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通用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jié)自己的心情。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通用1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1
我的家鄉(xiāng)在十堰,城市雖然不是很大,但是過節(jié)的時候卻非常熱鬧。
端午節(jié)在中國是最重要的節(jié)日之一。在這一天人們陸續(xù)買車票回家團圓,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粽子可是這天必不可少的,它有很多不同的餡兒一一白糖、肉、蜜棗、花生、水果……至于粽子的包法,其實非常簡單:第一步先要準備竹筍葉或青粽葉、糯米、餡和紅繩。第二步將糯米洗凈放在水里泡半天,泡好了之后再洗一遍,第三步要將葉子用水煮,然后卷成三角形放三分之一的糯米,再放餡,然后用糯米填滿后封口,最后捆緊用水煮半個小時就可以吃了。
吃粽子據說是為了紀念屈原。相傳在五月初五這天,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了,人們怕魚蝦啃食屈原的尸體,同時也為了表達對屈原的敬畏與哀悼之情,于是就往水里扔粽子,后來慢慢形成了五月初五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jié)這天的習俗可不只有吃粽子,還有賽龍舟。十堰雖是山城,四面八方都是山,但丹江是一個比較大的湖,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在丹江賽龍舟。賽龍舟就是把船做成龍頭的樣子,人在上面劃,先劃到終點的即為勝利者。龍州有很多顏色一一紅色、藍色、綠色、黃色……在最前面的是龍頭,中間的是龍的身體,最后面的則是龍尾。劃船的人一般有15個左邊一列七個,右邊一列七個,還有一個人在最前面敲鼓給隊友打氣。比賽時14個人,整齊,劃一的劃著龍舟,鼓聲越大劃船的人就越有干勁,人們都在岸上觀戰(zhàn)一個個目不轉睛的盯著,生怕落下一秒。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十堰,平凡但不平庸,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城市里的人,讓我的記憶中多了一份溫暖的色彩。而家鄉(xiāng)的習俗,則早已融入了我的血脈之中,永不能忘。
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來臨了,我和姐姐們來到大海旁邊。柔軟的沙灘,清亮的海水,一切都使我想立刻投入它們的懷抱。我迫不及待地換好游泳衣,躺在柔軟的沙灘上。沙子都調皮地撓我癢癢。我舒適地享受著沙子浴和日光浴,看著遠處嬉戲著的人們,我忍不住想加入他們的隊伍。
我慢慢地往下走,浪頭也越打越高。每次浪花打在我身上,我都有種要飄起來的感覺。來到岸上,我捧起柔軟的沙子,沙子隨著手指的'縫隙往下漏,隱隱約約還能看見一些破碎的貝殼。
我把腳伸進沙子里,里面好涼,涼得刺骨。把腳伸出來,只見腳上沾滿了濕漉漉的沙子。沙子可真調皮呀。一會兒撓我癢癢,一會兒還粘在身上不肯下來,讓我忍不住喜歡上了它們。
夕陽西下,我再一次直面大海,再一次看見一個接一個的浪花,一切都令我依依不舍,留連忘返。大海好似一張畫,一張會動的美景圖,美得讓你留戀。正當我驚嘆這大海的雄偉時,它有慢慢地恢復了原來的平靜,只給我留下了莫名的驚愕與喜悅。
再見了,蔚藍的大海,遼闊的天空。
再見了,端午節(jié)。
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3
在數百年前,有一位偉大的詩人,他被人冤枉,關進了監(jiān)獄。在監(jiān)獄里,它寫出了聞名已久的《離騷》。出獄后,含冤投江而死。他就是屈原。
屈原死后,農民劃著船來到江上,生怕屈原的尸體被江里的魚蟲怪物吃掉,于是,他們在江里投入了大量的葉子包飯和雞蛋。有一個老中醫(yī)為了不讓水下的蛟龍把屈原吃掉,拿來一罐黃酒,倒在江里把蛟龍暈掉。于是乎每年的這個日子,平民百姓都來往江里投入大量的葉子包飯和雞蛋。這個傳統(tǒng)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成了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便是端午節(jié)的`由來。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jié)的重要習俗。相傳,楚國人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的尸體。他們爭先恐后追趕至洞庭湖事,發(fā)現(xiàn)屈原的尸體已不見蹤跡。于是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將屈原的尸體吃掉。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
端午節(jié)到了,我在爺爺家和大姑他們一起過端午節(jié)。家家還要買五色絨線,拴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上,稱之為長命繩。還要采集艾葉等多種植物葉子。將它們放在開水中煮沸,將水晾涼后給兒童洗澡,可以去除身上的病毒。大姑他們還要用大蒜頭燒湯,煮很多的雞蛋,放開量的吃。雞蛋含在嘴里,含完之后在身上滾一滾。我在床上從頭滾到腳,表示圓圓滾滾。
每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都能吃到大姑自己包的粽子。她先買來優(yōu)質的糯米,再去采粽葉。首先,把粽葉放在鍋里煮。大姑說:“葉子煮煮就能發(fā)出香味。”大姑把葉子兩頭撕掉,把不好的挑出來,然后,就可以開始包了。拿一個粽葉圍成一個近似漏斗的形狀,再把糯米放到葉子里,之后放一或兩個大棗在粽葉里。再拿一根棕葉包住頭部,不讓糯米露出來,最后,用干凈的繩子把粽葉系的嚴嚴實實,這樣一個粽子包完了。在大商店里,還可以買到別的粽子:有蛋黃棕、千層餅棕還有鮮肉棕……它們有的甜,有的咸,很好吃。粽子終于熟了,我們吃到了香噴噴的粽子。
我喜歡過有趣的端午節(jié),經常盼望著端午節(jié)的到來。
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4
啦啦啦,啦啦啦,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各家各戶又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忙著準備過端午節(jié)的食材,忙著準備端午必備的粽子。這不,爸爸的同事請我們到他家去做客,也嘗到了那飄著香味、誘人的粽子。
一進他家的房門,一陣誘人的飯菜味直往我們的鼻子鉆。只見阿姨手里捧著一大堆東西,準備去院子里包粽子。包粽子?從小到大,我就只看到一次包粽子,于是好奇包粽子的我也屁顛尼顛地跟在阿姨身后去學如何包粽子。只見桌子上擺著一大盆曬好的糯米,一堆正浸在水中的棕葉,還有一小捆的.繩子。當然,最重要的還有一袋子蜜棗。只見阿姨從水中拿上來兩片大小差不多的棕葉,將它重疊在一起,仔細折成一個漏斗形。又再“漏斗”里放了少許糯米,又從袋子里掏出一顆蜜棗,然后再放些糯米,直到將“漏斗”填滿為止。當將粽子填滿了,再將多出來的一小部分粽葉包裹起來,再在粽子外面繞上幾根繩子。這樣,一個小粽子就做好了?墒,包粽子看上去簡單做上去難。后來,我試了一下,總是失敗了,經過幾次努力,在媽媽的幫助下,終于成功做了一只。
后來,粽子全部包完后,放在高壓鍋里煮。過了一會兒,一股粽香撲鼻而來,我如同一只餓虎,撲上去,拿了自己做的那個粽子,開咬了一大口。嗯,那黏黏的糯米和甜甜的蜜棗拌在一起,真是人間美味啊!
在此,祝大家端午節(jié)快樂!
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5
記得我還小的時候,端午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到了端午節(jié),我總要拉著爸爸媽媽的手,不惜奔波萬里,樂顛顛來到外婆家,到了家門口時,我就能隱隱的聞到一股似花香的香氣,為了趕緊揭曉答案,外婆一開門,我就一溜煙從外婆的胳膊底下鉆了過去,直奔廚房。我尋著香氣的源頭,一點一點地尋找“答案”,令我大吃一驚。啊!原來是那白瑩瑩的糯米發(fā)出來的香味呀!外婆在上面抹了一層槐花蜜,怪不得我會把它誤認為是花香呢。在糯米的旁邊擺著黃橙橙地鴨蛋黃,噴香的`鮮肉,還有那大大的既補氣又補血的紅棗,讓人看了就垂涎三尺,恨不得馬上就把它們一股腦的吞下去。
外婆又沖我笑了笑,便開始包粽子了,外婆先把涂了一層槐花蜜的糯米上放了一個大紅棗,然后拿起葦葉,把糯米放進去,又靈巧地擺動了幾下,一只三角形的小粽子便映入了我的眼簾。外婆包粽子的速度堪稱“打遍天下無敵手”。我看了外婆包了四個粽子,也沒有發(fā)現(xiàn)出什么秘密,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地問外婆:“外婆,你包粽子的速度怎么這么快呢?有什么秘訣嗎?”外婆笑而不答,過了好一會兒才慈祥地對我說:“也沒有什么竅門,熟能生巧嘛!”聽了外婆的話后,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我愛端午節(jié),我忘不了外婆包的那香噴噴的粽子。
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6
今年的端午節(jié)到了,但比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放假了,這可樂壞了我們這些整天讀書的學生,但在這放假期間,更讓我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
端午節(jié)那天,我們一家到親戚家去吃晚飯,這一去還真學到了不少呢!
在吃飯前,姑姑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個鴨蛋;吃飯時,大人放棄了自己喜愛的白酒,而是每人先一杯雄黃酒;吃完飯,姑姑還給我們小孩每人一個粽子。我拿了一個赤豆粽,那香甜的'糯米紅紅的赤豆再加上雪白的砂糖,真是讓人陶醉呀!
我突然想到了些問題:為什么再多按誤解要做這么多事兒?怎么會有端午節(jié)的呢?我想去問大人,可看他們聊得熱火朝天的,也沒去打擾他們,心里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說干就干!
我首先打開電腦,搜索問題。啊哈,終于找到了:端午節(jié)那天人們賽龍舟、吃粽子是為了屈原。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在那天投進江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河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還了解到,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和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我們邊吃粽子變長:“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啊,這真是個五彩繽紛的端午節(jié)!
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7
年年五月五,歲歲端午節(jié)。這一天,我國人民習慣飲雄黃酒,吃粽子,賽龍舟。這是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jié)日。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稱名正則,字靈均。出自楚國貴族,初輔佐懷王,做過佐徒,三閭大夫,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革新政治,東聯(lián)齊國,西抗強秦。因此,遭到貴族子蘭,大臣勒尚和鄭袖讒害去職。
楚懷王死后,頃襄王繼位,屈原又遭到令尹子蘭和上官大夫勒尚的陷害,被放逐到湖南沅、湘流域,但他始終熱愛祖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了楚國的郢都。楚國的危亡和百姓的痛苦,屈原痛不欲生。他既無力挽救楚國的生死存亡,又深感自己政治理想的破滅,大約就在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投汩江身亡。當地老百姓聞訊,曾紛紛劃船去救并將粽子投入江中,免得魚鱉去吃屈原的尸體。這就是五月初五吃粽子賽龍舟的來歷。
屈原一生的政治生涯是悲痛的,但他卻留下了許多優(yōu)秀的詩篇,如《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以他的'代表作《離騷》為例:這首詩共373句,2490字,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抒情詩!峨x騷》辭藻華美,想像豐富,文采絢爛,氣魄雄偉,也是一篇照耀千古的浪漫主義杰作。
屈原在我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聲譽,對后世的影響也很大。李白在《江上》中說:“屈平詞賦懸日月”。這代表后人對他的作品的景仰。
目前,屈原的作品已譯成多種外文,在世界各地廣泛流傳。
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8
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在這一天,人們忙忙碌碌,到處都洋溢著喜悅的氣氛。
在這一天,人們要舉行隆重而熱鬧的賽龍舟活動,龍舟活動中,人們各司其職,只為爭奪第一,就算滿頭大汗也不在乎,岸上有許多圍觀的人,他們在岸上吶喊助威。當第一名誕生的時候,掌聲就會雷鳴般響起,這掌聲中充滿著喜悅之情!
除了賽龍舟,人們還會手制七色彩繩戴在手上,五顏六色,十分美麗,節(jié)日到來時,集市上非常熱鬧,各家攤子上掛滿了香草,從入口就能聞到香味,好聞極了!
端午節(jié)不僅有漂亮的飾品,還有美味可口的食物。
每年的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它的`形狀和顏色都很特別,它在糯米里放進棗,煮熟后,剝開翠綠的蘆葦葉一千白里透紅的粽子就出現(xiàn)在眼前了。粽子的味道美極了,甜而不膩,是驅邪消暑的開胃食品,是營養(yǎng)豐富的滋補佳品。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文學家屈原,他寫過很多著名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有許多人為了一己之私,都反對屈原的變法主張,后來,國土淪喪,他跳江自盡,人們?yōu)榱思o念他,每年都包粽子投到江中,作為祭品,從那以后,人們就把包粽子的習俗保留在了端午節(jié)。
這就是中國的端午,中國的驕傲,中國的象征!
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9
“喂,寶貝起床了!”隨著爸爸的呼喊我下了樓。下來一看,餐桌上有兩個粽子。記得小時候媽媽告訴我,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屈原投江身亡,當時人們非常傷心,所以把粽子扔下江去,以免魚蝦傷害了屈原的尸體。想到這里,我感到有點兒驚訝,原來粽子還有這樣重大的意義呢!人們是怎樣包粽子的呢?我打開了電腦,上網搜集了資料。人們是把竹葉切成兩半,把糯米、紅棗或豆沙包在竹葉里,然后用彩帶纏上,放入鍋里蒸。一個個粽子就是這樣誕生的。
我想做一個實驗,于是拿來了糯米、紅棗、竹葉、五彩線,按照網上的要求把所有的材料準備齊全。我把竹葉圍成了圓錐的形狀,把粽子餡兒填到了里面,然后折疊竹葉,真的包成了三角形的粽子,我拿五彩線把粽子捆結實。大功告成了!我包了一個又一個,包完后,我把粽子拿到鍋上蒸了20分鐘。
打開鍋一看,粽子懶洋洋的躺在鍋中呢!我把竹葉剝開黃燦燦的.糯米閃閃發(fā)光哩!一個大紅棗在中央微笑,如同一個可愛的姑娘似的。我用舌頭舔了舔,甜中帶著香味,真讓我垂涎三次啊!一口咬下去,軟軟的、潤潤的、滑滑的、甜甜的,真是回味無窮。偛胖活欀兆恿,把餐桌上的兩個粽子忘記了,瞧!它們還等著我品嘗呢!我張大口,塞進了嘴里,香甜的味道一直在我的嘴里蕩漾。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節(jié)日,不光是吃到了香甜的粽子,還因為我學會了包粽子,我盼望著下一個端午節(jié)的到來!
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10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艾節(jié)、端午、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各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傳說,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為國忠誠;杈鯀s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在過端午節(jié)時,人們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掛荷包和栓五色絲線等許多習俗。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驅邪或紀念屈原的死。
端午節(jié)的'許多習俗與“五”這個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過端午節(jié)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
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tǒng)佳節(jié)!
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11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等,是我國二千多年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關于端午節(jié),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中國古代楚國有位大忠臣名叫屈原。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lián)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在公元278年,農歷五月初五的那天,悲憤地抱著石頭投入汩羅江。當地的百姓聞訊后,馬上劃船去打撈,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就變成為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在家中包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它們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漸漸地,端午節(jié)就有了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等風俗活動。
這些活動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吃粽子了,F(xiàn)在粽子的品種繁多,有鮮肉的,有豆沙的,有紅棗的,還有蛋黃等等。在我家,奶奶是包粽子的專家。我最記得每年的端午節(jié),媽媽總是忙著打掃衛(wèi)生,奶奶呢忙著包粽子。只見那兩片長長的蘆葉,一把糯米,再加一顆紅棗,在奶奶的手里就像變魔術一樣,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個結實的錐形粽子。而我呢,就等著粽子出鍋,趁熱咬上一口又香又糯的粽肉,真是回味無窮呀!
聽媽媽說我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文化,我平時一定要多看書,多學習,更多地去了解這些燦爛古代文化。
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12
小時候,每當家里人將屋外曬的干粽葉收進來時,我就知道端午節(jié)快到了。我會數著日子等家里人用這粽葉包出香噴噴的粽子。
端午之前,母親會上街買最新鮮的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如:糯米、紅蜜棗等。有的時候,家里還會包一些肉餡的`粽子,但次數極少,好像打我記事以來就只吃過兩次。
端午到了,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和奶奶忙得不亦樂乎,她們可都是包粽子的行家,所以,包粽子的事兒由她們全權負責了。
如果,她們包的是紅豆餡的粽子,她們會先將糯米、紅豆清洗干凈,然后將糯米和紅豆混合在一起,用粽葉包裹成一個個棱角分明的“三角形”。如果是肉餡的粽子,她們就會先將五花肉切碎然后與糯米混合。在媽媽和奶奶的巧手下,那些散落的粽葉和糯米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成了一個個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粽子包完了,母親會在不同餡的粽子上做上不同的記號,然后放入大鍋中煮,由于家里人比較多,所以媽媽和奶奶每次都會做很多粽子。有時,家里那口鍋需要三鍋才夠。因為每次煮粽子都會費很多時間,所以我和姐姐會用僅剩的一些材料依葫蘆畫瓢的多做一些小粽子,但每次做的都不如母親和奶奶做的那樣美觀。
粽子煮好了,我們幾個小孩子一窩蜂的擁上去搶肉餡的粽子。很快,一鍋粽子被我們大大小小的十來個人“清理”的一干二凈。接著又煮了第二鍋,這一鍋是留著吃飯時吃的,而最后一鍋則是留著后幾天我們當零食吃的。
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1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在這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jié)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jié),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jié)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jié),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身創(chuàng)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干就干,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chuàng)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chuàng)意,我嘛,想來想去,終于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jié)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后拿出了這一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jié)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jié),一個傳統(tǒng)古老的節(jié)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jié)日。多么美好的端午節(jié)啊!
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14
今天,我來到學校。學校組織一個特殊的活動——端午“粽”動員。馮校長要在小星星電視臺教我們包粽子。我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躍躍欲試。包粽子需要綠油油的粽葉,雪白雪白的糯米和又細又長的棉線。粽葉可以泡一泡的,而棉線可以用紅色的.,代表喜氣洋洋。終于可以包了,我們迫不及待地包了起來。我先拿起兩片粽葉,把它們疊在一起,輕輕往里卷,它就成了一個實心的“漏斗”。我不停地朝里面灌糯米,終于裝滿了!肮!真漂亮!”我還沒包好,就開始自夸了。接著,下面該裹粽葉了!皣W嘩”,我一不留神兒,頑皮的糯米竟然從一個縫隙處“開溜”了。我急忙把縫隙處“攔截”好,它又從右邊“溜之大吉”了。我只好把那兒又填好……就這樣,折騰了十幾分鐘!不過溜到粽葉外的“糯米”們總算被我“降伏”了,哈哈!下面還有更難的,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綁棉線。我先用左手抓著粽子,右手左一圈右一圈地繞線。還在不停地叫:“快來個人支援。
終于包出一個粽子來了,和顧老師的比一比,簡直不像個粽子樣!奇形怪狀的,居然有四個角,身上打滿“補丁”,是個樣子丑陋的正方形!再看看同學們包的粽子,真是千“粽”百態(tài):有的像小小的炸藥包,有的像一個奇怪的金字塔,還有的像個盾牌……雖然我們包得不太好,但還是很快樂,同時我也體會到了包粽人的辛苦。端午“粽”動員活動可真有趣!
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15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一大早,我們一家前往外婆家過端午。在路上,媽媽跟我介紹了,端午節(jié)的習俗:喝雄黃酒,掛艾草……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要包粽子、賽龍舟。
外婆是個包粽子能手,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餡,包出棱角,最終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就算完工了。外婆動作麻利,邊說邊做,包的粽子模樣各個“標致”,我羨慕的不行,也想試一試,笨手笨腳地怎樣也沒包好,最終在外婆的指點下,才算完工。不禁豎起大拇指稱贊道:“外婆,你真絕了!”把包好的粽子放進一個大鍋里煮,不久便從我垂涎三尺,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最終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剝開,咬上一口,真是美味無比!
端午節(jié)可少不了賽龍舟。中午過后,我們一家便前往竹岐的金水湖觀看龍舟賽。湖邊早已人山人海了,彩旗飄揚,湖面上聚集了許多五顏六色的龍舟。比賽在人們的期待中正式開始了,隊員們個個精神抖擻。鼓手坐在龍頭有節(jié)奏的敲打著,劃槳手動作整齊劃一,奮力拼搏,一艘艘龍舟仿佛就像一支離弦的箭向前快速地行駛。賽場上的活力也點燃了場外的人們,“加油,加油!”我們伸長脖子,放開嗓子吶喊,水手們聽了更加賣力地劃船。龍舟的身后留下一道道波紋,原本平靜的水面跳起了歡快的芭蕾舞……
在這一天,我們既能吃到又香又甜的粽子,又能觀賞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歡樂的一天!
【六年級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文章:
六年級端午節(jié)作文11-04
快樂的端午節(jié)六年級作文01-28
小學六年級端午節(jié)作文01-05
六年級快樂的端午節(jié)作文03-08
六年級有趣的端午節(jié)作文02-21
小學六年級作文:端午節(jié)11-03
六年級端午節(jié)作文(15篇)11-09
六年級端午節(jié)作文15篇11-05
六年級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28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