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必備】三年級教育作文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教育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教育作文 篇1
在我的成長道路中,爸爸曾給予了我很多的幫助,特別是那一次。
記得那是星期六的一個下午,我們全家人正在一起吃飯。吃飯時我常常把飯粒掉在了桌上,此時我還不知道爸爸正盯著我看,當我抬頭看到爸爸那嚴肅的態(tài)度時,我的臉一下子紅了。
過了好久,爸爸才出聲:“你可學過《鋤禾》這首詩嗎?”當時我不知道說些什么好,只是深深的.低下了頭。
接著,爸爸給我講起了過去的事。說他們以前過著牛馬不如的日子,常常吃不飽、穿不暖。而現在我們已經過著幸福的生活,卻還身在福中不知福。談到學習方面,說以前他們連課本都沒見過,并且從小就得出去干活。而現在我們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還不知道努力……。平常我很不會掉眼淚的,可是今天還沒等爸爸把話完,我早已被淚水模糊了眼睛。心想:如果我們不珍惜糧食,以后會不會也過著爸爸以前的生活呢?我把飯往嘴里送,可怎么也吃不下去了,喉嚨里就像被什么塞住一樣。
當時我還不知道爸爸對我講的話的意義是什么,可今天的我終于明白了,爸爸是在教育我從小就要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我永遠也忘不了這一次的教育。因為每當我有不良習慣要出現時,身旁就好像有人在提醒著我,那就是我的爸爸。
指導老師 xx
三年級教育作文 篇2
愛是人間最美好,最無私的事物。有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有同學之間的關愛,有家長對孩子的愛……近日,我就讀了這一本《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由意大利作家根據他兒子的日記改編而成的,小學四年級男孩的眼光,講述了從四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通過塑造一個個渺小,而不凡的人物形象,在我的心中蕩起一陣陣的情感,整篇文章以一個小學生的眼光審視、身邊的善與惡,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這本書給了我很深的感觸,有許多的故事令我感動,但最讓我感動的是——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里保持著聯絡?勺詮纳洗务R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聯絡。家里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里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于,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他能成功;I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借著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y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于重逢了……讀到這里,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
愛就是這書的中心思想。愛,好比一個環(huán),把一顆顆心聯系在一起。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愛,世界會沒有色彩,所以,只有人人獻出一點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三年級教育作文 篇3
長期以來,老師只著重抓考試,抓分數,抓智力,而忽視了真正的素質教育。甚至,老師為了我們得高分,下課延堂或課后輔導,這樣導致同學們在下課時沒時間玩,可下放學回家想玩會調解一下,卻迎來家長的學習督促,在學校和家長雙管齊下的所謂“老師嚴管”下,孩子們被困鎖著,難道不值得人們深思嗎?
有一次,弟弟放學了,他丟下書包就往外跑,我說:“站住,你干嘛去?”弟弟說:“我去樓下玩!蔽覅柭暫浅獾溃骸澳阍趯W校下課還沒玩夠啊?先把作業(yè)寫完!”弟弟哽咽地說:“我們老師下課就拖延時間,等他講完了,我們沒等跑出去呢,上課的.鈴聲又響了!钡艿苷f完,我很同情他,因為我也經歷過一件事,有一次,我們班同學姜一山(父母在外打工缺少關愛)過生日,她邀請我們去她家開派對,邀請函都發(fā)完了,我們也想陪姜一山過一個快樂的生日,可是老師發(fā)現了這個事就一票否決了說:“不好好學習,派什么對?”老師這一反對,我們去姜一山家盡管有心也沒膽了,結果她生日那天,一個人也沒去她家開派對,她一個人與奶奶過了一個孤寂的生日。唉!想到這事,真是落得我兩淚漣漣吶,于是我深有體會,準備允許弟弟去玩了,可是我允許沒什么用,這時,媽媽說:“你干嘛去。孔鳂I(yè)寫完了嗎?”弟弟說:“我想下樓玩一會兒,老師在校都不給下課!眿寢屨f:“不行,趕快去寫作業(yè),寫完作業(yè)再商量!钡艿苤缓萌懽鳂I(yè)了,我搖搖頭,想這一寫上弟弟想出去玩又成泡影了。
在學校老師和家庭中父母的嚴管下,我們己失去了童年的快樂,取而代之的是分數,我認為在這種“老師嚴管”下教育出的孩子會缺少個性,能力,思想等,我們要學外國的開放式教育?傊,長期以來。中國的孩子被關在教室里,書齋里,像一顆失根的永遠不會發(fā)育的種子,就像一只折斷翅膀的鳥兒永遠缺乏個性、創(chuàng)造力和獨立性。難道老師和父母希望我們成為“書呆子”,而不是德才兼?zhèn)涞淖鎳鴹澚簡幔?/p>
三年級教育作文 篇4
中國的文圣孔子有一句名言:仁者愛人。生活中你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仁者,都具有一顆美好的愛心。他們用心使你感受到人類多么需要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幫助!而這種關心,理解和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
書沒有虛偽的說教,沒有騙人的宗教式宣傳,也沒有任何豪言壯語或標語口號,只有人間最樸素,最真實的情感。它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是很平凡的人物;老鐵匠,老石匠,賣菜婦人,賣炭人,賣柴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員”等等。
書通過一個學生記日記的形式,記述了一個學生的所見所聞,反映了社會各個階層的狀況,以高尚的愛心情感系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的人生畫卷,帶給我美與愛的享受。
愛,無處不在,讓我們在書中放飛比鳥飛得還高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閃得還亮的智慧,讓我用心去“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