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繪本有感 推薦度:
- 繪本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繪本讀后感
當(dāng)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繪本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繪本讀后感1
《愛心樹》一書深深地打動了我。
孩子需要金錢,大樹沒有,大樹給了孩子蘋果;孩子需要房子,大樹沒有,大樹給了他樹枝;孩子需要一艘船,要遠(yuǎn)渡重洋,大樹沒有,大樹給了他樹干,雖然這樣,可是,大樹很快樂······大樹能給予孩子的,他都給予了。但時光流逝,大樹只剩下一個樹墩了,男孩也老了。
老男孩坐在大樹的樹墩上休息,他低著頭,仿佛在沉思著;老樹墩也盡力地挺直身子,好讓老男孩坐著舒服點。老樹一輩子都在付出,一輩子都在為男孩付出,大樹給予了男孩蘋果、樹枝、樹干、還有樹墩。老樹給予了男孩自己的生命。男孩得到了金錢、房子、船、與以前的美好、恬靜與無憂無慮的生活?伤麉s給予了大樹什么?!除了那些已經(jīng)過去的美好的回憶,還有,還有什么呢?他很少來看大樹了,大樹沒有說什么,還像以前一樣,給予他許多東西。如今的大樹什么都沒有了,只剩下樹墩,可是,老樹還希望為男孩付出一點什么。男孩回憶著這些,流下了淚水,淚水模糊了他的雙眼。不知道這淚,是遺憾的,還是悔恨的?
夕陽西下,風(fēng),吹起來了,一個老人坐在一個樹墩上,用手托著下巴,流著淚,嘆著氣。也許,在風(fēng)中會飄來這個老男孩與這棵老樹的`對話:“老樹,下輩子我一定還會爬在你的枝頭,吃你結(jié)的蘋果,在你的樹蔭下乘涼,用你的枝條蕩秋千,天天和你在一起,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呵呵。”
“孩子,有了你,我真的很快樂。你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我愿意為你付出。孩子,下輩子我們還在一起好嗎?我會比現(xiàn)在更加愛你,會付出更多的東西給你!
“呵呵,謝謝你,老樹,我也愛你,不管怎么樣,下輩子,我一定不離開你什么都不能把我們分離,除了死亡,我們永遠(yuǎn)在一起!
是啊,大樹是一棵給予樹,他為男孩付出了那么多,不圖回報。因為,大樹愛那個男孩,什么都愿意為那男孩付出,大樹對那個男孩的愛是永遠(yuǎn)存在的。大樹的愛如同一抹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如同小草一般的男孩,愛得是那么的無私,不求回報。正如孟郊的《游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珍惜這種愛吧,不要等了,從現(xiàn)在開始珍惜吧!
繪本讀后感2
我和媽媽最近一起讀了《爺爺一定有辦法》這本書,這是一個繪本故事。而且是人人都讀得懂,也聽得懂的故事,小故事很有趣,讓我讀完還想讀。其實故事是由一塊普通的藍(lán)料子開始的,主要講了慈祥的爺爺即聰明又心靈手巧,總是能把舊的看上去可以扔棄的東西重新變成新的,哪有神奇的魔法一樣,使人看見了,聽見了有一種吃驚不小的感覺,總是奇跡不斷。我們也能像爺爺那么能干嗎?在普通的生活里能做出不平凡的事嗎?
我來說說這個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吧!當(dāng)約瑟還小的時候,爺爺為他做了一條奇妙的毯子。這條奇妙的毯子不但舒服,而且很保暖,還可以把惡魔通通趕跑,不過約瑟漸漸長大 了,這條奇妙的毯子也變得老舊了。約瑟的媽媽說毯子太舊想把它扔掉了。約瑟說:“爺爺一定會有辦法的。”于是他就跑去找爺爺,爺爺一看說這料子還夠 做……就喀吱喀吱縫進(jìn)縫出很快一件奇妙的外套就做好了。過了不久,約瑟又長大了,奇妙的外套也變得老舊了,媽媽又想把它丟了?杉s瑟還去找爺爺, 爺爺又用同樣的辦法把外套變成了背心。接下來爺爺又把背心變成了奇妙的領(lǐng)帶,領(lǐng)帶又變成了手帕,最后手帕變成了紐扣。有一天紐扣不見了消失了,即使是爺爺 也沒辦法無中生有呀!第二天約瑟去上學(xué),拿起筆在紙上刷刷的寫著,他說這些材料還夠用……于是就寫成了這個奇妙而又精彩的故事。
我還特別喜歡這本書的圖畫,因為在這個故事的每一幅圖下空有一個小老鼠的家庭,畫面上的他們沒有臟乎乎的下水道,他們每一只小老鼠都有自己的房間,每間房間都很漂亮,哪里的一切都充滿生活氣息,那么溫馨,那么幸福,最主要是它們也忙忙碌碌著,在用爺爺剪下來的`零碎布做床單,窗簾,桌布,還有衣服等等,用勤勞的雙手把自己的家庭裝扮得漂漂亮亮,看上去真甜蜜。真是美妙極了!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深深感到我的爺爺也是同樣愛我,經(jīng)常給我買我喜歡的東西,從來不罵我,我好幸福,我也愛我的爺爺。還使我懂得了在生活中要養(yǎng)成節(jié)約不浪費的好習(xí)慣,更要認(rèn)真學(xué)習(xí),像約瑟的爺爺那么聰明,做任何事情都要動動腦筋,多想想辦法,這樣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也能像爺爺那么能干,在普通的生活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繪本讀后感3
大馬熊和小睡鼠相遇在了一片夕陽照耀下的原野。大馬熊用小紅墊子交換小睡鼠的笛子,使盡渾身解數(shù),也沒有聽到美妙的音樂。
小睡鼠提出,拿音樂和它交換笛子,用指路交換讓他背著,用幸運石和他交換跳舞,用幸運石交換讓他搖樹上的榛果,全部兌現(xiàn)成功。幸運石是一顆,他用他兌現(xiàn)了兩次,真是一只絕頂聰明的小睡鼠。
大馬熊答應(yīng)了小睡鼠一個又一個的“看似合適”的交換。特別是小睡鼠拿出幸運石讓他跳舞時,其實此時的大馬熊已經(jīng)跳得頭暈眼花,撲倒在草地上,但為了小睡鼠的喜歡,他還是又跳了起來,歡呼著狂舞,直到筋疲力盡為止。
當(dāng)小睡鼠第二次用幸運石讓他搖果子時,大馬熊也有過一絲絲猶豫“這不是我的嗎?”但馬上他就拋掉了這個想法,用力去幫助小睡鼠達(dá)成愿望。
最后當(dāng)卡在樹上的幸運石掉了下來時,他溫柔慷慨地把幸運石送給了小睡鼠,他說:“送給別人東西的感覺很不錯!彼眯疫\石交換一種幸福的感覺。
小睡鼠被他的大度,他的友情感動了,把“灑落在水里的月光”和“風(fēng)的細(xì)語”送給他。大馬熊把“花香”和“紅色,綠色,黃色,藍(lán)色”各種色彩送給他。
從此他們成為了朋友,一起采花,一起雨中嬉戲,睡鼠教他笛子,大馬熊把他放在手心摘果子,把一只腳給他做小船在水中游。
故事簡單,道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也是每個人都能讀懂的。但是還是被這本書吸引,故事用隱喻的方法,細(xì)膩地再現(xiàn)了生活中的兩種人,是那樣的入木三分,讓人印象深刻。
一句“送給別人東西的感覺很不錯”久久回蕩在我的腦海和耳畔。活在當(dāng)下的`人,又有幾人找到了這種很不錯的感覺,不包括那些有錢買名的人,因為有所圖,有目的,我相信這種感覺不會像大馬熊那樣單純、精粹、幸福。
我們會選擇送給什么人東西,在我們眼里的親人,貴人,高人,能幫助我們的人,能帶給我們幸運和幸福的人。不禁自問,又有多少回我們會選擇,和我們沒有金錢和仕途、利益關(guān)系的朋友、鄰居,甚至是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的那些暫時不如意、暫時不方便的人。
人心,人性,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自我拷問。
做人要學(xué)小睡鼠,在感受到大馬熊的寬容和大度時,拿出自己的全部的一顆心,拿出自己所珍愛的東西相贈;心中的善良,只是暫時被遮蔽,在有些溫暖的時刻能夠被喚醒,被擦亮。
做人要學(xué)大馬熊,盡管有些時候被所謂的聰明人看成“傻子”,但走過年輪,自我心懷坦蕩,寧靜幸福,經(jīng)過時間的淘洗,身邊會有一幫善良、真誠的人越來越愛你。
繪本讀后感4
“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這句話是《我爸爸》這本繪本讀物的第一句話,也是始終貫穿整本書的話。僅僅這一句話,就讓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慈愛的、偉大的父親,他是孩子的驕傲。家長們,你是否是孩子的.驕傲呢?孩子們,你們應(yīng)該都有一個很棒的爸爸吧!
“我爸爸什么都不怕,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孩子,你眼中什么最可怕呢?只有童話故事中的大野狼了吧?因為你爸爸把你保護(hù)在他的城堡(我們的家)里,你爸爸為了你什么都不會怕,他會為了你戰(zhàn)勝一切困難。孩子,其實爸爸他還是有許多怕的東西的,他怕你生病,他怕你不開心,他怕你啊終有一天失去父母的陪伴,一個人覺得孤獨……爸爸什么都不怕,是因為他愛你;爸爸怕許多東西,也是因為他愛你。
“他可以從月亮上跳過去,還會走高空繩索(不會掉下去)”,因為他要跳給你看,他要走給你瞧;“他敢跟大力士摔跤”,是不是看臺下有你?“在運動會的比賽中,他輕輕松松就跑了第一名”,不用說,你肯定在終點處給他加油呢!對不對?
你的爸爸不一定“吃得像馬一樣多”,也不一定“游得像魚一樣快”,但在你的眼里,他也一定有特殊的地方吧!
“他像大猩猩一樣強壯”,能夠輕輕松松地把你抱到懷里、扛到肩上;他“也像河馬一樣快樂”,因為他要把快樂傳遞給你。我想,你的爸爸一定很棒!
爸爸有時會幫助你學(xué)習(xí),加減乘除不在話下,他真是“像貓頭鷹一樣聰明”;“有時候也會做一些傻事”,別不理他,他把頭發(fā)梳成笤帚的樣子,那是在逗你開心。你的爸爸真的很棒!
你的爸爸可能舞跳得不夠柔美,歌唱得不夠動聽。但是,孩子,你是不是特別喜歡看爸爸跳舞、聽爸爸唱歌?因為他是在為你舞蹈、為你歌唱。你的爸爸真的“踢足球的技術(shù)一流”嗎?重點不在這個,重點是爸爸他在陪你玩兒,他想讓你天天快樂成長。
他常常逗得你哈哈大笑,對不對?
你的爸爸可能與書中講的不太一樣。但是,他真的很棒,對不對?
你愛他,對不對?
孩子呀,請記住,爸爸他可能不夠完美,但他為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因為、也只是因為:他也愛你,永遠(yuǎn)愛你!
繪本讀后感5
第一點,用哲學(xué)主題提高作品深度。
《犟龜》的非凡之處在于它的哲學(xué)主題,也就是對目的論與自我超越的討論。目的也就是意義,陶陶為什么要長途跋涉,非要完成這次旅程?
并非參加獅王慶典那么簡單,而是為了超越自我。別人看到的是風(fēng)光和氣派,而烏龜看到的是挑戰(zhàn)自我的機(jī)會,是超越自我后,自己對自己的喝彩。
所以,“我的到達(dá),便是慶典”,成了他深入骨髓的信念。有了信念,才讓他有了不畏艱險的行動力,有了無懼困難的堅持力。
第二點,一波三折的寫作方法。
《犟龜》在寫作上,并沒有一上來點明陶陶的目的。開始時,作者就在給主人公陶陶設(shè)置障礙,天生就爬得慢,居然還想徒步千里去趕一個幾天后的婚禮?這樣瘋狂的想法,無疑是要被人嘲笑的。
然而,陶陶沒有退卻。為什么他能如此執(zhí)著?瘋了嗎?作者使用了兩條線,一明一暗,來逐步揭秘。
開始時,我們以為陶陶只是為了去參加獅王二十八世的婚禮,是為了某種榮耀。但歷經(jīng)被告知走錯路、婚禮暫停和獅王戰(zhàn)死婚禮取消三個事件后,我們卻發(fā)現(xiàn),這種榮耀不存在了,陶陶的風(fēng)雨兼程似乎完全成了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
誰知道,作者筆鋒一轉(zhuǎn),亮出了陶陶的'真正目的:“我的到達(dá),便是慶典!
人生的真正意義,不就是超越自我嗎?那些杰出的人,不都是因為能夠超越自我,才得以出類拔萃的嗎?
所以,是誰的慶典不重要,能夠超越自我,得到巔峰體驗,便是慶典。
于是,我們的疑問,也就在這一波三折中,得到了解答。當(dāng)謎底揭開,我們看到了更為深入的人生啟迪,這就是作者的妙筆。
第三點,深入淺出的寫作技巧。
當(dāng)陶陶的人生意義被揭開后,作者并沒有就此收筆,而是設(shè)計了一個驚喜的結(jié)尾:雖然陶陶沒有趕上獅王二十八世的婚禮,但他到達(dá)的那天,正在舉行新獅王二十九世的婚禮!
于是,作品主題再次得到升華:成功,從來都是優(yōu)秀的副產(chǎn)品。
有句話說得好:“成功其實并不難,因為堅持下來的人不多!
我想說:只要你不懼風(fēng)雨,敢于超越自我,生活最終會用它的方式回報你。
繪本讀后感6
《打開繪本之眼》是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的大作,讀完以后印象深刻的是第1章和第6章。
第1章里闡述了“首先要去感知”的重要性:
1 通過體驗通過感知去學(xué)習(xí)語言;
2 不斷培養(yǎng)孩子的感性,感受越深思考越深,語言也與生動;
3 只有耕耘好感性的土壤,才能培養(yǎng)出敏銳捕捉實物本質(zhì)的心理能力;
4 通過視覺、聽覺,將印象、聲音和語言融為一體。
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及本章的其他內(nèi)容其實是告訴家長為什么進(jìn)行繪本共讀,當(dāng)然美好的親子共讀體驗才是松居直老師最推薦的原因,借用老師的一句話“歡樂就是生命,就是生存的力量”。
第6章我覺得是很實用的一部分,這些教會我們這些新手爸媽如何去共讀,共讀不是簡單的拿起一本書念給寶寶們就行了,在開始共讀之前,家長要對即將共讀的繪本進(jìn)行仔細(xì)研讀,首先自己對繪本有深刻的感受,才能在閱讀時用豐富的富有感情的生動語言去講述,才能把這種美好體驗傳遞給孩子(那種教育性的說教繪本除外哦)。具體的方法在第6章都有詳細(xì)的說明,這里簡單的記一個自己體會到的方法的outline:
1 首先先讀圖,不要去看文字
a)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仔細(xì)閱讀,觀察線、形和構(gòu)圖(它們的組合隱藏著敘述故事的`力量);
b) 注意圖章的細(xì)節(jié),捕捉細(xì)節(jié);
c) 注意觀察畫面的流暢性,就是觀察畫面間的連續(xù)性和變化,是否保證了故事的完整性,是否具有戲劇性效果。(一本好繪本,光看圖就能讀懂故事)
2 以上方法讀完圖,再來閱讀文字。要一個字一個字大聲朗讀。讀文字也要注意故事情節(jié)和結(jié)構(gòu),通過這個兩個要素判斷繪本的適應(yīng)年齡(故事長短不能作為依據(jù))。文字也要足夠生動(留意文的敘述效果是否像用眼睛看那樣生動),如果不能始終做到這一點,孩子腦海中的影響會中斷,孩子也會有理到故事世界之外。(說明性的文字是繪本的大忌)
此外,可以找別人讀給你聽,像和共讀中的孩子一樣去關(guān)注圖,能夠更好地對文和圖進(jìn)型整合,體會文字給畫面注入生命的感覺,讓聽得人感受到插圖敘述故事的趣味。繪本讀后感我好生氣繪本讀后感
繪本讀后感7
《地球》是《幼眼看世界》里面的一本,是美國作家陶德。帕爾的作品,也是最受美國孩子和家長歡迎的作品之一。這套書有著非常豐富開放的主題,有孩子的自我認(rèn)知和接納,有對親人和家庭的認(rèn)知和接納,還有對世界的認(rèn)知和探索,是深受美國孩子歡迎的情商素養(yǎng)養(yǎng)成書。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hù)地球愛護(hù)地球人人有責(zé)。這本書的閱讀方法就是采用我和女兒一問一答的方法來進(jìn)行的。由于書的字?jǐn)?shù)比較少,女兒自己翻看一下也能明白是講述什么的了。下面和大家具體的分享。
我寫字的時候,紙的正反兩面都用(為了節(jié)約紙,不要浪費。紙是樹木做成的,做紙需要很多樹木的,所以要節(jié)約不能浪費)我去超市的時候,帶著自己的購物袋,因為……(塑料袋是白色垃圾要少用)刷牙的時候,我會關(guān)上水龍頭(水是要付錢的,要節(jié)約水不能浪費)我坐校車上學(xué),并且騎自行車,因為……(大家都自己開車排放的.尾氣多,污染空氣)我好好吃飯,并且留下剩飯和剩菜,因為……(剩飯和剩菜可以給狗狗吃)我記得關(guān)燈,為了節(jié)約能源。我還關(guān)上冰箱的門,因為……(開著冰箱浪費電)我希望可以光著腳走在草皮上,我可不希望搬到火星上去住。最重要的是,我關(guān)愛地球,因為……我希望所有人都健康快樂。
這本書不但語言通俗易懂,畫畫也有著鮮明的特色,彎彎曲曲的黑色線條和大面積多彩填色的設(shè)計讓畫面充滿了童趣,象極了小孩子畫的涂鴉。用孩子的語言講述孩子的世界,作者就是用這種方式將愛、自信、親情、和平等等應(yīng)常駐孩子心中,能帶給孩子一生幸福的主題闡釋給孩子聽。讓孩子深深的懂得,地球是我們大家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參與到保護(hù)地球的活動中來,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只有我們關(guān)愛了地球,地球才會反過來關(guān)愛我們大家,我們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這套書共15冊,包括:《感覺真棒》《沒有什么大不了》《讀書讓你感覺很棒》《和平》《跟著感覺走》《我不害怕了》《沒關(guān)系》《我愛你》《爺爺》《奶奶》《我們在一起》《地球》《家庭》《媽媽》《爸爸》,女兒看過《奶奶》和《地球》這兩本,從簡單的繪本里學(xué)習(xí)到大的道理,這就是這本書帶給孩子的巨大幫助。?
繪本讀后感8
在過去的一年半育兒生活中,我看了很多育兒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捕捉兒童敏感期》、《窗邊的小豆豆》等等,也給孩子讀了很多很多書,不過繪本買的少也讀的少,原因是字太少不知道怎么讀,哈哈。
有幸的是在上個周末參加了兩天的“繪本講師訓(xùn)練營”,我認(rèn)識到了繪本的魔力和魅力,原來繪本這么有趣,圖畫是那么的美,故事是那么的寓意深遠(yuǎn),不禁被深深的吸引了。
課堂上老師發(fā)了《繪本之力》這本書給我們學(xué)習(xí),一打開前言就看到一個悲傷的故事,作者“柳田邦男”在生命中遭遇巨大心靈磨難時,是繪本故事打動了他,他沉靜在一本小小的繪本娓娓道來的故事中,欣賞著一副副清新優(yōu)美的圖畫,感覺到自己內(nèi)心的創(chuàng)傷慢慢的愈合了。
讀到這里特別有共鳴,或許每個人愛上閱讀都有一段難忘的經(jīng)歷,記得我讀高中的時候,因為成績不好,心情苦悶壓抑,一個偶然的機(jī)會走進(jìn)學(xué)校的書店,隨意的翻著一本三毛的書,從此以后,迷上了三毛的浪漫愛情故事,愛上了閱讀。
閱讀對我來說,在痛苦、迷茫、困惑的少年時期,為我提供了一個精神的避難所,在不懂得自我排解,沒有人理解時,躲進(jìn)書中,和書中的人做朋友,為他們歡喜和憂愁,暫時忘記學(xué)習(xí)的'壓力和苦悶,獲得一點喘息的機(jī)會。
長大以后因為忙碌的工作和生活,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好好讀書,偶爾翻翻雜志,心理變得越來越浮躁,靜不下心來閱讀,直到有了孩子,了解到閱讀對孩子特別好,出于愛孩子的心,堅持每天為孩子朗讀;慢慢的發(fā)現(xiàn)自己與書的關(guān)系變得親密了,有閱讀的渴望了,讀后感.這一年多在給孩子買童書的過程中,順便給自己買了很多書,學(xué)到了很多知識。重拾了學(xué)生時代閱讀的愛好,和孩子一起養(yǎng)成了閱讀的習(xí)慣,生活也變得更加充實了。
“柳田邦男”在前言最后一句寫著:
“如果大人不總是把繪本置于身邊,不經(jīng)常親近閱讀,怎么有資格勸說孩子來閱讀繪本呢?”
從今天開始,我和孩子的書單再加一項最重要的“繪本”,和孩子一起走進(jìn)繪本的世界。
繪本讀后感9
書中的內(nèi)容可能寶寶們還看不懂!但是作為媽媽的我們看完后真的會心酸!特別是公主們的媽媽!看完真的是很心酸!在讀這本繪本之前,我給兒子寫啦一封信,信的內(nèi)容是《寫給25年后的陽仔》但是畫這本繪本的的作者比我更用心,她用畫筆簡單的描繪啦她對女兒的成長包括女兒慢慢成為媽媽和變老的記憶!作者在繪畫時候的心態(tài)真的更讓作為媽媽的我心疼!
作者用簡單但感性的一句話開啟啦繪本的序幕,接著,用母親那慈愛的眼光看著熟睡中女兒,開始啦她幻想中女兒的一生!有一天在孩子眼睛里會充滿喜悅、憂傷、興奮和激動。孩子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長大,離開溫暖的家,離開媽媽慈愛的懷抱,媽媽在一天天老去,用著時間的轉(zhuǎn)換漂亮的女兒也有屬于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寶寶,媽媽眼中可愛的女兒也有啦自己漂亮的女兒,媽媽看到自己的女兒也溫柔的給自己的孩子溫柔的梳著頭發(fā)·····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這位媽媽感到很多種的滋味,在書中我們能看到女兒的各種感受和心情。在畫面外,我們看不到的是媽媽親切注視的'目光。女兒的每一步成長和每一種情緒都狠狠的牽動著這位媽媽的心。即使有一天,孩子也老了,媽媽不在了,作為媽媽她仍然會從天上看著她
《有一天》這本書即是展望孩子的人生,同樣也是大人們回顧著自己的人生,因為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也是自己親愛的母親眼中的寶。想想媽媽們的眼里滿滿的都是你的寶貝,可同樣我們的媽媽的眼中也同樣滿滿的是我們!天下所有的媽媽都是如此。媽媽們永遠(yuǎn)在孩子更勝過自己。媽媽對孩子傾注太多的關(guān)愛,有時會讓孩子們感覺是一種負(fù)擔(dān),有時會產(chǎn)生厭倦和不理解媽媽的心情。這本書會讓孩子們理解母親的心情,讓自己少一分倔強多一份認(rèn)同!簡單的畫面,寥寥數(shù)語,真的包含著關(guān)切,無盡的傷感,這仿佛是一位媽媽的喃喃自語。但是傳達(dá)出如海闊天空般的母愛,母愛的偉大在輕柔舒暢的節(jié)奏中緩緩流淌·····
世界上最偉大的就是母愛!請各位媽媽們不要再把全部的精力投注到孩子身上啦!也要回頭去愛自己的媽媽吧媽媽辛苦了!我愛您,我的媽媽!
繪本讀后感10
認(rèn)識繪本,還是在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當(dāng)時,幼兒園的老師推薦了一套名叫?東方娃娃?的繪本。我一向比較喜歡閱讀就給兒子買了一套。沒想到,兒子拿到手就愛不釋手。就連我也被里面
優(yōu)美的圖畫,簡單有趣的文字給吸引住了。只不過不同的人讀出的感覺不同而已。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本名叫?狐狐?的繪本。
《狐狐》講述的是一只名叫“狐狐”的小狐貍的故事。小狐狐從“靜悄悄”的家走抽進(jìn)喧鬧的世界,自然界的各種聲響在它的眼里像是一首美妙的大合唱,于是它開始模仿、演唱,嘰嘰嘰喳喳喳,嗡嗡嗡 嚶嚶嚶 一聲清脆,一聲低鳴,一陣低沉,一陣高亢。每每讀到這,正在學(xué)說話的女兒便會不厭其煩的重復(fù)一遍又一遍。而它的'行為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全家再也捕捉不到獵物。這時故事情節(jié)出現(xiàn)第一個懸念:圣誕節(jié)的夜晚,狐爸爸帶著全家去雞窩,會一無所獲還是滿載而歸?這時,作者以極其幽默的想象設(shè)計了故事的情節(jié)——爸爸媽媽用繩子捆住了小狐狐的嘴巴,順利地捉到了食物。第二個懸念則是在狐狐全家被獵人抓住之后產(chǎn)生的:狐狐一家的命運將何去何從?作者再一次用超乎常人的想象讓故事得以延續(xù),狐狐用特別的方式救出了全家人,并從此一舉成名,過上了另一種生活。
《狐狐》這個故事中有趣的畫面更是讓人愛不釋手,每一個細(xì)節(jié)都透露著作者的精巧構(gòu)思。比如小狐狐家中的浴缸、爸爸的搖椅,甚至抽水馬桶上拉繩的吊環(huán)都是可愛的小鴨子造型;在描寫小狐狐全家肚子餓得“咕咕”叫時,畫面中并沒有出現(xiàn)狐狐全家,只是很形象地在馬桶里畫上了蜘蛛網(wǎng);狐狐演唱感動獵人時,作者直接將狐狐放到了月亮上,深藍(lán)色的背景,閃爍的星星,讓人仿佛聽到了寂靜的夜空中傳來的歌聲。像這樣的畫面還有很多,每一幅都可以帶給人無窮想象的空間。而女兒總是不厭其煩的要求我再講一遍,再講一遍......
這是一個崇尚包容和個性發(fā)展的故事,給孩子最好的發(fā)展就是給與他最廣闊的空間。而我們作為教師,就是要用一雙慧眼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每個獨一無二的孩子!
每天晚上回到家,和女兒坐在床頭,靜靜體會繪本帶給我們的樂趣,感受其中簡單的快樂,驅(qū)走一天的疲勞,回到兒時的童真,凈化我們的心靈,這何嘗不是一種天倫之樂呢?
繪本讀后感11
當(dāng)我第一眼看到《驢小弟變石頭》這本書時,心里便充滿了好奇,這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一個驢子為什么變成了石頭?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驢小弟是一頭快樂的小驢子,他和爸爸媽媽生活在燕麥谷的松果路上,他有一個很大的愛好,就是收集樣子特別的小石子。故事從他找到一顆火紅的,閃閃發(fā)光的小石子開始,那天下著雨,他在雨中找到了這個小石子,雨順著他的背滑下來,于是他說“真希望不要下雨了!彼捯魟偮,雨立刻的停了下來,太陽也出來了,所有的東西都是干的,像沒下過一點雨一樣,驢小弟覺的這一定是小石子的魔法,為了證明,他把小石子放到地上說:“希望再下雨!苯Y(jié)果什么也沒發(fā)生,于是驢小弟把它拿起來,又說了一遍,這次天空立刻烏云遍布下起了傾盆大雨,原來這真是個有魔力的石子。他可高興了,他想著這石子太神奇了,要什么有什么,帶回家爸媽一定很高興,誰知道半路上遇到頭獅子,驢小弟情急下把自己變成了石頭,獅子走了,沒有危險了,可是驢小弟不能回家了,他變成了石頭,驢小弟的爸媽可急壞了,到處的找他,怎么也找不到他,他的爸爸媽媽盡力想讓生活和以前一樣,可是以前的生活里面有驢小弟,現(xiàn)在失去了他,是不會一樣的`。過了一年,驢小弟的爸媽去野餐,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驢小弟,在小石子的魔力下,驢小弟變了回來。驢爸把小石子放進(jìn)了保險箱,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讀了這個故事,我感覺驢小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很強,一追到底,反復(fù)的驗證石頭的魔力,這種精神可以用在學(xué)習(xí)上,對不明白的事,不會的題,反復(fù)研究。鉆研,但是驢小弟遇到危險時不冷靜,在關(guān)鍵時刻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把自己變成了石頭,讓父母焦急萬分,擔(dān)心受怕。如果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考慮全面,不會化解了一個危險又來了另一個。這也讓我看到了父母的愛,他們是那么的在意我們,那么的愛我們,盡管驢小弟都走了一年多了,他們還是念念不忘,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我們走哪兒,父母的掛念就在哪兒,我以后不能光想著自己,也關(guān)心我的父母,注重他們的感受,不能像驢小弟這樣。?
繪本讀后感12
貝塔閱讀分享會的本期主題是“我是誰”。
這是一個很神奇的組織……在全國各地的線上讀書分享會做得如火如荼,各創(chuàng)始人圈錢圈到手軟的時候,貝塔還在這樣慢慢的,只做線下,不收費,看“無用”之書。
好了,廣告時間結(jié)束。
今天本著“閱讀實踐”的原則,給各位大朋友們安利了一本繪本《佩澤提諾》。
“佩澤提諾”源自意大利語Pezzettino,意思是“小片、小塊”;而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是小小的一塊橙色方塊。
可是因為它的朋友們都好像是大個子,所以它常常懷疑,自己是某個大個子身上的一小塊,而不是它自己。
它問遍了身邊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大塊頭,自己是不是它們其中任何一個的一部分,大家都說不是。直到佩澤提諾去了砰砰島,一不小心摔成了很多小小的碎塊,它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和大塊頭們沒什么不同,也是有很多小小塊組成的。
這本書除了“發(fā)現(xiàn)自我”這個本身的主題外,其實還有了點科學(xué)和哲學(xué)的韻味。
在科學(xué)家的世界里,萬事萬物的構(gòu)成都是分子、原子、質(zhì)子、中子、電子……
在哲學(xué)家的世界里,萬事萬物的形態(tài)根本都離不開“唯物”、“唯心”的爭論。
在人類認(rèn)知學(xué)中,缺陷最大的盲點是關(guān)于自我認(rèn)知的盲點。
在我們出生以后接受的`教育里,不單是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這樣,我們接受的都是去認(rèn)知外界事物,從來沒有接受過對于自我認(rèn)識的教育,從來沒有人教過你是誰,也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如何學(xué)習(xí)才能成為“自己”。
我們所有的自我認(rèn)知都是一種感覺和感觸得出的結(jié)論,所以很多時候就會因為所接觸的外界環(huán)境,身邊的人和發(fā)生的事故等等讓我們產(chǎn)生“迷失”。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么,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zhǔn)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這才是自我。
我們生于這樣一個處境中——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又去往何方,也不清楚我是誰。
現(xiàn)實不能給我們?nèi)魏未鸢。我們熱切地想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到何處去,但唯一可觀察的只有身處的這個環(huán)境。這就是為什么人類如此急切地竭盡全力去尋找答案。這就是科學(xué)、學(xué)問和知識,這就是人類所有精神追求的真正源泉。對我們所置身的時空環(huán)境,我們總是盡可能想知道更多。當(dāng)努力尋找答案時,我們樂在其中,并且發(fā)現(xiàn)它引人入勝(或許這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biāo)所在?)
繪本讀后感13
好書是適合捧在手上一讀再讀的,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收獲。
星期天,媽媽給我買了美國作家伯納德韋伯的《勇氣》。這是一本繪本,漂亮的插圖,簡單的文字,其中所蘊涵的道理卻很多很多。我反復(fù)咀嚼書中的文字,看似簡單的文字卻讓人回味。
勇氣是什么呢?作者對勇氣作了詮釋:
“勇氣,是你第一次騎自行車不用安全輪!薄坝職,是你有兩塊糖,卻能留一塊到第二天!薄坝職猓悄阒酪粋大秘密,卻答應(yīng)對誰也不說”……
書中,35種可貴的勇氣,有的令人敬畏,有的平平常常。馬戲團(tuán)里“空中飛人”的表演,這是令人敬畏的勇氣;上探太空,下探深海,這也是令人敬畏的勇氣。而改掉小小的壞習(xí)慣,這是平平常常的勇氣?傊还苁悄囊环N,勇氣就是勇氣。
《勇氣》帶給我許多的感觸和共鳴,讓我不斷的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
當(dāng)我在環(huán)湖花園游泳館學(xué)游泳時,聽到媽媽讓我和伙伴比賽誰有勇氣——從岸上跳下1.8米深的游泳池并游回淺水區(qū)這個近乎“無情”的'命令時,心驚膽戰(zhàn)的我連腿都瑟瑟發(fā)抖了。是媽媽不斷鼓勵我的眼神,是教練示范標(biāo)準(zhǔn)的動作,讓我終于鼓起勇氣,小心地踩到泳池的邊緣,再也不猶豫,往下一跳……哈!我成功了!這就是勇氣!、
當(dāng)我第一次作為升旗手上臺演講時,我的心別提有多緊張了。是臺下一千多名同學(xué)贊賞的目光給了我無比的自豪和自信。我被授予升旗手緞帶,望著胸前鮮紅的緞帶,我的心中也升騰起一團(tuán)火焰。我向前跨了一步,在熱烈的掌聲中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演講。這就是勇氣。
在生活中,勇氣無處不在!5.12”地震時,林浩不顧自己的安危,從地震廢墟中背出兩名同學(xué)這是令人敬畏的勇氣;“11.15”膠州路火災(zāi)中,消防員叔叔奮不顧身,沖向火場,救出了許多居民,這是令人敬畏的的勇氣;撿到錢包抑制住誘惑還給失主,這是平平常常的勇氣。
掩卷沉思,哦,我明白了——不管是哪一種,勇氣就是勇氣。因為勇氣是一種精神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智慧的力量。擁有這種力量,我們就能獨自越過困難堆成的高山;擁有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克服生活的磨難;擁有這種力量,我們就能成為命運的主宰,揚起勝利的風(fēng)帆……
繪本讀后感14
7月來了,家有小兒的父母們,暑假模式也將隨之開啟,是否早已謀劃好一些長長短短的旅行?旅行是難得的膩在一起的時光,也是難得的共讀時刻,最好帶上幾本輕便的書,適合大人小孩一起看,和旅行最配的書,莫過于日本繪本大師安野光雅的《旅之繪本》了。
《旅之繪本》是一套邊走邊畫的“無字手繪旅圖”,細(xì)密線條點點勾勒,淡雅水彩緩緩流淌,一個孤獨的`旅人,漫無目的地游走,幽靜的村落,連綿的綠地,古老的城鎮(zhèn),熙攘的集市,記錄風(fēng)景,更記錄風(fēng)景中的人。
因為安野光雅下筆極度細(xì)膩,畫面信息量又大,最初這套繪本是孩子爸借來看的,沒想到當(dāng)時4歲多的女兒也十分感興趣,一頁頁反復(fù)觀察揣摩,并發(fā)現(xiàn)了畫面中隱藏的一些小秘密。這讓我驚嘆于圖畫的力量,孩子因為不識字,沒有失卻天然的讀圖能力,反而能更投入地品味圖畫;而成年人除非對繪畫或藝術(shù)有偏好,多數(shù)人并不會好好看一本圖畫書,或者看了也看不出所以然。
《旅之繪本》中有取之不盡的內(nèi)容,“具有驚人才華的知性藝術(shù)家”安野光雅,將諸多世界名畫、建筑名勝、歷史名人、經(jīng)典電影以及童話形象畫進(jìn)了風(fēng)景,這也讓閱讀成為有趣的發(fā)現(xiàn)之旅,你會在英國看見牛頓被蘋果砸中,在中歐看見作曲的貝多芬和纏著繃帶的梵高,又會在丹麥遇見賣火柴的小女孩……前后場景中精心設(shè)計的連貫情節(jié)也是本書一大樂趣,這一頁中的洗衣婦,在后來收起了衣服;而那個抱著酒桶的人,在下一個場景中給人倒出了一碗酒。時光流逝中普通人的日常,被作者一一收入畫中,又散落在豐盈浩瀚的風(fēng)景中,人物讓光景更溫軟,有著窩心的美好和淡淡的傷感。
安野光雅始于上世界70年代的旅行,竟然像今日牛掰驢友般逍遙和隨性——“我選擇去旅行,不是為了增長見識,而是為了迷路!闭媸橇w煞循規(guī)蹈矩、不預(yù)訂車票酒店就不敢抬腿的我們。翻開《旅之繪本》,對安野光雅的艷羨更是綿延不絕,他竟然是自駕船和騎馬去旅行!當(dāng)那個從海上來的旅人,越過多佛海峽,在異鄉(xiāng)的原野上休憩沉思,你就知道,他又要開始無法預(yù)知的美妙旅程了。
不著一字,卻勝過千言萬語,《旅之繪本》是那種“讀你千遍也不厭倦”的書,女兒經(jīng)常會翻出來開始新的發(fā)現(xiàn)之旅,道路無限延伸,越過山丘,跨過河川,穿過漫無邊際的青青草地,生命就是一場旅行,重點是,旅行中我們看到了什么。
繪本讀后感15
在國慶期間我和兒子共同看了安東尼.布朗的《我爸爸》。他爸爸一會兒“像大猩猩一樣強壯”,一會兒又“像河馬一樣快樂”。一會兒“像房子一樣高大”,一會兒又“像泰迪熊一樣柔軟”。孩子認(rèn)為“我爸爸真的很棒”,還在書的最后宣稱:“我愛他”,“他也愛我,永遠(yuǎn)愛我”。本來給小孩看的書就是以圖為主,以字為輔,這本書更是每頁上的字?jǐn)?shù)不超過一行,再加上幾乎天天念,每天念上好幾遍,所以我早就把詞兒背下來了,一頁一頁翻書給孩子看圖,同時給他講解圖片的意思。
孩子眼中的爸爸,通常都是非常勇敢的、無比高大的、有過人之技的`,等等。所以書中的爸爸“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像房子一樣高大”,“像貓頭鷹一樣聰明”……所以,每次孩子害怕的時候,爸爸的擁抱就是最大的“安全感”、最有效的“眼淚!薄6,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崇拜的人,通常也是爸爸。父親更多影響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所以讓父親來輔導(dǎo)孩子的數(shù)學(xué)往往對孩子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更有效。愿每位父親都能成為孩子心中聰明的貓頭鷹。
當(dāng)然,因為和爸爸朝夕相處,孩子眼中的他們除了崇高偉大外,也會有我們凡人的“特色”。例如,和孩子相比“吃得像馬一樣多”、“做一些傻事”及有點兒個人興趣愛好等等。也正是因為有這些平常性的“特色”,孩子對爸爸,除了崇拜,還會有更多的親密。所以,個別爸爸喜歡在孩子面前“偽裝”一下自己,以為太“俗氣”會影響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形象,其實完全沒必要。爸爸之所以能和孩子親密,往往恰源于彼此都了解真實的對方。我們每次吃飯,兒子都會嚷嚷著爸爸吃得最多,有時還會說爸爸是大力士,但就是這樣,他好喜歡和爸爸一起吃飯,好喜歡爸爸抱抱,好喜歡爸爸碩大的身軀。這些,通常是孩子能感受到的爸爸最真實的存在。
也正是這樣既高高在上令孩子崇拜、又觸手可及讓孩子依靠的爸爸,像他們心中的太陽一樣,照耀著他們,給他們無盡的溫暖。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的陪伴、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寶貝加油,爸爸會和你一起努力成長的。
【繪本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繪本讀后感06-11
讀繪本有感10-19
小學(xué)生繪本優(yōu)秀作文(通用39篇)11-07
一本好書讀后感07-28
一本好書讀后感08-04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06-13
讀一本好書的讀后感02-13
《讀一本好書》讀后感08-07
以奮斗者為本讀后感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