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更美好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活更美好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更美好作文 篇1
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鑰匙,它能打開人心靈的枷鎖;微笑,是一劑神奇的良藥,能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閥;微笑,是一個人的美德,它能使你的情操受到升華。
記得有一次,我的`一單元考試考得特別差,雖然很害怕,但我還是忐忑不安地回了家,坦然地面對了媽媽。原本以為我會挨到媽媽的一頓痛罵,但沒想到一抬頭,看見了媽媽的微笑,“一次考差了沒關系,只要下次努力就行了,加油!”此時,我感覺媽媽的微笑就像一縷陽光,照進了我陰郁的心;就像一陣春風,讓我理清思緒,神清氣爽。受到媽媽的鼓舞,我振作起來,開始不懈的努力。
過了一段時間,又迎來了二單元考試,經(jīng)上一次結(jié)果后,我不懈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我氣神閑宜的答著每一道題。忽然,一道閱讀題難住了我,我愣住了,這道題的解題步驟,我忘了!
我想了許久,卻依然記不起來,時間就要到了,我急的滿頭大汗,正當我準備放棄的時候,我想起了媽媽的微笑,心中想著:不行,我一定要做出來,考個好成績,讓媽媽開心!于是,我冷靜下來,仔細的審題,發(fā)現(xiàn)這道題還可以用別的方法做,其實并不難。最后,我以這一道題的分數(shù)之差,拿到了全優(yōu)!
微笑,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因為它給了我鼓勵,給了我信心,讓我有勇氣去努力!微笑是強大的,是無盡的,所以,讓我們每日微笑,給予他人,讓生活更美好!
生活更美好作文 篇2
古往今來,無數(shù)中外思想家,文學家為人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的輝煌巨著,每一個篇章都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通過閱讀這些書目能升華我們的感情,提高生活的內(nèi)涵,閱讀讓生活更美好。
從閱讀中,我學會了寬容,那年記得有一位同學在我背后說壞話,污蔑我,被我當場聽到,我當時氣得怒發(fā)沖冠,鼻子都像要冒火來,恨不得當時和他吵一架,但我轉(zhuǎn)念一想:書中寫道,“寬容是金”只有你寬容他人,別人也會寬容你。想到這兒,我便深吸一口氣,調(diào)整了下心態(tài),微笑著對他說:“以后仔細不要再說子虛烏有的'事了。好嗎?把這事忘了,以后我們還是好朋友,寬容使我贏得了一個朋友,是閱讀教會我寬容。
在書中,我領悟到生命的真諦,生命在于奮斗,奮斗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是一次難忘的經(jīng)歷,也是人生中一次努力的拼搏。
閱讀如絲絲春雨,能融化頑固的冰層,敲醒沉睡的心靈;閱讀是蕭蕭秋風,吹散自卑的陰云;閱讀是縷縷陽光,照亮黑暗的心靈,朋友,閱讀吧!閱讀讓人生更美好,閱讀讓未來更美好閱讀,讓生活更美好。
生活更美好作文 篇3
我的爸爸曾經(jīng)是一位書法老師?吹皆谒墓P尖下跳躍的一個個方塊字,或洋洋灑灑,或端莊秀麗,我很羨慕,時不時地跟著爸爸練習幾個字。
三年級時,我正式拜爸爸為“師”,開始練習毛筆字。爸爸先讓我從最簡單的曹全碑開始練。從一筆一劃開始,一條條優(yōu)美的線條,一個個迷人的造型,都讓我沉迷與陶醉。那再熟悉不過的`墨香,那墨與紙的完美演繹,那宣紙上蔓延出一個個詩意的漢字,在筆尖下蹦跳出中國文化的韻律,就這樣,我被書法的魔力深深吸引了。
可是,傷腦筋的事出現(xiàn)了,我雖然毛筆字寫好了,但硬筆寫的很亂很臟。爸爸又給我買回一大堆字帖,先讓我描紅,再用生字本一個一個照著字帖上臨寫。一開始,我覺得很好玩,認認真真地寫,過了幾天,我覺得很沒有意思,沒有寫毛筆的那么瀟灑自如。我就開始心不在焉,寫了好幾個月,我的字還是沒有什么進步。爸爸很是疑惑,就拿過我的生字本檢查,一頁一頁地翻看著,爸爸的臉開始陰沉下來。他嚴厲批評了我,還給我講了他小時候的故事。爸爸小時候和我一樣,是個調(diào)皮的小男孩。我的爺爺博學勤奮,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為了讓爸爸練好字,爺爺沒少批評他,有一點點不滿意都會讓他反復練習。
聽了爸爸的話,我決心好好練字,爭取把小楷字練得和毛筆字一樣好。我更加專注地練習,那些小小的方塊字,在我眼里,不再僵硬,也不再頑劣。它變成了一個個有著獨特個性的精靈,凝聚著中華五千年的神韻,在我筆下工工整整地鋪展開。
從開始練毛筆到現(xiàn)在,三年來,我已習慣了將紙一張張鋪好,聞著墨香,舞動毛筆的姿態(tài);從一撇一捺的鋼筆字里,我學會了堅持,懂得了寧靜致遠,書法,讓我的生活更加精彩美好!
【生活更美好作文】相關文章:
讓生活更美好作文《夢想讓生活更美好》06-26
生活更美好作文09-20
生活更美好作文09-21
生活更美好作文09-21
生活更美好作文09-21
生活更美好作文09-25
生活更美好作文09-26
生活更美好作文09-26
生活更美好作文09-26
生活更美好作文(經(jīng)典)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