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高考作文集合8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考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考作文 篇1
寫好作文的六個步驟:審題、命題、選材、立意、構思、行文。
寫作文最基本的六個步驟
第一步、平心靜氣,成竹在胸
第二步、仔細審題,把握材料
第三步、文題簡潔,準確醒目
第四步、鳳頭引蝶,立意新穎
第五步、快速構思,編列提綱
第六步、認真行文,發(fā)揮水平
寫出高分作文的絕招及口訣
一:作文成績看字跡,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試,閱卷老師打分時,第一眼,看的是字跡。因此,寫作文必須要把字寫好。記住,考作文考的是內容,而不是書法,切忌字跡潦草。
二:考試作文五六段,干凈整潔看卷面
考試作文中,要注意及時分段,三四個段落顯得少了,八九個段落,顯得瑣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況,段落以五六個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潔,不要涂改得亂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試作文每段最好別超過5行,頂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一旦給閱卷老師視覺上的疲勞,影響他的心理,分數(shù)就受影響。
三:開頭結尾要簡練,最好首尾兩行半
除了忌八九行的行文外,“大頭作文”也要不得。建議考生在寫作文的時候,開頭結尾占兩行半,頂多不能超過三行半。視覺會有瞬間的疲勞,也會影響閱卷老師的情緒。
高考議論文作文寫作技巧
1、擬好題
議論文的題目要求符合文體特征,要求鮮明,使人見其題而知其旨。觀點鮮明的文章最受閱卷者的歡迎,因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便于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內容。
2、開好頭
議論文的開頭要講究“短、快、靚”。短,即要簡捷,最好三兩句成段,引入本論。開頭短,可避免冗長之贅,而且短句成段?欤慈腩}要快,最好三言兩語就點題。
3、中間段
議論文的'結構是否嚴謹,條理是否清楚,論證是否嚴密,論據(jù)是否典型,關鍵在中間段的寫作。而結構、條理、論證和論據(jù)等是議論文評分的重要細則。
4、論據(jù)
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分論點是支撐起這個靈魂的骨架,而論據(jù)是議論文的血肉。同樣一篇議論文只有中心論點和分論點是不能稱為文章的,它還必須有典型而鮮活的論據(jù)。
5、結好尾
議論文結尾的寫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論點;要體現(xiàn)全文結構的緊湊、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畫蛇添足;語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響,富有啟發(fā)性和鼓舞性。
6、語言形象暢達
語言項是作文評分的重要標準。議論文的語言,要準確鮮明,生動形象。盡量選用形象生動的說法。
高考作文 篇2
人心如鏡,在紛擾的世俗中難免落上灰塵,他人勸諫之言如同抹布,可以讓蒙塵的心靈光亮如新、纖塵不染。常以諫言拂拭己心,方能在心底安守一份凈土。
那面精美的鏡子只看到了抹布的黢黑骯臟,卻未曾想過正是這不起眼的抹布才能讓自己每日光鮮亮麗,耀眼奪目。很多人也正是因為只聽到了別人勸諫之語的刺耳尖銳,卻不知相比于甜如蜜糖的奉承之詞,“逆耳忠言”才更利于身行。
以寬容的心態(tài)去對待身邊的“抹布”是一種謙卑的姿態(tài),更是一種處事的大智慧。京劇名旦梅蘭芳先生在一次演出結束后于眾人的喝彩聲中聽到一位老人大喊一聲:“不好!鄙龊螅诽m芳特意去向老先生請教并誠摯地說:“說吾孬者是吾師也。”老人大受感動,提出中肯的意見,后來梅蘭芳每次演出都請老人前來評判自己的過失,拜老人為師,未曾有一絲不滿抱怨。正是因為梅蘭芳有這種虛心求教、接受諫言的態(tài)度,才成就了其輝煌的藝術事業(yè),是他成為一代大師。
睿智圣明如孟子尚言“聞過則喜”,位高權重如唐太宗仍道“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運籌帷幄如諸葛孔明還在《出師表》中諄諄教導劉禪“咨諏善道,察納雅言”,于常人而言,放低姿態(tài)、溫雅謙遜更應該是自身努力培養(yǎng)的美好品質!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犯錯并不可怕,我們看重的`應該是對待錯誤的態(tài)度。即便有時“忠言”實在“逆耳”,但真正的智者是將這番金玉良言作為擦拭蒙塵之心的抹布,把它變成通向成功完美之路的墊腳石。而愚者才會輕鄙甚至仇視它,最終落得如那個自作聰明的鏡子同樣的結果——落滿灰塵,無人問津。李世民包容魏征犯顏直諫,才傳得千古佳話,留一世英名。楊廣“近小人,遠賢臣”,不容逆耳忠言,終下場凄慘、眾叛親離,使得隋朝二世而亡。以此觀之,即便諫言有時如同一盤看似平淡無奇甚至賣相不佳的家常便飯,但卻是真正有利健康的“綠色食品”,而阿諛之詞雖然相比而言更像是一場色香味俱全的饕餮盛宴,但難免讓人“消化不良”。當一個人拋卻了那塊“拭心”的抹布,“心鏡”便會蒙塵;當一個人關上了別人勸諫的大門,心靈難免黑暗。
佛家禪語將人心比作明鏡臺:“常常勤拂拭,莫使染塵埃!绷粢粔K抹布在身邊,時時擦拭落塵的心;聽他人一句勸諭在心間,常常審視在紅塵穿行的靈魂。以人之“諫言”拭己之心,讓它永遠纖塵不染。
高考作文 篇3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用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路徑的艱難與長遠。有時路徑是陽光普照,花香飄溢;有時路徑是泥濘險阻,風雨交加,但不管是甜是苦,最重要的是走自己的路。
堅持走自己的路徑,錢學森選擇了淡泊與率真。
錢學森在美國學成,不顧美國的阻留毅然回國。他眼中沒有金錢與名利,他眼中沒有強迫與阻撓,他只看到要為祖國的未來奉獻。就這樣,他一心扎進航天事業(yè),為中國宇宙空間、航天、原子彈等多項科學事業(yè)貢獻他畢生的力量。五年的阻隔,十年研究,他用科學家的淡泊與率真在中國人民心中留下可敬的形象。渺渺宇宙,燦爛星空,當你抬頭仰望之時是否還記得錢老?記得他用淡泊與率真開拓了自己的路徑?堅持走自己的路徑,我們就可以實現(xiàn)理想。
堅持走自己的路徑,李桂林,陸建芬夫婦選擇了無私奉獻。
在那個山區(qū)偏遠草屋中傳來瑯瑯的讀書聲。十九年的清貧與堅守,這對夫婦為偏遠山區(qū)的.孩子打開了知識的天空。沒有過多的顧慮,沒有任何享受,夫婦二人用自己的青春來哺育山區(qū)的孩子。是他們在崎嶇的山路上拉起孩子們的小手,在陡峭的懸崖邊點燃智慧的火種。無私的奉獻早已與他的心融為一體。
云霧繚繞,青山巖巖,當你行走在大山之間時是否聽到李桂林、陸建芬老師那親切的話語?是否記得他夫妻二人用無私奉獻開拓了自己的路徑?堅持走自己的路徑,我們就可以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從古至今,無數(shù)人士堅持走自己的路徑。這個人是陶淵明,他“采菊東籬下”,他“登東皋以舒嘯”,他的路徑就是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這個人是蘇軾,他“一蓑煙雨任平生”,他“渺滄海之一粟”,他的路徑就是豁達開朗。這個人就是沈從文,讀他的文章,便可像他一樣思索,他的路徑就是真善美。
你是否還在小徑獨徘徊?是否還在苦苦摸索?那么用一面鏡子照照你的內心吧,既然選擇了自己的路徑,便只顧風雨兼程。
高考作文 篇4
寫下標題,我已經做好了作文零分的準備。我盯著這幅漫畫,足足愣了十二分鐘的神。十二分鐘里,我在回憶的是上學的十二年。我想到小學,拿到了一百分,媽媽獎勵的一個吻;我想到小學,一次因馬虎失分,爸爸揍了我一頓。我想到初中,英語不及格,爸爸差點打斷我的腿;我想到初中,英語考高分,媽媽的眼睛已經濕潤。我想到高中,排入年級一百強,興奮回家報喜訊;我想到高中,沒考好不敢回家,在外流浪十五天。十二年啊。分數(shù)整整伴隨了我十二年。小學時候,我們奇葩的校長,想出了個變態(tài)的主意。他讓學習好的同學戴紅領巾,學習不好的戴上綠領巾。很悲催,有次期中考試,我成績中下等。那條綠領巾戴上我的脖子的一剎那,我的臉都嚇綠了。果不其然,爸爸那次把我捆起來,吊打了一頓。我恨那個校長!我要做一頂綠帽子,找機會給他戴頭上。高中時候,爸爸媽媽拿出牙縫里擠出的錢,交了贊助費,讓我進了重點班。這是所魔鬼學校啊,早上五點半起床,夜里十一點睡。吃飯時
間僅僅五分鐘,連跑操喊的都不是口號。是!單!詞!上個月的模擬考試,我的舍友沒考好,他壓力好大。至今想起他,我都恨自己的粗心。我忽略了他的六神無主, 忽略了他的滿臉淚痕。我親眼見他,在窗戶那徘徊。我親眼見他,打開窗戶,縱身一躍。他是中國自殺學生的一個縮影啊。我看到了一個數(shù)字:中國學生自殺,每年大約十五萬。十二年啊。寫不完的作業(yè),上不完的輔導班。小學時候,我在QQ認識了個在瑞士上學的朋友。他們上午學習,下午是各項有趣有意義的活動,
還不留作業(yè)。我好羨慕他,我幼稚的和爸爸說想去瑞士上小學。初中時,我成績跟不上,我厭學。我好羨慕童話大王的兒子鄭亞旗?上,我的爸爸不是鄭淵潔。高中時,我嚴重的偏科,有些學科我像聽天書一般。那滋味,誰能懂,好無奈。不排除有的同學在享受學習的快樂,但大多數(shù)呢?有沒有人想過,一直以來,都是犧牲百分之九十的學生的自尊和快樂,去成全那百分之十的學生的榮耀和自豪感?我認為學習好不光需要努力,更需要天分。很可惜,我屬于中等天分的學生。我用心了,我竭盡全力了,但仍然在給學霸們當陪襯。這就如人們練斷了腿,也跑不過劉翔的一百一十米欄。寓教于樂,好遙遠!十二年。我的十二年的青春。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學生。我十八歲的生日禮物,僅僅是求爸爸,能讓我玩一會兒。因材施教,學以致用。全部都是一紙空文。我的叔叔,是個數(shù)學天才,他的QQ好友許多是清華大學數(shù)學系的.研究生,他們經常和我叔叔請教數(shù)學難題?墒俏业氖迨澹愿窆缕В瑖乐仄,數(shù)學長期滿分。而他的總成績,僅僅讓他上了個中專。一個中專生,在家里,正向哥德巴赫猜想發(fā)起挑戰(zhàn),真的是個笑談。為什么不能“因材施教”,照顧某些學科的特殊人才?中國的教育,是否很失敗?如果成人們讀了這篇文。我想問問大人們,多少年過去了,你們是否在聊著函數(shù),論著元素表?我想問問大人們,真正還在用的,是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和五百個常用漢字?真正在用的,是不是一些地理歷史知識,和音樂美術技能?真正應該重視的,是不是一本《思想品德》,尤其是愛國主義教育?除了語文,我們把主次科目。弄!反!了!學以致用,沒實現(xiàn)。大大超過八百字,
我自己也不知所云。閱卷老師你別納悶那些印跡,那是我流出的淚。我哭我十二年的青春。我哭我可憐的,打我罵我,但心里愛著我的父母親。我對不起的,是現(xiàn)在頂著烈日,考場門口守候著我的她們。但,終究有一天,我會讓爸爸媽媽明白。我回報她們的,最重要的分數(shù),叫孝心!真正的考場在社會祝你能考一百分
高考作文 篇5
每年的高考作文不僅是考生、家長和老師的熱門話題,也成為包括文人、學者在內的社會各界人士的談資。
從議論文一統(tǒng)天下到多文體并舉給考生更大發(fā)揮空間
專家們分析,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高考作文經歷了多次轉型。
作文命題的形式不停地在變,先后運用了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給材料作文、給范圍自由命題作文等形式。1999年,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題的高考作文為標志,話題作文開始出現(xiàn),并成為近年來各地高考作文的主導品種。有人認為,這使大多數(shù)考生能夠扣題作文,從而較好地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更體現(xiàn)了高考選拔的公平性原則。今年的全國卷、上海卷、浙江卷、廣東卷都沿用了這種形式。
文體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從當年議論文一統(tǒng)天下到如今多文體并舉。具體而言,1997年、1998年運用了一大一小的考試方式,即小作文要求描寫、敘述,大作文都是議論文,這種方式能全面考查考生運用各種文體的能力,但寫作量較大,試卷整體過于厚重,考生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里完成所有試題并非易事。從1999年開始,恢復了考查一篇大作文的形式,且文體不限,這個轉變使考生能根據(jù)自己情況,選擇最擅長的文體,體現(xiàn)出考試改革的人文化傾向。
命題權限也在變。以前全國一份卷,天下考生一道題,如今許多省份自主命題。今年全國統(tǒng)一的語文考試卷中,作文題給出了三種選擇,而一些單獨命題的省市所出的作文題目多為簡明扼要的話題作文或給材料作文,同樣給予了考生較大的發(fā)揮空間。
一:應試導致押題出彩不能僅僅靠技巧
為了在高考作文考試中獲得高分,押題成為許多老師和學生的高招?荚嚽,語文老師紛紛傳授作文技巧,甚至押出一些題,準備若干范文,讓學生爛熟于心,以不變應萬變。原先高考作文考議論文,老師們就讓學生反復練習開頭怎么寫,中間怎么議論,如何收尾。如今話題性作文流行,考生就大量練習話題作文,畢其功于一役。
專家指出,在應試的思路下,語文教學長期以來不重視作文的個性,不重視作文的真情實感。一些作文題目較空,不利于學生抒真情、寫真意。學生不是為了情感需求而寫作,而是為了考試得高分,功利主義傾向較重。
記者就寫作個性化的問題請教北師大廈門海滄附屬學校教科研中心主任孫玉環(huán)。這位有著42年教學經驗的語文教師,一直提倡個性化作文。在她看來,要寫出一篇好,第一在于生活,第二要有需要,第三才是技巧,F(xiàn)在的學生,缺少生活體驗,也少有寫作的需要,卻過分看重技巧。具體表現(xiàn)為學生考前背,考試時多是空話、套話。作文無法反映真實的生活,這也是沉重的`學業(yè)壓力下,學生蒼白生活的體現(xiàn)。乏味的生活,寫不出真實的,只好胡編亂造。
二:為母語教學吶喊工具性與人文性需結合
考查好的作文應當具備三個要素,中國寫作學會會長裴顯生教授認為,一是能考查考生的漢語言文字的基本功,如果錯別字連篇,語句不通順,再有思想,也不成其為一篇好;二是能表現(xiàn)考生對生活的感悟、理解,如果學生死讀書,不關心生活,就寫不出好;三是能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
他說,語文教學現(xiàn)在要講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過去老是搖擺,一會強調工具性不講人文性,一會強調人文性不講工具性,走極端容易使中學語文教學無所適從,F(xiàn)在英語教學比重有加大的情勢,從幼兒園就開始抓英語,英語幾乎成了霸權話語,該到了為母語教學吶喊的時候了。
專家們呼吁,在高考指揮棒的引導下,作文能否走出八股的舊路,走上傳情達意的正途,需要主持出題的人更加尊重教育規(guī)律;而語文老師、家長乃至考生,也需要跳出應試的陰影,讓好從生活中來,從情感中來。
高考作文 篇6
修馬桶、做凳子、換燈泡這些都將成為浙江省高中生必修課的內容。作為高中新課改的重要內容,從今年9月開始,浙江省高二學生都要學習這門課,每周一次,納入省會考科目,不得免考。為此,這個暑假浙江全省調集了1200多名老師來學習如何上這門叫做“通用技術”的新課程。
“通用技術”課程一共9冊書,分別是技術與設計(兩冊),汽車駕駛與保養(yǎng)、家政與生活技術、服裝及設計、建筑及其設計、簡易機器人制作、現(xiàn)代農業(yè)技術等。
通用技術是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對廣大同學的發(fā)展具有廣泛影響和遷移價值的技術。比如“家政與生活技術”要求學生不僅學會做菜,還要學點家庭理財知識,包括儲蓄、購買保險、債券、炒股、買房等。學點家庭保健知識,包括家庭護理、事故的防范與急救!半娮涌刂萍夹g”要學生學會使用電表,裝個燈泡、家里出現(xiàn)跳閘等簡單問題要會處理!凹夹g與設計”要學生學會“敲敲打打”,家里門吱吱嘎嘎響,小凳子晃動了,都會自己修。
由于首次試行,浙江省此次只選用了“技術與設計”兩冊書。
分析:教育不是為了培養(yǎng)書呆子,而是為了讓人幸福,讓人能享受現(xiàn)代科技的成果。浙江省的這一做法,值得肯定。
“走出去”讀書又何妨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市高校招生本科第一批重點院校的錄取中,有77所外地院校的479個招生名額空缺,其中包括吉林大學、蘭州大學等全國重點院校,主要原因是北京考生不愿意報考外地院校。
不僅是北京,由于考生“足不出滬”,有1/3外地重點院校在上海同樣“沒招滿”;而廣東也出現(xiàn)了文理科均有超過100所高校第一職員無人上線的尷尬局面。
為此,有人分析,外地高校之所以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遇“冷”,除了家長“舍不得孩子出去受苦”的.心態(tài)外,還與“北京人”“上海人”的某些“優(yōu)越感”有關。當然這本身無可厚非,但就讀外地高校也不失為一種理性的選擇。
分析:去外地上學,好處之一就是可以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其意義絕不亞于大學的專業(yè)學習,可能會使孩子受益終身。
高考作文 篇7
在往年的高考備考中,作文的練習是非;ㄙM時間的,許多考生走出考場,蠻以為作文寫的不錯,誰知道實際情況卻是作文拉了后腿。這些學生在寫作文時往往無形中犯了失分禁忌,以至于作文得分很低。本文對考場作文常見的十大“作死”情況做一個介紹:
1、卷面不整
有半數(shù)以上的學生過不了書寫關,本來字跡就不好,加上潦草,甚至連標點都標不清楚,還有很多涂改的現(xiàn)象,閱卷老師看到這樣的作文,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考生的態(tài)度,這么重要的考試,你怎么這樣對待呢?當然一些學生字跡真的不好,可要認真書寫,字里行間里也能讓人覺得你的態(tài)度是很認真的。高考中,考生卷面如果不整潔,很難得高分,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2類以下的分數(shù)。
2、標題可能直接決定文章的質量
命題作文還好,但是現(xiàn)在基本上都以材料為主,如果你說你的文章標題不能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即便中規(guī)中矩點也可以,千萬不要用大話、“假哲學”的文章,例如“我們應該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之類的標題。
3、開頭就可能注定了“結局”
你辛辛苦苦寫了七八百字,結果老師都不會去仔細的看,因為你的開頭就告訴閱卷老師,你的文章沒有看的價值。見字如面,以下的幾種開頭可能直接導致你的文章被冷落:
(1)材料作文,第一段幾乎把材料抄一遍,或者用一段話甚至超過30個字把材料敘述一遍,你還覺得這是引用或者是聯(lián)系材料,殊不知閱卷者會這樣想:“就幾百字的文章,你都敢用這么多字數(shù)來描述標題,你的文章還能寫好?至少是湊字的嫌疑,并且是不慎重的態(tài)度……”于是你的'文章就很難得高分。
(2)開頭的觀點就存在爭議,讓閱卷老師覺得你偏激,看問題不全面,一個偏激、看問題不全面的學生能寫好什么文章?例如說20xx年的北京卷,一個學生開頭就說“手機和每個人都已經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每個人都愛它……”,這“每個人”這個詞,也太籠統(tǒng)了,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3)套作開頭,很多學生覺得用排比句開頭就很好,上來就好幾句,不說罷了,一說就麻煩了,一個學生寫“自信”的話題,上來就說,“老鷹因為自信才飛上藍天;小溪因為自信才流進大!崩销椀娘w翔是覓食的需要,是客觀規(guī)律,不自信就不飛了?
(4)感慨半天,卻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很多作文第一段都可以直接被刪掉,沒有什么意義,例如說去年全國卷“一轉眼,快高中畢業(yè)了,我們的心被高興和喜悅占據(jù),同時也充滿了對同窗依依不舍的留戀……”感慨半天,要寫什么?并且語言還很平淡,口語化,你的文章很難拿到高分。
4、無視閱卷老師智商,給老師講“低級”的道理
有的學生在作文中,非要給“授人以魚”做好好的解釋,哪個閱卷老師不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就你知道還在試卷上做一個詳細的解釋,顯示自己什么?
5、不能切題,滿篇是無關緊要的內容
現(xiàn)在大部分考生都能看懂作文材料,但是你看懂了,你寫的東西別人未必看懂,因為即便你寫的文章,標題是你自己擬定的,可是閱卷老師看了之后,好像內容與標題不是非常密切,甚至有湊字的嫌疑,這樣的話你的文章自然就是低分了。
6、思想缺乏深度,不積極向上
在閱卷中,戀愛題材是高考作文的禁區(qū),武俠故事是“無人區(qū)”,發(fā)牢騷的文章是“白區(qū)”。高考這么重要的考試,你卻把你的愛情故事拿過來分享,還有看問題偏激,在你的眼里滿眼都是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一切都是別人的問題。那么這樣的文章,肯定不會受到歡迎。
7、“無中生有”的觀點
一個學生在高考作文中寫道“司馬遷遭受宮刑,他沒有氣餒,卻淡然處之、一笑而過。”那么現(xiàn)實中的司馬遷真是這樣?“一笑而過”太不嚴密了,不符合現(xiàn)實,司馬遷在文章也曾經寫過相關的事情,意思是每每想起,生不如死,汗水都濕透了衣服。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現(xiàn)實閱卷中,有太多的學生在文中“牽強附會”,這樣的文章很難有說理性。
8、你的故事,也許沒有人愿意聽
很多學生寫作水平一般,但是在文章中“小學時候的我”、“初中時候的我”、“兒時的我”等等,要知道,你即將邁進大學校門了,你的文章也應成熟了,你曾關注的那些事情,那些怎樣與小伙伴們戰(zhàn)勝困難,彼此相互幫助的,那樣的內容可能只適合“英語的書面表達中的李華”了,而語文作文真的很難得到老師的認同,不要說共鳴了。
9、套用模式明顯
高考中讓閱卷者發(fā)現(xiàn)“套作”結果會怎樣,學生們多數(shù)都很清楚,但是很多學生在考前,套用模板,如三大段、“觀點+材料”的公式、“引、議、聯(lián)、結”的公式,結果文章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論據(jù)、觀點,但是那是套作,還有一些套話,不能給人真實感。
10、沒有主旨句,短時間內很難看出你文章的主旨
對于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來講,寫作也是如此,其實閱卷老師,很難靜心把你的文章讀一遍,一般都是瀏覽一遍,兩遍掃下來,也沒有從你的文章中找出主旨句,看看你的語句還可以,字跡也可以,讓閱卷者給你高分又不愿意,給你低分又舍不得,所以分數(shù)還是可以的,但是很難拿高分。
此外還有如盲目創(chuàng)新,一些字數(shù)不夠等等情況,這里不做簡介。但是以上十種情況是考場作文中常見的失分現(xiàn)象,在平時的備考中應引起學生的注意,要不在考場上,那真的是“作死”的節(jié)奏。
高考作文 篇8
半條生命和整個生命
一個漁夫和哲學家在一條小河上遇上了。
哲學家問:你會外語嗎?
漁夫:不會。
哲學家又問:你懂得歷史嗎?
不會。
哲學家對漁夫說:那你等于失去了半條生命!
突然,一陣狂風吹翻了小船。漁夫問哲學家:
你會游泳嗎?
不會。
漁夫說:那你將失去整個生命!
【高考作文】相關文章:
李清照的高考作文-高考作文04-12
高考作文600字-高考作文04-12
高考作文指導:如何構思高考作文?04-04
【精選】高考作文07-13
精選高考作文07-13
高考作文07-13
高考作文指導:如何準備高考作文材料05-25
高考作文指導:高考作文六點規(guī)則12-21
我的高考作文04-09
雙贏高考作文04-02