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描寫黃山的1000字作文素材
內(nèi)容簡介:早就聽說黃山很美,并有著“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yù),在這個假期我終于有機(jī)會一睹它的風(fēng)采... 如果覺得不錯,就繼續(xù)查看以下內(nèi)容吧!
歡迎同學(xué)們閱讀《描寫黃山的1000字作文素材》,此文由作文網(wǎng)小編精心推薦,歡迎學(xué)習(xí)交流!
第一篇:黃山行(專題作文/1000字)
早就聽說黃山很美,并有著“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yù),在這個假期我終于有機(jī)會一睹它的風(fēng)采。
剛一進(jìn)山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了,只見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的樹木被秋姑娘染上了各種顏色,紅的、黃的、綠的……真像一個五彩的調(diào)色盤。導(dǎo)游指著遠(yuǎn)處的一個山頭說:“那就是我們今天要征服的第一座山峰-----白鵝嶺,大家加油呀!”開始爬山了,我信心百倍的走在隊伍最前面,可走著走著就感覺腿越來越沉,不停地問導(dǎo)游:“還有多遠(yuǎn)呀,什么時候才能到呀?”導(dǎo)游笑笑說:“這才剛開始,爬到白鵝嶺還有十公里的山路呢!蔽乙宦犚幌伦有沽藲猓肭髬寢專骸皨寢,咱回去吧,不爬山了!眿寢屨f:“佳佳,爬黃山的提議可是你提出來的呀,你不是說要爬上天都峰嗎?怎么一開始就放棄呢?媽媽相信你是最棒的!”聽了媽媽的話,我鼓足勇氣向上爬,累了就站著歇一會,一路上看到了許多好風(fēng)景,最有趣的是“仙人指路”,在一座山峰上立著一塊石頭,酷似一個仙人手指東方,好像在告訴我們:“白鵝嶺就在前面,加油呀!”經(jīng)過努力,在中午時我們終于到達(dá)了白鵝嶺。
短暫的休息之后,導(dǎo)游帶著我們向黃山第二高峰-----光明頂進(jìn)軍。聽導(dǎo)游說,光明頂海拔1860米,路上要經(jīng)過北海、西海,這一段行程很艱難,大概要爬五個小時,但這一段也是景點最多的一段。一聽還要爬山,我很害怕,撅著小嘴在隊伍后面磨磨蹭蹭,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指著對面山上的一棵棵松樹對我說:“看那些松樹,它們生長在懸崖峭壁上,沒有肥沃的土壤,沒有充足的水分,,但它們憑著堅強(qiáng)的意志,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掙扎,都長成了高大的松樹!笔茄,松樹的生命力多么頑強(qiáng)呀,作為少先隊員我也要向它學(xué)習(xí),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在鼓勵中我一步步向上爬,一路上我看到了不少小朋友,還有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他們都來爬黃山,我們結(jié)伴而行,在黃昏時竟然爬上了光明頂;仡^看看爬過的崎嶇山路,真的感覺自己很了不起。
第二天,我們?nèi)タ戳它S山國寶------迎客松,迎客松的樹干筆直,一側(cè)的樹枝格外茂盛伸向遠(yuǎn)方,像是伸出手臂歡迎每一位游客。
坐在下山的索道上,看到被我踩在腳下的一個個山頭,想著自己在兩天里竟然走了將近25公里的山路,爬了15000多個臺階,我深深體會到,只要堅持就能戰(zhàn)勝困難,面對困難是很辛苦的,但戰(zhàn)勝困難的快樂是幸福的。
揮手作別黃山,我對媽媽說:“媽媽,這一次天都峰封山了,不能爬,等2015年時咱們再來黃山,我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秉S山再見!
第二篇:雨霧黃山(高三/1000字)
自安徽一路向南,嶺地逐漸起伏,道路越發(fā)彎轉(zhuǎn)。半山的茶壟,整齊的蔗田,收獲的桔園,路旁小院的柿樹上,綴滿橙黃的果實,不知名的遠(yuǎn)山近嶺,從眼前一一閃現(xiàn),望斷南飛雁,不曾抵達(dá),期待的心,早已被想像填滿。
??終在幽谷處下了車,站在黃山腳下,凝神抬望,但見峰巒起伏,重疊環(huán)繞,山路蜿蜒深邃,漫山紅葉,織就了深秋的彩錦。靜立半坡,倚在古老的松下,只覺自然造物博大,人是那樣的低矮渺小。
??循級而上,半山處停駐,見索道橫跨山巒,懸空承載人往復(fù)來去,好一個穿云越谷的云谷索道!想像著,半空凌駕,在千米高空眺望山嶺,不曾登臨,心已慌跳。未及思想太多,轎廂忽的啟動,心隨之悠蕩起來,廂內(nèi)乘坐數(shù)十同行,一時都噤了聲,再沒了方才的談笑,仿佛一開口便錯失了美景。坐在一隅,緊貼玻璃窗,膽怯下望,那樣快速的運(yùn)行,瞬間掠過急緩的山坡,深邃的峽谷,多彩的秋色,蒼翠的松林……淡淡的霧靄,縹緲的浮在山巔,恍如期許的夢幻,曾經(jīng)真切的向往,而今就在眼前。
??登臨白鵝嶺,但覺高處不勝寒。清冽的山風(fēng),了無阻擋的輕拂,和著風(fēng)的號子,漫山松林簌簌淺唱。雨狀霧,霧狀雨,行走間,就那樣隨風(fēng)撲面,粘濕了面頰和衣衫。匆匆穿了山下早備的透明雨衣,才發(fā)現(xiàn),崎嶇的山路上,盡是五彩通透的形象。于是,不辨身影,尋了聲音來感知彼此。清涼的雨滴,不時從松端落下,那是山借雨霧的別樣招呼嗎!恭候眺望迎客松、依依話別送客松、并肩齊眉連理松、清雅彈奏豎琴松……知名或不知名的漫山蒼松,清頎、偉岸、挺拔、孤傲,深深扎根在瘦土巖隙,成為山的形象,山的代言。站立松下留個影,松峁然無語,人的心中,卻刻下一生難忘的印記。
??抓撫石欄,依山勢上行,等待穿越那一線天。越往上走,山路越發(fā)險陡。站在盤踞的巖石眺望,山谷深邃,不辨方向,山形混沌,樹影依稀,迷蒙的天宇下,旋轉(zhuǎn)升騰的是雨的精魂。揮動雙臂,觸摸懸浮的雨霧,隱約感知了風(fēng)的流向。恨不能生出飛鳥的翅膀,飛越緩行的隊列,快些臨近。此時,招呼前行的伙伴兒,再沒了夸張的呼應(yīng)。但見石階垂蕩,空落陡窄,恍如垂掛的懸梯,任年輕人走來也小心翼翼,緊握兩側(cè)石欄,踩踏前行腳印,螃蟹狀橫行。再不敢大聲說笑,仿佛說了笑了,便會增加行走的艱險。此時,霧靄越發(fā)濃郁,光影越顯黯淡,屏息站定,抬頭仰望,見兩扇深褐陡崖,直指高空,透過依稀雨霧,一線清亮的弧光,縱橫醒目,仿佛遠(yuǎn)古開天的裂隙……走出回望,起落的心,逐漸平靜,遠(yuǎn)離塵世煩擾,這一刻,只剩下靜默的思想。
??山間的黃昏,來得那樣迅速,那樣了無聲息,恍惚行走間,漫山雨霧緊隨身后,一路追籠上來,不知不覺,松也肅穆,石也黯淡,影也婆娑。置身山頂開闊處,不辨星光,雨霧氤氳,挾裹了遠(yuǎn)山近嶺,風(fēng)輕輕拂過松林,如隱隱的濤聲。腳下秋蟲呢喃,不知名的鳥兒,偶爾在林間高聲說著什么,潮濕的夜幕,就像墨汁一樣濃。入住在山頂,屋子簡樸得有些原始,和衣躺下,回想行走來時路,山的影子,風(fēng)的呼吸,松的執(zhí)著,霧的裊娜,恍惚依然在近前。夜色幽寂,難忘點滴回憶。
??盼望著,天開云散,光明頂上待日出。一早醒來,雨霧仍蒼;\罩,清晨如夜晚一樣墨黑。山風(fēng)凜冽,晨暮里尋了石階,一級一級前行,朝向破曉的東方。相互的提攜支撐,趨散了彼此的黑暗。走了許久,山路逐漸清晰,樹影依稀可辨,遠(yuǎn)山起伏綿延,但風(fēng)的后面是風(fēng),雨霧的后面仍然是雨霧,望日終留遺憾。一路走來,煙雨霧氣,淺顯林間,彌漫山谷,山岳盡失巍峨。清涼臺臨風(fēng),排云亭覽霧,煙云浩渺,大象無形。遠(yuǎn)遠(yuǎn)眺望飛來石、仙人對弈、夢筆生花、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梯……峰林形象,忽隱忽現(xiàn),豐盈的想像,在雨霧的另一端。
??在山坡上駐足,眺望的瞬間,云霧被風(fēng)輕輕撥散,一時間,云朵隨風(fēng)飄移,蒼松栩栩挺拔,山川嶙峋突現(xiàn),山隨云動,清奇如畫,大自然賦予世間的美,盡在黃山體現(xiàn)。最是遺憾,不遠(yuǎn)千里,卻趕上了黃山的雨霧天氣,踏行也短暫,甚至沒能走近飛瀑山泉,那精心選購的畫冊和光盤,便成為值得珍藏的記憶。
??在那個日落的黃昏,在黃山腳下,行走的腳步不舍向遠(yuǎn),起伏的心,苦苦追尋飛鳥的翅膀,飛越重疊山岳,放逐心愿。
??期待,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再讀黃山。
第三篇:黃山轎夫(話題作文/1000字)
閑了幾日,就想起黃山上的轎夫來了。清一色干癟、瘦弱的身板,黑土地般的膚色,臉上被歲月刻下深深的溝壑。這是一群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一群簡單而又復(fù)雜的人。
很難想象他們的生活,每天早早地進(jìn)山,一整天地拉生意,傍晚無人時再下山回家。說起來好象沒什么特別,但不能忘記,這里是黃山,是奇險無比的黃山區(qū)。黃山很險,爬起來很累,一些人就受不了,強(qiáng)烈渴望能有個代步的工具來輔助自己?蛇@是山里,一切外界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無論多先進(jìn),在這里都無法奏效,于是人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一種原始的代步工具——轎子,于是靠山吃山的人就有了新的謀生路子。
走在高低起伏的山路上,須特別小心,一不注意就有可能跌下萬丈深淵,所以在這里有一句話叫: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想象一下,當(dāng)你正艱難地往前行進(jìn)時,突然一陣刺耳的吆喝聲讓你一驚,迅速回頭,卻看見兩個干瘦地人抬著一位“體面人”呼嘯而來,于是你本能地讓出一條路,看他們像風(fēng)一般從眼前掃過。
在這里,抬著轎子的轎夫仿佛都回到了蠻荒年代,沒有語言,只有吼叫。為什么?我不敢妄加評論,只想說,是不是他們已經(jīng)累到不想多牽動任何一塊多余的肌肉,是不是他們心里壓抑著痛苦與無奈,在重壓之下想要拼命吼出來?我只能是猜測。
兩個轎夫,一百八到兩百元不等,便可以把你抬上山去,真的不貴?删退闶钱(dāng)我累到已經(jīng)不想再邁一步,也不敢去坐。我怎么敢用錢去換他們的血和汗呢?每個轎夫的肩膀都有厚厚的一層繭,這是他們引以為傲的證明,證明自己的經(jīng)驗,以此來多招徠客人。是的,他們的身體早己麻木,只有意志力支配著雙腿往前邁。幾乎每一處山路都被他們的汗液浸泡過,幾乎每一塊石板都留下過他們沉重的腳印。再看那些坐轎的人,竟還有二、三十歲的年青人!他們往往頭戴遮陽帽與太陽鏡,左手持壺,右手撫扇,脖子上還掛著照相機(jī),那么悠閑自在,一點看不出有什么不安的表情。
轎夫們的身體麻木了,精神也漸漸麻木。我不會為了矯情來夸他們什么身苦志氣高,當(dāng)然,其中也不乏踏踏實實的,但大多數(shù)都是一種冷眼待人,眼睛只在看到鈔票時放一回光,其余時間都如同與世隔絕。但他們的嘴卻是一直抹著蜜糖,拉客時說得天花亂墜,一停下來馬上收起笑,冷冷地望著周圍。在山里比較狹窄地路段,往往只能一排一排走,經(jīng)常碰上轎夫中途休息,擋住后來人的路,于是不免有人罵罵咧咧的,說他們只為自己賺錢而不顧他人的方便。而那些轎夫們不過討好地笑一下,象征性地挪動挪動,其余一概不論。
轎夫們是悲哀的,身累心里更累,這種累是空虛,他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每天機(jī)械地操作重復(fù)動作,只有現(xiàn)在,沒有未來?墒撬麄兤珱]有意識到這一點,還是很安心于現(xiàn)在的生活。
過去的一代已經(jīng)如此,無法改變;現(xiàn)在我們只希望新生的一代能夠擺脫這種生活模式,走出大山,盡情地馳騁自己的夢想。
第四篇:黃山景色(話題作文/1000字)
暑假,我有幸游覽了天下第一山——黃山。
素聞那千峰雋秀、萬壑藏云的黃山,不僅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著稱于世,還以那七十二峰、二十四溪、十六泉、飛瀑、巖洞等勝景而吸引著游人。許多美妙動人的神話傳說,又給黃山染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下了汽車,就見逍遙溪水清澈見底,兩岸青松翠竹,樹影婆娑。仰首望去,峰巒聳立云天。聽人說倘遇宿雨初晴的日子,就能看到云霧像美麗的輕紗,時而填滿千峰萬壑,成為海天一色;時而推出萬座峰巒,顯得蒼渾深遠(yuǎn)?上覀兾茨艿靡。穿過觀魚亭,登上桃花峰,一處飛瀑從峰上的洞口飛濺而下,好像珠簾垂掛在洞前,因而得名“水簾洞”。我們拾級而上,享受著沿途如畫的奇景。第一個小憩的地方是慈光閣,閣的四周群山環(huán)抱,茂林修竹掩映,環(huán)境幽靜清涼。路過立馬橋,絕壁上刻著幾丈高的大字:“立馬空東海,登高望太平”,顯得剛勁有力。在橋上可看到青鸞峰腰上的冰川擦痕,抬頭還能遙望天都峰上的“鯽魚背”。
走了一路,又累又渴,就在天門坎小憩一會兒。這里山巒奇秀,怪石嶙峋,“金雞叫天門”、“天鵝孵蛋”、“松鼠跳天都”、“五老上天間”等怪石,個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特別是天梯旁亭亭玉立的石人,像一古裝仕女。她正面有塊矮小的巖石,像一位跪地下拜的童子。!那是聞名于世的“童子拜觀音’。還有那些在波瀾壯闊的峰海中正爭相崛起的怪石,好似無數(shù)明珠撒落其間,使黃山越發(fā)顯得綺麗動人。這些奇石千姿百態(tài),逼真有趣,似人,似海,似禽,似獸,簡直是立體的畫,無聲的詩。有的氣勢磅礴如“鰲魚戲!保挥械男∏闪岘嚾纭翱兹搁_屏”。過了“天上玉屏”,就見一巨石橫架于兩山間,白云浮騰,稱之“天橋”。過了天橋就是天都峰最驚險的一段——“鯽魚背”,長十幾米,寬不到一米,兩邊懸崖絕壁,曾有:飛鳥難落腳,猿猴愁攀登”的佳句作證。一上“鯽魚背”,雖有鐵索保護(hù),我們還是小心謹(jǐn)慎,惟恐一失足成千古恨。這時我們頭頂藍(lán)天,腳踏煙云,俯瞰群峰,有的矗立天際,有的沉入“海底”,腳下云霧像潺潺的溪水,歡快的鷹雀在眼底飛翔。登上天都峰頂,看到“登峰造極”的石刻。不錯,極目遠(yuǎn)眺,云山相接,江河一線;俯視群山,千峰秀色,松濤呼嘯,如驚濤拍岸,頓覺心曠神怡,其樂無窮。
游罷天都峰,經(jīng)原路返回峰腳,穿“一線天”,過“蓬萊三島”。在玉屏峰上有一棵破石而長、壽逾千年的古松,仿佛在向我們揮手致意,這就是馳名中外的迎客松,它是黃山的象征。松多是黃山的特點,素有“無峰非石,無石不松”之美稱。黃山松針葉短粗而稠密,頂如平削,干曲枝虬,常年蒼翠。它們或立,或臥,或仰,或俯,百態(tài)千姿,引人入勝。那陪客松、送客松、望客松、探海松等都神奇而秀麗。特別是在北海散花塢中,有一石峰矗立于松濤中,像一枝粗壯的毛筆,其“筆端”有一奇松從石縫中盤旋而出,宛如一簇盛開的鮮花,所以稱為“夢筆生花”。目睹此景,不少游人連聲贊道:“妙!妙!妙!”黃山松不僅有奇特的形態(tài),壯觀的氣勢,還有更令人嘆服的堅忍不拔的性格:不怕風(fēng)霜,不畏嚴(yán)寒,郁郁蒼蒼,四季常青,而且只需少量沙土,就能頑強(qiáng)生長,盤根錯節(jié),青春煥發(fā),多姿多彩!這既頗具哲理,又那么富有詩情畫意。
離開文殊院,告別迎客松,穿過百步云梯,來到“云!。一股山風(fēng)吹來,云霧時而消失,時而聚攏,時而向左,時而向右,時而回旋,時而舒展,變幻無窮,綽約多姿,恰似身纏絲絹半遮面、婀娜多姿惹人愛的少女,而自己也仿佛置身于云霧繚繞的“仙境”中。俯首望去,眼前卻又是另一番景象:云鋪深壑,絮掩危巖,汪洋無際,真是“妙在非海,而確又似海”了。那遠(yuǎn)近大小的峰巒,隱現(xiàn)于云霧之中,似海中“島嶼”。那虛無縹緲的云霧,隨氣流快慢緩急,忽兒平靜,忽兒蕩漾,拍打著無數(shù)暗礁島嶼,使人如置身于“祥云縹緲繞靈鷲,霞光噴射沖斗牛;奇花異草馨瑤池,龍吟鳳舞度千秋”的幻境之中。
難怪陳毅元帥在飽覽黃山之后,贊不絕口,把黃山推為“天下第一山”哩!
第五篇:夏游黃山(話題作文/1000字)
我三上黃山,終于在這個夏天真正領(lǐng)略到黃山的美。第一次上黃山我還小,所以已不記得什么;第二次就是去年中考剛結(jié)束,本是機(jī)會難得,但心總為中考成績所牽,終沒有盡興,只顧埋頭走路,忘了風(fēng)景。
我是8月21日上的黃山,由于已經(jīng)立秋的緣故,加之海拔上升,溫度降低,山上確實涼快,近乎冷的地步。
22日,計劃游西海大峽谷,但因天氣預(yù)報說有雨,遲疑不定,直到10點才起身前往。
我們住在白云賓館,屬天海景區(qū)。從天海往下走,由于空氣中水汽重,從山底生出團(tuán)團(tuán)煙霧,向上升,在山與山之間纏繞,飛舞。天空中沒有太陽,陰陰的,使得黃山有一種朦朧的美。那就是云霧繚繞吧,像仙境一般,飄渺。風(fēng)吹著霧跑,這一會兒,眼前還是白白一團(tuán)霧,什么也看不見,那一會兒,高高低低、遠(yuǎn)遠(yuǎn)近近的山卻又出來了。站在同一地點,間隔不長時間便能看見不同的風(fēng)景,確實令人叫絕。
約莫一個鐘頭,下到步仙橋。一路上聽到很多人在說步仙橋,我以為步仙橋是一個中轉(zhuǎn)站。待自己看到步仙橋才發(fā)現(xiàn),它不是中轉(zhuǎn)站,而是人們爬西海大峽谷時很期待的一個景點。步仙橋建在兩山中間,大約兩至三米長,一座小石橋。但是步仙橋不是一般的橋,不是建在水上,而是建在半山腰,真的是懸空建的,沒有支柱,沒有橋墩,就這么連著兩座山。也不知道當(dāng)年是如何建造這座橋的,設(shè)計方案定是異常完美。
過了步仙橋再往下走,不多時便是棧道了。棧道,即古代在懸崖峭壁上用木材架起來修成的道路。黃山上的棧道是用金剛鉆在石壁上往里鑿進(jìn)80公分后,再插進(jìn)木版修建而成。在棧道上看遠(yuǎn)處的棧道,人便會不自覺地?fù)?dān)心起自己腳下的路,其實也不不必要的,絕不會掉下去。不過,據(jù)說在修棧道時死了不少人,我們便是踩在他們的生命上的。
再往下一直走,便到了大峽谷的谷底了。在谷底最明顯的是水聲變近了,變響了。兩旁的大石頭,大到有點太空隕石的味道,大得出奇。而原先的煙霧,在谷底卻又不見了,真不知道它們到底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到谷底時已到中飯時間,逗留一刻鐘,往上爬。
從谷底上來不走回路,而繼續(xù)往前走。經(jīng)過太平索道,來到排云臺。好象這排云臺還是宋慶齡投資修建的,附近的賓館借風(fēng)取名為“排云樓”。老天忍了半天,終于下雨了。淅淅的小雨,排云臺里想必擠滿了人。排云臺所在位置不錯,空曠的很,可以看見遠(yuǎn)處的很多奇石,這寶地因此被稱作“黃山的奇石博物館”。
披上雨衣,繼續(xù)前進(jìn),不遠(yuǎn)就是飛來石。由于拍照人過多,沒有過久停留。
信步來到光明頂,1860米,僅比蓮花峰低4米,黃山第二高峰。雨已停,風(fēng)依舊。站在光明頂,眺望遠(yuǎn)處,覺得自己就是王。云因為風(fēng)飄得很快,讓人想起“望天外云卷云舒”,真的很淡然,陶醉其中,漫步云端,呵,我也成仙了。
終于明白了這句話:
登黃山,天下無山。
最后:關(guān)于《描寫黃山的1000字作文素材》的內(nèi)容小編就推薦到這里,歡迎同學(xué)們持續(xù)關(guān)注作文網(wǎng),感謝支持!
【描寫黃山的1000字作文素材】相關(guān)文章:
游黃山作文素材07-02
描寫媽媽的作文素材07-02
描寫小狗的作文素材07-02
描寫黃山的作文600字07-02
描寫黃山的作文300字07-30
描寫中秋節(jié)的作文素材09-30
描寫青春的作文素材300字08-08
描寫黃山的作文600字3篇02-28
描寫黃山的作文600字六篇03-25
描寫黃山的作文300字4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