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游記作文(通用8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都江堰游記作文(通用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都江堰游記作文 篇1
人們都說,去都江堰旅游,不得不去看看都江堰的虹口。這不,我們乘著汽車,走上了虹口之路……
早晨,我們懷著興奮的心情,坐上了車。一路蟬鳴蝶飛,鳥語花香,天高云淡。不一會,我們便聽見了“嘩,嘩”的流水聲,下車一看,原來是一個節(jié)點。從節(jié)點向下看,正是我們要去的虹口,它的水流是那么湍急,那么洶涌。洶涌澎湃的虹口,像一條擺尾騰飛的巨龍,江水奔瀉而來,如劍離弦,如馬脫韁,如猛虎出山。宏偉極了!在節(jié)點處還立了一個石碑,關于這個節(jié)點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呢!從前,有一只鳳凰,它要找一顆梧桐樹為棲身之地。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一顆適合它的梧桐,可惜好景不長,它才安頓下來,就遇到大雪封山,被困在梧桐樹上,好心的人們想救出鳳凰,可是卻力不從心。于是,他們給鳳凰搭了個竹棚,讓鳳凰免遭大雪的.傷害,春天到了,大雪化了,可鳳凰卻再沒飛走了。因此這個節(jié)點叫關鳳溝。
我們繼續(xù)往前走,終于到達了目的地――虹口。我迫不及待地跑向虹口。這時的虹口,和剛才在節(jié)點看到的虹口完全不一樣,江水即清又綠,像翡翠,似明鏡,使人流連忘返。把雙腳伸進虹口里,盈盈的江水一直蕩漾到腳邊,卻又緩緩地退回去了,像慈母拍著將睡未睡的嬰兒似的。虹口里有大石頭,小石頭……我爬上一塊大石頭曬太陽,一輪紅日從東方徐徐升起,金色的陽光撒滿大地,紅紅的太陽被一朵朵艷麗的朝霞簇擁在虹口的上空。
虹口啊虹口,你吸引了多少中外游客前來參觀,你吸引了多少詩人和畫家為你賦詩作畫,你為都江堰增添了多少瑰麗的色彩!
我愛你,景色奇麗的虹口!
都江堰游記作文 篇2
一個星期六的上午,我外公外婆帶我去青城山玩。
記得上次到青城山路過山門時,偶然發(fā)現(xiàn)山門的二樓有個黑洞洞的門洞,我突發(fā)聯(lián)想,到里面去看看,探一下險該多好啊!于是我就把想法告訴了外公外婆,果然外公外婆答應了我,我們吃完午飯就去青城山山門探險了。到了那里我們剛爬上二層,外婆突然說我們回去吧,我問為什么要回去呀,我外婆說我們忘了帶電筒了,我們只得回去算了?墒俏矣X得不能白來一趟就跟外公外婆說,總不能白來一趟呀!外婆就說那么我們到對面的大草地玩吧!于是我們在大草地完了一陣。
在大草地我們發(fā)現(xiàn)又有幾個人準備去闖黑洞,我說,我們一起去吧!于是我們一起闖黑洞,我們到了黑洞好像從不認識變成認識。我們在第三層是已經(jīng)伸不見五指了,當時在我后面的'比我大一點的哥哥,走到第四層因為害怕就返回去啦,而我也很想回去,可是外婆鼓勵我不要害怕,不讓我回去,還說前面有一個男孩比你小,人家都不怕。我硬著頭皮繼續(xù)往上走,越往前走越黑,我們只能借用手機微弱的亮光照著走,我們一直爬到大山門的頂層,在頂層上我在那里還大喊一聲,“我們上來了”,下去的時候,我們就沒有那么害怕了。
回到了青城山的家我就跟外婆說,我以后再也不害怕了/。下次一定要讓我媽媽也來闖闖這個黑洞。
都江堰游記作文 篇3
今天,天氣晴朗,我和去了都江堰,我們是從成都坐高鐵到都江堰。到了都江堰我們從玉壘山那個方向向都江堰水利工程方向進發(fā)。這條路說有一段非常幽靜的山路,并且看到岷江后,是順著水流的方向走,能更好的理解都江堰這個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在成都平原西邊的岷江上建造的,是全世界到今天為止,年代最長、唯一留存、以沒有壩引水為特點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然在使用,仍發(fā)揮很大效益。讓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它是由李冰父子建造的。
岷江是上游的一條比較大的支流,發(fā)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區(qū)。每當春夏山洪來臨的時候,江水奔流而下,從灌縣進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非常窄,古時常常引起洪水,洪水一退,又有許多沙石。而灌縣岷江東岸的玉壘山又阻礙江水向東流,造成東邊旱西邊澇。當李冰任蜀郡太守,他為人民造福,排除洪水之災,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主體工程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達到了引水澆田、變害為利。另外一條則匯入長江。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為都江堰渠首工程,這是都江堰灌溉系統(tǒng)中最關鍵、最重要的設施。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魚嘴分流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組成。它科學地解決了江水的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三者首尾相接。
魚嘴分水堤坐落在岷江中游的頂端。它將奔騰而來的岷江一分為二,外江為原始河床,內(nèi)江用于引流灌溉,它巧妙之處體現(xiàn)于兩點。其一是它利用內(nèi)江河床低而枯水季節(jié)六成引水,外江河床寬,所以洪水季節(jié)六成泄洪。所謂“分四六,平潦旱”正是這個道理。即表層水流入凹岸,低層水流入凸岸。于是沙石含量較少的表層水自然涌入內(nèi)江,而底層水則順著江彎的凸岸擠向外江,絕大部分沙石也就在外江河道上滾動、留沉。所謂“四六分洪,二八排沙”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飛沙堰是都江堰三大要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實它的功用卻是任何工程都不能代替的,可以說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飛沙堰的的`高度剛好超過內(nèi)江河床2.15米,它的作用主要是當內(nèi)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余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緊急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飛沙”地巧妙地利用離心力的作用和虎頭巖的頂拖作用將上游帶來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達數(shù)百公斤的巨石,從這里拋入外江,確保內(nèi)江通暢,確有鬼斧神工之妙。
寶瓶口是由人工開鑿的一通山峽,玉壘山被一分為二,其間只留出20米的入水口,內(nèi)江水從百米之寬的河道涌向寶瓶口,平水季節(jié)奔流而過,高峰時節(jié)則節(jié)節(jié)升高,不加節(jié)制的水流不斷爬升,一擁而入,成都平原就會遭受洪澇災害。此間飛沙堰的設計與寶瓶口相互結合,它的高度剛好超過內(nèi)江河床2.15米。這就意味著當內(nèi)江水位升高2.15米后,洶涌的波濤將從飛沙堰溢出。寶瓶口入水便始終在一個幾乎平衡的常量上。成都平原從此以后既獲灌溉又安然無恙,此間的苦心可謂巧也。
都江堰游記作文 篇4
都江堰,一個雄偉浩大而又古老的水利工程。這個暑假,我和爸爸媽媽有幸來到都江堰,親眼見到這造福萬民的偉大工程。
走進景區(qū),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噴泉。噴泉四周,圍著一圈特別的“竹籠”。這可是都江堰的大功臣之一。它是一個由竹子編成的長圓筒,里面裝滿大塊的鵝卵石,用來堵截水流,其作用類似我們現(xiàn)在的沙袋堵水。在噴泉的中間,還橫臥著四根大鐵棒,這就是“臥鐵”。它也是都江堰工程的必備之“寶“,是用于標記挖掘泥沙的深度。我不禁折服于古人的智慧。
繞過噴泉,我們走上了堰功道。道路兩邊立著十二尊青銅雕像,用于紀念歷朝對都江堰有杰出貢獻的`人。正是有了這些前輩們的努力,讓這個古老的水利工程沿用了2000多年,至今仍造福著成都平原的百姓。
走過堰功道,前面便是伏龍觀。伏龍觀供奉的是都江堰的建造者李冰。觀內(nèi),有一尊東漢年間的李冰石像,相傳為鎮(zhèn)水之物,是從都江堰水道中打撈得到。伏龍觀旁,就是滾滾而過的江水,白浪翻涌,甚是壯觀。
寶瓶口位于伏龍觀右邊,因其形似瓶口而得名,是都江堰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若要開鑿寶瓶口,需鑿穿玉壘山。但在科技不發(fā)達的2000多年前,怎么才能鑿開堅硬的巖石呢!聰明的李冰先用火把巖石燒熱,再潑上涼水,巖石就會因冷熱不均而裂開。就這樣,李冰僅用八年就鑿出了寶瓶口。寶瓶口的特殊造形不僅起到引水作用,還可以限制洪流進行灌區(qū)?粗翘咸系慕鬟^,在岸邊激起層層浪花,不由贊嘆古人的聰明才智。
走過寶瓶口,我們沿江逆流而止,來到飛沙堰。我趴在欄桿上,左看右看,卻不見堤壩的蹤影,只見滾滾的岷江水向身后奔涌而去。原來,此時是盛水時節(jié),江水早已淹過了僅有2米多高的飛沙堰。可別小瞧這矮矮的飛沙堰,江水流至此處,會先拍向堰邊的一個小島離堆,水流受了阻礙,就回旋至飛沙堰,若水位高于飛沙堰,多余的水和泥沙就會從堰上“飛”過,排進外江,飛沙堰因此得名。若水位低于飛沙堰,飛沙堰就會擋住水流,保證內(nèi)江水量。飛沙堰設計如此巧妙,真令人嘆為觀止!
參觀完飛沙堰,我們乘觀光車來魚嘴。魚嘴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個部分,因形似魚嘴而得名。它是一條分水堤,將岷江分為外江和內(nèi)江。來勢洶洶的江水流至此處,竟聽話地一分為二。魚嘴的建設十分科學。開鑿內(nèi)江時,使內(nèi)江的河道略低于外江,在枯水季節(jié)時,百分之六十的水就會流入內(nèi)江。魚嘴建在彎道處,盛水季節(jié)時,會形成旋渦,巨大的離心力會將百分之六十的水和百分之八十的泥沙甩進外江。先進的排沙與泄洪功能,也是都江堰能沿用至今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雄偉浩大的都江堰,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評價:“都江堰是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比萬里長城還要激動人心!彼旄A舜ㄊ翊蟮氐那f百姓,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工程!
離開魚嘴,時間不早了,我們得趕往下一站青城山!
再見了,都江堰,希望我還有機會能再來領略你的偉大和壯觀!
都江堰游記作文 篇5
我一直都想目睹一下都江堰的宏偉。今年夏天格外炎熱,和爸爸商量后,決定去都江堰避暑。
我們從綿陽出發(fā),兩個小時后,來到向往已久的都江堰。
都江堰是戰(zhàn)國時李冰父子修的水利工程,由渠首和灌溉網(wǎng)兩大系統(tǒng)工程構成,渠首建于岷江之中,由魚嘴、寶瓶口和飛沙堰組成。魚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壩,形似大魚臥于江中,將岷江分為內(nèi)江和外江。內(nèi)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
都江堰是一座綜合性的水利樞紐,它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為一個系統(tǒng),發(fā)揮出防洪、灌溉、水運等作用。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都江堰的水很有特點,流動時像威震四方的將軍,平靜時像正在甜睡的小孩,舀一口嘗嘗,有一絲甜,用鼻子聞一聞,有些淡淡的清香,閉上眼睛聽,它那氣勢磅礴的聲音猶如千軍萬馬,勢如破竹!都江堰景點很多,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最讓我難忘的是安瀾索橋。橋很晃,好像下一秒就要塌了似的,我忐忑地來到橋頭,邁出了最艱難的一步,但后面的幾十步都很輕松,搖搖晃晃的,挺好玩。橋上人潮涌動,讓我流連忘返。
第二天,我們又去了青城山。早上九點從五龍口進山,一抬頭就看見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空氣那么清新,那么涼爽!酷熱一掃而光,心情是特別的輕快。但一看這遙不可及的羊腸般的山路,我又有一絲膽怯,能爬到山頂嗎?路邊有很多亭子,還有很多水果和小吃可以購買。還經(jīng)過了很多美麗的`景點,但讓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瀑布。我?guī)е闷嫘耐媪送嫠,瞬間全身清涼,刺骨的感覺緊跟其后。有幾處瀑布,讓我深深震撼到了,我要昂首仰望才能看見瀑布的頂端,氣勢磅礴的水流,飛流直下,似千軍萬馬,爭先恐后,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聲音,給了我視覺和聽覺上的震撼。瀑布下端的水霧,飄散在四周,灑落在身上,特清爽,猶如身處仙境,妙不可言。
突然間大雨傾盆,幸好我們準備了雨傘,在破爛不堪的臺階上,走起來異常艱難,鞋子也被雨水和積水打濕,腳很不舒服。在我們疲憊不堪時,終于到了又一村,來到一個農(nóng)家樂休息,并且點了。土雞、野菜,真可口啊!豐盛的午餐,讓我們的疲憊得到了緩解,我們又像滿血復活的戰(zhàn)士,充滿了能量和斗志。
午餐后,我們繼續(xù)下山,前往坐纜車的地方。到了那里,我已經(jīng)氣喘吁吁了,爸爸去買票,不一會兒,他又回來了,無可奈何地對我說:“停電了。”哇,真是晴天霹靂,這下只能走下山了。我們休息片刻,又出發(fā)了,雨停了,穿著買來的雨衣,真熱啊,簡直像被關在烤爐里似的。又下起雨來,路都有些模糊,小腳都有些微微發(fā)抖。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到山腳下了,看看時間,已經(jīng)快五點了。
這兩天的一幕幕,讓我新奇,讓我興奮。我感嘆都江堰的宏偉,更佩服古人杰出的智慧和貢獻!我還感嘆青城山的幽靜和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同時也應該為我們自己點贊,雖然整個上下山過程,曲折多多困難不少,但我們都用毅力克服了它,無論以后的道路怎樣曲折,無論出現(xiàn)什么困難,都不能膽怯和退縮,要以百倍的毅力和勇氣克服它!戰(zhàn)勝它!
都江堰游記作文 篇6
今天,我們帶著從老家來的爺爺奶奶去都江堰玩。這次我們是坐高鐵到都江堰,再租了一輛車去游覽景點的。
我們先到了天府源,開車的司機叔叔跟我們講,成都的水都是從這里流過去的。水是按一江分兩江、兩江分四江、四江分八江……的程序往下游流的。為了讓水分流,古人想了個非常聰明的辦法,就是把大塊石頭裝在竹籠里,往江中填,這樣才不至于被洪水沖走。
接著,我們又去了觀景臺,這里可以看見都江堰的整個工程。都江堰是李冰和他的兒子修建的,主要是灌溉成都平原。曾經(jīng)有蘇聯(lián)專家在這修水電站,但還沒有修完就撤走了。如果他們沒撤,可能就看不到今天的都江堰了。
游完都江堰,我們還順道去了一趟映秀鎮(zhèn),參觀了地震遺址,很多倒塌的.房子還保留著?赐曛笞屛腋杏X非常震驚,要是2008年我在成都的話不知會嚇成什么樣肯定比今年的420地震嚴重多了。
今天的參觀讓我收獲很大,不僅了解了都江堰的宏偉工程,還切身感受到地震巨大的破壞力。
都江堰游記作文 篇7
大年初六早上七點,我們一家四口離開賓館,坐上地鐵,前往火車站。
到了成都站后,我們又經(jīng)過了幾十分鐘的痛苦等待,終于在八點多登上了開往都江堰的動車。
動車開著。我如癡如醉地看著外面的風景:高低不平的房屋,清如銀帶的小河,還有森林,農(nóng)田,仿佛有一個巨人將他畫的畫1一個一個的擺在我眼前。不過,看了半個小時的風景后,車進了地下。再過五分鐘,動車終于進站了。
等出站后,我們就看到了一條河。它不是平靜地流淌著,而是像駿馬一樣奔騰。后來,我們才知道,那條河不是別的河,而正是我們要去的岷江。走了十分鐘的'路,到了售票處。這時,我才知道青城山就在都江堰旁邊。
進了大門,過了一條小路。我們邊欣賞著美景邊走。之后,我們上了一個小樓。我往外看了一眼,看到了寶瓶口。我十分激動:上學期歷史老師就講過都江堰,從那時起我就一直想看,現(xiàn)在可以好好看一看它了!之后,我把頭一轉,但是由于有樹木遮擋,所以沒有看到魚嘴。
之后,我們下了樓,從河床上了魚嘴——當時是旱季——。我迫不及待地往后一看,希望能看到飛沙堰。但是,結果卻令我大所失望:由于水不夠深,飛沙堰不是低于水面兩米,而是高于水面兩米,就像一個沙灘。我們沿著西邊走,只能看到外河光禿禿的河床:很多鵝卵石。又往前走了兩步,看到一道欄桿,把水堵到外面去了。最后,我抱著不多的希望往魚嘴那里瞥了一眼。
雖然飛沙堰和外河沒有那么好看,但是魚嘴的景象令人挪不動步子:碧綠的岷江水從北邊奔騰而來,到魚嘴那里就被劈成兩半,原本流到外江河道的水因為有阻攔而也流入了內(nèi)江,從寶瓶口流入成都市區(qū)。看到這樣的景象,我不禁為李冰父子修建的這個偉大工程而佩服。
經(jīng)過了漫長的排隊與等待,我們終于登上了一座著名的橋:安瀾索橋。我們在小學課本里學過巴金的一個游記,講的就是安瀾索橋。橋上人很擠,但是我也實現(xiàn)了登上這座橋的愿望。
過了橋,四個人又開始爬二王山。爬了幾百米后,我們回頭一看,整個都江堰的景象一覽無余:魚嘴像一條大魚,水面上的飛沙堰則像它的尾巴。魚嘴旁邊還有一條擠滿了人的"魚鰭"那就是安瀾索橋。再加上岷江,仿佛成了仙境。
當時,我十分想帶上一個照相機,把那個美景拍下來。
都江堰游記作文 篇8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關鍵是如何讓其為我所用,都江堰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初聞都江堰,尋思著便是個尋常水利工程罷了,遠遠沒有美食對我的吸引力大,但既然到了,便去看看好了。一進門,便是豎立著5A級功績的石塊,是何德何能讓一個水利工程獲得“世界遺產(chǎn)”稱號呢?再往里走,兩旁是青銅色的人物石像。一列排開,服飾各異,其中不缺乏我們的熟人諸葛亮,更有著許多為維護都江堰耗盡心血卻不為人知的功臣匠人。他們,不僅是都江堰的'功臣,更是幾千年來保“天府之國”安定的功臣。望著一尊尊銅像的陌生面孔,我有些失神,有些可以理解“世界遺產(chǎn)”的名不虛傳了。他們只是眾多匠人中的代表部分,而都江堰也只是歷史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實這些銅像是一份淳樸的縮影,一種對文化長河傳承保護的堅定與智慧。因為有著人與自然的相輔相成,因為一直以來人類并未對大自然丟下尊重與敬畏,所以水是生命之源,而不是常有洪澇之災;所以我們才能平安幸福地生活,而不是妻離子散。
余秋雨先生曾道:“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實際上,卻是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未見其流,先聞其聲。聲音是慢慢變大的,像是蓄力著,等待著高潮。過了人山人海的鐵索橋,視線便明朗了,水是不甘被馴服的,它在狹窄的石壁間沖蕩,濺起白色的浪花,可終是一滴水也未脫離石壁的懷抱,望著水流去的方向,是云霧繚繞的青山與稀稀落落的人家。閉上眼簾,覺得水便是活的,是有靈性的,浪聲是沉穩(wěn)有力的心跳與不甘的嘶叫,便是如此,為莊稼澆灌,將一滴滴水的靈性給了人類。站在魚嘴旁,望著滔滔而去的江水,我的思緒往云深處去。
《道德經(jīng)》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兩千多年前,一位先哲懂得了水,懂得了自然。兩千多年后,人與自然,仍相輔相成。
【都江堰游記作文】相關文章:
都江堰游記作文11-05
都江堰游記作文(精選36篇)04-13
都江堰游記作文(精選10篇)03-30
都江堰游記作文7篇01-07
都江堰游記作文(7篇)01-07
都江堰游記作文6篇01-03
都江堰游記作文(通用51篇)04-15
都江堰游記作文(通用50篇)09-08
都江堰游記作文(通用12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