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通用13篇)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根據(jù)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通用1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1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親愛的老媽有事,所以把我“托”到了王別格家。
我剛一沖進門,就看到了王別格和岳阿姨在餐桌上忙活。王別格一見我來了,就讓我一塊兒包粽子。怎么辦?我可是個包粽子的“大菜鳥”。〗形页贼兆舆行,叫我包粽子還不如讓我去毀粽子呢!我當(dāng)時那個汗那。我直愣愣的站在那里!翱禳c過來!”王別格又朝我喊道。我被逼無奈只好硬著頭皮走了上去,說:“呃,這個嘛,我不會。”王別格不以為然的說:“我也不會嘛,我第一次包粽子的時候還把粽子包成了沙漏,一松手,米”嘩嘩“的往下流”。我只好拿起一片竹葉跟她學(xué)了起來。“首先,把竹葉對折,再折一個小角!保鮿e格向我演示完就來檢查我折的怎么樣!鞍パ。這是吃的,你不要把她當(dāng)成卡紙折。 蓖鮿e格對我說。我無可奈何,只好重新折了一次。“嗯,這次還不錯”聽到了她說的話,我大大的松了一口氣?礃幼,她不會再叫我重新再折一遍了!敖又阳杖~打開,握住下面”王別格一看,說:“做的還不錯,現(xiàn)在要放餡兒了。先放一勺米,再放一勺豆,然后再放一勺米,然后再放半個棗,最后放一勺米!蓖鮿e格說的太快了,我有暈,于是對她說:“你直接告訴我要幾勺米、幾勺豆、幾勺棗就可以了,我自己搭配。”岳阿姨說:“其實這個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來搭配!蔽艺f:“那我就光加米,不加豆,也不加棗!蓖鮿e格說:“不行,就你喜歡那種口餡,別人都不喜歡。誰知道你你包的粽子是哪個呢?”我立刻反駁道:“做個記號不就得了?”由于往下我不能做了,所以那個半成品被送到了岳阿姨那里,叫她幫忙“整整容”,再“縫好皮膚”。
該煮粽子了。阿姨先把粽子倒進“盆地”(小鍋)里,又把一盆水倒進“盆地”里,讓水沒過粽子,使所有的粽子“溺水”,無一幸免(當(dāng)然不能有幸免的了,不然,怎么吃呀)。然后,煮上兩個小時,再悶上半個小時,粽子就煮好了。
王別格一聽說粽子煮好了,便飛也似的跑向餐桌。岳阿姨剛把粽子端上來,她便迫不及待地把一個粽子撥開,把粽子用筷子一分為二,小口小口的'品嘗完了,對粽子贊不絕口。我被她所逼,原本想“付出無回報”的,但被她硬塞進了大半個粽子。噎的我直翻白眼,不得不以跑步的方式來緩解我那可憐腸胃的壓力。
這可真是個有喜也有憂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xí)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奶奶。每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nèi)叶寄艹缘娇煽诘聂兆印?/p>
我也想親手嘗試一下包粽子的樂趣,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早上當(dāng)我趕到奶奶家的時候,奶奶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包粽葉的東西,有粽葉、有糯米、餡料、還有一些扎粽子的.線。糯米雪白雪白的,像白雪一般。我學(xué)著奶奶的樣子,拿起幾片粽葉把它們按順序排好,再把這些葉子折成一個蛋筒型。我放了許多糯米,這時奶奶說:“你放的太多了,蜜棗往哪里放呢?”我連忙倒回一些米,然后選了一顆圓圓的、晶瑩透亮的蜜棗放了進去。奶奶又說:“你還可以放一些紅豆呀!蔽乙幌,這可是最好吃的紅豆蜜棗粽呀。我連忙放了很多紅豆進去,然后開始包粽子了,可是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我放的米和紅豆太多了,根本包不起來,灑了很多。我都有點灰心喪氣了,這時奶奶安慰我說:“不要放棄,倒掉一些米和紅豆,再試試你就會成功!痹谀棠痰膸徒M下,我的第一個粽子終于包好了。我再接再厲,又接二連三的包了幾個粽子。雖然,這些粽子不像奶奶的包的那么精美,但是我心里還是很喜歡。你瞧,有的像肥肥的小豬,有的像瘦瘦的猴子,有的像圓鼓鼓的青蛙,大小不一,簡直就是一個動物粽子展覽嘛。
粽子包好了,有紅豆蜜棗粽、有豆沙粽、有蛋黃粽、還有豬肉粽。奶奶把它們放入鍋中煮。不一會兒,清香、誘人的粽子香味從鍋里飄出來,我不停地咽口水,心里想:粽子煮好以后,我是先吃那個小肥豬?還是那個小瘦猴呢?我想來想去決定還是先不吃了。我要把我的勞動成果送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吃,讓他們體會一下我的孝心。雖然,粽子不好看,但是他們一定會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jié),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3
農(nóng)歷五月初五到了。在這一天,人們吃粽子來紀(jì)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小藍的家人也不例外。早飯后,我媽媽和其他人去山上摘粽子葉。當(dāng)他們回來時,他們準(zhǔn)備棉線包粽子,并開始包粽子。我看見媽媽先把兩片葉子重疊起來,把大腦袋折疊成漏斗狀,然后用勺子把糯米放進漏斗,在上面放上兩片蜜棗,然后放上一勺糯米,然后把葉子折疊起來蓋住米飯和棗子,沿著葉子的方向折疊,直到糯米和棗子被緊緊地包起來,最后用棉線把包好的粽子綁起來,防止粽子在蒸的時候散開,然后粽子就完成了?戳艘粫䞍褐,我也學(xué)會了裝幾個。我媽媽稱贊我的聰明。
母親用鍋蒸包好的粽子。過了一段時間,媽媽喊道:"粽子蒸好了,快來吃!"母親的哭聲吸引了每一個人,一家人迅速圍坐在餐桌旁,等著粽子端上來。奶奶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粽子,從遠處聞著它。爸爸抓起一個大粽子,咬了一口,吹噓道,“味道好極了!這個粽子真好吃,大家應(yīng)該多吃點!”小藍和奶奶也抓了一個粽子,剝掉葉子準(zhǔn)備吃。我媽媽拿著一盤粽子,高興地站在旁邊看我們吃。她高興地說,"別擔(dān)心,慢慢吃,還有更多!"
只有爺爺沒有吃。他拿起一些大粽子,用線把它們串在一起。他沉著臉說,“你不會一個人吃,你知道嗎?關(guān)于吃粽子還有另一個傳說!歷史上,楚國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名叫屈原。他聽說秦軍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占領(lǐng)了楚國的`首都。他認為楚國要滅亡了,他無家可歸。活著有什么意義?因此,他來到汨羅江,跳進河里自殺了。這個消息傳到了楚國。人們尊敬屈原,擔(dān)心魚蝦會吃掉他的身體。他們把粽子扔進汨羅江。當(dāng)魚和蝦吃飽了,他們停止吃屈原的尸體。后世也設(shè)立了端午節(jié)來紀(jì)念屈原。吃粽子和劃龍舟的習(xí)俗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聽完爺爺?shù)慕榻B,小藍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原來是這樣!看來我不僅要學(xué)做粽子,還要記住端午節(jié)的這些習(xí)俗!
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4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去外公家過節(jié)。
我們一早就到了外公家,一進門,我就看見外婆正在包粽子,于是我躡手躡腳的來到外婆旁,看著外婆包著粽子。外婆先拿了一片粽葉,她把粽葉裹成了一個三角形,下面不留一點縫隙,然后 外婆用勺子勺了一勺糯米放進了三角形粽葉里,到了一半的時候,又用筷子夾了塊紅燒肉放在糯米上,在肉的旁邊灑了些紅豆,最后又放糯米,直至滿了為止。這時候外婆用粽葉把裹住糯米,然后一手 拿住粽子,一手拿著一根長線,用嘴巴咬住一頭,一手拿著繩子在粽子身上來回的繞著,把粽子綁得嚴嚴實實后打了個結(jié),這樣一個完美的小粽子就包好了。看著這個小巧玲瓏的粽子,我連忙叫到,“ 外婆真棒!我也來幫忙包粽子吧?”外婆聽了,高興地點了點頭。
于是,我拿起一片粽葉,照著外婆的樣子,認認真真、一絲不茍地包起粽子來。由于是第一次包粽子,開始的時候總是不注意糯米從底部漏出來,綁繩子綁不好,在外婆的`幫助下,我終于包好 了一個粽子。雖然這個粽子歪歪扭扭,長相實在古怪,但是這是我包的第一個粽子,所以我還是很滿意。我拿著粽子問外婆:“外婆!我包的粽子好不好?”外婆看了看我手上的粽子,點了點我的鼻子說 :“包的不錯,就是難看了點,看來我們的小聞璐也會包粽子了。”
過了不久,我和外婆包了三十多個粽子。外婆把粽子放在高壓鍋里煮,過了一陣子,粽子熟了,香味從鍋子彌漫出來。外婆把粽子拿了出來,放在盤子里。我馬上沖了上去,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 “嘶!好燙!”我被粽子燙了一下,連忙幫粽子放在了盤子里,對著我的小手吹了吹。真是應(yīng)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句話!
外婆看了,連忙剝了個粽子,放在一個盛了砂糖的小碗里透了透說:“剛出鍋的粽子燙著呢!外婆幫你剝好了,現(xiàn)在不燙了,可以吃了!蔽疫B忙咬了一大口。啊!真香!
今年端午節(jié)的粽子真好吃!
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5
六月五日是芒種,這個時節(jié),又要收、又要種;忙著收、忙著種。因為靠近端午節(jié),所以大家也開始吃粽子了。
端午節(jié),是為紀(jì)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由此有了一個特別的節(jié)日,一代代,傳給我們一個意味深長的日子。有的.地方會賽龍舟,氣氛熱鬧。家家戶戶吃粽子,溫暖團聚。
前幾天,媽媽就給我買了甜粽子,可我又想吃咸的,再加上買的粽子又貴又不好吃,所以我們決定自己包粽子。
一大早,媽媽就泡好糯米,然后出去買食材了。我坐在家里等得不耐煩,時不時就抓一把糯米,放到鼻子前聞一聞,然后才念念不舍地放下,還接連打了好幾個電話問媽媽回來了沒有。
“叮!遍T鈴終于響起,是媽媽提著袋子,滿頭大汗地站在門前。
徑直走進廚房,媽媽就忙著做各種準(zhǔn)備,不一會兒,粽葉已洗凈瀝干,浸泡腌制好的糯米已盛好備用,咸蛋黃、豬肉等食材都一一擺好。
下面就開始包了,媽媽挑了兩片粽葉,折成一個漏斗形狀,用一只手捏著,然后用勺子挖幾勺糯米倒進去,再放一大塊肉和少許肥的,還有放入蛋黃,接著繼續(xù)放糯米填滿,壓實。最后折好粽葉,用線纏繞、系緊?粗唵,可當(dāng)我學(xué)著照做時,卻發(fā)現(xiàn)我怎么都捏不緊,底部有漏洞、會漏米。
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壓鍋,鍋里放水蓋過粽子,壓兩小時左右,粽子就要出爐啦!我跑進廚房,只見媽媽揭開鍋蓋,里面的熱氣直噴出來,熱騰騰的,此時,早已分不清媽媽額頭上的是汗水還是熱氣,她就像蒸了個桑拿似的。
蒸好的粽子一個個被撈出來,媽媽剪開了一個,先讓我吃,還囑咐我“小心燙”,我鼻子一吸,糯米散發(fā)出來的清香早已讓我垂涎欲滴。撥開粽葉,晶瑩剔透的糯米變露出來,咬上一口,黏而爽口,再吃幾口,肉香、蛋黃香、還夾雜著糯米香,讓人停不下口,一個粽子吃完,還是滿口留香,回味無窮。
這次的粽子真好吃,因為每個粽子里都包著媽媽滿滿的愛。
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6
農(nóng)歷五月初五到了。這天,人們都要吃粽子,紀(jì)念大詩人屈原。
小蘭家也不例外。早飯后,媽媽等人便到山上去采粽葉,回來后,準(zhǔn)備好綁粽子的棉線,就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先將兩片粽葉重疊起來,把大頭折成一個漏斗形狀,再用勺子把糯米放進漏斗里,在上面放兩顆蜜棗,接著放上一勺糯米,然后將粽葉折過來把米和棗蓋上,順著粽葉的方向折,直到把糯米和棗嚴嚴實實地包起來,最后用棉線把包好的粽子扎起來,防止包好的.粽子蒸時散開,一個粽子才算大功告成?戳艘粫䞍海乙矊W(xué)著包了幾個,媽媽直夸我聰明。
媽媽將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蒸。過了一段時間,媽媽喊道:“粽子蒸好了,快來吃粽子!”媽媽的叫聲將大家全吸引來了,一家人快速地坐在餐桌周圍,等著粽子上桌。奶奶端著一盆冒著熱氣的粽子走來,老遠就聞到香噴噴的。爸爸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一個大粽子就咬了一口,夸道:“味道不錯!這粽子真好吃,大家要多吃一點!”小蘭和奶奶也抓起一個粽子,剝開葉子準(zhǔn)備吃。媽媽端著一盤粽子,高興地站在旁邊看我們吃,樂呵呵地說:“別著急,慢慢吃,還多著呢!”
只有爺爺沒有吃,只見他拿起幾個大粽子,用一根線將它們串在一起,面色沉重地說:“你們別光著吃,知道嗎?吃粽子還有一個傳說呢!歷史上,楚國有一個大詩人叫屈原,農(nóng)歷五月初五,他聽說秦軍攻占了楚國的都城,心想楚國快要亡國了,自己已經(jīng)無家可歸,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于是,他來到汩羅江邊,跳進江里自殺了。這個消息傳到楚國人民那里,人們敬重屈原,怕魚蝦吃掉他的身體,便把粽子投進汩羅江里,魚蝦們吃飽了,就不再吃屈原的身體了。后人為了紀(jì)念屈原,還設(shè)立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劃龍舟的習(xí)俗一直流傳至今。”
聽了爺爺?shù)慕榻B,小蘭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原來是這樣啊!看來,我不僅要學(xué)會包粽子,還要記住端午節(jié)的這些習(xí)俗!
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7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zhǔn)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fēng)俗;以此來紀(jì)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于紀(jì)念伍子胥
端午節(jié)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jì)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zhàn)而入楚都郢城。當(dāng)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zhàn)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yīng)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亦為紀(jì)念伍子胥之日。源于紀(jì)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jié)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jì)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shù)日不見尸體,當(dāng)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后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后人為紀(jì)念曹娥的孝節(jié),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zhèn)改名為曹娥鎮(zhèn),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8
今天是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有很多習(xí)俗,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端午節(jié)不僅要吃咸蛋、鱔魚、粽子、紅莧菜、喝雄黃酒,還要帶香囊、彩蛋和彩帶,門前要掛上艾草。這些寓意可大了,比如掛艾草和灑雄黃酒,不僅僅可以驅(qū)鬼辟邪,還可以驅(qū)蚊蟲,還有莧菜吃了可以讓人在夏天少出汗。而粽子呢,它還代表著美好的祝愿:包粽(包中)!哈哈,我要祝我的姐姐早日考上一個好的中學(xué)。
今天端午節(jié),媽媽買了三袋粽葉和兩斤糯米,一切都準(zhǔn)備好了,但是我總覺得差了點什么。突然我恍然大悟地叫了一聲,我這個“肉食動物”,怎么可能吃素呢!于是我慢慢的悄悄地放了幾大塊五花肉“埋”在糯米盆里。啊,想想都美滋滋的。
開始包粽子了,我三下五除二的學(xué)了媽媽包粽子的技巧就開始自己包。結(jié)果可想而知,簡直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僅沒包成肉粽,米還撒了一地,還被媽媽發(fā)現(xiàn)我“藏肉”了。不過媽媽只是輕輕一笑,說:“楊炯需不需要我的幫助呀?”我傲氣的說:“不需要。”我又包了幾個粽子,還是沒有成功。
看著我包的東倒西歪的粽子,它們好像在說:“楊炯,要是你想包好粽子,就要虛心地向媽媽學(xué)習(xí),知道了嗎?”于是我悄悄的拍了一下媽媽說:“媽媽你教我吧。”媽媽把包粽子的過程,全部都慢慢的說了一遍,并且手把手的教了我一次。這次我信心滿滿的說:“我會了。”我快速的包了幾個粽子,雖然不算是很標(biāo)準(zhǔn),但是比我之前包的好太多了。我回想了一遍媽媽包粽子的.口訣,又包了幾個,已經(jīng)跟媽媽的粽子差不多了。突然,我的心里沖出來一首詩:
包粽子,(現(xiàn))楊炯,
五月五日包粽子;
包的粽子不好看,
虛心向人來求教,
包得一手好粽子。
這就是我的端午節(jié)。今天我不僅學(xué)會了包粽子,而且還學(xué)會了要虛心向人請教學(xué)習(xí)。這個端午節(jié)對我來真是太有意義啦!
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9
每年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據(jù)說這個節(jié)日是人們?yōu)榱思o(jì)念投江的屈原演變而來的。端午節(jié)還有龍日、龍舟節(jié)、天中節(jié)等的別稱,與春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并稱為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
吃粽子的節(jié)日又到了,大街上許多扛著扁擔(dān)的老奶奶正在吆喝著賣粽子。家家都在包粽子,奶奶也不例外。我湊近廚房里,幫奶奶一起包粽子!澳棠蹋瑸槭裁炊宋缫贼兆雍唾慅堉勰?”我好奇地問!斑@要從一個傳說講起了呢”奶奶意味深長地講到。傳說屈原投江自盡后,百姓哀痛異常,人們怕水中的屈原挨餓,把飯團投進江里。但多數(shù)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葉包飯,外纏彩絲,來防止蛟龍吃掉飯團。后來隨著時間的改變,漸漸演變成了如今的粽子!霸瓉矶宋绻(jié)還有這樣一個悠久的歷史啊!”我不禁驚嘆到。說著奶奶已經(jīng)將粽子包好了。“快來吃粽子嘍!”奶奶叫著在房間里看電視的`爺爺。我、奶奶、爺爺、弟弟以及妹妹坐在餐桌前享受著美味的粽子。粽子的形狀是一個近三角形,外面包著一層粽葉,打開粽葉,一股濃濃的粽艾香撲鼻而來,咬上一口,糯米和粽葉的香味融為一體,堪稱完美。加上芋頭、蝦仁、黃豆等佐料的點綴,那味道無與倫比。吃完粽子,我和弟弟妹妹一起在電視機前觀看賽龍舟。突然,哨聲一響,咚咚咚的敲鼓聲響起,龍舟比賽開始了。船員用盡了全身的力量,奮力地揮動著船槳,濺起晶瑩的水花。六條龍舟像“猛虎”一般往前沖,賽得不分上下。攝像機轉(zhuǎn)移到龍舟的尾巴,乍一看,如同六條蛟龍在水中游動。
“快到終點了,六隊不分上下,究竟誰會取得最的勝利呢?”主持人激動地說到。離終點僅有幾米之差,三號龍舟的船員們賣力地揮動著船槳,以驚人的速度超過了原本遙遙領(lǐng)先的四號龍舟。我在電視機前驚嘆道:“還真是人心齊,泰山移!”弟弟、妹妹興奮地喊道:“贏嘍,贏嘍!”
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dāng)當(dāng),好事成雙雙!我以快樂的心情來歡迎你!
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10
端午吃粽子作為全國性風(fēng)俗最早始見于西晉周處撰的《風(fēng)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到了唐、宋時,粽子已 經(jīng)成為端午節(jié)的必備食品。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端午節(jié)的粽子品種繁多,在黔西南州最受歡迎的是肉粽、板栗粽、 火腿粽等,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來調(diào)節(jié),如加入桂圓、蜜餞等甜口味的粽子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對于端午節(jié) 吃粽子的由來,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將它視為是紀(jì)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在我州民間,還有一種說法是紀(jì)念一位藥 王,因為民間說法五月是“毒月”,這位藥王就將藥材包裹在粽子里分發(fā)給群眾們吃,人們吃了粽子后都一直平平安 安,后來人們?yōu)榱思o(jì)念他,就在每個端陽節(jié)的時候包上粽子,除了具有紀(jì)念意義,更是希望自己及家人都平平安安。
掛艾條和菖蒲。艾,又名家艾、艾蒿,它有一種奇特的`芳香,可驅(qū)蚊蠅、蟲蟻,凈化空氣,而菖蒲是多年生水生 草本植物,它也是一味中藥,能提神醒腦、殺蟲滅菌。每年端午節(jié),黔西南州家家戶戶都會在門頭上掛上艾條和菖蒲 ,菖蒲可以驅(qū)魔祛鬼保平安,艾條則代表招百福,更可使身體健康,在安龍等地,尤其是婦女,在端午節(jié)這天都會隨 身帶上一兩片艾葉,據(jù)說能僻邪驅(qū)瘴。
飲雄黃酒。神話傳說《白蛇傳》中,白娘子飲雄黃酒,現(xiàn)出蛇身的原形,因此,黔西南州民間認為雄黃酒能讓蛇 、蝎、蜈蚣等毒蟲畏懼,于是在端午佳節(jié)飲雄黃酒可以驅(qū)邪解毒,讓身體健康。
“游百病”!坝伟俨 笔乔髂现荻宋绻(jié)一種很特別的習(xí)俗,就是端午節(jié)當(dāng)天人們總要到中草藥市場逛一逛, 看看各種中草藥,聞一聞滿街的中草藥味道,順便帶上一些菖蒲和艾葉回家掛在門口,據(jù)說這一聞就能驅(qū)除百病。
佩戴香囊。端午節(jié)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qū)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fēng)。每年的端午節(jié),大人們就縫制一些小動物掛在孩童的胸前,以祈求驅(qū)邪避災(zāi)。在香囊中有的塞入艾葉,有的 撒上一點雄黃,以避除穢惡之氣,因此民間有“帶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
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11
“端午節(jié)”伴隨著驕陽似火的五月如期而至。端午這天最重要的就是吃粽子,我最喜歡吃粽子了,那又甜又粘的 糯米,美味可口的陷料,讓人一想起來就流口水。
端午節(jié)還沒到,我就嚷嚷著讓媽媽給我買粽子吃,我專門挑我最喜歡的“叉燒”味粽子,一下子買了一大袋。到 了端午節(jié)那天,我家“召集”了超市里的所有種類的粽子,什么“薏米果仁”啦,“蜜棗山藥”啦,等等等等,應(yīng)有 盡有。
媽媽先端上來了一盤“三全龍舟棕”,我哪里顧得面子,只是搶。爸爸好像早有預(yù)謀,也沒有伸手拿粽子,清清 嗓子,慢條斯理地說:“今天我們別只顧吃,來點新花樣,咱們來說一說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能說出來的,就可 以吃粽子,說不出來的,就不可以吃粽子!蔽倚睦飷瀽灢粯罚撼詡粽子嘛,干嘛搞那么多條件。唉,父命難違,為 了吃到美味的粽子,我只好講一段了。于是,我放下了剛搶到手的粽子,便眉飛色舞:“粽子源自于屈原。屈原是春 秋時期楚國人,在楚國當(dāng)宰相,可是由于當(dāng)時楚王昏庸無能,聽信奸臣的挑撥離間,把屈原放流到了江南一帶。屈原 在江南教人們讀書,給人們分發(fā)他那僅有的一點積蓄,當(dāng)?shù)厝硕际欠謵鄞魉。?dāng)屈原得知楚國滅亡后,十分悲痛,就 懷抱一塊巨石跳江自殺。當(dāng)人們知道后,連忙駕船到江上打撈屈原的尸體,可是怎么也撈不到,只好失望的回到了岸 邊,可人們又怕河里的魚蝦吃屈原的尸體,就用蘆葦包了幾個飯團投入江中,讓魚和蝦餓了就吃飯團,千萬別吃屈原 的尸體。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要吃粽子的原因。”
聽完我的演講,連爸爸都給豎起了大拇指,不過我才不關(guān)心呢,我只是埋頭吃那令我朝思夜想的.粽子,過了一會 兒,媽媽又端上來一盤粽子,我一看,不禁大叫一聲:“我的媽呀,這也算是粽子?”原來這幾個粽子又長又粗,還 是圓筒形的,不論大小還是形狀都酷似我最愛吃的“天冰小神童”冰淇淋。我拿起一個嘗了嘗,味道還不錯呢!
品著這獨具風(fēng)味的粽子,我真為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12
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xí)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xí)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呢!
上午,我們家就開始包粽子,準(zhǔn)備好喂我肚子里的“蛔蟲”了。說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節(jié)的知識,就讓我這個大博士來告訴你們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知識吧!
說起端午,我們還得請出一位詩人讓他來幫我們先開頭說起他吧,可此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國詩人——屈原呀!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xué)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杈鯀s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占領(lǐng),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還是再來說說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故事吧。當(dāng)時楚人因為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jì)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競渡之習(xí),盛行于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dāng)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F(xiàn)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怎么樣這就是我收集到的端午知識,現(xiàn)在大家對端午節(jié)有一定的認識了吧,現(xiàn)在大家是不是該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感到惋惜?如果不是楚王的一意孤行我想屈原還會給我們帶來許多不朽的詩篇,可是屈原的縱身跳入洗干凈了人們的心,他留下來的不僅是悲壯的詩歌還是自強不息的精神!我相信偉大的愛國詩人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13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賽龍舟吃粽子的時候。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季節(jié)里,我懷念起了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我的家鄉(xiāng)是木蘭溪上的一個小鎮(zhèn),端午節(jié)的氣氛特別濃厚。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是從農(nóng)歷五月初一開始的。家鄉(xiāng)過的端午節(jié)流傳的風(fēng)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賽龍舟。
糕是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發(fā)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記得每年五月初二,母親都會從棕樹上砍下一朵棕葉,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腳上,順著葉子的紋路扯成一條一條的,末端還是連在一起的,用來捆粽子。洗好的粽葉和糯米端過來,還有調(diào)羹和筷子,一切準(zhǔn)備就緒,就搬來小板凳開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邊蹦來蹦去的,不停地問什麼時候才能有粽子吃?粗黄杖~在母親靈巧的手里神奇地變成一個個精致的粽子。沒多大會的.功夫,桌腳上就掛起來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來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樣提著棕葉的梗一并放進大大的鍋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開鍋,一股濃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撲鼻而來。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有吃螺的習(xí)俗,據(jù)說是小孩在這一天吃螺會變得聰明。螺這東西當(dāng)時不昂貴,五分錢就能買一盎,村里幾乎家家都買得起。初三這一天,賣螺的小販會滿村里吆喝。小孩們向大人討了錢、買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們吃了螺,留下螺殼,就屋頂上扔,弄得舊瓦片喀啦喀啦作響,其樂無窮。初四一早,大人就會叫小孩們?nèi)ヌ锕“我焕φ粗端陌荩貋聿逶陂T框上。大人們說這樣驅(qū)蚊蟲、能避邪。等插在門框上的艾草漸漸被風(fēng)干了,就成了藥。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脹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葉放在鍋里煮。蒸氣冒出了一股好聞的香氣,在屋里繞來繞去,冷卻后讓脹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時腫鼓鼓的肚子就會漸漸癟下來。
【端午節(jié)吃粽子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吃粽子五年級作文02-20
端午節(jié)吃粽子小學(xué)生作文(通用12篇)07-04
吃粽子的作文500字(精選54篇)06-08
吃粽子的作文300字(精選30篇)04-02
吃粽子的作文600字(精選32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