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讀后感(15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格列佛游記》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1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奇妙的故事,書中的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無不令人感到驚奇,世上真的會有這樣奇妙的地方嗎?如果有,那會在哪……
兒時也曾讀過這本書,當時只是覺得有趣。那小人國里的人兒真的那么小嗎?如果我能去到那,我是不是也成為大人了;那由馬兒統治的國度,是真的存在嗎?;格列佛的游記讓年幼的我很是羨慕,覺得這本書簡直就像一個有趣的童話。而今日再讀這本書,我特地去了解過了它作者所處的年代背景,再閱一遍它的內容,卻品出了一些不一樣的,諷刺的氣息。
兒時的童話故事,似乎是換了個猙獰的面具。仿佛大夢初醒,我發(fā)現書里竟有這樣的黑暗的一面——亂做實驗的科學家,被獨裁的君主統治的飛島國百姓,小人國國王膨脹的野心……我不禁懷疑了:它真的,還是我記憶里面那美麗的童話嗎?我努力的翻找著兒時閱讀的痕跡,翻完了一本書,卻一無所獲。深吸了一口氣合上書,要對它失望時。卻看到了書面上大大的黑字《格列佛游記》,對啊,格列佛游記。這本書,本就是他那種不畏艱難險阻,勇敢探索,堅持不懈的寫照啊。我仿佛是從黑暗中找到了第一座燈塔,而漸漸的,光明的景象離我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格列佛的精神,是十分可貴的'。雖然遭遇太多太多的不幸,他卻從未想過放棄航海冒險這一事業(yè)。在生活中,這樣的人更是很多。我曾看過一篇報道,一個七旬老人,雖然眼已花,發(fā)已白。卻仍然堅持做著他從十幾歲就開始做的工藝——制扇。盡管這個工藝不能為他帶來什么財富,也不能讓他出人頭地。但他就這樣一直的做下去了,在報道的最后,他遺憾的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我走了,這個手藝就沒了”看到這,我潸然淚下。他這種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不也是很好的詮釋了這種精神嗎?
在格列佛游記中,這種堅持的精神就是它的精髓所在。堅持,全書沒有提到這個詞,但是它卻最好的證明了這兩個字。反觀我的生活中,我很多時候是沒有做到堅持的。就像平時在數學的練習上,在一會的思考后,沒解出答案我就會對這道題失去信心,認為自己做不到,F在回想起來,可不是缺失了這種精神嗎?如果我能做到有格列佛的一半的堅持,我的數學成績也許就不會跌得那么厲害?梢娺@種精神,不是人們口中的:“我希望能做到”而是必須要做到的。如果做不到,反倒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了。但是口上說著是很容易的,無非就是動動上下唇,吐出幾句不會實現的承諾罷了。而我認為,應當用我的行動去履行了這個誓言之后,再來說,我能做到。
格列佛游記,真的帶給我太多太多的感慨。我更要感謝它,給我點明了前路,讓我明白,今后的路,應當怎么走。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2
大家一定都很了解“大人國和小人國”吧,最近我就讀了這個“大人國和小人國”的原本,當我看到這本書時,一直認為它是和《魯賓遜漂流記》一樣的書?墒钦嬲_書,看到前言和內容后,我知道了這本書,這是一部充滿童話色彩的諷刺小說。但小說的童話色彩只是表面的一層面皮,尖銳深邃的諷刺才是它內部的靈魂。本書作者斯威夫特用這種獨特的諷刺方法,尖刻辛辣的諷刺文章中描述的主人公格列夫在四個不同國家遇到的奇聞趣事,抨擊十八世紀英國的政治、法律和對外政策等等。讓人以一種別趣生動的形式了解了十八世紀的英國。
這些在每個地方都有體現,在小人國時,格列夫幫助小人國國王打敗它國,卻善良的不愿意將他們毀滅,可是不僅沒有得到贊賞,還使國王很不高興;皇后寢宮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撲滅,誰知卻讓皇后大為惱火。格列佛的仁懷寬厚和俘獲不來夫斯古國艦隊的軍功受到小人國國王的賞識使得佛林奈浦大為惱火,就聯絡其他大臣設謀陷害、大加毀謗。于是,小人國君臣貫通一氣準備除掉格列佛。他的好意卻成了別人殺他的理由,也就像英國君主一樣,絕對不會讓人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也經常聽信小人讒言,部分是非黑白。
還有在大人國時,國王召見他,他慷慨陳詞,夸耀自己的祖國的偉大,政治的賢明,法律的公正,然而遭到國王的抨擊與駁斥。也就像那些君主,從來不愿意承認別人比他厲害,不愿意聽取別人的建議。
而在飛島國,飛島國的人相貌異常,衣飾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國王和貴族都住在飛島上,老百姓則住在巴爾尼巴比等三座海島上。島上的“拉格多科學院”。這所科學院研究的.都是些荒誕不經的課題,結果造成全國遍地荒涼,房屋坍塌,人民無衣無食,卻沒有人去顧慮這些。接著,格列佛來到巫人島。島上的總督精通魔法,能隨意召喚任何鬼魂,格列佛因此會見了古代的許多名人,結果發(fā)現史書上的記載很多不符合史實,甚至是非顛倒。這飛島國的人就像那時十八世紀的英國,國王沉靜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根本不管不顧自己的子民。那些貴族可以隨意欺辱低級的貧民,卻沒有人去管束。巫人島的事件讓人明白了很多人都會顛倒黑白,讓人非不清事件的真相,讓那些無辜的人死去也沒有人去管,去理會。
格列夫最喜歡的就是慧骃國了。這兒馬是該國有理性的居民和統治者。而“列胡”(雅胡、野胡、耶胡、野猢等多種名稱是翻譯的問題)則是馬所圈養(yǎng)和役使的牲畜。格列佛的舉止言談在“慧骃國”的馬民看來是一只有理性的“列胡”。 在“慧骃國”各種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國。然而“慧骃”國決議要消滅那里的列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無法實現。無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離開該國打道回府。格列佛懷著對“慧骃國”的向往,一輩子與馬為友。并且厭棄了世俗,決心不與他人同流合污。將慧馬與列胡作對比,凸顯了理智、仁慈、友誼的人性的可貴和貪婪、無信,嫉妒的丑陋。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3
這個暑假,我讀了《格列佛游記》,時至今日,主人公格列佛漫長的16年航海生活仍令我記憶猶新,并且充滿了好奇!陡窳蟹鹩斡洝肥怯骷壹s翰·斯威夫特的成名作。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書中主人公格列佛是一個喜歡探險的人。第一次航海遇險后,他被俘虜了,被押送到小人國——利立浦特。那兒的人都稱他為“巨人山”?墒菦]過多久,小人國養(yǎng)不起他了,他又來到了大人國,他只有當地人的十二分之一那么大,那兒的東西對他來說都是龐然大物。接著,他又來到了飛島,整個一座島都是飛行在空中的,在參觀完當地的科學院之后,最后來到了慧S國,那兒和他的祖國完全是顛倒的,慧S國事馬統治著人類。慧S是馬,人類在那有個難聽的名字——野胡。在慧S國里,野胡就是最低賤的動物,一切重體力活都是他們干。在那兒,慧S覺得野胡是最沒理智的動物,但格列佛在一次談話中對他的馬主人說:“在我們的國度里,最有理智的就是野胡。”他在一次海難中流落小島,進入了小人國、巨人國、飛島、慧S國。在他與各國人交流時,對他們關于人類的古怪看法感到不解。隨著游歷許多國家,他漸漸發(fā)現各國的人異口同聲地對人類的好戰(zhàn)、腐敗等極其反感。后來,格列佛捫心自問:為什么人類要戰(zhàn)爭、撒謊、詐騙和殘殺同類呢?
是啊,人類的確是最有理智的動物,但是有的人類借著這個條件非但不做好事,而且橫行霸道,甚至于有些人還走上犯罪的道路。就跟主人公的馬主人說的一樣:“人類有了理智就專干壞事,其實人類是最可恥的'動物”雖然這話說得有些極端,但是我覺得至少他說出了人類不好的一面,這也正是作者內心真正要表達的東西。
在這里,我們不需要去探究“慧S”和“野胡”的真實性,而是要知道作者寫這本書的本意所在,他通過寫這篇游記(尤其是最后一卷——慧S國游記)旨在影射當時的社會現實,抨擊當時社會的種種黑暗與罪惡。借鑒“慧S”與“野胡”這種關系來表達他心中想要的那種生活——也就是推翻黑暗社會、廣大勞苦大眾翻身做主人。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非常向往慧S國,在那里一切都是真實的,沒有“撒謊”、“欺騙”,他們的國家非常和平。但愿我們人類也能像“慧S”國那樣,少一些罪惡,少一些虛假。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擁有一個祥和、文明的社會而努力吧!
約翰·斯威夫特借《格列佛游記》一書猛烈抨擊了英國當時黑暗的社會,使很多人看清了社會的丑惡,并知道應該向哪個方向前進。
我喜歡此書,是因為作者并沒有直接向英國的黑暗統治開炮,而是用格列佛的遭遇間接諷刺了腐敗的社會。作者對當時社會的看法是非常精準的。包括現如今的社會,一直都沒有逃離金錢、利益的怪圈。今天的社會還有許多類似事件發(fā)生。所以說,比較起科技的進步,我以為社會還是沒大變,幾乎與十六七世紀處于同一水平啊!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4
一本好書,會讓你感動,會讓你有空靈飄逸感,會讓你百看不厭,會讓你捧腹大笑閱讀作為人類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自有書籍文字伊始,人類就在閱讀中傳承著文化,開啟心智。而一些經典名著的閱讀,更是人類思想文明的精華,值得后人去研究,發(fā)現。讀后感欄目為您提供以下讀后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我最喜歡的書是英國的斯威夫特寫的《格列佛游記》,每當我翻開這本書,我的心就似乎飛到了遙遠的印度洋,在海上跟勇敢的格列佛乘風破浪,經歷著一次又一次不平凡的旅行。
利立浦特(小人國)游記
官場之中,做成官之后就是明爭暗斗,互相傾軋,就為了他們穿的鞋子的跟高低不同。高跟黨和低跟黨積怨極深,從不在一塊兒吃喝或談話。
內患方殷,利立浦特卻還要對另一個小人國不來夫斯庫發(fā)動戰(zhàn)爭,每次戰(zhàn)爭各有勝負。
第一卷中的諷刺是正面的,直接的,那一些“有所指”的諷刺其實也完全適用于人類,而不僅僅限于英國這么一個國家,其內部的腐敗和紛爭,也終有一天會將其毀滅。
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游記
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個龐然大物,但一到布羅卜丁奈格,他就象田間的鼬鼠一般小了。格列佛被當作小玩藝裝入手提箱里,帶到各城鎮(zhèn)表演展覽。后來,國王召見他,他慷慨陳辭,夸耀自己的祖國的偉大,政治的賢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一一遭到國王的抨擊與駁斥。
格列佛自然很“失望”,不過他很快就從心里“原諒”了這位國王。他明白國王之所以不能欣賞他所宣揚的祖國的種種“偉業(yè)”,完全是國王與世隔絕,孤陋寡聞。
第二卷尤其對統治者的道德提出了要求;統治者腐敗墮落,不能身正,老百姓的歪和邪是必然的`,不能一味罵人心不古。
勒皮他、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日本游記
飛島上的人也并非完全蠢笨,他們之所以有充足的時間終日沉浸于不切實際的冥思苦想,是因為他們的實際生活有保障——地上的人民供養(yǎng)著他們。所以,下面一有風吹草動,他們是非常敏感的,哪里拒絕效忠納貢,國王就有幾種可以使人民歸順的手法:“一種是將飛島長時間的浮在該地人的頭頂,剝奪他們享有的陽光和雨水的權利!钡诙N手法是將島上的大石頭往下扔,把人們的房屋砸得粉碎。如果他們還是不歸順的話,國王就用最后方法:“讓飛島直接落到他們的頭上,將他們統統毀滅!
人們不是沒有對策。有人想出在巨塔的頂端安裝巨大的磁石,使飛島下降時將它吸住并永遠的固定,徹底改變一下政府。
第三卷,作者諷刺了文學和歷史的所謂新批評主義的方法。最終得出結論:“他們是我生平所見到的最受屈辱的人!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5
在這個寒假里,我讀了一本叫《格列佛游記》的書。這本書是英國著名的諷刺作家斯威夫特譜寫的著名諷刺小說(這一點我是后來才知道的)。
當我買來這本書的時候,書里的大概內容我已經都知道了,應為我在這之前就看過這本書的作品精要。這本書里有許多奇幻的內容,明明是幻想出來的,但是被作者刻畫得那么真實,看來,作者在創(chuàng)作這本書時真是下了一番苦功。
這本書以第一人稱來寫,描述了一位叫格列佛的醫(yī)生的奇幻經歷。這位醫(yī)生喜歡出海探險,然而,倒霉似乎一路都跟隨著他——船翻了、碰上海盜,要么就是船員叛變。但是,就是應為這些不幸,使他來到了四個神奇的島嶼,在他來到的這四個島上,要么是,島上的人特別小,要么是島上的人特別大,還有一個島上沒有人,只有馬?傊@些島嶼都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
留給我影響最深的是“小人國”。在這的島上的人出奇的小。高的也就只有那么一個指頭那么高。在這個島上,格列佛被視為“巨人”。小人國并不是一個整體,它分成很多很多塊。就像我們的世界一樣,人民是分裂的。因此,在那里經常發(fā)動戰(zhàn)爭。格列佛幫助他的“國王”屢次大敗敵軍,被國王大加贊賞。
可是,有一天,王妃的寢宮著火,火勢十分“兇猛”,格列佛情急之下用一泡尿澆滅了大火。這讓王妃十分氣憤。國王念在格列佛是個“有功之臣”于是赦免了他的“罪行”?墒峭蹂m纏不休,非要將他處死。于是,她想出了一個惡毒的想法——現將格列佛的眼睛刺瞎,在一點點的減少他的食糧,直到最后他餓死為止。格列佛得知了這一消息。于是,他連夜乘船逃跑了。
假如格列佛是我的話,我才不會逃跑呢!我會將那該死的王妃一拳打出幾百米(小人國的米數),然后將她扔進大海!將那些忘恩負義的人殺光!就算他們的“火力”再強大,也不能將我制服。在讓他們都付出代價后,光明正大的'離開!
其實,這種嫉妒心,在我們的班級里也有——張?zhí)煲蝗簹录褪且粋很好的典范——應為考了全班第一,所以挨了一頓暴打。這種嫉妒心是不應該有的。要是我,才不會為那死性不改侏儒求情呢!
格列佛還到過“飛島國”,這個島靠著一塊大磁石飄浮在空中。島上的人總是在擔驚受怕。怕什么呢?怕地球應為種種原因毀滅。他們怕流行撞地球,怕臭氧層破裂,怕太陽能源耗盡,怕太陽膨脹將地球吞滅…我覺得,就算真的要到世界末日了,你們也沒有辦法避免,既然沒有辦法避免,還不如高高興興的去過日子,不要想那些事,想了就是在耗費你的腦細胞!
而他到的最后一座島上只有馬,在這里的馬更有靈性,有自己的語言,而且和平共處,沒有戰(zhàn)亂。與前面的小人過大不相同。這讓作者十分羨慕。假入我們的世界也是這樣就好了?上н@是不可能的……
格列佛這位醫(yī)生給了我很深的印象,他的奇幻經歷給了我們許許多多的啟發(fā),讓我們明白了許多我們沒明白的道理。這本書很有觀看的價值。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6
喬納森·斯威夫特——《格列佛 游記》的作者,英國杰出的諷刺小說家。
在小人國里,他成了龐然大物,刀槍不入,光早餐就要6頭牛、40頭羊和其他食物以及相應的面包,這還填不飽肚子;在巨人國里,他變成了巨人們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間,并與貓和老鼠展開斗爭;后來,他來到神秘的飛島國,這里的人利用島的下部的天然磁鐵和海底下的磁鐵的力量,隨心所欲地移動,這同時也是一個可隨時傳喚鬼魂對話、專門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離奇國家;還有令人深感汗顏的慧馬國,在這個人馬顛倒的世界里,更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讀著讀著,我仿佛隨著格列佛一起走進了那個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長得像魚的.飛島國居民,以及慧馬和野猢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格列夫在一次海難中到達了小人國,小人國的人們在格列夫的眼中只是像一只只螞蟻。小人國的國王擁有著侵略性,對于鄰國不斷的想要奴役對方,黨派之間也不斷的爭斗,勢不兩立。小人國的等級制度也十分明顯,在文中也表現出了作者對下層人的同情。小人國可以說也是當初的英國,作者借著小人國反映了當初的英國,批判了當初的英國。
在大人國中,格列佛也成了大人國人們的玩偶,在大人國中格列佛對大人國的國王講述了當時的英國歷史,制度以及現狀,然而大人國的國王認為“英國的歷史只是一連串陰謀、造反、謀殺、屠戮革命和流放等的丑事的堆砌,是貪婪、派性、偽善、背信、殘暴、狂怒、瘋癲、仇恨、嫉妒、淫欲、陰險和野心所能產生的最壞的惡果!弊髡呓鑷醯脑挕拔艺J為,您的絕大部分同胞,乃是大自然在地球表面創(chuàng)造的許多可憎的小爬蟲中害蟲最大的一類害蟲!敝S刺了當時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
在飛島國發(fā)生的種種事情有時候令我覺得有些荒謬,特別是在拉加多的“設計家學院”中發(fā)生的事,簡直令我?guī)捉罎,我實在沒法明白,那所學院里的人究竟在干些什么。例如,造房子先從屋頂開始,再筑地基;盲人能從觸覺分辨物體,可我卻無法想像盲人竟能靠感覺和嗅覺分辨顏色,在我看來那簡直是不可思議;還有人讓學生把擁有考題和答案的試卷吃下去,等消化完后,就能記住,這在我看來,實在是天方夜譚。這些事在我看來是極具有諷刺性的。
在慧馬國里與慧馬的生活是最令格列佛難忘的。他們的國家不會出現表示罪惡的字眼,像:欺騙、懷疑、狡猾等等之類的詞。所以他們的社會不會有欺騙、懷疑、狡猾、陷害、陰謀、賄賂……。同時作者也揭露了戰(zhàn)爭的本質、法律的虛偽和種種可恥的行為。慧馬國才是一個真正充滿幸福和快樂的地方。以至于當格列佛離開那里時流下了悲傷的眼淚。
讀了這本書后,也讓我學會了很多,懂了很多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7
【格列佛】和魯濱遜一樣,是一個天生喜歡冒險,不甘寂寞與無聊的人。他是一個勤勞勇敢、機智善良的人。他記憶力很強,善于學習和觀察,善于思考,有獨特的思維,性情樸實溫和,對人態(tài)度友好,舉止善良,容易與人交往,知恩圖報,有君子之風,愿意幫助朋友,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險,也會隨時準備抗擊一切對朋友不利的人。同時他聰明機智,有膽識,處事圓滑合理,說話巧妙伶俐,做事堅決果斷,能夠見機行事,抓住一切機會追求自由,有著極強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夠成功。他為人坦率,愛國,也十分顧惜自己的面子,對敵視他的人充滿了仇恨、厭惡與鄙視,但敬重高尚的人、知識豐富的學者?偟膩碚f他是一個具有質疑精神,酷愛真理,有忍耐力的勇者。他在游歷之中,洞察到社會現實的日趨墮落,得出英國社會并不文明的結論。格列佛的形象,是作者思想的體現者。作者將自己的.種種美德賦予筆下的人物,格列佛不計較個人的得失,而對別人關懷備至。格列佛是個正面的理想的人物。他總是坦率地敘述自己的弱點和錯誤,而對自己的優(yōu)點則只字不提。他謙遜好學,努力用新眼光去認識新的現實。他從不自暴自棄,縱使將他當作玩物到各地供人觀賞,仍泰然自若,保持自身的尊嚴,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大人國的國王交談。他勇于幫助小人國抵抗外族入侵,但斷然拒絕為小人國國王的侵略擴張政策效勞。
【佛林奈浦(利立浦特王國的財政大臣)】佛林奈浦是利立浦特國王的一個寵臣,對于國王一昧阿諛奉承,為了能夠討好國王,他會想方設法讓其開心,甚至愿意做出威脅自己生命安全的行為來得到國王的歡心,反過來對人民卻頤指氣使,看不起平民,認為他們比自己低級。佛林奈普有才能和本領,但卻不將此運用到正途上來,沒有為百姓做多少好事。他猜忌、陰險、狠毒、狡詐,心眼極其狹小,嫉妒心強,對于黨派斗爭十分熟悉,痛恨比自己有能耐的人,并且睚眥必報,喜歡暗地里給人打小報告,誣蔑他人,做事毒辣,狠的下心來,不計較后果,不惜一切代價尋找機會來進行打擊報復,不給對手留下絲毫的余地。相關情節(jié):格列佛的仁懷寬厚和俘獲不來夫斯古國艦隊的軍功受到小人國國王的賞識,佛林奈浦就大為惱火,就聯絡其他大臣設謀陷害、大加污蔑,最后迫使格列佛逃往不來夫斯古國。
【斯開瑞什(利立浦特王國的海軍大將)】嫉妒、陰險、狡黠。相關情節(jié):小人國的國王野心勃勃,在與鄰國不來夫斯古戰(zhàn)爭中,格列佛涉過海峽把不來夫斯古國大部分艦隊俘獲過來,從此格列佛受到小人國國王重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8
暑假里,我讀完了英國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所寫的《格列佛游記》。這本書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極具童話色彩的諷刺小說之一,主要講述了外科醫(yī)生格列佛四次航海遇難后的經歷。
這本書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分別介紹了格列佛在小人國、大人國、飛行島、巫師國、科幻國、長壽國、日本國和慧骃國這幾個奇異國度的見聞和感受。其中小人國、大人國和慧骃國各為一個部分,剩下的為一個部分。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力、夸張的表現手法對當時的英國政府進行了批判和諷刺,強烈的表現出英國政府的腐敗卻帶有一絲絲神奇的童話色彩,作者將藝術虛構與現實諷刺相結合,給小說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書中小人國,大人國以及長壽國的離奇故事深深吸引著我,但我還是對慧骃國最感興趣。
這個部分,作者結識了具有仁慈,友愛和誠實美德的慧骃。在這個國家中,所有的慧骃都和平相處,他們不貪婪,所以不會產生矛盾,甚至引發(fā)戰(zhàn)爭。在他們的語言中,根本就沒有欺騙懷疑怨恨嫉妒這類不好的詞語。他們國家里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沒有所謂的勾心斗角,也沒有所謂的包庇縱容,所有的一切的都是公平、公正、公開的。
其實慧骃國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所向往和追求的一個地方,在那里,我們不需要偽裝自己,不害怕有人會看不慣自己,沒有饑餓,沒有寒冷,更沒有壓迫和剝削,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生活著,那才是一個真正充滿幸福快樂的地方。
而現實在生活中,人們都活在面具下,虛偽、欺騙,使一些正直、善良的.人受到傷害。譬如前不久網上出現這樣一件事一位男子扶起路邊摔倒老人被訛錢,網上便出現的一個帖子老奶奶摔倒在地,扶還是不扶?下面有許多網友參與評論:有人說扶,畢竟這種訛人現象還是少數;有人說不扶,怕被訛錢。
還有位網友自爆自身經歷,說自己曾經扶過,但被訛錢。后來又看到一回,朋友都勸她別扶了,但她不忍心看老人在路邊摔倒,便去扶,又一次被訛了錢,此后她便心灰意冷,不再扶了?纯!這就是我們的社會,人家好心好意地扶你起來,不但不知道感謝,還要訛人家錢,完全都把社會風氣給帶壞了。
虛假欺騙充斥著我們當今這個社會,所以這就更需要多一些正直善良的人來改變這一現象。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秉著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這一傳統美德的心理去扶,不管會不會被訛。
我期盼著有一天出現我心目中的慧骃國,人人平等,沒有嘲諷,欺騙和虛假。我愿意為這個追求而付出我的努力,這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我相信,只要大家和我一起,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世界就能更加文明!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9
我家有很多的書,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等等應有盡有,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最近讀的一本很好玩很奇怪的書《格列佛游記》。相信聽過我的介紹你也會喜歡上這本書的,下面就讓我?guī)е銈円黄鹱哌M書中吧!
聽媽媽說,《格列佛游記》是世界文學名著,很多人都很喜歡這本書。這就更讓我迫不及待的要去讀這本書了。書中講了格列佛在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和慧馬國四個國家發(fā)生的一些很有趣的故事。
在小人國里,格列佛成了龐然大物,刀槍不入,一連吞幾十頭黃牛仍填不飽肚子;在巨人國里,格列佛變成了巨人們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間,并與蒼蠅和蜂子展開斗爭;后來,他來到神秘的飛島國,這里的人利用島的天然磁鐵和海底下的磁鐵的力量,隨心所欲地移動,這同時也是一個可隨時傳喚鬼魂對話、專門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離奇國家。我覺得最特別的要數飛島國的居民。他們的眼睛都長在一側,而且是一個愛好樂器的民族,在他們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歡的樂器。那里的侍從必須要時刻敲打大臣們的腦袋,否則他們總愛異想天開;還有令人深感汗顏的慧馬國,在這個人馬顛倒的世界里,更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讀著讀著,我仿佛隨著格列佛一起走進了那個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長得像魚的飛島國居民,以及慧馬和耶胡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最喜歡的是小人國的特別的生活和戰(zhàn)爭,大人國的奇遇,還有一些怪誕形象如耶胡、飛島人和長生不老人。在小人國里,所有的事物都很渺小,小人國里的居民比現實世界里的鞋子還要矮小。在故事里小人國的人為了給格列佛做衣服,居然要用梯子架到他的背上,讓裁縫爬上去,量出衣服的長度。在小人國吃飯的時候,國王要派三百名廚子給格列佛做飯。每個廚子給他做兩道菜,另有二百名傭人站在地上伺候,肩上扛著東西;有的扛菜碟,有的扛酒桶。無論格列佛要什么,它們都用繩子把東西吊起來,送入他口中。還有一次,格列佛將敵人的軍艦拉了回來,受到了國王的獎賞。還有在大人國里,在主人家里,格列佛被主人當做玩偶,讓街坊四鄰來看我鞠躬表演。書中有趣的故事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讀了這本書后,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氣和冒險的精神,有時我的小腦袋也會幻想有一天自己來到了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和慧馬國,和那里的人發(fā)生的一些好玩的事情,說不定我也能把我的想象寫成一本書,名字就叫做《伏夢妍游記》。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有一種迫不及待的心情要去看這本書了呢?那你就趕快去讀一讀吧!讀過以后不要忘記介紹給你的好朋友們哦,好書要大家一起分享。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10
斯威夫特在此勾畫了一個理想國。那里沒有惡的行為,我想是有原因的,有時只能是供人取樂,是高跟黨將得勢,供人取樂,這是他的生存價值;這么說來,中國人喜歡用十二生肖,比起來,堅決認為活人應該南北方向睡,還是小人國的人比較聰明,然后孤苦而逝。唉,可嘆,勤勞,婚姻由父母做主,除生兒育女需要外無性欲,貴族世襲;如果還墮落,所以他在激動中寫完智馬國,又開始著手寫新的一卷,那么就再小十二分之一,成了小人國居民,只好靠在繩子上的舞技高低來決定官場人選。這個十二比一,只能描寫畸形人了。斯威夫特對腐儒們埋頭苦思很瞧不起,讓他騎在自己的奶頭上玩兒。斯威夫特揭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
斯威夫特似乎把人類社會擺在了大人國和小人國之間。遠古時的巨人國是最好的,后來因為墮落,這時就是我們人類了,相當于看了一次心理醫(yī)生。這風俗曾經讓我竊笑不已,那么活人的姿勢只要與死人不同,就不會惹起迷信者的流言。
小人國的人寫字是從一角斜向另一角,這個創(chuàng)意也很絕。的確。但是這種抽象太空,太浮, 飛島,也引不起他的興趣,因為她們身上的斑點被放大了,自己的眼睛像顯微鏡一樣;而且她們身上的氣味太熏人,即飛島等國,所以才諷之,還是問候太陽可愛些。
飛島上的人,頭都是歪的,兩只眼睛一只看前一只看天。不難看出,在這里,斯威夫特仍沒脫離自己所處的時代,他仍只是個人類而已,他的理想國是抽象的另一種人類社會,需要仆人隨時用氣囊擊打耳朵和嘴巴,提醒他們傾聽和說話。斯威夫特的諷刺,在這里有點走形,好像對人類余怒未消,又像是江郎即將才盡,描寫完小人和大人,有少數民族以脖子的長度來判斷誰最漂亮性感,錢鐘書說這個社會也讓人吃飯,只不過不讓人用自己的本領吃飯,甚至沒有惡的觀念;理性至上,以開會民主討論的'形式決定一切大事;智馬們好運動,十二年為一循環(huán)。表面上自然而然的東西,其實是在一切必要條件已然具備的情況下才自然而然地發(fā)展著。蘋果落地并不是必然的,還把格列佛剝個精光,討厭戰(zhàn)爭,對制造火藥殺人深惡痛絕,在他看來,可惜這建議一直沒有用上的機會。比較起來,阿拉伯人可以從右到左,中國人可以從上到下,卡斯卡考人可以從下向上,小人國當然可以從一角寫到另一角,呵呵,虱子嘴像豬嘴,蜜蜂有鳥兒大,對人類社會各種不公平制度的詰責,也沒有看透人類社會政治形式的本質,所以對現實深深失望后,的確是兩個很有意思的領域,不知是否斯威夫特對此二者均不擅長,斯威夫特求仕不順,于是五十多歲憤而寫就此書,決定黨派,這個諷喻也很好玩,還有十歲男孩搶格列佛玩,以平衡一下心理,歐洲人可以從左到右。飛島人早上起來。弱者以踩踏更弱者來獲得心理平衡和自信,這條丑惡的法則一直伴著我們,不是嗎。聽說,不過按寫作時間看,這一卷寫于“飛島”之前,故先說說吧。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11
如釋重負地放下書,我抬眼向窗外望去,忽然覺得這個世界已和我拿起書時截然不同,這種感覺竟和兩年前讀罷《堂吉訶德》時如此相似。
明明意猶未盡卻沒有勇氣再讀一遍,這就是《格列佛游記》。
我對諷刺故事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恐懼感,因為我總是更在意那些更美好的東西,而斯威夫特讓我對自己的這種恐懼感到不知所措:眼前的世界是否值得我如此憧憬?是否真的有一個國家,馬是擁有理性的統治者,而人卻作為貪婪骯臟的“耶胡”被當作牲畜來使喚?人類是否真的像格列佛認為的那樣不堪?……
我在“小人國游記”這一章節(jié)中看到了最多的政治諷刺,以至于書下的注釋都無法做到言簡意賅,格列佛在描寫中常常在小人國“皇帝”前加上各種前綴,顯得調侃十足;而巨人國是身高方面,甚至是政治方向的另一個極端,作者為討好國王而獻上制作火藥的妙計,卻使國王驚異萬分“像你這樣一個卑微無能的昆蟲竟能有這樣不人道的想法”,這是我倍感愉悅的一點。盡管作者對這兩個國家以及飛島、科學院、巫人島等地的描寫十分有趣,但最令我刮目相看的還是“慧骃國”,也就是人與馬地位顛倒的那片土地。到底是有怎樣想象力的人才能描繪出這樣的國度?在看作者在那的種種,對人性及道德的批判和質疑顯露無遺。那一只只丑陋刁蠻的“耶胡”也許就是深度具現化的人類內心吧。
可我卻覺得斯威夫特對人類的'厭惡有些過了。這個世界罪過的確不少,但也并非一無是處。盡管《格列佛游記》讓我動搖了一下,但我還是覺得這個色彩繽紛的世界還是值得我去愛的,尤其在放下書的那一瞬間我抬頭看到窗外寧靜的一切更是覺得如此。諷刺是一門藝術,正如其名,刺入社會的心臟,刺得大家鮮血淋漓,同時為直面到自身的丑惡而無地自容。我們固然需要這樣一針見血的見解,但更需要撫慰心靈的美好事物,所以現在在各個領域里,善良、誠信、責任感依舊是搶手的。真正的諷刺是要讓人更加熱愛自己的種族,努力不再有這樣的污點,這比一味的批判效果好得多。
而今,道德敗壞,社會底線的不斷降低,讓我不得不直面這個表面還是玫瑰色的世界內心。
書中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的英國之丑態(tài),我似乎還能找到中國的影子,雖然政局沒那么黑暗,百姓也并非過的是“恐怖的生活”,然而人性、道德、理性的腐朽,使我們活得擔驚受怕,人命關天的大事如今也見怪不怪,這是一種怎樣的病態(tài)?這個問題應該問誰?
種族在進化還是在退化?怎樣進化?更小、更大、器官衰竭而智商飛速提高,或者干脆人畜顛倒?世界要諷刺還是要撫慰?大概我們還是不能單一地說“世界充滿了什么”,表面和內心很難做到完全一致。讓我們關注世界,關心世界,我們最終是要讓世界充滿愛,而不會是無止境的諷刺。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12
《格列佛游記》是英國的斯威夫特于1721年開始創(chuàng)作的一本書,1725年完工。這本書在第一版出版時曾遭到過篡改,變得面目全非。斯威夫特在寄給篡改人的聲明信中說:“我差點認不出自己的作品了!痹诋敃r,這本書由于寫得太不現實,沒有多少人認可;而在300多年后的今天,卻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
《格列佛游記》是一本很好的長篇小說,講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在第一次出海時,途中遇到了臺風,被卷到了利立蒲特國——也就是小人國。在小人國,他遇到了很多新奇的事。三年后,格列佛離開小人國,回到英國。兩個月后,他又想去異國他鄉(xiāng)看看。于是在接下來的十三年里,格列佛游覽了大人國、飛島、格勒大錐、日本和慧骃國。
這本書共有四卷組成,我最喜歡的是第三卷:飛島、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日本游記。這卷描寫了格列佛在“冒險號”上被海盜圍攻,之后被流放到了一個小島上。在小島上,他發(fā)現了一個飄在天上的島,島上的人把他接了上去。這個島叫飛島,也叫浮島,飛島上的人樣子十分稀奇古怪,他們的頭一律都是歪的,眼睛是一只內翻,另一只朝上直瞪天頂。這些人旁邊總會有一群穿著仆人服裝的人,手持一種帶氣囊的短棍,氣囊中都裝著少量的干豌豆或小石子兒。在他們那兒,這些人叫“拍手”、短棍叫做“拍子”。貴族家中總養(yǎng)著一名“拍手”,到處都得跟著主人,伺候主人。這個國家的數學好,但又十分瞧不起實用幾何學。由于這里的.人們實用幾何學得不好,下的命令又太過精細,工匠的腦子根本無法理解,于是他們的房屋造得極差,墻壁傾斜,還不見一個直角。
因為格列佛的數學和音樂都沒有飛島上的人學得好,兩個月后,飛島國王把格列佛送到了巴爾尼巴比。在巴爾尼巴比的首都拉格多,格列佛參觀了大科學院,看見了這個國家荒謬的各種發(fā)明,比如從黃瓜中提取陽光,把糞便還原成食物等等。
在朋友的幫助下,格列佛來到了格勒大錐。格勒大錐,譯名“巫人島”,接待他的長官可以任意呼喚任何鬼魂。他便讓長官召來了很多鬼魂,比如亞里士多德、荷馬、亞歷山大和凱撒等大人物,并和他們談話。這花了格列佛十天的時間。最后,他又去了拉格奈格和日本,深得這兩個國家皇帝賞識,授予他很高的官職?墒牵窳蟹鹚寄钭鎳陀H人,坐船回到了英國,結束了他五年六個月的旅游生活。
讀完了這一卷,我想提醒一下飛島上的居民:數學無處不在,不要只限于紙上,一定要重視實用幾何學,不要再把房子建成歪歪斜斜的了。我還想對巴爾尼巴比的人們說:不要整天做那些不現實的事情,還是想想那些切合實際的事吧!其實,這些對于現在的我們也同樣需要警醒的問題。
三百年前,這本超現實的書受到人們的反對和嘲笑;三百年后,卻變成了一本倍受推崇的小說,尤其受到我們這些中小學生的歡迎。正是因為外面的世界充滿神奇,吸引著我們走出去看看的目光。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三到六年級的朋友們,一起讀萬卷書,一起行萬里路。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13
為了充實自己的假期生活,在閑暇之余我還讀了幾本經典著作,我讀了xx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在簡介中看到這是一部充滿童話色彩的諷刺小說,于是我產生了閱讀的興趣。拿起《格列佛游記》,仔細閱讀著其中有趣、驚險的故事,真的可以把人帶入斯威夫特的游歷的世界……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象與夸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我特別喜歡看游記方面的小說,每次讀這樣的書就似乎投身進入了作者的游記故事中跟他一起去探險,游歷,我喜歡這樣的感覺。從前只是喜歡隨著主人公在故事中暢游,但現在我漸漸地學會在故事中尋找些什么。
格列佛先后游了四個國家——利立浦特、布羅卜丁奈格、勒皮他和慧銦國,其原因都是海上災難,而后又經過當地人民的相助脫困。相同的他,在小人國里,成了龐然大物,在小人們看來似乎有神力,刀槍不入,一連吞幾十頭黃牛仍填不飽肚子;在巨人國里,他卻成了巨人們的玩偶,在他們之間是那么的`渺小,脆弱,似乎輕而易舉就可以被玩弄于手掌間,并與蒼蠅和蜂子展開斗爭;后來,他來到神秘的飛島國,這里的人利用鳥的下部的天然磁鐵和海底下的磁鐵的力量,隨心所欲地移動,這同時也是一個可隨時傳喚鬼魂對話、專門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離奇國家。讀著讀著,我仿佛隨著格列佛一起走進了那個奇幻的世界。當然“書”不僅僅帶給人們更多的想象空間,更深層次的是留給讀者們一系列自我思考的問題。在讀了書之后我們總會想一想在書中得到了什么:是一種信息、一種情感、一種思考……
他大談人的天性,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還有的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錢所奴役。在我看來格列佛落入4個不同的國家正是他所想要道出的4種境地,人總是被迫到某一個境地之中,其中的無奈和辛酸也只有自己才能明白,很多時候人只是渺小的個體,大多是身不由己;蛟S在不同地境地中人也會開始有變化,有些變得狡猾、趨炎附勢;有些則變得坦然、堅強。格列佛在慧因國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是他覺得幸福和圓滿的,在完全融入這個社會后,與暗喻人類的耶胡交往時形成強烈的反差,因為他們總是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誠實,使他感到失落,對人類產生了極度的厭惡。
故事中的慧因國也是我們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會,在這里你不需要對人有所猜忌,不用處處用一種防范的心來迎接周遭的人和事。這讓我想到了“天下無賊”,一種人們的向往的社會。但這樣的社會真的有嗎?而今社會,在我們現實的世界中,有著太多令我們不安的因素,讓我們有太多的避諱,久而久之我們就產生了許多避而遠之的想法。說實話在看《格列佛游記》的時候,無可置疑的是作者的文字與故事場景讓我們產生了共鳴,我們不得不好好審視自己,在我們的身上有沒有這些頑疾劣根的影子。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14
看完了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著名諷刺小說《格列佛游記》,我的收獲頗豐。作者以幽默活潑的筆調,諷刺了當時英國社會中的種種弊端,同時又以生動離奇的想象,開啟了三段奇幻之旅。
《格列佛游記》分為三部,分別為《小人國游記》,《大人國游記》和《慧駟國游記》,每一部都各有特色,離奇有趣。
第一部《小人國游記》描述了格列佛在利立浦特的神奇遭遇,而眾所周知,利立浦特實際上就是當時英國的縮影,無論是高跟黨還是低跟黨,大端派還是小端派無不反映了當時英國的黨內斗爭,從這些因為鞋跟高低和雞蛋吃法上而產生的矛盾,可以影射出當時英國政客們無心于人民,只專注于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這一事實。同時從格列佛被利立浦特的大臣們逼走,我們也能明白猜忌和懷疑是人類最大的弊端之一。這一部作者運用了大量的諷刺手法,以幽默的筆觸描述了格列佛的所見所聞,然而卻是暗諷當時英國社會的腐敗和罪惡,諷刺手法十分高強。
第二部《大人國游記》,相比于第一部,更加具有想象力,所發(fā)生的故事更加離奇兇險。然而在同巨人國國王的談話中,作者借國王之口發(fā)表了自己對人類自身文明的見解,同時也對當時英國社會所存在的弊端給予了十分中肯的批評。這一部中最經典的便是這樣一句話事實上,其他動物一點也不比人類遜色。在我看來,人類已經毀滅了世界,自然界中的.一切也都在漸漸的離我們遠去。這段話指出了人類無能,卑鄙,渺小的一面,它道出了人類的局限性,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的,甚至于微不足道,而人們破壞自然的行為也必將受到懲罰,這一句是對我們的警示,也是對我們的忠告。
前兩部作者以不同的視角鞭笞了英國社會中所存在的矛盾,而第三部《慧駟國游記》作者則以更加理性的態(tài)度審視了人類。
第三部《慧駟國游記》通過對慧駟的描寫,反省了人類本身所存在的不足。野胡代表了狡詐和好逸惡勞的人類本性,慧駟則代表了正直理性的理想人類。通過對比,突出了作者的寫作目的。在慧駟國中,沒有撒謊,沒有虛偽這樣的字眼,那里的一切都是樸實的,純潔的。哪里的慧駟誠實,寬容,熱愛生活,對婚姻,生育,教育秉持著理性的態(tài)度,它們沒有欲望,懂得友愛互助。在那里,格列佛受到了慧駟族高尚品質的熏陶,對丑惡的人類感到厭惡,甚至發(fā)展到了回家后只和馬交流的地步,作者運用夸張的手法,突出了人類丑惡的本性。這一個部分是作者對我們的告誡,同時也包含了他的期盼。
這本書對于我們不僅僅是一本離奇的游記,更多的是讓我們進行了一次心靈之旅,它讓我們反思自身的不足,了解更多的人生道理,真是一本百看不厭的好書!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15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這個暑假,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象與夸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游記中小人國、大人國里光怪離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7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訪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因,讀后感《《格列佛游記》讀后感1000字》。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人們更不理解它的含義。他們不懂什么叫“懷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里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格列佛在慧因國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他完全融入這個社會,以致于與暗喻人類的耶胡交往時形成強烈的反差,因為他們總是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誠實,使他感到失落,對人類產生了極度的厭惡。我很羨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國,慧因國是我們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這里你不需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的世界,有著太多我們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發(fā)生: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拋棄自己的親身父母。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這與我們提倡的幫助他人、愛護他人是很難統一的。當我遇到有困難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時,我遲疑;當有人替我解圍時,我不敢接受。這些都讓我內心感到痛苦、矛盾,無所適從。既妨礙了我去“愛”別人,同時也錯過了別人的“愛”,在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我不知道十八世紀美國的輝格、托利兩黨纏綿悱惻、曖昧的關系,當然也就無從體會斯威夫特筆下的爭論吃雞蛋應先敲哪頭、
鞋跟之高低等"原則"問題的."高跟黨"與"低跟黨"的妙處。我錯怪斯威夫特了,我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而后來的斯威夫特也漸漸變得可以理解了,給我的感覺是他很正義。他諷刺地道出了當時英國的特點:"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欲、陰險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馬成了理性的載體,而人則化作臟臭、屎尿橫飛、貪婪刁難的下等動物耶胡。他大談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錢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看完《格列佛游記》之后,我們不能不審視自己,我們身上有沒有這些頑疾劣根的影子。有一句話,我認為評論得很經典:以夸張渲染時代的生氣,藉荒唐痛斥時代的弊端;在厭恨和悲觀背后,應是一種苦澀的憂世情懷。沒有想到在那些樸實得如同流水賬的大白話游記中竟蘊含著這么深邃的內涵。我期盼著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像慧因國,孩子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教育與現實是統一的。我愿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與我一道,從自己做起,從現在開始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
【《格列佛游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格列佛游記重現作文10-26
精選格列佛游記的作文四篇05-16
格列佛游記的作文六篇07-05
格列佛游記的作文4篇07-14
格列佛游記的作文5篇07-14
格列佛游記的作文6篇07-14
格列佛游記的作文8篇07-15
格列佛游記的作文3篇07-11
格列佛游記的作文7篇07-11
格列佛游記的作文四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