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河南高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河南高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河南高考優(yōu)秀作文1
有句話叫: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漆工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為船主著想,順便把漏洞補好。結果避免了一場海難,挽救了別人的生命和財產,得到了船主的酬謝。漆工誠心誠意去補漏,并沒有想得什么回報,卻遇到懂得感恩的船主,得到了巨額贈金,留下了一段“誠心補漏手有余香,知恩圖報真心感恩”的佳話。
生活中,我們就要做漆工和船主這樣的人。要象漆工那樣,真誠為他人提供服務,即使是分外的事情,也要盡已所能、為人著想,做真誠善良之人。又要象船主那樣,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尊重他人的付出,感謝他人的付出,做知恩感恩之人。 君不見,社會上的一些人,眼里只有利益沒有責任,只有索取沒有貢獻。這樣的人,常把自己與他人分的一清二白,把自己與社會分的清清楚楚。他們在自己的分內工作中,推推動動,支支轉轉,對分外的工作更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一幅“不管天搖地轉,我自巋然不動”的樣子。更有甚者,把一些事故隱患看在眼里,卻如同無視,反懷著看人笑話、幸災樂禍的心態(tài)處之,真是令人不齒。人與人之間,因此而冷漠,社會也因此失去熱情和活力。
君不見,還有一些人,眼里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別人怎么對他好都好似應該的,對他人的付出沒有一點感謝。這樣的人,平時為人處事,總覺得自己虧,總覺得別人欠他似的。別人怎么對他好,都處之泰然,欣然接受,對得到的恩惠,卻視若無睹。更有甚者,不但不感恩,還倒打一耙,把人家的恩惠當不是,甚至對簿公堂。報載某地街頭,某人倒地,別人來扶,他卻把對方誣為撞人者,這樣的事情,真是令人唾棄。
漆工的.最美之處,在于他不計個人得失,盡職盡責做事的高尚情操;船主的最美之處,在于他知恩感恩,懂得回報他人回報社會的可貴品質。
我們真誠的呼喚高尚情操與可貴品質的回歸,每個人都要從自己做起,認真思索個人與他人的關系,認真反省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這個世界需要的不僅是物質的繁榮,更需要美麗精神支柱的支撐。
今天,我們聽到了漆工和船工的故事,他們把這枝美麗的玫瑰傳到我們這里,就讓我們把這美麗的玫瑰傳遞下去,傳遍整個社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充滿醉人花香。
河南高考優(yōu)秀作文2
操場上,一個小男孩學著騎車,旁邊站著他的父親。沒有一句指導,沒有一絲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雙腿早已是鮮血淋漓。終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親依舊是那么筆挺地站著,眼中滿是不屑與冷漠。
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勵。沒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擁抱,還是沒有。只是那雙空洞的眼睛,讓孩子感到冷酷與無情。終于,孩子不哭了,倔強地站起來,跨上車,開始又一次的嘗試。父親早已是興趣索然,轉過身,邁著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陣金屬與地面的摩擦聲,父親只是不經意地回了下頭,手卻在顫抖。孩子站起來,想著剛才父親冷漠依舊的眼神,兩行熱淚莫名其妙地滑過他的臉頰。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腳步聲依舊堅定。
16歲。
禮堂里,當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擁著走上了獎臺。又一次高舉獎杯,又一次歡呼如潮。緊擁著榮譽,在閃光燈不停的閃耀下,孩子艱難地尋找他的父親。人群中,唯獨沒有他,臺下座位上,只有一個他。瞬間,禮堂仿佛空蕩蕩的,只有孩子與他的父親在對視著。還是那么冷漠,依舊是如此不屑。父親那空洞的眼神讓光芒萬丈的獎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兒子,一把奪過緊擁著的獎杯,父親毫不猶豫地把它交給后臺的老師。兩行熱淚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來,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腳步聲依舊堅定。
昨天。
校門口,一位青年與他的父親作著告別。沒有寒暄,沒有寬慰,沒有擁抱,沒有一句話。直視著父親,他的皺紋又深了,他的黑發(fā)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滾著淚水,壓抑著。在模糊中,父親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顫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兒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縮了回來。向門口指了指,父親又轉過身,沒有動。遠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親定住了,回過頭,瞥了一眼,看到兒子。青年人也注視著他的父親,壓抑不住的淚水終于流淌下來。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溫暖,一步、兩步、三步……
今天。
考場上。有一個孩子在寫著沉默的父愛,心中充滿感激與驕傲。
我的父親,他的感情如綿細的秋雨,柔和的春風,沒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罷了。
沉默的父愛———我很感激它。
河南高考優(yōu)秀作文3
讓兔子下水,讓走獸高飛,這是多么樸素而美好的“大同”理想。然而走獸沒有羽翅,兔子沒有鰭尾,這樣強迫走獸躍崖,兔子跳水而求一個“個個全才”,便是孟子所謂“求全之毀”。“君子不器”的通才大概是最長也最遠的夢。因為鱗片與歌喉的'兼得古今中外好像只屬于那個化為泡沫的小美人魚。
還是孟子說“二者不可得兼”。
我們總是希望將所有的美好加諸于一個人身上。就像我們希望李煜可以上書韜略,下寫愁情;希望趙佶可以左手國策,右手花鳥;希望納蘭可以口吟《飲水詞》,手斬胡虜頭……思及此,原來我們也是逼兔子下水的“罪人”。青史竹帛總是事與愿違:李煜獻城,趙佶喪志,納蘭心事無人知。雖然如此,李煜難道就不是“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的一代詞宗了嗎?趙佶就不是一幅花鳥價值連城的無限才情了嗎?納蘭的《飲水詞》就不被爭相傳唱了嗎?不是的,如果你還驚艷“一江春水”,如果你還珍視花鳥如生,如果你還牽念“人生若只如初見”,那么,請高抬貴手。請放兔子一條生路,留給魚一個特長吧。請放兔子一條生路,既然兔非魚,又何必強求呢?西方有句諺語:上帝關上一扇門的時候,總會打開一扇窗。中國有同樣的誓言: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古有琴師師曠,辨音第一,而目不能視。對于師曠來說,能夠將一件事做到極致,自毀雙目,何足道哉!清有康熙,文韜武略,略遜詩文,然而一國之君,能治國有道,諸國來朝,難道還不能得到世人的褒獎嗎?不是全才又何妨?不十全十美有何錯?管仲愛財,難道就不是賢相?孫子臏腳,難道就不勝龐涓?漢武專制,難道就不是英主?生而為人,就接受自己不是一個全才;生而為人,就寬容別人不能十全十美;生而為人,就欣然去發(fā)現這個世界不僅有天空,海洋,還有陸地;不僅有飛鳥,游魚,還有兔子。韓愈說:“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我們何不能以古之君子之心,看待他人、自己和世界?
子非魚,何必曳尾?
子非鳥,何必高飛?
子生斯世,何不樂見有兔非魚,而欣然享此“和而不同”之美?
河南高考優(yōu)秀作文4
裹身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穿棲在信息交織如網的時代,面對每天如潮涌的言語,我們該信誰呢?信他,抑或信己?
有人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還有人說: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
俯首是春,仰首是秋;月圓是話,月缺是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理,行走在歲月的流年中,我們應該相信自己,同時也要聽取別人的意見。
相信自己,我們可以豎一方碑基,在人生的行程中。相信自己,即使在風浪翻涌的怒濤中,我們仍舊能把握自己生命的航船,準確駛向遠方的港灣;相信自己,即使在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境地,我們仍舊可以開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丁這句話,不正告訴我們:要相信自己。人生風雨兼程,成功與失敗同在,積極與消極共處,無論悲喜傷痛,都要堅守自己、相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方能在這信息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準確地點擊自己輝煌燦爛的明天之網頁。
相信自己,并不意味著排斥別人。相反,相信自己,仍需要聽取別人的意見。波蘭不是有句諺語: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
漆黑的海上,海輪不僅要遵循羅盤的方向,還需海上燈塔的.導航。人生亦如此,沒有誰可以一意孤行地走向成功的巔峰,他人的意見一如登山的拐杖,支撐著你前行的腳步。
唐太宗虛懷若谷,善于納諫,終成一代名君。
齊王接受鄒忌的進諫,聽取群臣吏民的意見,于是有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的美談。
孫中山之所以提出建設三峽的設想,豈不是善于聽取別人意見的結果?
聽取別人的意見,方能集思廣益,創(chuàng)造出繽紛燦爛的輝煌。
當然,聽取別人的意見,絕非相信一切人,相信一切和懷疑一切人其錯誤是一樣的。應當耐心地聽取他人的意見,認真考慮指責你的人是否有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人生如秋風吹皺悠悠歲月,飄落幾朵愁悵,幾段感嘆,行走在星轉斗移的人生之旅,切勿一意孤行,也勿相信一切人,相信自己,也能聽取別人的意見,這才是風雨人生路,逍遙任我行的法寶。
相信自己,坐觀庭前花開花落,閑看天上云卷云舒。
聽取別人的意見,坎坷人生道,多一份坦蕩胸懷。
相信自己,聽取別人,方能在榮榮枯枯的歲月棧道上,一路奔放,一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