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山游記作文600字五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山游記作文600字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黃山游記作文600字 篇1
黃山上的石頭是千奇百怪,今天我不說大家耳聞能詳的猴子觀海、飛來石,就說一些不太出名的吧,黃山游記之怪石篇。
“童子拜觀音”——在一座大山上,有一副天然壁畫?矗欠置骶褪且蛔鹫玖⒅挠^音菩薩嘛。再看旁邊,有一個小孩跪著,所以,就形成了這副壁畫——童子拜觀音。嘖嘖嘖,簡直太像了。
“金龜采蓮花”——在黃山最高峰“蓮花峰”的半山腰有幾快突兀起來的大石頭,就像一只大烏龜在往上爬一樣。這只烏龜很大,它的背上有一些石縫,就像是烏龜殼上的紋路一樣。在烏龜的頭的兩旁分別有兩塊大石頭,都是傾斜向上的,看起來就像是烏龜的兩只爪子伸了出來,再費力地往上爬一樣。烏龜的頭的正上面,有一棵小松樹,像一朵蓮花一樣。整體看來,就像一只烏龜在采一朵蓮花一樣。我個人認為,這塊石頭是最像烏龜的,像是人工雕刻的一樣(在半山腰,人怎么可能上去)。如果你不信,可以來我家看一看,我還拍了照片呢。
“龜蛇二將守云梯”——在百步云梯的入口處的`左右有兩塊龐大的石頭。左邊的像一條蛇,右邊的像一只大海龜(它可是黃山最大的一只石龜哦)。它們兩就像上天派來的守護神,在百步云梯的兩邊守著。
“夢筆生花”——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的吧,一塊突兀起的的大石頭像一只大筆,筆尖上長出了一棵小松樹,所以叫夢筆生花。只是我怎么看怎么覺得筆的一邊好像放了一把椅子,懸崖峭壁上,有誰會去放一把椅子?奇怪,即使放了也沒有人敢坐上去。
黃山的石頭真是千奇百怪,我用相機把他們永遠留了下來。
黃山游記作文600字 篇2
這個暑假,媽媽帶我去黃山了。我們在約定的地點上了車,導游說路程有7小時。啊?要這么長的時間啊,都等不及了!
難熬的7小時終于過去了,我們到了向往已久的黃山。吃完飯,我們的首發(fā)站就是野人谷。導游說:“阿力,是他們說的男士的意思,阿布是他們說的女士的意思,因為男的有力氣,女的織布!笨!臺上的阿力正在表演火龍噴火;饛陌⒘Φ淖炖镆粓F一團的跳出來,嚇得坐在前排的小朋友直往后縮。導游介紹說:“這些阿力在捕捉野獸的`時候,早已練就了不怕火的身體!本涂匆娕_上的阿力用火燒自己,只燒出了一點黑斑,一點也不疼,我都看呆了。阿力們真是太力了!
第二天,我們很早就起床去爬黃山。排了很長的隊,坐上了亞洲第一大索道,騰云駕霧在黃山上,感覺自己就是一位得道的仙人。這條索道長3500米,一會上一會下,聽見很多人一陣陣此起彼伏的尖叫聲。到了丹霞站,我們開始了手足并用的爬山之旅。沿途看到了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有武松打虎,仙人踩高蹺,仙人曬靴,孔雀戲蓮花……走了富有情趣的步仙橋,穿過朱元璋避難的鰲魚洞,登上最高的蓮花峰,體驗了一回“一覽眾山小”的胸懷。欣賞到了遒勁有力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看到了傳說中的飛來石,心里想這石頭是不是真的是飛來的呢。爬上了險峻的百步云梯。下山的時候,導游說:“小朋友,你這么小還自己下山嗎?撐得住嗎?”我豪氣萬丈說:“我自己下,不坐索道!薄拔铱袋S山多雄偉。黃山看我多狼狽!”這句話正驗證了我的慘狀。唉,真夠累的,下到最后,只能螃蟹似的橫著下山,兩條腿整個都軟掉了,就這樣,結束了又累又刺激的黃山之旅。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果不其然啊,黃山的變幻莫測的云海,黃山扎根在巖石的松樹,惟妙惟肖的石頭……都是那么的令人流連忘返,如果有機會一定再來黃山一游。
黃山游記作文600字 篇3
今年暑假,我和小伙伴們一起在媽媽們的帶領下興致勃勃地游玩了著名的黃山風景區(qū)。
盡管我們在書中領略過黃山的美景,在別人口中聽到過黃山的奇特,在腦海中想象過黃山的美妙。但這次親眼目睹了黃山景色后,還是被黃山的雄偉壯觀給迷住了。
黃山的石頭奇形怪狀。這一塊像一位仙人,伸著手臂,指向前方,在給我們指引方向;那一塊像一只猴子,正眺望遠方,在觀賞海邊的浪花;不遠處又有一只海龜,趴在地上,正抬頭看天,仿佛要跟天上的白云玩呢。
黃山的松樹千姿百態(tài),有的像兩個雙胞胎,緊挨在一起,親密得很;有的像一位士兵,昂首挺胸,筆直地站在那里;還有的像一個老奶奶,彎著身子,在找自己的老花鏡。
黃山的路更是變化莫測。我們剛還在平坦的.路上嬉戲打鬧,一拐彎突然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條陡峭的山路,彎彎曲曲,望不到盡頭。山路時而寬,時而窄,一會兒在山中央,一會兒在懸崖邊。
我們小心翼翼地走著,經過了很多地方,大多數的地方都不危險、不可怕,可是最陡的還是一線天,大家都知道一線天的樣子吧!抬頭看去,這山路就是像一根線一樣筆直地斜上去的,每次只能通過一個人,如果要是兩個人的話,那你就祈求上天保佑吧。所以我在爬一線天的時候,剛開始還行,越往上爬,我就感到控制不住我的腳,雙腳不停的發(fā)抖,看著我的腳,我覺得這腳已經不是我的了。我終于顫顫魏巍,手腳并用地穿過了一線天,媽媽看著我的樣子,哭笑不得。我摸著汗水浸濕的衣服,一陣陣的后怕,F在想起來,還心有余悸呢!不過,站在黃山頂上看著腳下的云海,山石,隱隱約約往上爬的人群,這感覺別提多美了。
我們又坐著纜車從云谷索道下了黃上,坐上大巴車,朝我們的家駛去。在路上我累得迷迷糊糊地睡著了,在夢中,我悠閑地坐在云朵上,從天上俯看著黃山的美景,慢慢地向前飄著,飄著……
黃山游記作文600字 篇4
假期的一天,我們一家去了美麗神奇的黃山。黃山位于安徽省,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天下,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之稱
在導游叔叔的帶領下,我們這個團隊開始徒步登山,雖然越來越累,腿酸腳痛,但大家相互鼓勵著,我們一家人一路堅持,沒有坐纜車。沿途不時看到有挑貨上山的人,媽媽說他們是挑山工,黃山太高太大了,往山上運東西,基本上都靠他們這樣一擔一擔地挑,非常辛苦,所以山上的東西很貴的?粗@些可敬的人,我還有理由喊累嗎?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登上黃山!
我們首先登上了始信峰,傍晚到達了丹霞峰,沿途看到了夢筆生花、猴子觀海等景觀。第二天凌晨兩點就起床了,趁著月光,與其他游客一同趕往光明頂為了看日出。月光在山間石道上映出斑駁的樹影,柔和的風吹動樹葉,沙沙的細語,仿佛在向我們訴說黃山的故事。走走歇歇,很快就來到大名鼎鼎的飛來石,這個如同天外來客的巨石可真讓我驚奇哦!我在夜色中繞著他轉了又轉,希望能帶給我靈氣。
雖然趕了個大早,但天公不作美。一早,山間魔幻般生出一團團霧氣,像白云仙子一樣在山巒間飄蕩,群峰之間,白浪滔滔,浩瀚無際,那一座座山峰,如同云海中的小島,時隱時現,真是美不勝收!唉!壯觀的日出是看不成了!而且,濃濃的霧氣讓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了落湯雞,頭發(fā)上還頂著無數小珍珠呢!
沿途黃山松一路隨行,它們是黃山的 象征。黃山的泥土稀少,松樹的.根頑強地扎在巖石縫中,生長環(huán)境十分艱苦,高一點的松樹,往往都要長上百年。黃山松千姿百態(tài),有的高大挺拔,有的獨立封頂,有的倒懸絕壁,有的樹冠似寶劍,有的樹冠似車蓋許多黃山松的名字海內皆知,像迎客松、送客松、黑虎松
下山了,我們經過蓮花峰、天都峰一路下來,我的腿幾乎不聽使喚了,肌肉不停地抖,真像導游叔叔說的:上山氣管炎,下山關節(jié)炎?砂盐依蹜K了,不過我還是很驕傲靠自己的力量游了黃山。這真是讓人終身難忘的事。
黃山游記作文600字 篇5
今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和表妹一起去美麗又險峻的黃山游玩,我立刻聯想起書中一幅幅黃山秀美、俊峭、雄偉壯觀的景象,我的心也迫不及待地飛向了黃山。今天的黃山被一片大霧籠罩著,一切景物都若隱若現,朦朦朧朧,仿佛這兒就是仙境,一個神仙居住的地方。我們入往好北海賓館去尋找霧中黃山的美景。
離開北海賓館,向左拐,就來到了不遠處的“夢筆生花”。“夢筆生花”它是奇松和異石的雙結合,站在觀景臺遠眺,一個形狀似筆的石峽從遠處拔地而起,在這塊石頭的頂端有著一棵從石縫里長出來的奇松,在云霧中若隱若現,就好像在夢里一支毛筆的筆尖上長出了一朵花。形似、神似真是太逼真了,我不禁感嘆到!說到了奇松,那我就帶你們來領略一下黃山的奇松到底有多奇。
告別了“夢筆生花”,我們拾級而上,分叉路的正中間豎立著一棵巨大的松樹,叫黑虎松。黑虎松高9。1米,胸徑寬達71。7 厘米,冠幅達14。4乘14。2米。傳說獅子林有一位高僧入定時,見一黑虎臥于松頂,后尋虎不見。只見古松高大蒼勁,干枝雄健,虎虎生威,故名黑虎松。奇松豎琴松更加有趣了!這棵松樹的一邊則像用斧頭砍過似的光禿禿的,另一邊的樹枝和樹葉則全都一根根蒼勁有力的伸展著,遠遠望去像一面正在演奏的豎琴。一開始爸爸還開玩笑地說這是母雞松。
每個來黃山游玩的客人必定會到著名的迎客松來觀賞。我們越過陡峭的山嶺,穿過擁擠的'人群,一棵粗壯的巨松,映入眼簾,這就是名不虛傳的迎客松。只見它屹立在一塊巨石邊上又高又大,它的葉子一叢一叢地生長著,就像一片又一片的云朵,層層疊疊。葉子是那么郁郁蔥蔥、枝繁葉茂。樹干中部伸出達7。6米的兩大側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地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來黃山游玩。爸爸還說迎客松的樹齡至少有捌佰多歲了,但是它還是顯得那么蒼勁有力、生機勃勃。
黃山的奇松可真多!一棵棵千姿百態(tài)、蒼翠欲滴,黃山的奇松是那么美,讓無數游人流連忘返!
【黃山游記作文600字】相關文章:
游記黃山作文04-08
黃山游記02-07
黃山游記小學作文02-21
黃山游記小學作文01-06
關于黃山游記的作文04-29
黃山游記作文06-01
黃山游記作文06-26
精選游記黃山作文三篇02-15
【精選】游記黃山作文四篇02-16
精選游記黃山作文九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