從不分貧富貴賤,只要拿十條干肉作學費,他沒有不教育的,使教育不再是貴族的權(quán)利,他開創(chuàng)了私人教育的先河。從這一點來看,他不愧為是個偉大的教育家。他對學習和思考的論述非常精辟,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習不思考,就會糊涂;只思考不學習,便會疑惑不解。說明“學”與“思”結(jié)合才是學習的正確途徑。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笨鬃訛榱诉@個目標,終生去踐行它。他的思想對現(xiàn)在的社會仍有啟迪。他為了這個目標,帶領(lǐng)弟子周游列國。到了老年,他開始修訂《春秋》、《詩經(jīng)》等,為民族的文化傳播做出了貢獻。
通過對《論語》的背誦,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我決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的去踐行它。子貢說過:“老師以溫、良、恭、儉、讓知道了每個國家治理國家的方法。老師求得的方式,恐怕和其他人大不相同吧!”從這句話中,我知道,孔子的求得方式是多么的高明。
我發(fā)現(xiàn),在《學而篇第一》中,孔子大都講的是“孝”和“禮”。比如:“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边@句話就是說對父母一定要“孝”。如果一個人干了壞事,但是他卻孝順父母,說明他還有悔改的機會;一個人沒有干壞事,但是他卻不孝敬父母,那么這個人就無可救藥了。
在《為政篇第二》中,孔子講了治理國家的方法,以及他是如何從政的。孔子是強力推薦不要以“勢”來治理百姓,而是要用“理”來治理百姓的,這樣百姓就會心服口服。而且,《弟子規(guī)》中也提到:“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彪y怪,后來有很多國家都請他做官呢!
論語讀后感 篇14
《論語》是孔子與其弟子所編,雖說是兩千多年前所編的,但還是讓世界、讓人民,更讓我受益匪淺。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边@句話的主旨是做人要實事求是,不能似懂非懂。我一直把這句話當做耳旁風,不以為然,直到六年級危老師講這句話時,才讓我對他產(chǎn)生了興趣。家人總說我學習時候不知道好方法,而我卻總是打斷他們,這才導致我考試吃了大虧。
記得那是桂花褪下她的平凡,開始展露光芒時,我卻在考場上犯了愁。隨著一生聲哨響,數(shù)學考試開始了。剛開始答題,有的同學卻犯愁了,眉頭緊鎖,而我卻如魚得水一般。我用輕蔑的目光看了看他們,從心底將他們狠狠嘲笑了一番,才繼續(xù)答題,寫著寫著,我的臉色卻陡然一變,死死盯著這道題,一只手撓了撓頭,用嘴啃著另一只手,背上不停地冒汗。這時,我仿佛看見同學們對我指指點點,死黨對我豎起的'大拇指已緩緩向下,這打斷了我的思路。這道題是老師說了多遍的呀!本是這樣懊悔的我,卻被想象所打斷,氣憤到雙眼幾乎噴出實質(zhì)的火焰,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在卷子上亂蒙開了。由于這道題導致我后面的思路混亂,大腦已經(jīng)崩潰。寫完后我也沒有檢查,只是用手有氣無力的,懊悔的,捶了捶腦袋,便在腦海中回想老師講課的細節(jié),可細節(jié)全是與同桌玩耍,唯一聽到的一句話是:“誰還有不會的?”我看了看同學們都沒有舉手,也沒好意思舉起手來,這才“一錯造成千古恨。”我垂頭喪氣,像霜打的茄子一樣無精打采地垂在桌子上。卷子發(fā)下來后,我倒在了及格線上,這可能對差生來說是艷陽高照,喜上眉梢;可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上語文課時,我像失了神一般,卻猛地聽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币豢丛瓉砦@蠋熢谥v這則《論語》呢!這使我忍不住回想了一下自己在數(shù)學課上的所作所為,于是我很快把這句話在心里默念了幾遍,當成自己的座右銘。
從那以后,我也像桂花樹一樣慢慢展露自己的光芒,不可阻擋。而實事求是的精神更是印刻在我的心中。
【論語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論語讀后感10-09
《論語》讀后感12-10
論語的讀后感03-07
[經(jīng)典]論語讀后感08-09
《論語》讀后感02-07
《論語》的讀后感11-23
論語讀后感10-22
關(guān)于論語的讀后感01-06
[優(yōu)]論語讀后感07-16
《論語》讀后感[推薦]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