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祖國,你的樣子真好看
前幾天,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一篇作文,讓大家寫寫祖國這么多年的變化,或者身邊的巨大變化,我一個小學生還真沒發(fā)現(xiàn)什么大變化。去問媽媽,媽媽說:“帶你去鄉(xiāng)下看看吧!
周末,媽媽帶著我送外公外婆回鄉(xiāng)下老家。
我突發(fā)奇想,不如當一回小記者,采訪一下大家,不就知道有什么大變化了?
到了外婆家,大家閑下來的時候,我開始了我的“記者行動”。
第一個采訪對象是外公,“外公,您能從‘食’的方面說一說這些年的變化嗎?”我迫不及待地問。
說到這個話題,外公一臉沉重:“外公是1957年出生的,才三歲就遇上饑荒,那日子真是沒法說,我爸爸也就是你太公,在我7歲那年就餓死了。這些傷心的事情就不說了。就說說你媽媽當學生的時候吧,那日子也是苦啊,每個星期從家里帶一罐子酸菜、幾斤米去學校寄宿,一點多余吃的東西都沒有。”外公說到這里,外婆哭了,她覺得媽媽小時候吃那么多苦叫人心疼。
外公還從書柜里翻出一本書,封面上寫著《新綠》!澳銒寢屪x書時寫的文章《鹽的故事》就在這本書里,寫的就是當時我們窮困的生活,那時候你媽媽想吃一顆糖都沒有!”外公說道。我接過那本書,原來是媽媽以前參加的作文大賽編成的書,看著媽媽寫的文章,我淚流滿面。
“可是,現(xiàn)在就不一樣了,你看你們,天天都雞鴨魚肉的,頓頓不重樣!蓖夤又f,“國家的政策好,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孩子,你很幸運能出生在這樣的時代!”
“難怪我一倒掉飯菜,媽媽就批評我,還要教育一番。我以后要愛惜糧食,再也不浪費,不挑食!”我紅著眼眶說。
“這樣就對了!”媽媽欣慰地說,“今天這趟鄉(xiāng)下沒白來,人們不僅吃得好了,穿得好了,住得也寬敞了。你看咱們鄉(xiāng)下的家,就一棟小平房,以前媽媽小時候,跟你舅舅、阿姨還有外公外婆五個人擠在一個房間里,現(xiàn)在你一個人住一個房間,還那么溫馨漂亮!”
“從前媽媽去上學,山路崎嶇,走路走到腳起泡,路面上滿是尖利的石塊,一到下雨,泥巴路上都不知道往哪里踩,到家的時候滿褲子都是泥漿,F(xiàn)在,村村通公路,道路寬敞干凈,以前媽媽要走幾小時的山路,現(xiàn)在開車一會兒就到了。咱們沙縣人滿世界開小吃店,也得益于交通的便利!”媽媽自豪地說。
來外婆家串門的阿婆也說了很多鄉(xiāng)村的變化,她告訴我,她家的老屋子里都用上了城里人的抽水馬桶,冬天再也不用為上廁所而煩惱。
我靜靜地聽著,心潮澎湃。原來,我習以為常的生活,是這么來之不易,是這么令人欣喜。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綠水青山、藍天白云、歡聲笑語,這樣的祖國真美!
回城的路上,媽媽開著車,我看著窗外,透過那燦爛的陽光,我仿佛看見了祖國更強大、更美麗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