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外國名著《飄》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現(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外國名著《飄》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外國名著《飄》讀后感1
雖然《飄》只是小說,但是通過讀《飄》,我也對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從歷史角度判斷,北方戰(zhàn)勝南方,是一種歷史的進步,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這些我們都在歷史書上學(xué)到過了。但是通過讀《飄》后,我們能看到從道德判斷來看,南方奴隸制中也有溫情也有情誼,北方對南方進行的戰(zhàn)爭從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侵略,摧毀著南方的秩序和關(guān)系,在某些方面反而激化了白人和黑人的種族沖突。
總之,《飄》不愧是世界名著,看后令我感慨良久。
我不得不承認,自己讀的書確實不多,尤其是名著、世界名著。在學(xué)校時,匆匆地讀《茶花女》、《紅與黑》等,也許是由于文學(xué)素養(yǎng)的`淺薄,或是世界觀的差異,它們并沒有帶給我多大的震撼。暑假時,友人推薦我讀一下《飄》,當(dāng)時還記得她很神秘,開玩笑地說了聲:“讀完了,你會改變你的擇偶觀呦!”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看完了它,很慚愧自己像老牛走路似的看書速度,卻也不敢恭維自己看得有多精。讀完后,心里有股淡淡的惆悵感覺,朦朧中,總覺得自己身上依稀有思嘉的身影。讀完《飄》,它確實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更喚起我對過去的懊悔。同時,對書中的描述的人生、友情、愛情,我也感觸頗多。
關(guān)于人生的善與惡,我不敢妄加評論,因為,畢竟我走的人生路還不及五分之一。十四歲的我,想法也許是很幼稚的。《飄》中女主人公思嘉·奧哈拉并不是傳統(tǒng)觀念的好女人,她有著迷人的外貌、聰慧的頭腦、堅強的內(nèi)心、果敢的行為。同時,她也驕傲、貪婪、虛榮、追求實際,甚至曾經(jīng)有過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她渴望愛情,不顧一切世俗觀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但當(dāng)感情和現(xiàn)實利益相沖突時,她毅然將經(jīng)濟需求放在首位。如果說我佩服思嘉,那我更衷情于瑞德,因為我也同樣的崇高自由,他的豪放不羈,他的現(xiàn)實,他的勇敢,都傳神地說明了他在亂世社會中成長的一個人才,是在亂世生存與發(fā)展的強者,強者應(yīng)適應(yīng)任何一個社會,這也成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在經(jīng)濟社會中對精神的取舍,在面對新生事物時,是適應(yīng)還是回避?思索過后,相信我們會有更多的啟發(fā)!
外國名著《飄》讀后感2
《飄》寫的是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內(nèi)戰(zhàn)這個大背景下南方的人物發(fā)生的一系列悲歡離合的故事,其中思嘉這一女主角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對于思嘉,我是抱著一中矛盾的心理,一半遺憾,一半喜愛。作為一個農(nóng)場主的女兒,生活在上等人的圈子當(dāng)中,有參加不完的宴會,有許多好小伙圍著她轉(zhuǎn),這一切優(yōu)越的生活使她成為了一個虛榮的人,同時她還有著強烈的妒忌心和報復(fù)心。因為妒忌她愛的艾希禮要娶媚蘭,為了報復(fù)英迪亞和霍妮那些嘲笑她的人,她選擇了嫁給她不愛的可憐的查爾斯,可是查爾斯很快便死了,以致于到后來連查爾斯長什么樣子思嘉都不記得了。后來戰(zhàn)爭摧毀了塔拉農(nóng)場,在她經(jīng)歷了最最困苦的生活之后她不堪重負,為了得到錢交稅金,她欺騙了妹妹的男朋友弗蘭克,為了得到他的錢而嫁給他,思嘉是殘酷的,她懂得如何耍手腕。同時她也是無所顧忌的,她從不在乎名譽和別人對她的看法,她無所畏懼,在亞特蘭大她跟南方人瞧不起的“北方佬”做生意、雇傭犯人干活、她開酒館、嫁給同樣受人唾棄的投機商瑞德……一切的一切她都不在乎別人的看法,盡管所有人都在咒罵她。
悲哀的是思嘉從來不懂幸福是什么,她手上已經(jīng)握著幸福卻不知道珍惜,而是固執(zhí)地追求“天上的星星”,雖然她夠不到,可即使夠到了又能有什么用處呢!所以她到最后一刻才知道媚蘭是那么愛她,媚蘭這個外柔內(nèi)剛的人,會永遠站在她思嘉身邊的;也正是到最后,她才明白,如果她多了解一下艾希禮,便不會再愛他,如果她多了解一下瑞德,便不會失去他,多么的遺憾!
然而我卻喜歡思嘉的勇敢、堅韌、能干。她答應(yīng)了艾希禮會好好照顧媚蘭,便把她擔(dān)負在了自己的肩上,在戰(zhàn)爭中她帶著媚蘭和媚蘭剛出生的孩子艱難的回到已被破壞的`塔拉,面對最最崇敬的母親的去世和父親因思念母親而精神不好,思嘉沒有倒下,而是用自己細嫩的雙手,撐起了這個家,她犁地、撿菜、采摘棉花,好讓一大家子人不會挨餓,然而她不久前還是一個嬌生慣養(yǎng)的上等人啊!思嘉是一個樂觀的人,她常告訴自己明天又會是另外的一天,而這句話使我受到了很深的啟發(fā),是啊,明天又會是新的!
外國名著《飄》讀后感3
天生麗質(zhì)卻任性虛偽,精明能干卻冷酷無情,堅強自信卻虛榮陰險,敢于擔(dān)當(dāng)卻自私貪婪,毋庸置疑,瑪格麗特在《飄》中塑造的斯嘉麗是一個不完美的人。但她的不完美卻讓我覺得真實,遂走進了她的心,發(fā)現(xiàn)了她的美。
1861年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16歲的斯嘉麗熱衷于舞會郊游,享受著追捧崇拜,但她卻愛上了阿希禮,一個她注定得不到的人。她像一個哭著摘月亮的.孩子,在阿希禮娶了表妹玫蘭妮后草率地嫁給了查爾斯。不久,查爾斯就病死了。在加入護士列隊照顧傷兵時,她目睹了戰(zhàn)爭的殘酷,責(zé)任心逐漸蘇醒。在戰(zhàn)火連天的情況下,她堅守承諾,獨自一人帶一即將生產(chǎn)的弱女子趕回家園,并替玫蘭妮接生,這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后來她又經(jīng)歷了兩次婚姻和摯友的病逝,終于明白了她愛的阿希禮不過是一片幻影,她真正愛的,是一直默默愛著她的瑞特,此時卻已絕望地離開了她。
“等明天回到塔拉莊園再考慮這一切吧。到那時候我就能夠忍受了。我明天會想出辦法來重新得到他的。不管怎么說,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币粺o所有的斯嘉麗,沒有哭喊哀求,而是自信堅強地面對一切。愛情,生活,希望,以及戰(zhàn)爭,都隨風(fēng)飄逝,但是,他終于明白了自己所愛的到底是什么,不是金錢,不是美麗的外表,而是迷霧中的那盞為她留的燈。
生命的本質(zhì)其實是歡樂,雖然人生的結(jié)局不夠圓滿,但是我們還是從中體會到了幸福的滋味。斯嘉麗沒有跟瑞德在一起,看似悲劇,但是斯嘉麗并沒有絕望,而是堅信“明天會好起來,一切都將會過去”,這又何嘗不是希望?事實上,更多的時候,我們在生活的路上走的不好,不是路太狹窄,而是我們的眼光太狹窄了,所以最后堵死我們的不是路,而是我們自己。
人生或許是一場悲劇,但我們可以擺正心態(tài),笑對人生。
“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是啊,哪怕人生之路坎坷曲折,但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笑對人生,自強不息,總有一天,我們會停下漂泊的腳步,找到心靈的歸宿,擁有屬于自己的那份穩(wěn)穩(wěn)的幸福。
外國名著《飄》讀后感4
《飄》,是我最喜愛書。喜歡斯佳麗勇敢堅強,喜歡瑞特機智果斷,喜歡玫蘭妮外柔內(nèi)剛。
對于斯佳麗這個人物,我感覺是矛盾,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非常有個性人物,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了解。如果她了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瑞特,她只是不停追尋著自己夢中王子――阿希禮。她只是把自己愛特點認為阿希禮有,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衣服,讓阿希禮穿上,而后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只是那件衣服。
對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佩服她堅強,佩服她對土地執(zhí)著,佩服她能在那中環(huán)境下放下以前所受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言論而開創(chuàng)自己事業(yè)。她生命有幾個靈魂,一個是她母親。他母親是一位非常能干、溫柔典型貴夫人,是她最敬佩人。可是,母親為了救人而被傳染傷寒,去世了。另一個,是她十幾年來最愛人――阿希禮。她能在逆境中站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禮。她對阿希禮是異常執(zhí)著。還有一個,就是玫蘭妮。在一起奮斗十幾年里,玫蘭妮已經(jīng)成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一部分了。
《飄》絕對是部值得再三品味好書,文字優(yōu)美,情節(jié)跌蕩起伏、扣人心弦,雖然其中由于作者主觀因素,對于美國南北戰(zhàn)爭評價并不客觀和全面,但以文學(xué)角度來說,這絕對是一部絕世佳作,值得一看。
瑞特是個復(fù)雜人,他有良好家世,但卻仍和舊時代格格不入,他有銳利眼睛,可以在亂世找到自己處身之道,他對國家有熱情,即使他明知必敗無疑,卻仍在最后關(guān)頭入了軍。他愛斯佳麗,但他更了解斯佳麗,所以8ttt8他從不說,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而斯佳麗卻從來不想去了解他。最后,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再去嘗試,他累了。
【外國名著《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外國名著讀后感02-24
《飄》讀后感05-31
飄的讀后感02-10
《飄》讀后感02-05
外國名著讀后感范文07-11
(熱)外國名著讀后感07-17
《飄》讀后感范文09-05
(必備)《飄》讀后感11-13
《飄》讀后感【熱門】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