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三年級的作文(優(yōu)秀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的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 篇1
母親,多么溫心的一個詞!是母親哺育著我們這些小花朵,是母親在不斷地鼓舞我們要堅強,是母親把自己的愛無私奉獻給了我們。母親是多么的神圣,多么偉大,多么無私……
母親!您是多么的慈愛、和藹啊!
我愛我的母親!母親在我受到挫折時,總是以慈母包容心教育我,引導我。
記得一次語文單元測驗,我發(fā)揮失常,只得88分,看著試卷上那鮮紅的.88,心里不由得傷心。88分吶!我還是第一次考個八十多分,畢竟,我一直都保持在全班前三名。想到這,我心里又不由的一陣傷心。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了家里,把考試成績告訴了媽媽。原以為媽媽要把我狠狠地教育一頓,卻沒想到,媽媽看了我的試卷,媽媽和藹地對我說:“紫怡呀!這次考試你雖然沒有考好,但你千萬不要泄氣,你要努力,把成績快些提升上去。你雖然這次考試只考了88分,但你基礎知識沒失分,你失分主要是在閱讀,今后這方面要加強!甭犃藡寢尩脑,我點了點頭,振作起來,努力奮斗。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又坐上了前三名的“寶座”。
母親啊!您是多么的熱心、助人為樂呀!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 篇2
秋天來了,藍晶晶的天空上飄著幾朵白云,一群大雁往南飛,他們一會變成人字形,一會變成一字形。不時聽見大雁的鳴叫聲。
花朵上,小草上,都結著晶體似的霜。原來,那是秋霜。不一會,就變成了露珠,它像鉆石那樣閃亮,像水晶那么透亮,還像珍珠那么圓潤……連太陽都向它照耀,連云霞都向它照耀。漸漸地,秋霜化成露珠,露珠化成水,水便不見了。
秋天,兒童們都去秋游了。解散時,兒童們都在玩耍,有的追逐,有的.賞花……
看著這么美的景色,我不禁想起: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 篇3
盼望著、盼望著,新年的腳步近了,我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哥哥在大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lián)和福字,媽媽掛起了紅紅的燈籠,爸爸和我買來了“年”最怕的鞭炮。夜幕剛剛降臨,媽媽就為我們全家精心準備好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香氣撲鼻,色澤明亮,饞得我直流口水。我正要用筷子夾魚吃時,爸爸的厲害武器---筷子壓住了我的筷子,使我這個小兵不得不退回去。然后爸爸耐心的(地)對我講:“吃團圓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與年年有余,象征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于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聽完爸爸的一番話以后,我恍然大悟。心想: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啊,看來我以后要好好研究研究呀!這頓年夜飯,我不僅吃出了快樂,也吃出了知識,可謂是“處處有語文”啊!
吃過年夜飯,我們一家人圍坐在茶(幾)旁邊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邊包餃子。爸爸搟皮,我和媽媽包餃子,包進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愛,包進了一年的收獲,包進了我一年的快樂,也包進了我新年的新希望!看完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爸爸媽媽給我準備了壓歲的紅包,希望我快快樂樂的成長,步步登高。我給爸爸媽媽磕頭,祝他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窗外不時傳來陣陣鞭炮聲和禮炮聲,我們也趕緊出去放爆竹,膽大的爸爸竟敢放高升,“咚——”我嚇得直往媽媽懷里鉆,不敢看。兩只手還緊緊捂著耳朵,這時的我心還砰砰地跳。膽小的哥哥一只手捂著耳朵,遠遠地探著身子小心翼翼點炮,點著了就趕緊跑,我兩手捂著耳朵緊張而又焦急地等待著,半天才噼里啪啦響了起來。爸爸給了我?guī)赘謭?zhí)花讓我放,我學著“小燕子”的樣子,拿著手執(zhí)花邊放,邊跳舞。十一點半后,噼里啪啦的響聲此起彼伏,你看天空中盛開了朵朵五彩繽紛的禮花,有紅的、黃的、紫的、綠的、橙的??哥哥說那是天上五彩的星星,我說那是春送來的祝福,她用神奇的魔法棒把幸福灑滿人間,把歡聲笑語灑滿人間??
這次有趣的除夕夜,不僅使我獲得了快樂,也讓我了解了除夕夜的習俗,比如說:守歲;壓歲;踩歲;吃萬萬順??這一切都說明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其實只要我們處處留心,就能在快樂中獲取知識。俗話說的好:“處處留心皆學問嘛”!“爆竹聲中一歲除”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我們共同慶祝春天的節(jié)日,慶祝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祝福我們的生活蒸蒸日上,祝福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11-08
小學的三年級作文11-05
(精選)小學三年級的作文07-22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精選】07-20
【經(jīng)典】小學三年級的作文07-21
[精選]小學三年級作文08-07
(經(jīng)典)小學三年級的作文08-16
小學三年級的作文[經(jīng)典]08-18
三年級小學作文(經(jīng)典)08-14
(精選)三年級小學作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