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五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 篇1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不能洗得直臣冤!边@是唐代詩人文秀寫的一首詩,主要描繪了端午節(jié)和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
相傳在公元前三百年左右,楚國國王不務正業(yè),整天沉迷在酒色中。楚國大夫屈原多次勸阻無效后投入汨羅江自盡。人們?yōu)榱瞬蛔岕~蝦啄食屈原的尸體,于是就將飯團投入江中,魚蝦吃飽以后就不會再去吃屈原的尸體。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他們爭先恐后追趕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由此就演變成現(xiàn)在端午的習俗,吃粽子,賽龍舟……
每年端午節(jié),媽媽都會包幾種口味的粽子,我們?nèi)易谝黄,媽媽剝開一個香噴噴的粽子,撒上白糖遞給我,我嘗了一口,那清香的粽葉包出來的'粽子真是美味。吃完粽子,我們?nèi)易谏嘲l(fā)上觀看劃龍舟比賽。爸爸對我說:“劃龍舟必須要齊心協(xié)力,動作整齊一致,才能劃得更快,團結就是力量!
現(xiàn)在一些年輕人追求時尚過一些西方的節(jié)日,而我卻熱愛樸實無華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它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更是愛國精神的延續(xù),我們要把這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下去!
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 篇2
粽子是端午節(jié)節(jié)日食品,傳說是祭投江屈原而發(fā)明。
往年的粽子總在市場或超市買現(xiàn)成的,今年纏著奶奶硬學包粽子。奶奶拗不過,只好答應。
跟奶奶學包粽子。只見奶奶拿張粽葉,手卷,粽葉便成個空心圓錐形。學著奶奶的樣子,拿張粽葉,想卷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奶奶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角,右手將粽葉另一角往里卷,一面拉緊,一面放松些!苯(jīng)過奶奶的.指點,卷好粽葉。
接著,奶奶空心圓錐形粽葉里插根筷子,拿調(diào)勺舀些糯米放里面,然均勻地搖動筷子。奶奶說:“搖動筷子時輕些,粽葉包緊些,看……”奶奶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包粽子像點樣子。
然捆繩。只見奶奶兩手捏緊粽葉,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兩圈,結繩頭,一個漂亮粽子就包好。照著捆好第一個粽子,完成了!
最后一道工序煮粽子。綁好粽子逐個放鍋里,然后放入冷水滿過粽子點火。水開15分鐘后,鍋里粽子互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一個小時即可。
香噴噴的粽子煮好,迫不及待地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通過這次包粽子,既吃到美味粽子,又懂得個道理:學好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有恒心,這樣才能學好本領。
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 篇3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主要的習俗有插艾葉、賽龍舟、吃粽子……然而,這次的端午節(jié)卻讓我有了一個很大的成就,那就是――我學會了包粽子。
那天早上,媽媽就對我說:“你啊,也不小了,今天我就教你包粽子吧!”聽到這里,我的眼睛里立馬閃爍出喜悅的光芒。
我迫不及待地跑進廚房,看見媽媽正在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紅棗、瘦肉、棕葉和細線。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給了我一份包粽子的材料,就開始教我包粽子!笆紫,我們要把棕葉折成一個空心的.倒三角形,再把糯米倒進這折成的倒三角形里。”媽媽邊說邊給我做示范,“然后,把一顆紅棗和一塊瘦肉放進做米的中央,最后把粽葉纏緊用細線包好就行了!蔽铱粗鴭寢屢幌伦泳湍馨鲆粋這么可愛的小粽子,立馬信心十足,心想:包粽子肯定很簡單吧!
到我包了,我把粽葉折成一個“窩”,學著媽媽的模樣倒糯米、放紅棗、放瘦肉。可不知為什么,在媽媽手里聽話的糯米,一到我手里就開始調(diào)皮了。當我還沒用細線捆好棕葉時,糯米就全從棕葉里漏了出來,我只好重新再包,可每次都漏了餡。我失落極了,正打算放棄學習包粽子時,媽媽卻語重心長地說:“你啊,就是沒耐心,這次,你靜下心來,在看我是怎么包的,再包。好嗎?”“好!蔽掖饝。
我跟著媽媽慢慢地學,媽媽也很耐心地教我包粽子里的一些小細節(jié)。我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包起來,也相信這次我能包好,不會再有小漏餡了。五分鐘過去了,我親手做的第一個粽子終于誕生了!沒有漏餡!我心里樂開了花!澳闱,靜下心來做事,不就成功了嗎?”媽媽摸著我的頭,微笑著說。我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晚上,我吃著自己做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那一刻,使我明白:做一件事,如果想要成功,就應該靜下心來,專心致志。
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 篇4
清晨,當小鳥把我從夢中喚醒時,一股粽香就像無形的魚竿把我從床上釣了起來。媽媽告訴我,今天是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剝?nèi)ヒ粚郁杖~,露出了一個“粽三角”,我拿起筷子,把筷子插進粽子中間,整個的舉起來,咬了一口,不由的稱贊道“真好吃!”它油而不膩,糯米軟軟的,夾雜著濃濃的肉香及淡淡的粽葉香,味道好極了。我還曾經(jīng)吃過很多其它粽子,如白米粽、紅棗粽、豆沙粽等,就數(shù)嘉興肉粽最好吃了!
我有些好奇,為什么到了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門上要插艾葉,還要賽龍舟呢?經(jīng)爸爸講解明白,原來這是有由來的,據(jù)傳二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主張改革政治、任用賢才,因同貴族靳尚等人斗爭,遭讒去職,屢次放逐后,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jié))投河自沉,人們得知投河的是屈原后,紛紛爭先恐后地劃船去打撈,這就有了后來的賽龍舟,因沒有找到屈原,人們又怕魚蝦吃屈原的`身體,就往江中投粽子喂魚蝦,這就是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由來。至于在門上插菖蒲、艾葉,是因為古代相傳五月是“毒月”,而五日恰好是五毒之首,所以在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這天,插菖蒲、艾葉可以除瘟辟邪,免受病毒的折磨,我們還要吃五黃,指的是黃瓜、黃魚、黃鱔、雄黃酒和黃梅。其中我最喜歡脆脆的黃瓜了。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其內(nèi)含的中華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和節(jié)日氣氛,不禁使我陶醉其中。
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 篇5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歷史上有一位偉大的民族詩人,叫屈原。他空有滿腔抱負,無處發(fā)揮,最后跳江而死。后人為紀念他,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把粽子投入江中,由此人們習慣在那一天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節(jié)那天,大街小巷都飄著濃濃的粽子香,走過那兒的人都會口水直流。
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先把粽葉拿在手上圍成一個圓,把糯米和肉放進去,再把粽子包起來,用線把它系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把我包起來的粽子和媽媽的包起來的'粽子放在一起,一看,還不如媽媽的好,我想媽媽能包那么好,我就不可以包得更好嗎?
粽子包好了,媽媽把粽子放進鍋里煮,過了幾分種,我聞到了粽子的香味,媽媽說:“已經(jīng)熟了!苯K于能夠吃了,媽媽就把粽子放在盤子里。我拿了一個粽子,把外殼剝了,開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過端午節(jié)真好,不僅讓我學會了包粽子,又能吃到美味的粽子。
【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四年級的端午節(jié)作文02-14
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11-02
四年級端午節(jié)作文11-04
端午節(jié)的四年級作文11-08
四年級端午節(jié)作文08-14
端午節(jié)小學四年級作文10-28
四年級端午節(jié)優(yōu)秀作文04-19
小學四年級端午節(jié)作文05-22
端午節(jié)小學四年級作文08-03
快樂端午節(jié)四年級作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